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一期 20MW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项目背景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项目概况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市场分析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老年公寓发展的社会基础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全国老年公寓现状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全国老年公寓发展的预测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 区老年公寓建设市场分析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建设条件评价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项目建设社会条件评价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场址建设条件评价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建设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 区老年公寓的建设模式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建筑设备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护理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安全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环境保护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安全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组织管理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实施进度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估算依据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工程费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流动资金估算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总投资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 资金筹措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 财务评价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运行费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年运行收入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财务评价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结 论 .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建 议 . 错 误!未定义书签。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工程任务XX 省能源建筑设计院为总体设计单位, 负责汇总各外委设计咨询单位的设计结论,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和接入系统专题报告。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关支持性文件和投资方资料由业主单位负责提供。本期建设规模: 20MW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发电项目本项目名称: XX 一期 20MW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1.1.2 场址概况1.1.2.1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 XX 省 XX 市境内。 XX 省 XX 市位于 XX 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 07′— 121° 23′,北纬 36° 18′— 36° 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 XX 。全市总面积 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18万公顷,辖 18个镇、 4个街道办事处、 1个经济开发区、 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1033个村庄, 107.53万人口。 XX市地理位置图见图 1-2。普东镇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南距 XX 港口40公里,离 XX 国际机场 2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人口处 2公里。兰王路、兰岙路、郭城路和南城路横穿境内,市乡路交叉互补,四通八达。图 1-2XX 市地理位置图1.1.2.2 区域概况XX 省 XX 市位于 XX 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 120° 07′— 121° 23′,北纬36° 18′— 36° 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 XX 。全市总面积 178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18 万公顷,辖 18 个镇、 4 个街道办事处、 1 个经济开发区、 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1033 个村庄, 107.53 万人口。1.1.2.3 交通普东镇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南距 XX 港口 40 公里,离 XX国际机场 20 公里, 距济青高速公路人口处 2 公里。 兰王路、 兰岙路、 郭城路和南城路横穿境内,市乡路交叉互补,四通八达。站区东侧紧邻南城路,主出入口朝南,进厂道路由南城路向西引接。1.1.2.4 自然环境XX 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多为低山丘陵,面积 626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35.2%, 地面高程海拔 20~ 100 米。 中部平原, 面积 631 平方公里, 占 35.4%,地面高程海拔 50 米以下。西部低洼,面积 523 平方公里,占 29.4%,地面高程多在海拔 20 米以下。1.1.2.5 气候地处季风气候区, 受海洋影响, 温度适中, 冬暖夏凉, 气温年振幅与昼夜均差较小。年平均温度 12.2℃,最高气温 38℃,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上旬 — 8 月上旬;最低气温 -21.2℃,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下旬 — 2 月初。历年平均降水量 689~717.2mm,年最大降水量 1032.2mm( 90 年),年最小降水量 471mm( 89 年)。全年平均晴日为 90 天,日照时数 2715.5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62%。地处海滨,气流水汽含量充沛, 湿度较大, 历年平均湿度为 73%, 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 65%以上。历年平均气压为 1015.9 毫帕,其中 1 月份最高,平均为 1025.7 毫帕, 7 月份最低,为 1002.8 毫帕。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 5.2m/s。1.1.3 场址概况普东镇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南距 XX 港口 40 公里,离 XX 国际机场 20 公里, 距济青高速公路人口处 2 公里。 兰王路、 兰岙路、 郭城路和南城路横穿境内,市乡路交叉互补,四通八达。站区东侧紧邻南城路,主出入口朝南,进厂道路由南城路向西引接。初步判定,拟建站址区不压矿,不压文物,附近无重要通讯设施和军事设施。但需业主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XX 一期 20MW 光 1.1.3 本阶段的工作参照《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GD003-2011),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范围如下:1) 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 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有关法规, 论述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2) 调查落实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 站址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 接入电网的条件等外部建设条件,论证本工程项目实施建设的可行性。3) 根据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结合本工程建设条件, 初步拟定适合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出项目实施计划措施和投产后运行管理组织方案。4) 预测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场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出必要的防范与治理措施。5) 根据初步拟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 估算本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并进行经济评价。6) 进行资源利用与节能分析、 风险分析、 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综合各项研究成果,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提出结论意见和建议。我院接到公司委托后, 组织了有关设计人员与业主就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交流, 并派员赴 XX 省 XX 进行了调研, 随后进行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地点水平面上年辐射量为 1447.4kWh/m2。 通过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年平均太阳辐射量比较稳定, 属于太阳能辐射资源丰富区域,能够为光伏电站提供充足的光照资源,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建议本项目业主在电场区域内安装太阳辐射测量装置, 取得一年的数据后, 对本次分析的原始数据进行验证,并对发电量进行核算。就工程地质而言,构成工程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站址区域稳定性、地震活动性、地基稳定性、地下水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等。现针对本工程可能构成工程风险的条件和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如下:1) 、 区域内断裂构造虽然较为发育, 但近场区范围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和发震构造分布,区域断裂构造对工程站址的稳定性不构成影响。近场区范围内历史上未发生过 5 级及以上地震,拟建场地处于相对稳定区。2)、拟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较差,地基强度较低,在地震影响烈度达Ⅶ度时,拟建场地的饱和粉土具有发生地震液化的可能。对于荷重较小、对液化沉陷不敏感的一般拟建建(构)筑物可以采用天然地基。但对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构)筑物,则需采取抗液化措施。抗液化处理方案可采取振动加密法或干振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等进行处理。3) 、 拟建场地地下水历年平均最高水位接近地表,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工程设计中应对基础采取一定的防腐蚀措施。4)、拟建站址区内无诸如: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上述不良地质作用不会对拟建建(构)筑物造成危害和影响。综上所述,区域断裂构造对工程站址的稳定性不构成影响,拟建站址区内无诸如: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工程设计中,对基础采取一定的防腐蚀措施、对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构)筑物地基采取抗液化处理措施后,不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1.4 项目任务与规模本项目光伏发电场的装机容量为 20MWp 。本项目建成后,装机容量占地区电网装机总容量的比例很小,不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1.5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1.5.1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 20MWp ,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光伏组件采用容量为 250Wp 多晶硅电池组件,采用固定式安装在大棚顶面南坡面,倾角为 18 度。由 22 个光伏组件串联组成 1 个光伏串;将 9、 12 或 16 个光伏串并至一个就地直流汇流箱;将 8-10 个就地直流汇流箱汇集至直流配电柜, 经 1 台 500kW 的逆变器逆变; 将 2 台逆变器接入 1 台 1000kVA 的 35kV 箱变 ( 三相双分裂油式变压器) 进行升压。 每 9 或 10 台箱变采用 ― 箱变 T 接式接线方式通过集电线路与 35kV 母线连接, 共计 3 回集电线路,经 35kV 开关站汇集后 1 回 35kV 线路送至电网。本项目年平均发电量为 2320.988万 kWh25 年平均上网电量为 2202.32万 kW。 按照装机容量 20MWp,地面上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 1447.4 小时。1.6 电气设计XX 一期 20MW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发电站装机容量 20MWp ,在光伏电站内建设 35kV 开关站, 以一回 35kV 线路接入距该站 11km 的马山变电站。 光伏电站以 35kV 电压等级接入系统, 送出线路约 11km 能够满足接入系统要求。 光伏电站最终接入系统方案,需在光伏电站接入系统设计中详细论证,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确定。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发电单元接线,共计 75 光伏农业大棚均布在整个场区。设置有19 个逆变器室,逆变器室布置在光伏方阵单元的东部,靠近主要道路。箱式升压变压器布置逆变器室外附近。35kV 开关站采用单母线接线, 布置在整个东部居中侧, 采用全户内布置, 电缆进出线,单层布置。开关站包主要括: 35kV 配电间、无功补偿装置室、站用电室、主控制室等。光伏电站内主要电气设备采用微机保护。 35kV 集电线路配有过流、速断保护以及 35kV 零序保护, 35kV 并网联络线路按接入系统设计和审批文件要求配置保护。电站为 35kV 一级电压,以 1 回出线接入系统。本项目建成后由 XX 省调调度,远动信息同时送至 XX 省调和 XX 地调。本项目按 ― 无人值班 ‖ (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电站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全站安全运行监视和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中央控制室仅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和工程师管理站,不设常规监控控制台。本项目消防系统的设计,遵照国家 ―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的方针,根据国家《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及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消防系统的设置以加强自身防范为主, 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 防止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主要包括:1)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2)消火栓给水系统和灭火器布置3)电力设备消防设计4)通风空调消防设计5) 消防监控系统 根据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等国家有关法律、 技术规 范及标准进行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本项目系统容量为 20MWp,按农作物种植要求,规划了 75 个农作物大棚。光伏农业大棚基础主要形式有: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由于上部太阳能板及支架较轻, 因此,对于光伏整列基础的地基暂不做特殊的地基处理,暂按天然地基考虑,其他有墙体处可采用墙下条形基础。逆变器房及箱式变外壳均为预装箱式结构, 分别 19 个。 逆变器房及箱式变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办公楼采用砖混结构,共二层,按使用功能有:办公室、餐厅、宿舍、资料室及活动房,同时设公共卫生间。办公楼采用砖混结构,内、外墙采用蒸压灰砂砖,楼面及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9 施工组织设计本项目进场道路主要为碎石道路,主要道路的路面宽度为 6m,设计为双车道,转弯半径为 9.0m。次要道路路面宽为 4.0m,设计为单车道,转弯半径为 6.0m。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施工用电, 施工结束后施工电源作为升压站的备用电源永久保留。施工电源由的 10kV 线路就近引接,用 10kV 架空线引至施工现场。施工生产、生活用水拟采用现场打井取水。井位选取在生活区附近。根据光伏电站工程建设投资大、 工期紧、 建设地点集中等特点,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本着充分利用、 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场地布置, 既在形成施工需要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力求节约用地。1.10 工程管理设计在工程施工期间,建议设置计划财务、设备管理、工程管理、综合管理、财务审计等部门,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在项目运营期间,建议设置计划财务、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综合管理等部门,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进行运行维护管理。1.11.1 环境保护设计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 其生产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 属于清洁能源。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因子主要有无线电干扰、 电磁辐射、 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垃圾进行分析后, 得出结论: 光伏发电场建成后基本对周围的环境无影响。1.11.2 水土保持设计光伏发电场的开发建设需要经历建设期和生产(运行) 期两个阶段, 水土流失多集中于建设期。 施工期间, 伴随大棚钢结构基础开挖、 施工道路开挖填筑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表、破坏地表形态, 导致地表裸露和土层结构破坏, 遇降雨或大风天气将产生水土流失;工程运行期间,地表开挖、回填、平整等扰动活动基本结束,水土流失程度将大幅度降低,但因扰动后的区域自然恢复能力降低,并具有明显的效益发挥滞后性,仍将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根据工程布置及水土流失特点,本工程将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施工期要平衡施工, 大棚钢结构基础土石方开挖与混凝土浇筑的进度必须按比例进行。 先期进行的场内道路、 1.12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遵循国家已经颁布的政策, 贯彻落实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 的方针, 在设计中结合工程实际,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可靠的防范手段, 确保工程投产后符合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对施工期存在的高空作业、基坑开挖、防雷防电等工作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对运行期可能存在的防火防爆、 电气伤害、 机械伤害、 电磁辐射等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并成立相应的机构和应急预案。 对施工和安全运行提供良好 的生产条件, 有助于减少生产人员错误操作而导致安全事故以及由于运行人员处理事故不及时而导致设备损坏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降低经济损失,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工程技术方案和设备材料、 建筑结构等方面,充分考虑了节能的要求, 减少了线路的投资,节约了土地资源。在工程的设计中严格贯彻了节能、环保的指导思想。1.14 工程设计概算1)依据太阳能发电工程技术标准 GD003— 2011《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2)采用风电场工程技术标准《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NB/T31010-2011),不足部分采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电联技经( 2007) 138 号文《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建筑、电气册)( 2006 年版)。3)人工预算单价参考《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4)太阳能电池组件按照市场询价 4 元 /W 计列, 1MWp 逆变器房按照市场询价 40万元 /台套计列。其他设备按国内价格水平估列,并参考同类工程设备价格计列。5)主要设备、其他设备的安装费按风电场工程技术标准《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 NB/T31010-2011) 费用计列; 主体建筑按工程量乘单价, 其他建筑按工程量乘单位扩大指标或参已建类似工程计算。 基本预备费按 1.5%计算, 资本金按占总投资的 30% 计算。6)工程静态投资: 21600 万元,其中电站投资 17600 万元,农业投资 4000 万元,单位投资 8800 元 / kW。7)建设期贷款利息: 264.62 万元。1.15.1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及国家现行的财务、税收法规。 通过对本项目项目投资、 项目资本金、 投资各方的计算,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投资方要求, 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 表明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从本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在投产初期资产负债率较高,但随着投产后还贷能力的增加,负债率逐步下降, 并在其后逐年均衡, 这表明本项目的资产可以抵补负债,有较强的清偿能力。可行性研究阶段所确定的条件与参数, 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通过对影响项目经济性的较敏感因素 ―― 工程投资、 发电量、 利率进行单因素变化敏感性分析。说明该方案在上网标杆电价为 1.2 元 /kWh(含税) 的情况下, 从各因素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来看, 投资的降低、 电量的增加和利率的降低都可以提高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项目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1.15.2 社会效果分析分析来看, 经济效益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从技术和经济上看项目是可行的。 大 规模的光伏并网电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 与其他化石能源发电方式相比,可使有害物质排放量明显减少, 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改善 XX 省的能源结构和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1.16 结论及建议通过对 XX 一期 20MW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电站是否满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对光能资源、建设条件、太阳能设备、电力设备、以及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进行了分析,经过论证、比较,测算并评价了该项目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 研究结果表明: 本项目满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 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该项目建成后, 不仅对提供电力, 减少污染, 节约资源有着积极的社会、 环境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投资方内部收益率较好, 项目在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诸方面均可行。项目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搞好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价, 搞好农民土地的补偿, 保证社会公平,保证社会和谐稳定。1.17 光伏发电工程特性表本项目光伏发电工程特性数据见表 1.17-1。表 1.17-1 光伏发电工程特性表一、光伏发电工程站址概况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装机容量 MWp 20 占地面积 亩 1000 海拔高度 m 27 经度(北纬) ( o′ “) 36 o29′经度(东经) ( o′ “) 120 o22′工程代表年太阳总辐射量 MJ/m2 5210.64 二、主要气象要素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极端最高气温(℃) 42.2 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 -22.4 极端最低气温(℃)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1%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 cm) 50 最大冻土深度( cm)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6m/s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SSE13% 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3.2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年平均风速 5.2m/s 年平均风速历年平均降水量 689~ 717.2mm 历年平均降水量三、主要设备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光伏组件(型号:多晶硅电池 250Wp)1.1 峰值功率 Wp 250 1.2 开路电压 Voc V 37.8 1.3 短路电流 Isc A 8.60 1.4 工作电压 Vmppt V 31.0 1.5 工作电流 Imppt A 8.05 1.6 峰值功率温度系数 %/K -0.45 1.7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K -0.35 1.8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K 0.05 1.9 10 年功率衰降 % ≤ 101.10 25 年功率衰降 % ≤ 201.11 外形尺寸 mm 1650× 992× 40 1.12 重量 kg 19.5 1.13 数量 块1.14 向日跟踪方式 —— ——1.15 固定倾角角度 ( o) 18°2 逆变器(型号: SG 500KTL)2.1 输出额定功率 kW 500 2.2 最大交流侧功率 kW 550 2.3 最大交流电流 A 1176 2.4 最高转换功率 % 98.6 2.5 欧洲效率 % 98.2 2.6 输入直流侧电压范围 VDC 900 2.7 最大功率跟踪( MPPT) 范围 VDC 500-850 2.8 最大直流输入电流 A 1250 2.9 交流输出电压范围 V 210-310 2.10 输出频率范围 HZ 48.5-51.5 2.11 功率因数 -0.95(超前) -0.95(滞后)2.12 宽 /高 /厚 mm 2800*2180*850 2.13 重量 kg 2288 2.14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 -25∽ +553 箱式升压变电站(型号: S11— 1000/500-500kVA, 37± 2X2.5%/0.27/0.27kV)3.1 台数 台 19 3.2 容量 kVA 1000 3.3 额定电压 kV 35 4升压主变压器(型号: )4.1 台数 台 0 4.2 容量 MVA 4.3 额定电压 kV 5 升压变电站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和出线形式5.1 出线回路数 回 1 电缆5.2 电压等级 kV 35 四、土建施工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钢材量 t 7500 1 2 土石方开挖 m3 88000 2 3 土石方回填 m3 77600 3 4 基础混凝土 m3 13353 4 5 钢筋 t 1200 5 6 施工总工期 月 6 6 五、概算指标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静态总投资 万元 21600 2 动态投资 万元 21864.62 3 单位千瓦静态投资 元 /kWp 1080 4 单位千瓦动态投资 元 /kWp 1093.23 六、经济指标编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装机容量 MWp 20 2 年平均发电量 万 kW.h 2320.988 3 上网电价( 25 年) 元 /( kW.h) 1.2 含税4 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11.51 税前5 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10.38 税后6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36 税后7 项目投资回收期 年 10.63 税后2 太阳能资源2.1 区域太阳能资源概况表 2.1-1 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表等级年辐射总量 (MJ/m2· a) 年日照时数 (h/a) 等量热量所 需标准燃煤 (kg) 地区Ⅰ 6680-8400 3200-3300 225~ 285kg 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 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Ⅱ 5852-6680 3000-3200 200~ 225kg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 较丰富地区Ⅲ 5016-5852 2000-3000 170-200 ㎏XX ,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 中等地区Ⅳ 4180-5016 1400-2000 140-170 ㎏湖南,广西,江西,浙江,湖北,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安徽南部较差地区Ⅴ 3344-4180 1000-1400 115-140㎏ 四川大部分地区,贵州 最差地区Ⅰ 、 Ⅱ 、 Ⅲ 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h,辐射总量高于 5000MJ/m2· 0,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特别是Ⅰ、Ⅱ类地区,正是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偏僻、边远的广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此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太阳能发电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再生利用能源。 Ⅳ 、 Ⅴ 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表可知, XX 省为Ⅲ类太阳能资源区,根据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XX 省的鲁中、鲁北及胶东半岛、鲁东南沿海等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