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深圳国际低碳城的五大策略
【 案 例 】 深 圳 国 际 低 碳 城 的 五 大 策 略 深圳国际低碳城在三个空间层次上的规划均进入收官阶段,分别处于已批、完 成意见征询及成果公示状态。逾两年的规划编制工作中,深规院在规划技术框 架、绿色市政集成、规划协同实施等方面展开了大量实践和探索。UPDISCC 将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从不同视角为大家深度解读深圳低碳城的规划实践。本期 《案例》先和大家分享 53 平方公里总体规划一些心得。 作者:荆万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国际低碳城简介 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是深圳应对气候变化、践 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作为国家低碳发展的综合试验区,低碳城将 在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低碳城选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规划总面积约 53 平方公里。集聚、示范、 输出是深圳国际低碳城的三大使命。集聚先进的低碳发展要素,示范低碳生产、 生活方式和营城模式,输出先进、务实、具有中国智慧的低碳发展价值观。 指向低碳生态的五大空间发展策略 本次《深圳国际低碳城空间总体规划研究》属于分区层面的规划研究,规划致 力于融合城市低碳生态建设及城市“以人为本” 的环境营造,提出五大空间发展 策略,旨在实现空间框架的低碳生态化,城市环境的丰富活力化,城市综合效 益的最大化。 策略一:自持永续的绿色基础设施。针对现状城市扩张及传统工业发展带来的 生态问题,规划从生境网络、地质安全、水循环及微气候四方面出发,搭建一 个自持续、自规避、自循环、自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策略二: TOD 导向的空间布局模式。规划深化了传统 TOD 模式的内涵,强调 了 TOD 与其他低碳策略的系统性,结合生态框架、轨道布局、现状路网及市民 出行需求等方面,构筑了一个以公交和慢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体系。同时,围 绕重要公共交通节点进行集约混合的土地利用和空间指引,形成出行体系完善、 土地利用高效的绿色空间结构。 策略三:产城共生的产业社区单元。规划改变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倡导 产城融合发展,通过生产服务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的并置,依据不同类型产业 及人群对生产及生活服务设施的不同需求,设立相对独立的、功能混合、服务 设施差异化配置的产业单元,吸引服务、研发、低碳制造企业集聚发展。 策略四:国际化城区品质与氛围营造。规划力求营造一个能够吸引先进资本、 高端企业及高端人才的国际化品质与氛围的城市空间。通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的打造为城市生活的多元化提供空间支持,通过城市设计形成连山通水、错落 有致的城市形态;通过对现状客家围屋、旧工业厂房、旧村等历史文脉的传承, 增强地区的历史感及地域归属感。 策略五:绿色智能的城区支持系统。规划以因地制宜、系统集成、成本可控为 原则,科学、综合地利用先进低碳市政技术,提升资源的循环比例,促进能源 的利用效率提升,实现水、能源、废弃物系统互相耦合,互利共生。建立复合 的微循环结构,就地取材、利用和消纳,减少对现有系统的改造和影响。 彼得霍尔曾说,低碳城市规划将对城市规划产生重大转型。而中国的低碳城市 规划,与别处相比,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背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不仅 需要切实探索低碳生态发展的路径及模式,还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可能 面临的困难及阵痛转型。这注定了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尚且任重而道远,需大胆 创新,摸索出一套真正契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低碳生态规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