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2015年4月 合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83 合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徐智明 杨林锋 孙 铭 (江酉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酉南昌330039) 摘耍: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指南中的计算 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合肥市2006—20 1 1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结果表 明:2006年以来,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764。22万t增长到2011年的1564.39 万t。年均增长率为15。72%。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由2006年的0。66t/(10 万元)降到 2011年的0.42 t/(10 万元),降幅达57.14%,年均下降串为9。46%。能源消费结构的结 果表明合肥市天然气使用比例明显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等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 中的使用比例。 关键调:能源消费碳排放合肥市 l 引育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 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目趋紧密,表 现为经济增长促进传统能源结构调整,为开发利用新 能源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进步,使得能源效率提 高,能源强度下降;能源消费引起产业结构调整,促进 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不可 避免地增加了对能源消费、生态环境的压力,造成大量 温室气体排放等负外部性问题。 全球变暖诱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 对碳排放的关注。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问气候 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联合 圜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UNFCCC是世界上 第一个为全面控制CO 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 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 约。散 2004年5月,该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第 3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以量化减排为核心的《京都议 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2008--2012年的减排标准,发 展中圜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拄义务。但2008 年在波兰波兹南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大多 数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义务。美国劳 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宣研究发现,中国2006年与能源 有关的碳排放量超过关国…。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减 排压力。有关政府部门已采取多种政策措施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综上,国际社会对于碳减排的逐步推进促成了新 的宏观研究背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保持经济较 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合理的减排目标无疑是一项严峻 挑战。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能 源需求强度高,要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就必须树立 科学发展观,加快向技术进步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 变,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径,因此,对能源 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值得长期关 注。 关于中国碳排放开展的研究主要有碳排放与经济 增长关系 q].能源利用与碳排放 j,C02收集封存对 碳减排的作用 和碳减排经济影响 等。由文辉 等 ]根据一次能源消费量计算了上海的碳排放最。 查冬兰等 将能源分为9类,以各类能源消费量乘以 各自的碳排放系数,计算了全国28个省区的碳排放 量。垂铮等 引通过计算各省区的碳排放系数将全国碳 排放最分摊到各地区。徐国泉等¨u基于碳排放最的基 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藏Divisia分解法,定萤分析了 1995—2004年问,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国 索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 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量指数增长.而能 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 量倒“U”型。这说明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碳排放的作 用在减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能 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 动的中国碳排放量增长【I ;林伯强、蒋竺均采用对数平 均迪式分解法(LMDI)和STIRPA模型,分析影响中国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结论是中国二 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人是 37170元。除了人均收入外。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能 源消费结构都对三氧化碳排放有显著影响[1 。Soytas. et a1.通过格兰杰检验的方法研究了美国碳排放量、能 源使用和国民收入之问的长期变化状况,他们发现美 国碳排放缝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使用数量的增 加 ;Richard S.J.Tol。Stephen W.Patna和Robe~H. Socolow“ 通过对1850—2002年关国能源使用状况、碳 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问的联系研究,认为自1917年以 江西化工 2015年第2期 来,美国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替代能源的开发、 经济的增长和工业技术进步综合作用的结果。能源碳 排放的点源研究方面,由钱杰等” 根据一次能源消费 量计算了上海的碳排放量,测定的上海市1995年化石 燃料燃烧CO 排放置为13518.67×10 t,岳瑞锋,朱永 杰¨’ 以能源碳排放的总量和份额为排放数量指标,以 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为排放效率指标,利用聚类分析 方法,对我国各省域的能源碳排放类型进行划分。结 果表明,我国较大比重的GDP和人口处在相对“高排 放”的发展模式下;韦保仁¨ 对我国造纸业,水泥业, 钢铁生产能源需求和CO 排放分别进行情景分析,利 用NICEⅡ计算机软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CO 排 放将持续增长。 省级行政区作为政府发展规划的具体执行和监督 部门,研究其能源消费碳排放和预测,对于寻找减排的 技术路线和对策,进而实现全国的控制目标具有重要 意义。本文以合肥市为例,在计算碳排放时考虑了能 源消费以及电力来源的特点,以提供更为精确的能源 消费碳排放计算思路,并探讨了2006年以来能源消费 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 2研究方法 2.1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本文采用{2006年IPCC指南》中的参考方法将化 石能源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分为5个步骤: 步骤1:估算按原单位的表观燃料消费量; 步骤2:转化为通用能源单位; 步骤3:乘以碳含量以计算出总碳量; 步骤4:计算非燃碳量; 步骤5:按为氧化的碳进行校正,并转化为CO 排 放。 其中,步骤l中的“表观燃料消费量”是进行碳排 放计算的数据基础,其值为化石能源产量与进口量之 差,再减去出口量、国际燃料舱消费量及库存变化量。 步骤4中的“非燃烧碳量”是指“未导致燃料燃烧排放 的表观消费量中的碳”(IPCC,2006),主要指化石能源 中用作原料或材料的部分,如石油精、沥青、润滑剂及 固体石蜡等,即通常所称的“固碳量”。这部分碳量在 计算总排量时予以减去。步骤5中的“未氧化的碳”指 进入燃烧的小部分燃料碳未被氧化,但大部分此类碳 后来在大气中被氧化。 根据参考方法的原则,本书对化石能源消费碳排 量的计算公式表述为: i i =∑[ ×(E 一 )]=∑[ ×(EP + ●=1 J I El}一EOi—Evi—ESI—EFI 式中各变量设定为:CEm能源消费碳排放量; Ec_能源表观消费量;EP_能源产出量;El--能源进 口量;EO--能源出口量;Ey__国际燃料舱消费量;ES-- 能源库存变化量;E卜固碳能源量;.1}一能源碳排放系 数,即燃烧单位化石能源所排放的碳量。下标i表示能 源种类编号。 2.2数据来源与整理 本文测算合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数据资料来自 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合肥市统计年鉴》中的数 据。各类化石能源碳排放系数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能源研究所(2003)采纳的数据。各类化石能源碳 排放系数分别为: 表1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能源种类 原煤 精洗煤 焦炭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天然气 碳排放系数 0 .7559 0.7559 O.855O 0.5857 0.5538 0.5714 O.5921 O.4483 (10 t/(10t ) 2.3结果分析 由图1和图2可知合肥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长, 由2006年的1048.19万t标准煤增长到2011年的 2190.11万t标准煤,增幅为108.94%。碳排放量从 2006年的744.22万t增长到2011年的1544.39万t, 年均增长率为15.72%,表明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经济的 不断增长,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 2015年4月 合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87 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55。由此可知,经济增长 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人目对碳排放量 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星现 负相关,说明能源强度的下降能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增加。 裹3 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的相关系数 人目 人均GDP 能源强度 碳排放量 人目 1 人均GDP 0.958●· 1 能源强度 一0.981·● 一0。908●● 1 碳排放量 0。955●● 0。997●· 一0.902·十 1 注:··表示在0。Ol水平上显著。 3结论与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合肥市碳排放还处在较快 增长阶段。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不容乐观。在以煤为主 要能源的条件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是 减少能源消费。 节约能源消费主要有3个途径:控制经济增速、优 化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技术效率。现阶段节约能源主 要集中在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另一方面,虽然以煤为 主的能{lII结构很难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能加大水电、天 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可以适当减 缓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I 。 参考文献 [1]LEVINEM D,ADEN N T.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ming decades:the ease of China[J].Annu· 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Resouroes,2008,33 (11):1—39。 [2]YANG H Y.A note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in Taiwan[J]。Energy Economics。 200O。22:309—317. [3]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 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夫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5(12):1621—1624. [4]陈跃琴,李金龙。2l世纪源排放与夫气CO:体积分 数预测[J].环境科学究,2002,1(2):52—55. [5]陈文颖,吴宗鑫,王伟中.CO:收集封存战略及其对 我国远期减缓CO2排放的潜在作用[J].环境科学, 2007,28(6):1178一l182。 [6]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三氧化碳边际减排 成奉[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9); 1192—1195. [7]由文辉。上海市CO2排放及其减缓对策[J].上海 建设科技,1999(1):l7—19. [8]钱杰,俞立中。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 量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36— 839. [9]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 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 25(11):65—71. [1O]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 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09一 l15. [11]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 与环境,2006(6):158—161. [12]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谭丹.中国碳排放特征及 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目·资源与环境,2008 (3):38—42. [13]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 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 —36. c14]Soytas U,R.Sari,B.T。Ewing.Energy consump- tion,income,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Ecological Economies 2007,(62):482— 489. [I5]Richard S。J.Tel,Stephen W.Pacala,Robert H. Socolow.Undemtanding Long Term 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USA[J].Joumal of Policy Modeling,2009。31(3):425—445。 [16]钱杰,俞立中.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 量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1):836— 839。 [17]岳瑞锋,朱永杰.1990—2007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的 省城聚类分析[J].技术经济,2010,29(3):40—45。 [18]韦保仁.中国能源需求与三氧化碳排放的情景分 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83—108。 [19]郭运动,林逢春,自义琴,等.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 放逢分解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9): 68—72. [2O]李慧明。杨娜.低碳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 [J].学术交流,2010,193(4):85—88. 88 江西化工 2015年第2期 [21]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 (12):2072—2079 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 Measurement andanaly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HeFei XU Zhl—-ruing YANG Lin--feng SUN Mln (Jiangxi Academy ofEnvironmental Sciences,Jiangxi Nanchang,330029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govemmental PaH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 versi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Guide coe/~cient de. fault values,calculated Hefei from 2006 to 201 1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2006,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year by year,increased from 7,442,200 tons in 2006 to 15,443,900 tons in 201 I ,arI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5.72%.Carbon intensity is declining,down to from 0.66t/2006(104 million)to 2011 of0.42 t/(104 million),a drop of57.14%,with all average annual decline rate of9.46%.Energy consump. tion structu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arently low rate of use of natural gas in Hefei.the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 portion ofthe use of natural gas and otherlow—carbon energy in the energy mix. Key Words: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s;hc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