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风险难避,使用碳抵消应谨慎-绿色和平.pdf
2023年1月 | 1 林业碳汇风险难避, 使用碳抵消应谨慎 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简报 简报重点 绿色和平发布于2023年1月 1. 随着高碳企业纷纷大量采购林业碳汇以抵消碳排放,我们必须开始正视林业碳汇的局限性,并保持清醒的认 知——如果仅依靠森林生态系统与林业碳汇交易,而忽略能源转型和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将无法如期实现碳 中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吸收二氧化碳潜力有上限,完美的抵消机制恐怕并不存在,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 才是碳中和的正道。 2. 在有限的固碳潜力下,森林碳汇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状态,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由于保护、管理 措施和恢复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加上自然干扰以及气候灾害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冲击,森林所能发挥的实际 固碳效应有诸多变数,甚至有可能发生逆转,带来碳汇变碳源的潜在风险。 3. 当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实现的复杂性,叠加林业碳汇市场交易的商业属性,更多争议也随之而来。对于单 个林 业 碳 汇 项目来 说,“ 额 外 性 ”论 证与“ 基 线 ”选 择 的 争 议、减 排 量 的“ 重 复计 算 ”以 及可 能 存 在 的“ 碳 泄 露”问题等,都可能使林业碳汇项目的减排量评估与其实际效果相背离。 4. 在“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或将重启的刺激下,中国林业碳汇开启了“加 速模式”。然而社会各界对于林业碳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参与者良莠不齐,给林业碳汇行业带来了诸 多风险。 审慎对待林业碳汇项目,优先直接减排,着力于产业技术升级和能源转型,避免使用碳抵消“走捷 径”,才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之举。 2023年1月 | 2 森林碳汇能力有上限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 工作组的《2022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指出, 为了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即 19世纪工业化前的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最迟 在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到2030年减少43%(相较 2 0 1 9 年 的 基 准 线 ),同 时 甲 烷 排 放 也 需 减 少 三 分 之 一 , 并且最晚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放 1 。 “减排”与“增汇”,是实现净零排放的两个不 同途径。随着减排压力的不断增加和全球碳市场的 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购买林业碳汇来“抵 消”自身碳排放。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IPCC的报告 所指出的, 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AFOLU)领域的 减缓措施可以实现一定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并增强碳 移除,但无法完全弥补其他经济部门拖延行动导致的 碳排放。 在IPCC 2 的模拟情境下,当全球达到温室气体净零 排放时,仅13%的二氧化碳减排量通过AFOLU领域实 现,而约74%的二氧化碳减排量需要通过优化能源供 需实现,另外剩余的13%非二氧化碳减排量则需要通 过土地利用、能源和工业领域共同实现。 据IPCC 3 估计,2020-2050年农业、林业和土地利 用(AFOLU)领域的经济减排潜力 4 约为每年80-140亿 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保护、改进管理、恢复森林和其 他生态系统(湿地、稀树草原和地)具有最大的经济 减排潜力,为平均每年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但IPCC 也指出,AFOLU减排潜力的实现仍面临着不少持续的 障碍(如缺乏政策、财政支持等),这将影响AFOLU减 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与政治可行性。 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 的年度评估报告《2022年全球碳预算》亦指出,如果 想要达成1.5℃(可能性50%)的温控目标,全球碳预 算仅剩3800亿吨,而2021年人为排放总量为402亿 吨,接近2019年的创纪录水平。粗略估算,如果继续保 持当前排放水平,即便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每年贡献 73亿吨的经济减排量,碳预算仍将在12年内告罄。毫 无疑问,生态系统无法成为吸收二氧化碳的无底洞。 纵观过去10年(2012-2021)的全球碳收支情况,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碳排放仍有44%留存在大气中 5 。 而且,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情景下,陆地和海洋生 态系统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累积方面的碳汇作用会减 弱 6 。IPCC拉响全球警报,表示如果不立即在所有部门 进行深度减排,实现1.5℃目标将成为泡影 7 。 不是所有森林都能稳定固碳 森林碳汇 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 定二氧化碳以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森林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森林的碳汇能力主要 体现在固定植被中的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 1. IPCC, 2022: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P.R. Shukla, J. Skea, R. Slade, A. Al Khourdajie, R. van Diemen, D. McCollum, M. Pathak, S. Some, P. Vyas, R. Fradera, M. Belkacemi, A. Hasija, G. Lisboa, S. Luz, J. Malley,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NY, USA. doi: 10.1017/9781009157926.001. 2. IPCC,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3. Nabuurs, G-J., R. Mrabet, A. Abu Hatab, M. Bustamante, H. Clark, P. Havlík, J. House, C. Mbow, K.N. Ninan, A. Popp, S. Roe, B. Sohngen, S. Towprayoon, 2022: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s (AFOLU). In IPCC, 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P.R. Shukla, J. Skea, R. Slade, A. Al Khourdajie, R. van Diemen, D. McCollum, M. Pathak, S. Some, P. Vyas, R. Fradera, M. Belkacemi, A. Hasija, G. Lisboa, S. Luz, J. Malley,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NY, USA. doi: 10.1017/9781009157926.009 4. 经济减排的定义为每吨碳价不超过 100美元 5. Friedlingstein, P., Jones, M. W., O Sullivan, M., Andrew, R. M., Bakker, D. C., Hauck, J., . ●针对目前社会各界对于林业碳汇认知薄弱的 问 题 ,加 强 能 力 建 设 和 宣 传 倡 导 , 提升各级政 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对于林业碳汇相关问 题的理解与科学认知 ; ●企业需认识到林业碳汇对减排只能起到锦 上添花的作用, 应减少化石燃料排放,依靠 能 源 转 型 、产 业 技 术 升 级 来 实 现 净 零 排 放 目标 。 39. 全球林业碳汇市场持续升温,高碳企业应警惕“洗绿”风险 40. Cao, S., Tian, T., Chen, L., Dong, X., Yu, X., & Wang, G. (2010). Damage caused to the environment by reforestation policies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china. Ambio, 39(4), 279-283. 41. 不是所有的森林都通向碳中和, http://www.news.cn/globe/2022-03/23/c_1310523228.htm 2023年1月 | 9 编者: 陈姝璇 严怡如 窦敏毓 华方圆 叶睿琪 贾天夏 李嘉童 蔡元慧 著作权及免责声明: 本简报由绿色和平和中华环保联合会基于在北京取得的临时活动备案共同发布。 除标明引用的内容以 外,本媒体简报内所有内容(包括文字、数据、图表)的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归绿色和平所有。如需引用本媒 体简报中的数据及图表,请注明出处。本简报为绿色和平于调研期间内基于各种公开信息独立研究产出的成 果。绿色和平不对报告中所含涉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担保。本简报仅作环保公益和信息分享目的 使用,不作为公众及任何第三方的投资或决策的参考,绿色和平亦不承担因此而引发的相关责任 。 联系方式: greenpeace.cn@greenpe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