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CBI&中债研发中心.pdf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 中国绿色债券 市场报告 2021 本报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心联合编制 汇丰银行作为金级合作伙伴提供赞助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 本报告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与中央 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 心联合编制的第六份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年度报告,并得到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 本报告旨在总结截至到2021年底中国绿 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亮点及对未来市场做 出展望。 2021年是继中国向国际社会宣示到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 标(简称“双碳”目标)后的第一个年头,也 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年度中国 绿色债券发行量的迅猛增长有力地印证了 中国加快碳减排工作的雄心。截至2021年 底,中国在境内外市场累计发行贴标绿色 债券3,270亿美元(约2.1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近2000亿美元(约1.3万亿元人民 币)符合CBI绿色定义。2021年,中国在境 内外市场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095亿美元 (7,063亿元人民币) 1 ;其中符合CBI绿色 定义的发行量为682亿美元(4,401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186%。按符合CBI定义的 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及年度发行量计,中 国均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2021年增长迅猛, 全年的发行额度增幅领先于其他国家。这 一增长部分得力于来自于中国国内工业 及公共事业等非金融行业机构的踊跃参 与。2021年,非金融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 量首度超过金融企业,在整体绿色债券发 行量中占比最大。 2 超过60%的绿色债券 募集资金流向了可再生能源类别,反映了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投资机 遇。中国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源的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提高至 序言 2025年的20%左右。据国际能源署(IEA) 的预计,如果中国实现能源规划中的短 期政策目标,其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是可行的。 各种研究表明,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还需 要更大规模的投资帮助实体经济实现低 碳、零碳转型。我们预计在绿色金融政策 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投资者需求激增的支 持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势头将持 续。政策在标准制定、信息披露、激励约束 机制、产品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进一 步完善将有利于培育更大规模的市场,为 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中国迫切需要 从根本上推动碳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中国 通过对转型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等 转型金融工具的探索实践,可以进一步加 大金融领域对碳密集行业低碳转型的支 持力度。CBI在《为可信的绿色转型融资》 白皮书中提出了五条转型原则,并积极制 定相关行业认证标准,旨在为可信的转型 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绿色金融 的国际合作也将为促进跨境资金流动发 挥重要的作用。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 类目录》的建立将支持绿色债券市场的进 一步壮大,使中国实体更容易到境外市场 发行绿色债券。预计各方也将进一步探索 基于中欧共同分类标准的市场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CBI预计绿色债券的年度 发行量有望在2022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 大关。中国绿债市场将继续成为快速发展 的全球绿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序言 2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4 2021年绿债市场概览 4 发行人类型 5 境内与境外绿债市场 8 募集资金使用 9 外部审查 12 期限与到期规模 12 主题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工具 创新 13 展望 15 附录1. 最新《气候债券分类方案》 16 附录2. 数据库中的“待定 项目”判定 17 附录3. 绿色债券外部审查的种类 18 附录 4. 中国绿色债券存量 18 附录 5. 中债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系列 指数 19 附录 6. 国内债券市场 ESG实践观察 —— 基于 2021年中债 ESG评价 20 附录 7. 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 标体系和绿债数据库 22 尾注 22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是聚焦于投资者的国际非营 利机构,是世界上唯一致力于调动100 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以应对气候变化 的组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关注的重 点是帮助降低大型气候相关基础设施 项目融资成本,并为希望通过加大资 本市场投资而实现气候目标的政府部 门提供支持。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开展市 场分析、政策研究、市场开发工作,为政 府和监管机构提供建议,并在全球范围 内进行绿色债券的认证机制。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有众多的合作伙 伴,包括从管理资产总值为14万亿美 元的投资机构和位于世界前列的投资 银行,到瑞士和法国等政府机构。气候 债券倡议组织是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联 盟(Gree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alition)的发起机构。此外,气候 债券倡议组织的首席执行官Sean Kidney先生是欧洲委员会可持续金融 技术专家组的成员。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3 2021年绿债市场概览 中国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增幅巨大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于2021年实现了强劲 反弹。 这反映了中国在2020年9月向世界 宣布其“双碳”目标后,加大了碳减排工作 的决心并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自2016 年中国开始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来,中国 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在2021年实现了最大 年度增量。中国在境内外市场的贴标绿色 债券发行总额同比增长140%至1,095亿 美元(7,063亿元人民币 )。 3 尽管如此,贴 标绿色债券在中国总体债券市场的占比 只有约1%,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符合CBI绿色定义的绿债累计发行量 达近2000亿美元 依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绿债数据库方法 论 (2020年版) 》 (以下简称 “ 《气候债券绿 债方法论》 ” ) , CBI定期对世界上80多个国 家和地区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进行识别 和筛选工作。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 的债券可视为基本符合《气候债券分类方 案》(附录1)的绿色定义。由于全球每个市 场绿色标识的标准和使用规范不一,CBI 通过统一标准及方法筛选后的绿债数据 库可方便投资者识别真正具有显著环境 效益的标的,并可供利益相关方进行跨市 场的分析与比较。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分析均基于截至2022 年2月底符合CBI绿色定义的数据。 以 《气候债券绿债方法论》为依据,2021年 同时符合中国和CBI绿色定义的绿色债券 发行量为682亿美元(4,401亿元人民 币) , 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行量达近2000 亿美元(近1.3万亿元人民币) 。 2021年,在 岸发行量同比增长231%至555亿美元 (3,585亿元人民币) ,离岸发行量同比增 长80%至127亿美元(820亿元人民币 )。 4 仅符合中国绿色定义的绿色债券发行量 为353亿美元(2276亿元人民币)。另 外,有60亿美元(386亿元人民币)的债券 仍在待定项目列表(附录2)中。 5 CBI需 CBI根据《气候债券绿债方法论》判断 贴标绿色债券是否基本符合《气候债 券分类方案》的绿色定义,并决定是否 将其纳入CBI数据库。《气候债券分类 方案》为符合条件的行业提供了广泛 的指导,旨在帮助识别符合《巴黎协 定》目标的行业及子行业。它确定了实 现低碳经济所需的资产、项目和活动, 并给出了符合1.5摄氏度全球变暖目标 的温室气体排放筛选标准。 《气候债券绿债方法论》依照《气候债 券分类方案》制定,但也在其基础上作 出了相应的调整:1)允许在缺乏相关 《气候债券分类方案》与《气候债券绿债方法论》 指标披露或第三方验证的情况下进行 评估;2)放宽对更具挑战性行业的要 求,以免阻碍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例 如,对一些容易判断的行业(例如太阳 能、风能)或者某些通常满足指标的资 产类型(例如不使用化石燃料的铁路 货运),该方法论密切遵循《气候债券 分类方案》。而对于相关指标披露不易 获得和/或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的行 业,该方法论会作出相应调整。例如, 对房地产行业采用务实的评估方法, 参考相关建筑认证计划和能源效率评 级等信息。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在2021年迅猛反弹 十亿美元 20 60 100 40 2021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80 20202019201820172016 中国发行(同时符合CBI 和国内绿色定义) 中国发行(仅符合国内绿色定义) 0 要获取更多披露信息后方可决定是否将 这些债券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 2021年,约62%的中国贴标绿色债券被 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比2020年同 期提高1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中国的绿 色分类标准更新有关。《绿色债券支持 项目目录(2021年版)》于2021年7月1日 正式生效,剔除了与化石能源相关项目 (比如清洁煤),被广泛视为中国的主要 绿色分类标准。同时,它也采用了“无重 大损害”(DNSH)原则,与国际标准进一 步接轨。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4 中国绿债市场位居全球第二;2021年增 幅领先于其他市场 2021年,全球绿色债券年度发行量超过 5000亿美元(5130亿美元)。美国、中国 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绿色债券 发行量分别为835亿美元、682亿美元和 633亿美元。中国从2020年的排名第四 跃升至2021年第二位。截至2021年底, 中国累计绿债发行量为1992亿美元(近 1.3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3055亿 美 元 )。 中国绿债市场在2021年发行量增量领先 于其他主要市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同 比增幅为444亿美元(2863亿元人民币), 即同比增速为186%。美国、英国和德国 的增量排名其次,分别为332亿美元、285 亿美元和209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绿债市场 (按符合CBI绿色定义发行量排序)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0 300 150 250 50 100 中国美国 英国 十亿美元 法国 国际机构 德国 瑞典荷兰 西班牙 加拿大 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行量 2021年度发行量 0 实现气候目标需要大量投资 多个机构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所 需的投资额做出了估算。 这些研究 的共同结论是当前的投资水平不足 以支持中国实现净零目标,还需要 更大的投资规模来推动实现实体经 济的低碳和零碳转型。 25 45 15 35 5 10 20 40 30 中国是2021年绿债发行量增幅最大的市场(按符合CBI绿色定义发 行量增幅排序) 美国中国 挪威 同比发行增量 (十亿美元) 英国 意大利 德国 韩国 西班牙 中国香港 印度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0 机构 估算 国际能源署(IEA) 能源体系年投资总额在2030年达到6400 亿美元(约4万亿人民币),在2060年达到近 9000亿美元(约6万亿人民币) 6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 2020年到2050年期间 ,新增能源体系投资 约20万亿美元(138万亿元人民币) 7 中国投资协会与落基山研究所 在可再生能源等7个基础建设领域需要投 资70万亿元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8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5 发行人类型 近一半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来自非金 融企业 2021年,非金融企业的绿债发行量增长 482%至312亿美元(2011亿元人民币), 占整体中国绿债市场发行量近半(46%)。 这也是首次非金融企业的绿债发行量超 过金融企业。79家非金融企业参与了发 行,是2020年(35家)的2.3倍。 金融企业发行量增长237% 至240亿美 元 (1550亿人民币),占整体中国绿债市 场发行量的35%。 来自政府支持实体、开 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发行量分 别占比11%、8%及1%。 中国暂未发行主 权绿色债券。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同比增幅 为444亿美元(2863亿元人民币),主要来 自企业发行人(包括非金融和金融)。非 金融企业的绿色债券额度同比增加258 亿美元(1665亿元人民币),占绿债市场 整体增幅的58%;金融企业增加169亿美 元(1090亿元人民币),占比38%;来自其 他发行人类别的净增幅占比4%。 发行人类别更加广泛 2021年有更多的发行人参与到绿色债券 市场,促进了市场的多元化。共138家发 行人参与了绿色债券发行。94家是首次 60 40 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债开始成为市场主流 十亿美元 10 30 70 20 50 0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非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 政府支持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 2020 2021年绿债发行增幅主要来自 非金融和金融企业 金融 企业 38% 其他 4% 非金融 企业 58%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1820172016 2019 2021 参与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人;其中,一部 分是自2016年中国推出绿色金融框架以 来第一次参与绿色债券市场的机构,还 有一部分是有发行贴标绿色债券的经验 但首次有债券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 库的发行人(以下统称“首次发行人”)。 根据CBI数据库的发行人分类,近60%的 首次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21%为政府 支持实体,18%为金融企业。26家发行人 在2016年到2020年中的一年(1/5年)有 绿债发行/纳入记录,其余18家有至少两 年(2/5年或以上)发行/纳入记录。2016 年到2021年期间,每年都有参与绿色债 券发行的机构包括中国银行 、 武汉地铁 集团和当代置业 。 70 40 10 30 90 20 50 60 80 约68%的中国绿债发行人为首次发行人 发行人数目 2/5 年1/5 年 3/5 年 5/5 年2021年 新发行人 4/5 年 0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非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 政府支持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6 金融企业通常是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主 要参与者,但这一现象近年来开始出现 转变。2016年到2019期间,金融机构占 每年总发行人数目的一半以上(52%到 70%区间)。非金融企业发行人的数目在 2020年开始超过金融企业,但因为他们 的平均发行规模较小,发行总量仍低于 金融机构。 到2021年,由于非金融企业 绿债发行人数目激增,非金融企业的绿 债发行量超出金融机构71亿美元(461亿 元人民币)。 国有企业主导绿债发行 国有企业(包括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在绿 色债券市场的发行主导地位明显。2021 年,按绿色债券发行数目算,国有企业在 境内发行的绿债中占比97%,按发行金 额算占比接近99%。国有企业在中国基 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 作用。 例如,国有企业在中国总体发电能 力中的所有权份额高于大多数其他主要 经济体。 9 同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当中指出,“国有 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积极开展低 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10 国有企业 发行的前三大绿色债券均属于国家开发 银行发行的政策银行债。 非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绿债发行尚待 改善。从中国债券市场上看,民营企业的 发债占比有萎缩的迹象。2020年,该比例 为5%(从公司债和企业债发债主体属性 角度看),属2016年以来最低。 11 2021年, 发行了绿色债券的民营企业包括 江苏盛 虹科技 、 山鹰国际 等。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发行人数目 10 10% 30 30% 50 50% 70 70% 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数目激增 发行人数目占比 (% )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0 0% 金融企业发行人数目 占比 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数目 占比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00%40%20% 80%60%0 非国有企业 1.3% 中央国有企业 75.6% 地方国有企业 23.1% 国有企业主导绿债发行 100%40%20% 80%60%0 按债券发行 数目 计 按债券发行规模计 非国有企业 2.6% 中央国有企业 53.7% 地方国有企业 43.7%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CBI的发行人分类 CBI将全球发行人类型分为6大类: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支持实 体、开发性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主 权国家。它是对发行人类型的广泛 分类,并不反映中国绿债发行人的 国有与私有性质。例如,非金融和 金融公司债券可以由私有或国有实 体发行。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 的城市投资债券在CBI绿色债券数 据库中被归入政府支持实体类别, 但官方明确政府不为其提供偿债 支持。 非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 政府支持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7 2016年出台的《关于构 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 导意见》标志着中国成 为全球首个建立成体 系的绿色金融政策框 架的国家,旨在加快经济绿色转型的 同时,加快相关技术进步,并培育新的 经济增长引擎。 12 在指导框架发布之 后的几年内,具体绿色金融政策和配 中国的气候目标与绿色金融政策 套措施不断被推出和细化,促使包括绿 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规模 不断壮大。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 上宣布了中国的“双碳”目标,标志着中 国迈向低碳和零碳经济转型的又一个关 键里程碑。中国如何在碳减排和整体经 济、社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将对未来几 年的绿色金融政策和市场发展产生根 本性的影响。以下表格汇集了中国于 2021年在绿色金融政策,包括顶层框 架指导以及标准制定、披露完善、激励 和约束机制、产品开发和国际合作等 方面的主要进展。 1. 完善绿色金融 标准体系 • 人民银行, 国家发 展改革委, 证监会: 《绿色债券支持 项目目录(2021年 版》 (2021年7月1 日起施行) • 人民银行: 《环境 权益融资工具》 (2021年7月22日 发布) 2. 强化金融机构 监管和信息披露 要求 • 人民银行: 《金融机 构环境信息披露 指南》 (2021年7月 22日发布) • 生态环境部: 《环 境信息依法披露 制度改革方案》 (2021年5月24日 发布) 3. 完善激励约束 机制 • 人民银行: 《银行 业金融机构绿色 金融评价方案》 (2021年7月1日 施行) • 人民银行: 碳减排 支持工具 (2021年 11月8日) 4. 丰富绿色金融 产品和市场体系 • 交易商协会: 《关 于明确碳中和债 相关机制的通知》 (2022年3月18日) • 交易商协会: 试点 开展社会责任债 券和可持续发展 债券业务 (2021年 11月11日) • 交易商协会: 《可 持续发展挂钩债 券(SLB)十问十答》 (2021年4月28日) 5. 拓展绿色金融 国际合作空间 • IPSF: 《可持续金融 共同分类目录报 告——减缓气候变 化》 (2021年11月4 日发布) • G20: 中美联合担 任可持续金融研 究小组主席 (2021 年2月26日) 五大支柱架构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 1” 指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1年10 月24日发布) 顶层框架指导 碳达峰碳中和“1+N“ 政策体系 “ N” 指的是包含了30多个涉及碳达峰、 碳中和的全国和各地方、各领域、各行业 的政策措施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 案》(2021年10月24日发布) 注: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 发展改革委”);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 部(“生态环境部”);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商协会”); 可持续金融国 际平台 (“IPSF”)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8 境内与境外绿债市场 境内市场同比增长2.3倍 2021年 , 122家发行人参与了在岸绿色债 券市场 。 境内绿债市场发行量同比增长 231%至555亿美元(3580亿元人民币 )。 境内市场的发行量占中国整体绿债年度 发行总量的81% , 发行增量占中国整体 绿债市场年度总增量的87% 。 中国工商 银行是唯一一家于2021年在境内境外市 场均有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 。 公共事业 、金融和工业(万得行业分类) 等行业在境内绿债发行市场占主导地 位 。这些行业发行量占境内绿色债券总 筹集资金的96% 。 虽然金融行业的发债 数目只占境内交易数目的15% ,但他们 筹集的资金占境内绿债发行量的33.5%。 这意味着金融公司的平均绿债发行规模 相对大于其他行业 。 工业行业类别在在岸首次发行人中占比 最大。 首次发行人 (包括在2021年首次 有债券被纳入CBI绿色债券数据库的发 行人 ) 包括深圳地铁集团 、 昆明轨道交 通集团和首都机场集团等 。 公共事业组 别也有大量首次发行人涌入绿债发行市 场,包括华能国际和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 展 等。 40 60 30 50 10 20 大部分绿债增量来自境内市场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在岸市场 离岸市场 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 15 25 5 10 大部分境内绿债发行人来自公共事业、金融和工业行业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0 公共事业 金融 工业 能源 材料 房地产 25 境内绿债市场首次发行人主要来自工业和公共事业 20 15 30 5 10 首次发行人数目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工业 公共事业 金融 材料 能源 房地产 0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9 发行规模占比 20% 40% 60% 100% 80%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中国在离岸市场发行的绿债主要来自于金融企业 2015 2016 20202017 2018 2019 2021 0%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的计价货币 欧元 2.3% 离岸人民币 1.5% 其他货币 1.5%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在岸 人民币 81.4% 离岸 18.6% 美元 13.3% 金融公司债仍属于离岸绿债市场主要 类型 17家发行人在境外绿色债券市场共筹 资127亿美元(820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 80%。 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仍属于 离岸绿债市场的主要发行类型 , 占境外 发行金额的62% 。 同时 , 值得注意的是, 地方政府于2021年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 了绿色债券。 深圳市人民政府率先于 2021年10月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计价 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符合该城市 绿色金融框架的清洁交通,水治理与海 绵城市等相关项目。 大部分(71% , 按发行金额计 ) 境外发行 的绿色债券以美元计价 , 其次是欧元和 离岸人民币 。香港交易所仍然是离岸绿 色债券最大的上市场所 , 占2021年离岸 发行量的近一半(46% ) 。 2021年中国离岸绿色债券的 交易场所 新 加坡 交易所 9% 伦敦 交易所 8% 卢森堡绿色交易所 5% 巴黎 交易所 8% 其他 9% 香港 交易所 46% 所有德国 证券交易所 15% 数据来源: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非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 政府支持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0 可再生能源引领市场增长 投向可再生能源的募集资金同比增加了 323亿美元(2085亿元人民币), 占2021年 中国绿债市场整体发行增幅的73%。中 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推动了这一增 长劲头。 在境内市场,投向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债券 共计381亿美元(2459亿元人民币),主要 来自公共事业和金融业的发行人。其中, 来自公共事业的发行人为可再生能源项 目和资产筹得资金242亿美元(1564亿元 人民币),几乎占该行业去年在境内绿债 市场筹集资金总额的全部(96%)。近六成 (58%)由金融业在绿债市场筹集的资金也 投向了可再生能源领域。从总体来看,境 内市场筹集资金的69%以及境外市场筹 集资金的25%投向了可再生资源类别。 行业分类与募集资金用途 行业分类所指的是发行人的经济活 动。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和万得 行业分类等都属于行业分类标准。募 集资金用途类别描述的是融资工具 所筹集的资金去向。CBI和欧盟提出 的绿色或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以及 中国的绿色债券投资目录表所指的 都是募集资金用途类别。比如说,一 家银行(属金融行业)可以通过发行 绿色债券投向提高能源效率类别的 活动或项目。所募集的资金用来绿化 发行主体的经济活动或运营环境,或 者用于发展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 目标的业务领域。 10 15 20 25 30 35 40 455 2021年整体增幅 可再生能 源 低碳交通 低碳建筑 水资源 土地使用 未分类的气候适应 与气 候弹 性 废弃物 -5 0 同 比 发 行 增 幅(十 亿 美 元 ) 投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募集资金同比增幅最大 20 40% 40 80% 十亿美元 10 20% 30 60% 50 100% 公共事业和金融行业在境内市场筹得的绿债资金多投向了可再生能源 占比 (%) 公共事业 金融 能源 工业 材料 该行业绿 债 募集 资金 用于可再生资源的资金 占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 资源的资金/ 该行业绿 债 募集 资金) 0 0% 所有行业 (境內 绿债 ) 募集资金使用 近九成募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低碳 交通和低碳建筑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募集的大部 分资金(88.3%)投向了可再生能源、 低 碳交通和低碳建筑领域。其中,用于可再 生能源的募集资金增长了3.6倍至413亿 美元(2664亿元人民币),占2021年中国 绿色债券市场整体募集资金(境内外)的 60.6%。募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用途的 最大发行交易来自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 电网 和 国家电投 。 低碳交通的募集资金也同比增长了78% 至128亿美元(826亿元人民币),占中国 整体绿债发行量的18.8%。低碳建筑同比 增幅83%至61亿美元 (393亿元人民币), 占中国整体绿债发行量的8.9%。2021年 绿色债券没有募集资金投向工业和信息 通信技术类别。 60 4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按CBI定义划分) 十亿美元 10 30 70 20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50 20202016 2017 2018 2019 2021 0 可再生能源 废弃物 工业 低碳交通 水资源低碳建筑 土地使用 信息通信技朮 未分 类的气候适应与气候弹 性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1 10 按CBI定义划分的募集资金使用(离岸市场) 8 6 12 2 4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172016 2019 20202018 2021 0 离岸市场主要募集资金类别 的主要发行人 可再生能源 (25.1%)* 中国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中国银行 低碳建筑 (22.5%) 禹洲集团 中国银行 旭辉集团 低碳交通 (20.8%)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占比 (离岸市场该类别募集资金/总离岸市场绿债募集 资金) 在境外市场,投向可再生能源、低碳建 筑、低碳交通和水资源的绿色债券占中 国企业在境外绿债筹集资金的91%,且 分布较为平均。相对于境内市场,金融企 业的参与度相对高于非金融企业。 未分 类的气候适应与气候弹 性 可再生能源 低碳建筑 低碳交通 水资源 废弃物 土地使用 调查显示投资者关注可再生 能源和低碳交通类别 根据最近CBI和商道融绿进行的一 项针对中国绿债投资者的调查显 示,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是目前 最受境内和境外被访者关注的两大 募集资金用途类别。受访者同时也 表示最希望能购买更多投资于这两 个领域的绿色债券。《中国投资者问 卷调查报告》于2022年4月发布。调 研结论表明,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能够增加必要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可以为实现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做出 有意义的贡献。更多详情,请参阅发 布在CBI网站上的报告。 国际能源署表示,如果中国实现其“十四 五”规划中列出的短期能源目标,将有望 在2020年中期达到碳排放峰值。这取决 于三个关键领域的进展:能源效率、可再 生能源以及减少煤炭使用。 13 这意味着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大转变在实现 其气候目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在过去的五年计划中实现既定能 源相关目标的记录如下。 400 800 1200 装机容量 (十亿瓦特) 200 600 1000 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1/3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10 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全球中国 0 国际能源署还表示,到2060年,源于可 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需要在2020年的基 础上增加7倍,中国的电力行业才能实 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表明在可再 生能源领域还需要大量的投资才能满 足这一目标的实现。截至2020年,中 国风能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535 十亿瓦特(GW),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 的1/3。 国际能源署: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能源及环境方面 KPIs “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对标 2010)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对标2015)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对标2020) 目标 达标 目标 达标 目标 单位GDP能耗降幅 16% 18.2% 15% 13.2% 13.5% 非化石燃料占一次 能源消费比例 11.4% 12.0% 15.0% 15.9% 20.0% 单位GDP碳减排量 17% 20% 18% 18.8% 17.6% 来源: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国务院;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整理 1400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2 外部审查 大多数绿色债券采用了第二方意见 2021年发行的大部分绿色债券(按发行金 额计78%)采用了某种形式的外部审查, 以确认绿债符合特定的绿色债券框架或 标准,为绿色可信度提供独立意见 (参考 附录3. 绿色债券外部审查的种类)。 第二方意见仍然是境内外绿债发行市场 最受欢迎的外部审查方式,按发行金额计 分别占在岸和离岸市场的50%和33%。鉴 证方式多见于境外市场,在境内市场的渗 透率较低。 认证气候债券,即获得气候债券标准认 证的绿色债券,按发行量计增长近4倍 (370%)至169亿美元(1088亿元人民 币),涵盖15只债券(其中5只在岸,10只 离岸)。一般来说,认证气候债券的平均交 易规模大于包括使用鉴证、第二方意见或 者未经外部审查的其它类型。 20% 40% 60% 100% 80% 采用第二方意见仍是最常用的外部审查方式 在岸 离岸 在岸 离岸 按债 券只数 按 发行规模 0% 《气候债券标准和认证机制》 《气候债券标准和认证机制》是一 套针对债券、贷 款和其它债务融 资工具进行贴标 的机制。《气候债 券标准和认证机 制》依据严格的 气候科学模型制 定,以确保合格经济活动与《巴黎协 定》中将全球升温在本世纪内限制 在1.5摄氏度以下的目标保持一致。 该机制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债券发 行人、政府、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优先 考虑真正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投 融资活动。 50 40 30 70 10 20 60 大多数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为3年期限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1-2年0-1年 2-3年 4-5年3-4年 6年5-6年 0 第二方意 见 鉴证认证气候债券 无外部审查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期限与到期规模 大部分绿色债券期限为3年 历年来,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多为3年期 限。2021年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区间 的绿色债券占整体发行量的54% 。 与往 年不同的是 ,2021年1年期限内的绿色 债券比上年增长了近10倍至131亿美元 (844亿元人民币),占整体绿色债券发 行市场的19%,大部分为短期融资券。从 2016年到2020年间,1年期限内的绿色 债券通常不超过年度绿债发行量的6%。 约九成中国绿色债券在五年内到期 截至2021年底,中国整体贴标绿色债券 市场存量为2395亿美元(1.5万亿元人民 币)。其中符合中国和CBI绿色定义的债 20 40 60 80 十亿美元 10 30 50 70 中国绿色债券的到期规模 0 中国发行(同时符合CBI和国内绿色定义) 中国发行(仅符合国内绿色定义) 2022 2027 2023 2028 2024 20292025 2030 及以后 2026 券余额为1453亿美元(约9378亿元人 民币) , 占总量的61%;约92%的存量将 在2026年或之前到期,84%在2024年 或 之前 到期。只符合中国定义的为942 亿美元(约6080亿元人民币),占总量的 39%;约79%的存量于2026年或之前到 期, 60%在2024年或之前到期。这反映 了中国绿债市场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2021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3 主题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工具创新 在全球日益加大关注特定经济活动和投 资组合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与气候适应 力的背景下,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也在 不断扩大且作出了诸多积极的创新,以 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向低碳或 净零碳目标转型的作用。同时,整个金融 行业也在为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 供融资,以及支持高碳排行业低碳转型 等方面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 碳中和债券 碳中和债券是一种创新的绿债子标签, 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商 协会)于2021年推出,旨在引导资金支持 实现“双碳”目标。碳中和债券的募集资 金必须100%用于与碳减排和选定项目 相关的项目、资产或支出,也须遵循特定 的温室气体减排信息披露指引。2021年, 碳中和债券占中国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 总额的40%以上。 14 根据CBI分析,相对 于更广泛的贴标绿色债券,带有碳中和 标签的绿债与国际通行的绿色定义(包 括CBI绿债数据库方法论中对绿色债券 支持项目的定义)更为一致。 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熊猫债券 2021年11月,交易商协会推出开展境外 发行人发行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 债券的业务试点。外国政府机构、国际开 发机构、境外非金融企业可以经协会注 册参加试点发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试点规定所募集资 金必须全部用于框架或发行文件中披露 的指定用途。另外,对于企业发行可持续 发展债券中的绿色项目,可以参照中国的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国际标准如 《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 11月18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金融租赁 公司 远东宏信 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 行了国内首单可持续发展债券。其募集 资金将投向污水处理、智能公交、新能源 车采购以及健康养老等项目。 15 转型金融和转型债券 当前是全球对钢铁、水泥、石化和航空 等高碳排放行业开展低碳转型的绝佳时 机。各国逐渐认识到需要通过积极的监 管行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工业部门沿 着可行的路径进行快速转型。 虽然转型金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渐渐 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转型金融框架和 工具将为绿色金融相关机制暂无法支持 的实体或经济活动的快速降碳化提供支 持,而这些实体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