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引领下的西部城市再出发—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腾讯.pdf
ESG 引领下的 西部城市再出发 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 AECOM项目:成都沙河源公园 32 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竞争的历史。历经岁 月更迭、时代变迁,伴随城市生产力的发展,城 市不断分化、分工,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内容从 商品到劳务,再到知识与技术。而在这个过程 中 ,有 一 点 是 始 终 不 变 的 ,即 城 际 竞 争 的 核 心 从 来 都 是 围 绕 增 加 城 市 对 人 口 、对 企 业 、对 资 本 的吸引力。 前言 ESG导向的城市化将是西部城市新的“生态位” 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粗放到集约、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 动、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激活、从做大做强城市到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发展的根本问 题是“人”的发展,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城市逐渐从依赖刺激措施吸引或 留住企业的时期,过渡到积极打造出宜居环境吸引或留住人才的时期。城市之间 “人 往何处去,资本何处留”的良性竞争态势已经显现。 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因此,没有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能 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城市之间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每座城市都在奋力蜕变,竞逐 钢铁丛林的制高点。或许,我们更应深入思考:如何在鳞次栉比的城市森林中,找到 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称为“生态 位的宽度”。城市的未来取决于城市发展根基的深度和多元化,而不是其发展速率。 受自然和区域条件、国家和地方政策、区域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发 展的水平和质量普遍呈现“东高西低”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 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由此可见,全新的城市发展 方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并且系统性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西部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所以利用好 西部地区的既有优势,以地区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将地区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 是当前西部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西部城市应当主动出击,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气候 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政策,各公共 职能部门配合完善城市治理,投资先进科技和开发智慧城市等。ESG是可持续发展 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普遍遵循的价值观,完全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以ESG理念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 新时代西部城市的必由之路。 AECOM 高级副总裁、中国区ESG 及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张祺 “城市ESG”应是对城市软性资源的理性度量与高效运营 ESG并非只是高举商业道德的大旗去谋求一种政治正确,更重要的是对过去被 忽视、被将就的城市软性要素的价值重构,使生态环境、社群关系、治理机制这些过 去不直接产生价值的资源都成为城市资产链中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必 须设法对这些城市软性要素进行更理性的时空量化分析,更深入地研究空间背后的 使用逻辑并对其进行精准的方案匹配,而不仅仅是将规划停留在感性与空间层面。 因此,针对城市的软性资源要素,我们将数字化与信息基础设施融入城市空间设 计、建造和运营的决策全过程,这样更有助于打造虚实融合、智能高效、更具价值的 城市空间,进而积极倡导全绿色的生活方式和共繁荣的社会支撑基础,为城市精细 化的运营治理提供新的机遇。让城市治理模式具备更多可能性,更富有弹性、环境 友好、生态宜居、绿色智能、低碳可持续的城市治理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如何让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居住体验,是腾讯 持续探索的方向。 腾讯研究院院长 司晓 数字孪生的空间运营是 “城市ESG”的核心基础 无疑,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正在加速融合,这不仅融入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将深刻地改变我们认知城市、规划城市、运营城市的路径。其中,数据孪生技术 的广泛应用正是这场城市运营模型新变革的最大助推力,也是“城市ESG”理念落地 生根的核心基础。尤其是针对过往城市中难以大规模量化分析的软性要素,如环境 价值、社会价值和治理价值,均可通过基层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结构化的衡量,对人 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需求强烈的城市空间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保障与改善,从而不断 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也将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和实现 城市维度数实融合的重要基础。 腾讯数字孪生将依托腾讯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基于新城市科学、自动化空间图谱 分析和计算机动态仿真交互技术,推出“城市空间治理”的产品,提供丰富专题数据 库、指标体系、科学仿真算法模型等,对地市区域进行空间体检和评估,精准定位城 市运营的关键议题和可提升的空间,为实现城市空间的高品质发展、城市经济可持 续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平衡提供依据和参考。 腾讯云副总裁、 腾讯数字孪生产品部负责人 万超 54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城市竞争力成为关键 话题。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全球格局,还是吸引人才与 资本,有效地识别和管理ESG风险与机遇都将成为城市塑造 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 AECOM纵观中国城市发展格局,聚焦西部城市发展的差异 与潜力,充分发挥多专业的优势,整合经济、规划、建筑、景 观、交通、生态六个专业领域的资源与实力;通过对前沿理 论、国际体系标准、跨行业实操案例的分析,考量中国特色战 略导向,探索中国西部城市的ESG标准体系与策略框架。 AECOM相信,城市ESG是一项需要可持续理念引领、多专业 融合的系统工程。基于此,AECOM以城市竞争力为起点,从 绿色共生的环境(Environmental)、幸福成长的社会(Social) 、高效创新的治理(Governance)出发,搭建“西部城市ESG战 略“发展模型,围绕三大可持续城市愿景目标,提出可量化的 城 市 表 现 、可 评 估 的 需 求 界 定 、可 制 定 的 规 划 举 措 ,以 推 动 西 部城市ESG战略实施与城市竞争力重塑。 作为深受全球信赖的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企 业,AECOM了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紧迫性。ESG咨 询团队在共同的使命驱动下,利用AECOM在设计、技术与方 案实施等方面的经验,为城市量身定制出最适宜的专属解决 方案。 目录 01 洞察 | 西部城市的新赛道 1.1 西部城市崛起的大背景 P10 1.2 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P12 1.3 西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P18 1.4 西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P20 00 引言 | 未来城市的竞争 P6 02 探索 | 城市ESG策略框架 2.1 城市ESG的概念 P24 2.2 城市ESG策略 三大顶层愿景 P30 2.3 城市ESG策略 表现量化指标 P32 2.4 城市ESG策略 重要性评估模型 P34 2.5 城市ESG策略 规划举措工具包 P36 04 服务 | AECOM在西部 4.1 AECOM服务内容 P82 4.2 AECOM项目分布 P84 4.3 AECOM行业认可 P86 4.4 AECOM优质顾问 P88 03 能力 | 城市ESG场景策略 3.1 自然解决方案 P42 3.2 城市有机更新 P48 3.3 绿色空间资产 P54 3.4 产业内涵转型 P60 3.5 智慧高效建筑 P66 3.6 乡村全面振兴 P72 05 附录 | 成都的ESG之路 5.1 可持续的城市愿景 P92 5.2 可量化的城市表现 P96 5.3 可评估的需求界定 P110 5.4 可制定的规划举措 P112 76 引言 | 未来城市的竞争 未来城市竞争的六大面向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评估城市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 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这就决定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观察到未来城市的竞争力评估,将出现六 个面向的新趋势: 城市的主要活动经历了由实体转向 知识,再转向智慧的变化,衡量城市 竞争力的考量范畴也将向除传统经 济指标、城市服务指标以外的软性要 素 拓 展 ,尤 其 是 “ 城 市 无 形 资 产 ” 的 比 较优势与潜在价值。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竞争力的专 注点也在动态变化。城市竞争力的培 育 必 须 基 于 城 市 发 展 特 性 ,建 立 有 针 对性的、精准匹配经济发展需求的竞 争力评估体系。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城市 的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基于 大数据、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革 命,城市竞争力的评估也更多依靠庞 大数据的量化支撑。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 社 会 的 方 方 面 面 。即 使 人 们 采 取 积 极的措施,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仍将 持续。城市竞争更加关注未来性:比 拼城市长期向好的发展韧性与可持 续。 聚集是城市的根本特性。城市规模 化的扩张亦带来城市的负面外部性。 以聚集人、吸引人为目的的城市竞争 将进一步倒逼城市更加关注“人本”感 受,比拼市民可感知的生活品质与城 市魅力。 城 市是 一 个 动 态平 衡 的 开 放 市 场, ”价值”二字贯穿城市发展的整个生命 周期。未来的城市竞争必须关注长 期的城市运营价值,以及对市民和企 业的赋能力,比拼城市管理的增值能 力。 环境 竞争力 社会 竞争力 治理 竞争力 • 生态多样性与保护 • 绿色出行指数 • 气候环境韧性 • 历史人文资源保育 • 城市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 城市人口潜力 • 居民安全与健康 • 城市基建服务效率 • 科技创新赋能力 • 城市商业活力 • 营商服务环境 1 2 3 4 5 6 形成 要素拓展 匹配 精准需求 依靠 数据支撑 强调 发展韧性 关注 以人为本 聚焦 价值提升 未来城市竞争的内涵更丰富,价值更多元 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是城市竞争力比拼的基础 当今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城市排名榜单层出不穷。不同赛道的城市竞争均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城市的一系列能 力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城市竞争力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的竞争力表现方 式多种多样,更强的引资能力、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多的发展和创业机会、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都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 核心竞争优势。 未来城市的竞争力必将不只在于经济指标,而 是 在 于 更 丰 富 、更 多 元 的 城 市 价 值 和 内 涵 ,以 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实 现更强的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优 势。因此,对于竞争力培育,城市必须强化自身 的比较优势,规避缺陷,针对性地识别发展路 径,并实施相应的规划举措。 01 洞察 | 西部城市的新赛道 1.1 西部城市崛起的大背景 1.2 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1.3 西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1.4 西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1110 1.1 西部城市崛起的大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2021)》 在榜单的前50名中东部城市入围40座,西部城市入围10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 在榜单的前50名中东部城市入围42座,西部城市入围8座 GaWC 《世界城市名册》 中国大陆上榜23座城市,其中东部城市为17座,西部城市 为6座 GCI 《2021全球城市潜力排名》 中国大陆上榜20座城市,其中东部城市为15座,西部城市 为5座 Gybrand 2022年度 《世界城市500强》 中国大陆上榜36座城市,其中东部城市为30座,西部城市 为6座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仅成都、重庆、西安入选新一线城市TOP15榜单 主流榜单中的 “东高西低” 趋势仍在延续 但在常规路径的竞争中 西部城市仍大幅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 西部城市正在崛起 西部大开发:中国未来30年的顶级战略部署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 明确目标 —到2035年,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 当努力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采用2020年数据) 项目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GDP总量 /亿元 795,490.63 213,291.87 人均GDP /元 77,304 55,678 税收收入 /亿元 61,309.41 13,358.45 非税收入 /亿元 19,258.91 6,216.19 进出口总额 /亿元 292,638.4 29,576.8 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家 88,694 12,457 985高校数量/211高校数量 /所 31/91 7/25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 共建“一带一路” 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国家级城市群 打造引领西部地区 发展的核心引擎 内陆城市崛起 鼓励建设内陆国际 门户城市 “美丽西部”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 屏障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实施前后各地区GDP对比: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从1997年的8%一度 到2007年的14%;四川省GDP从1997年的 3,655.56亿元到2015年的27,180.83亿元。 实施前后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对比: 以四川为例,2012-2015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 到战略实施前的16倍。 实施前后各地区居民消费购买力对比: 贵州、甘肃、宁夏2012-2015年社会零售商品 销售总额分别增长到战略实施前的8倍、7.5 倍 、8 . 5 倍 。 人口吸引力: 重庆、成都入选2020年度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 前10位,西安紧随其后。 城市竞争力: 成都、重庆、西安入选“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 2020” 前10位;成都入选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 力前20位。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两个阶 段,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 进步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谋划西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比 较优势,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12 个 省 、自 治 区和直辖市 686 万km², 71.4% 占全国面积的 3.8 亿人口, 28.6% 占全国人口的 205,179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亿元 1312 1.2 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高质量发 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 世 界 ,实 现 全 体 人 民 共 同 富 裕 ,促 进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生 ,推 动 构 建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上,习近平 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 的雄心壮志,并 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是人民 民主,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教育、科技、人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是为民造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环境、 社会、治理或将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框架。 环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内在要求 是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全面绿色转型 稳妥推进”双碳” • 绿色产业 + 绿色消费 =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推进城乡人 居环境整治 • 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 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 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 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应有之义 是人民 民主,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教育、科技、人才。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为民造福。 民生品质 文化发展 科教人才 民主权力 • 健全基本公服体系 + 增强公服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 推进共同富裕 •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应对人口老龄化 +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 人民主体地位 + 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 保障人民权益 治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首要任务 是高质 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 高水平创新 开放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扩大制度型开放 +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维护国际经济格局和 经贸关系 •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实施一批战略性国家重 大科技项目 西部城市要拥抱最新宏观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 转型信号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构筑新框架。 1514 西部城市将自身的“独特性”转为“破局点” 特殊的环境、社会、治理现状决定了 西部城市难以复制东部城市的既有经验 基于其天然的独特性,西部城市难以复制东部城市过去以生产效率为先的高速发展道路。在新时代崛起并发展的新篇章 中,西部城市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运营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规避自身的天然劣势,有针对性地 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生 态 脆 弱 ,环 保 难 度 大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分布在西部地区 (下简称为西部),全国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分 布在西部,全国70%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也发生在西部;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同样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 水 资 源 严 重 短 缺 ,开 发 不 合 理 西部大多数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小,生态用水所占比例大,不合理开发 更是大量挤占生态用水,由此导致水环境压力大。 国家“资源基地”探索东西部合作新模式 西部地区常年为国家提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战略支持。参考新近提出的”东数西算”行动,西部 城市将探索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资源东向输出的合作方式。 可再生能源丰富,利于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西部地区的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如四川省在2020年已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的 85.3%,基本确立清洁能源占主导的能源生产结构 。 自然空间丰富多元,是绿色生活的良好基底 西部城市拥有更丰富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大规模城市公园体系。这些高质量的绿色空间将是追 求生活品质的高净值人群更加向往的宜居地。 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全球示范 西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决定了其在亚欧大陆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 产基地和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区域,西部城市需要从低效、低附加值、辐射带动小的 “自然资源投入驱动“ 的发展模式转型为 ”自然资源高利用“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独特性一 : 优越而敏感的环境基底 限制 潜力 方向 民生短板突出 • 教育短板:体制不健全,师资薄弱,发展不均衡 • 就业短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多,信息闭塞,用工制度不完善 • 收入短板:城乡收入差距大,收入水平低 • 医疗短板: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医疗人员素质低,布局不均衡 • 保障短板:制度不健全,城乡差距大,市场化保障落后 文化资源极为丰厚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西部城市在历史文脉、民俗文化、民族特色、红色遗产方面拥有极为深厚的底 蕴积淀。伴随着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西部城市将重点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探索文化资源向 “文化资产” 的升级。 促进全民族文化发展,增进文化赋能力 西部地区要不断深挖和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并抓住“一带一路” 建设带来的机 遇,促进文化发展,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保护,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促民 生,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 独特性二 : 多彩而复杂的社会要素 限制 潜力 方向 城市运营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 政务服务能力不足:普惠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健全 • 产业服务有待提高:营商环境落后,专业服务普遍缺失,体系化平台有待建设 • 资源要素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缺”与“过剩”并存 • 社区治理能力较弱:以政府治理为主,缺乏群众、企业、社会组织参与 • 制度创新不足:管理相对粗放,效率低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足 • 城市韧性较差:城市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与管理能力不足 “低垂果实” 机会显著 尽管西部城市的治理能力短板明显,问题突出,但是以上多数问题均有望通过正确的机制和途径 , 在短时间内,以相对不高的投入实现有效解决,是为 “低垂果实” 策略。 新基建部署带来转变机遇 作为新兴市场,西部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的部署中将获得更大的边际收益,新基建的投入也将在服务 能力和创新治理方面为西部城市带来丰厚的产出效益。 需求导向,效率提升与精准服务双向并举 西部地区需要紧扣“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关注各参与方的需求,以多元主体、精准服务、数字运营的 治 理 方 式 ,推 动 城 市 公 服 迈 向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目 标 。 独特性三 : 提升潜力巨大的城市治理 限制 潜力 方向 1.2 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1716 案例借鉴 :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运河商务区— ESG绿色产业创新中心 2022年9月,北京颁布《“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提升绿色项目信贷服务能力,支持绿色产 业发展和绿色城市建设,并在北京副中心的通州运河商务区建立绿色金融驱动的新型城市,通过能源、建筑、产 业、金融等各个领域落地应用场景,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全面绿色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将绿色金融从产业指导理念 变为绿色城市现实。 绿色金融 推动力 国际绿色 投资集团 绿色金融 专门机构 绿色金融 和可持续 金融中心 绿色债券 绿色股权 助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实体经济+ 公共服务+ 金融服务业+ 智慧能源+ 基础设施+ 零碳建筑+ 西部城市更加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外 部 市 场 特 征 持 续 变 化 ,为 西 部 城 市 未 来 的 融 资 机 制 与 人 才 引进提出新的要求 绿色金融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日渐强化 “全面绿色发展” 将成为城市融资的前提 在我国提出的 “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的大目标下,过去为城市建设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将在 “绿色金融” 的新体系下,为 更符合“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目标的项目提供融资。这也意味着城市融资的逻辑将从过去的土地财政逐渐转变为绿色财 政 —从过去 “土地资源换资金” 的融资模式转变为 “绿色效益换资金” 的新路径。这个新的模式要求未来的西部后发城 市在规划建设中,响应金融机构的投资要求,量化自身的绿色目标与效益,将自身打造为“全面绿色产品”并推向市场,以 获取建设融资。 1.2 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土地资源融资模式 城市运营 = 土地资本运作 贷款 抵押品 一次性基建投资 地方政府 土地资源 传统金融机构 绿色效益融资模式 城市运营 = 城市绿色资产运营 量化绿色效益 以申请融资 全周期资产设计与管理 地方政府 绿色资产项目 (如绿色建筑、风电基地、园区升级改造 ) 绿色金融机构 核准绿色效益后 批准融资 随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愈加重要 综合生活品质将是城市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学者 Richard Florida 于 2002 年提出 ”创意阶层” 的概念,它特指 从事科研开发和艺术工作的超级创 意群体与分布在知识密集型行业的 创新专家。 创意阶层普遍受教育水平高、掌握高 精尖的科学技术、从事高强度的脑 力工作、热爱探索、收入高,更拥有 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能力。跟普 通劳动者相比,创意阶层由于拥有更 多选择的能力与自由,会选择服务品 质 更 高 、生 活 条 件 更 好 ,且 可 以 满 足 他们各种高阶需求的城市落户。逐人 才而居的优秀企业也会更倾向于选 择这样的城市扎根。 中国的创意阶层依据自己对生活品 质的喜好选择生活城市的时代已渐 渐拉开帷幕,其选择偏好也将是各 大城市在人才争夺战中最关注的竞 争点。创意阶层在未来将完全有可能 以自己的喜好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 展道路。 非常邻近 不需要邻近 比较邻近 不能邻近 一般 20% 40% 60% 80% 100% 知识共享场所 公园开放空间 体育活动设施 咖啡休闲场所 文化娱乐设施 教育培训设施 大型购物中心 科技服务空间 大学研究机构 生产制造部门 资料来源:袁晓辉.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2015. 0 北京科技城受调查者认为各项功能与工作场所的理想距离 国家级绿色 交易所 18 19 1.3 西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基于对西部城市特质的再定义 AECOM 认为未来中国西部城市发展 将呈现六个方面的新趋势 我国将持续以重大项目推动生态环保的全局性变化,稳妥推进 双碳目标,同时将有更多金融衍生品与自然资产结合,实现自然 资源资产预期收益的当期货币化,兑现自然生态的经济价值。 1 自然资源全域 全要素管理 在我国大力推动产业全面绿色转型的风口下,我国城市将出现 更多产业体系转型、产业布局优化、绿色科技研创、园区改造升 级的市场热点,这也将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压舱石。 4 产业向全面绿色 转型迈进 在绿色金融主导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融资体系中,我国城市需要 摒弃过去“以资源换资金”的开发思路,转而专注全面绿色发展的 新路径,创造出更多的城市绿色资产,如绿色园区、生态保护项 目、民生工程等项目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3 绿色资产获得 更大溢价机会 聚焦产-人-村-境关系,以乡村机制为保障,构建五位一体的未来 乡村新范式。围绕“农业+”的主导产业,推动全链条增值、全产 业融合,为乡村实现从输血导向的脱贫时代向造血导向的振兴时 代升级。 6 乡村塑造产居 融合新载体 在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对民生利益的保障、对多元文化的包 容,和社群治理的能力建设将备受重视,以系统化动态策略,将 城市文脉与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空间设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2 多元创生的城市 有机更新 制定绿色建筑的管理配套政策,建立起绿色建筑规划和建设、运 行和改造、技术发展和激励措施等工作推进机制,健全”全寿命” 政策标准体系和实施全流程绿色建筑管理。 5 全流程低碳化的 智慧建设 绿色环境 共生 自然保育 NATURAL CONSERVATION 城市更新 URBAN REGENERATION 智慧建设 SMART DEVELOPMENT 绿色资产 GREENASSETS 产业转型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乡村振兴 RURAL REVITALIZATION 产业绿色转型 城市人本关怀 社群需求实现 民生福祉赋能 新乡建机制 文化空间保育绿色金融 自然资源 资产化 生物多样性 数字底盘建设 生态价值兑现 能源结构优化 城市绿色资产 社会幸福 成长 高效创新 治理 21 AECOM 观点 着眼于宏观导向,植根于自身特质,响应市场期 待,”城市ESG”将是西部城市竞争力破局的重要抓 手,建立属于未来的竞争赛道 这些不同于东部城市原有发展路径的新趋势,也决定了西部城市的竞争路上 将有一套新的衡量标尺。在更加市场化开放的未来竞争中,西部城市的比拼 赛 道 将 不 再 限 于 G D P、人 均 产 值 、财 政 税 收 、进 出 口 总 额 等 常 规 的 经 济 数 据 , 必须涵盖更多生态文明的价值、社会赋能的支撑,以及城市治理的效益。 1.4 西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解决复杂性的城市问题,不仅有我们常见的产业 经济路径和空间建设路径,我们还应站在城市即 服务的角度,系统化地看待城市中的软性要素,尝 试将自然资源优化为价值资产,用原真繁荣的生 活孵育社会文化,谋划运营机制,以适配新的供需 关系,让城市成为更高质量的服务载体,这才是未 来城市竞争力的根本。 nvironmental 绿色共生 E overnance 高效创新 Gocial 幸福成长 S 以高价值的 环境保育为基础 以共繁荣的 社会发展为支撑 以精细化的 运营治理为核心 环境 社会 治理 02 探索 | 城市 ESG策略框架 2.1 城市ESG的概念 2.2 城市ESG策略 三大顶层愿景 2.3 城市ESG策略 表现量化指标 2.4 城市ESG策略 重要性评估模型 2.5 城市ESG策略 规划举措工具包 2524 源自企业对ESG风险量化管控的理念 城市ESG秉承 “软性要素量化决策“ 的思路 展开对城市竞争力更立体化的思考 企业ESG,是指在企业投资实践中融入ESG理念,在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 (Environmental) 、社会 (Social)、治理 (Governance)三个维度,考察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潜力, 希望找到既创造股东价值又创造社会价值、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近年来,全球越来 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ESG因素纳入上市公司非财务绩效的考核要素,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 已成为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各方重点考量的指标。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 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对中国内地上市企业提出了ESG披露的要求。 2.1 城市ESG的概念 企业ESG 城市ESGVS 通过ESG风险控制,向市场展 示企业可持续的稳定成长性 核心理念 工作目标 工作方法 环境关注点 社会关注点 治理关注点 客户群体 服务内容 指标搭建、量化披露、重要性 分 析 、投 资 决 策 、投 后 管 理 、资 产退出 环保政策的限制要求 碳排放相关的税负支出 气候引发的资产贬值和成本变化 环境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 环境导致的市场偏好和技术改变 劳工生产中的安全事件 对劳工权利的重视不足 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争议事件 人力资源培养的能力短缺 对消费者体验感的下降 违规操作导致的企业丑闻 监管和披露法规指引 管理层与董事会的统一性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股东多样性和参与度不足 金 融 机 构 、政 府 、企 业 政 府 、平 台 公 司 、发 展 商 、 集团总部、高校、园区景区管委会 城市ESG战略规划、碳排放核查 及认证评级、社会政策建议报告、 产业绿色转型专项规划、绿色开 发及施工管理、园区绿色运营专 项规划等 企业ESG信息披露报告、EHS尽 职调查、企业碳排放核算、供应 商 审 计、企 业 战 略 咨 询 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绩效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水平 城市环境风险应对能力 城市污染和垃圾管理效率 城市消费环境与可负担性 社会劳动力水平和经济贡献力 城市对外形象及品牌建设 文体旅领域的供给端品质 社会组织发展水平 城市总体商务服务能力 城市企业家精神表现 城市绿色基建和智慧基建发展水平 城市运营绩效和市场主体活跃性 融资便利度、绿色金融创新水平 优化企业投资决策与财务表现 通过ESG表现提高,向市场展示 城 市 更 立 体 、更 多 维 的 竞 争 力 指标搭建、量化披露、重要性 分 析 、分 阶 段 提 升 路 径 、规 划 举措匹配 促进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 高质量发展 投资决策 企业ESG核心理念: 量化ESG风险,融入投资模型,实现可持续的 财务表现 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治理的一种投资策略和实践,通过识别判定 ESG风险对投资与商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财务价值。 • 现金流收益 • 气候转型风险 • 环保法规限制 • 公司治理 • 人力资本管理 • 劳工安全 • 供应链透明度 投资标的 因子识别 量化建模 项目投后管理 城市ESG核心理念: 量化ESG表现,融入决策模型,创造可量化的 空间价值 改变过去固定资产投资导向的建设模式中过度关注经济产出数据导致的短视现象,对环境、社会、 治理的非传统衡量要素进行量化评估,并加以针对性的提升,更立体化地呈现城市竞争力,实现对人 才、资 本 、企 业 的 吸 引 力 。 • 片区开发财税效益 • 自然资源管理效益 • 绿色技术创新效益 • 城市文化品牌效益 • 社会公共服务效益 • 公共空间运营效益 • 基础设施赋能效益 城市空间 整合评估 量化建模 规划策略 匹配 空间持续运营 2726 2.1 城市ESG的概念 当企业ESG信息披露和ESG投资管理 渐成全球趋势时,资本市场对城市空间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办公场地、 人才环境、环境影响、文化信号、城市运 营等都成为企业择址的重要考量,城市 融资也将ESG纳入了投资评级考虑范 畴。城市空间作为这些要素的载体,需 要将自身打造为合格的ESG市场配套, 以“ESG导向的城市”获得资本市场和优 秀企业的青睐。城市决策者与规划师也 应以同样的愿景,站在城市空间资产管 理者的角度,为城市的未来而筹划。 案例借鉴 : 多伦多城市ESG策略 多伦多的ESG政策、金融和实践已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多伦多城市ESG绩效报告 的披露是对城市ESG规划的成果展示和宣传,也是吸引投资和人才的手段。城 市ESG披露的形式,提高城市的曝光度、透明度和关注度,倒逼城市大数据的标 准化建设,引导城市ESG投资,增强城市远期竞争力。 城市ESG 发展背景 ESG制度 不断完善ESG发展政策法规,规 范和细化市场参与方对ESG要素 的考量及信息披露的要求 ESG金融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不断 完 善 ,责 任 投 资 呈 现 迅 速 增 长 态势 ESG实践 大型资产所有者如市政雇员退休 基金和养老基金等,在投资中已 纳入对ESG的考量 城市ESG 披露信息 发布机构 多伦多金融与财政局 报告范围 多伦多市 (不包含机构和子公司) ESG战略优先事项和城市发展关 键绩效指标 报告对象 居 民 、投 资 者 、供 应 商 、政 府 、监 管 机 构 、社 会 组 织 城市ESG 发展目的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有效识别和管理影响城市的关键 E S G 因 素 ,引 导 可 持 续 投 资 价 值 最 大 化 ,增 强 城 市 长 期 竞 争 力 打造友好环境,吸引投资和人才 除 了 寻 找 好 的 工 作 机 会 ,医 疗、教 育、社区、交通、环境等要素也被纳 入人口和资本流动的考量 提高城市ESG的市场透明度 发布ESG绩效报告,吸引社会各界 的关注和接受监督,也是城市营销 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ESG导向下的城市 竞争力提升策略 城市ESG披露报告触达更多受众, 进而宣传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和人才 注重数据披露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与国际标准指标接轨,建设数字 城市 引导可持续发展金融投资的方向,应 对 城 市 风 险 ,落 实 社 会 责 任 28 29 2.1 城市ESG的概念 “城市ESG策略” 十项原则 黑白标准 不是定义城市 “好” 与 “不好” 的 标准 套用公式 不是所有城市都 直接套用 的统一公式 营销噱头 不是城市 评级机制 或 城市营销榜单 估值标准 不是绿色金融 投资风险 的官方 评估 工具 仅为双碳 不是仅为 实现双碳 工作 任务而设计的 “城市ESG策略” 四层操作框架 规划工具 是帮助城市 制定 全面绿色 发展 战略的工具 关联策略 是将 ESG指标 与 规划行动 直接关联的策略 评估体系 是城市经济数据之外的 多维度效益评估 金融支持 是为城市 绿色金融 方案 提供支撑的 底层逻辑 市场引力 是 吸引 未来优秀上市 企业 的重要 市场配套 YES NO 顶层目标 明确界定城市ESG为西部城市竞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