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1286_高效紫外稳定的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
高效紫外稳定的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 刘成,杨熠,时小强,任英科,马爽,吴云召,丁勇 *,姚建曦 *,戴松元 *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摘要:本文利用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掺杂的 C60(Li-C 60)电子传输层,并应用在 n-i-p 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我们发现简单的 Li-TFSI 掺杂使得 FTO 电极与钙钛矿之间有了 更好的能级匹配,显着提高了电子传输层的电子迁移率,甚至进一步改善了 MAPbI3 的结晶, 最终将光电转换效率从 15.3%提高到了 17.8%。最重要的是,与采用 TiO2 电子传输材料的电池 相比,Li-C 60 的器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表现出了极好的紫外稳定性,甚至在氮气氛围下稳定 了 3000 小时而不衰减。 关键词:掺杂,富勒烯,紫外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 1. 研究背景与内容 目前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常使用高温烧结的 TiO2 作为电子传输层,尽管电子从钙钛矿 层注入到二氧化钛的速度很快,但是二氧化钛仍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导致电子复合速率很 高:(1)首先,TiO 2 的低电子迁移率容易导致电子在界面处的累计和复合。(2)其次,紫外 线极其容易诱导诱导 TiO2 中大量氧空位的生成,这些氧空位会变成严重的缺陷,导致大量的电 子捕获和复合。(3)另外,TiO 2 通常需要高温进行后退火处理以提高结晶度和载流子迁移率, 高温过程使得 TiO2 绝对不适用于柔性器件的制备。此外,基于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 阳电池的长期稳定性仍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其他的低温电子传输材料来替代高温 TiO2。 在此我们提出了低温溶液法制备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掺杂的 C60(Li-C 60) 电子传输层,并应用在 n-i-p 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通过增加器件能级匹配,提高电子传输 层的电子迁移率,改善 MAPbI3 的结晶,最终将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从 15.3%提 高到了 17.8%,同时该器件表现出了极好的紫外稳定性,甚至在氮气氛围下稳定了 3000 小时而 不衰减。因此,我们的工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提供了一种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并为柔性电 池的制备进行了有利的探索。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图 1a 给出了我们所制备电池的器件结构,Li-C 60 薄膜、CH 3NH3PbI3(MAPbI 3)和 2,2′,7,7′- tetrakis (N,N-di-p- methoxyphenylamine)-9,9′-spirobifl uorene (spiro-OMeTAD)分别用作电子传输 材料、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材料。研究过程中,Li-C 60 和 C60 薄膜均用旋涂和低温加热(60 ̊C)的方法制备得到。为了研究电子传输材料中的电子转移动力学过程,我们制备了单载流子 器件并建立 SCLC 模型,测算了 Li-TFSI 掺杂前后的富勒烯薄膜的相对电子迁移率(图 1b)。 显然,基于 Li-C60 的单载流子器件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这能表明相对于 C60 薄膜来说,Li-C 60 薄膜的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更加有利于电子快速地通过电子传输层,有效地避免了界面处 的电子累积和电子复合。此外,通过扫描开尔文探针(SKP)直接探测界面层引起的界面偶极 变化,得到 FTO、FTO/C 60 和 FTO/Li-C60 的 WF 分别为 4.6 eV,4.5 eV 和 4.2 eV(图 1c)。值 得注意的是,Li-TFSI 掺杂有效降低了 FTO/C60 的 WF,从而改善了 MAPbI3 和 FTO 之间的能级 匹配,有效促进了电子的注入过程。 图 1. ( a)采用 Li-C60 电子传输层的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 b) FTO/TiO2/ETLs/Ag 单载流子器件的电学 特征;(c)FTO, FTO/C60, and FTO/Li-C60 的功函大小;(d)CH 3NH3PbI3 钙钛矿薄膜在 FTO/Li- C60、FTO/C 60 和 FTO/TiO2 衬底上的时间分辨瞬态荧光测试(激发波长 λ = 485 nm);(e)标准光强下 C60 和 Li-C60 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 J-V 特性(f )Li-C 60、C 60 和 TiO2 器件。 为了研究电荷传输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 TRPL 衰变测量(图 1d)。FTO/Li-C 60/MAPbI3 和 FTO/C60/MAPbI3 膜的快速衰减时间分别为 1.28 ns 和 1.21 ns。FTO/C 60/MAPbI3 薄膜的平均 PL 衰减时间(τ ave)寿命为 38.99 ns,但当 C60 薄膜掺杂 Li-TFSI 时,τ ave 明显降低至 27.88 ns。 这充分表明了电子传输地更快,电子提取更有效,缺陷浓度更低。如图 1e 所示,最终组装获得 的 Li-C60 器件获得了短路电流密度(J sc)为 21.79 mA∙cm-2,开路电压( Voc)为 1.02 V,填充因 子(FF )为 80.0%,有效地将光电转换效率从纯 C60 的 15.34%提高到 17.76%。从 J-V 曲线中 可以看出 Li-C60 电池中的滞回效应远远小于 C60 的器件。如图 1f 所示,我们研究了器件的紫外 稳定性。将电池一直暴露于紫外照射下,周围空气环境温度为 50℃,湿度为 45%。令人惊讶的 是,基于 Li-C60 的器件表现出更优异的紫外稳定性,在 300 分钟的紫外照射下,光电转换效率 没有任何衰减。基于 C60 的器件性能稳定,但有轻微下降, PCE 降至约 90%。相比之下,在相 同的暴露和测试条件下,TiO 2 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急剧下降至 25%。我们认为基于 C60 器件的 衰减归咎于钙钛矿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造成严重的电荷积累,此外,紫外光的能量有效地增强 了界面处负电荷的积累,这会促进在钙钛矿材料的水分驱动分解。虽然 TiO2 同样也遭有严重的 滞回现象,但是 TiO2 器件衰减主要是归因于 TiO2 固有的紫外不稳定性。一方面,在紫外光照 射下,TiO 2 表面的光生空穴与表面氧空位吸收的氧结合,导致深陷阱态和严重的电子复合。另 一方面,在紫外线照射下,TiO 2 的导带中的电子可以在氧的存在下将氧诱导成羟基自由基,促 进了 MAPbI3 钙钛矿材料的降解。 总之,我们给出了一种低温溶液法制备 Li-C60 电子传输层,显着改善了 n-i-p 体系结构钙钛 矿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其提升主要由于 Li-C60 薄膜的高电子迁移率大大加速了载流子的迁移、 有利地调整了 MAPbI3 薄膜和 FTO 之间的能级匹配、有效的促进了电子注入的过程、其良好的 浸润性使得沉积的 MAPbI3 薄膜具有更少的缺陷,减少 MAPbI3 薄膜中的电子-空穴复合中心。 Li-C60 电子传输层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紫外稳定性。我们的工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提供了一种 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并为柔性电池的制备进行了有利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Cheng Liu, Yi Yang, Yong Ding, Jia Xu, Xiaolong Liu, Bing Zhang, Jianxi Yao, Tasawar Hayat, Ahmed Alsaedi, Songyuan Dai, ChemSusChem 2018, 11, 1232-1237. 作者简介 姓名:丁勇;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光电材料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E-mail: dingy@ncepu.edu.cn;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 2 号;邮政编码:102206 姓名:姚建曦;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光电材料和新型薄膜太阳电池 E-mail: jianxiyao@ncepu.edu.cn;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 2 号;邮政编码:102206 姓名:戴松元;主要研究方向:新型薄膜太阳电池 E-mail: sydai@ncepu.edu.cn;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 2 号;邮政编码: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