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施工规范.pdf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规范一、 目的1.1 指导并规范公司工程服务人员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1.2 指导并规范外包公司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光伏发电工程。三、 概述此施工规范共分为三部分,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和系统调试。土建工程主要由光伏支架地基、线缆沟(管道)等施工组成。安装工程主要由支架安装、组件安装、汇流箱安装、控制器安装、逆变器安装、电缆布设等组成,设备和系统测试主要由光伏组件测试、控制器测试、逆变器测试等组成。四、 土建工程4.1 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4.1.1 施工之前确认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是否通电、 通水、 通路, 场地是否平整。如果不具备需要考虑如何搬运地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方案, 包括自己修路, 人工搬运,自备水桶、发电机等。4.1.2 开挖场地内存在原有的沟道、 管线等地下设施时, 土方开挖之前应对原有的地下设施做好标记或相应的保护措施。4.1.3 土方开挖宜按照阵列方向通长开挖。 基坑两侧宜堆放需要回填的土方, 多余的土方应运至弃土场地堆放。4.1.4 现场需要有能够满足光伏安装面积需要的场地。 同时兼顾场地周边的环境,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无论冬夏不能有建筑物、树木、铁塔等物体的影子投影到光伏板表面,影响光伏发电。4.1.5 光伏板阵列距离控制器的距离要求尽量短,建议不超过 50米。4.1.6 太阳能光伏组件应该被安装在全年内能够最大限度接受阳光照射的地方。 若在北半球,通常选择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受光面向南面安装;而在南半球,则通常选择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受光面向北面安装。4.1.7 冬季或高寒地区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或草包覆盖并保温养护。4.2 支架基础施工步骤4.2.1 按照地基设计图纸要求,核算总体需要的混凝土材料,地笼钢筋材料,地脚螺栓材料等,并将材料都运输到施工现场。4.2.2 按照地基设计图纸要求并且考虑安装场地的现状, 确定每个基坑的位置, 打好工程拉线(包括前后左右和水平高度)4.2.3 按照地基图纸要求编织地笼, 铁丝绑扎密度并将地脚螺栓和地笼用细铁丝绑扎在一起。用少量的混凝土在基坑底部打底,然后将地笼放在地基基坑中。4.2.4 用卷尺测量每个基坑地脚螺栓的间距, 确认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用木板做定位板将地脚螺栓的位置固定,用水平仪测量定位木板的水平度,确认误差小于 3mm ,并在基坑内四周放置模板。4.2.5 混凝土浇筑,用木棍边浇注边用棍棒进行搅拌,除去其中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为防止浇注机坑时地笼位移大,应分别从 4 个方向依次浇注,并实时调整中心位置。4.2.6 浇筑完毕,地基表面需要重新抹平,然后将地脚螺栓螺纹部分涂抹黄油。浇注完毕后, 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包方法养护并浇水保持湿润, 一般养护时间 7~15 天,视天气情况以适当调整。4.3 支架基础施工注意事项4.3.1 现浇混凝土支架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基槽验收,轴线、基坑尺寸、基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坑内浮土、水、杂物应清除干净。2. 在基坑验槽后应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3. 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标高、 轴线及模板安装情况做细致的检查并做自检记录,对钢筋隐蔽工程应进行验收,预埋件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4. 在同一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 2 小时;超过 2小时,则应按照施工缝处理。5.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6. 顶部预埋件与钢支架连接前,基础混凝土养护应达到 100%强度。4.3.2 屋面钢结构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结构基础施工应不损害原建筑物主体结构, 并应保证钢结构基础与原建筑物承重结构的连接牢固、可靠。2. 接地的扁钢、角钢的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3.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应在钢结构支架施工前结束, 钢结构支架施工过程中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 如根据设计要求不得不破坏原建筑物防水结构时, 应根据原防水结构重新进行防水恢复。4.3.3 支架基础齐整度应符合下列标准1. 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同组支架基础之间基础顶标高偏差 ≤± 4mm基础轴线偏差 ≤ 5mm 方阵内基础之间(东西方向、相同标高)基础顶标高偏差 ≤± 5mm基础轴线偏差 ≤ 10mm 方阵内基础之间(南北方向、相同标高)基础顶标高偏差 ≤± 10mm 基础轴线偏差 ≤ 10mm 2.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允许偏差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mm/全长基础垂直度偏差 ≤ 5mm 基础截面尺寸偏差 ≤ 10mm 3.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同组支架的预埋螺栓顶面标高偏差 ≤ 10 mm 位置偏差 ≤ 2 mm 方阵内支架基础预埋螺栓(相同基础标高)顶面标高偏差 ≤ 30 mm 位置偏差 ≤ 2 mm 4.3 线缆沟施工4.3.1 线缆沟的深度应超过冻土层深度,在未超过冻土层时,铺设线缆时需要加钢管保护。4.3.2 线缆沟尽量走直线,当出现比较难挖的地方,可考虑绕道而行。五、 安装工程5.1 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5.1.1 设备到场后应作下列检查:1.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2. 开箱检查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3.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4. 外观检查应完好无损;5.1.2 设备宜存放在室内或能避雨、雪、风、沙的干燥场所,并应做好防护措施。5.1.3 保管期间应定期检查,做好防护工作。5.2 支架安装5.2.1 支架安装和紧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构件拼装前应检查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等,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宜在雨雪环境中作业;2. 支架宜采用先安装框架后安装支撑及连接件的方式进行安装;3. 螺栓的连接和紧固应按照厂家说明和设计图纸上要求的数目和顺序穿放。不应强行敲打,不应气割扩孔;4. 支架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 2 度,支架角度偏差度不应大于± 2 度;5. 支架的焊接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焊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5.2.2 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地网连接可靠,导通良好。5.3 光伏组件安装5.3.1 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伏组件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2. 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制造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5.3.2 组件之间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1. 组件连接数量和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2. 组件间接插件应连接牢固;3. 组串连接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4. 组件间连接线应进行绑扎,整齐、美观。5.3.3 组件的安装和接线还应注意如下事项1. 组件安装和移动的过程中,不应拉扯导线;2. 组件安装时,不应造成玻璃和背板的划伤或破损;3. 组件之间连接线不应承受外力;4. 同一组串的正负极不宜短接;5. 单元间组串的跨接线缆如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宜采用 PVC管进行保护;6. 施工人员安装组件过程中不应在组件上踩踏;7. 进行组件连线施工时, 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不得触摸金属带电部位;8. 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9. 严禁在雨天进行组件的连线工作。5.3.4 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2. 不带边框的组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3. 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5.4 汇流箱安装汇流箱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 汇流箱内元器件完好,连接线无松动;2.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和固定螺栓应为镀锌件;3. 地面悬挂式汇流箱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 5mm;4. 汇流箱的接地应牢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5. 汇流箱进线端及出线端与汇流箱接地端绝缘电阻不小于 2MΩ ( DC1000V) ;6. 汇流箱组串电缆接引前必须确认组串处于断路状态。5.5 控制器安装5.5.1 室内型控制器安装注意事项1.进行装饰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的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装饰的工作应全部结束。2.对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3.确认走线方式及安装位置。4.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正确无误,外观检查完好无损。5.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6.控制器要可靠接地。7.预留检修空间,推荐柜体前后距离 600mm以上。5.5.2 室外型控制器安装注意事项1.检查地基平台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2.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柜体与地基平台应连接牢靠。4.控制器要可靠接地。5.6 逆变器安装5.6.1 室内型逆变器安装注意事项1.进行装饰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的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装饰的工作应全部结束。2.对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3.确认走线方式及安装位置。4.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正确无误,外观检查完好无损。5.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6.逆变器要可靠接地。7.预留检修空间,推荐柜体前后距离 600mm以上。5.6.2 室外型逆变器安装注意事项1.检查地基平台的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2.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柜体与地基平台应连接牢靠。4.逆变器要可靠接地。5.逆变器交流侧电缆接线前应检查电缆绝缘,校对电缆相序。5.7 线缆布设及连接5.7.1 线缆布设要求1.路由走向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各种电缆分开布放,电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3.机柜外的线缆不得缠绕和扭绞 , 线缆不得在横走线槽内 360°弯曲。4.机柜间电缆、连接其他设备的电缆应牢固地捆扎在走线架上。5.在走线架内,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分开布放,保持间距在 50mm 以上;直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 50mm 以上的距离;交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 150mm 以上的距离。6.上走线时, 线缆应直接上走线架, 不得紧贴柜顶散热板布放, 必须沿机柜上方走线时,和柜顶散热板距离不得小于 100 mm;下走线线缆在地面最高叠加不得超过底板高度的 2/3 ,以免影响通风散热。7.墙面、地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8.线缆的弯曲半径应满足要求。9.室外布线应采用铠装线缆,并采用 PVC套管保护。5.7.2 线缆捆扎要求1.电缆必须绑扎, 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 外观平直整齐。 电缆表面形成的平面高度差不超过 5mm,电缆表面形成的垂面垂度差不超过 5mm。2.绑扎成束的线缆转弯时, 线扣应扎在转角两侧, 以避免在线缆转弯处用力过大造成断芯的故障。3.线扣规格合适。 电缆束的截面越大, 所用线扣越长越宽 (确保能够承受较大拉力) 。尽量避免线扣的串联使用,线扣串联使用时最多不超过两根。4.线扣间距均匀美观并朝向一致, 确保线不松动, 间距与走线架间隔一致, 一般为 300~ 700mm。横走线架上线扣间距最大不得超过走线架 2 倍的横档间距,垂直走线架上每根横档处均需绑扎。5.线扣接头应剪除, 室内线扣接头应齐根剪平不拉尖, 室外线扣接头应剪平并预留 2mm 的余量,黑白线扣严禁混用。6.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列在走线架的两侧。5.7.3 电缆连接1.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 颜色与线缆尽量保持一致 (黄绿色保护线除外) 。2.线缆制作接头时,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子紧密贴合。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 2mm。3.使用与截面积及螺栓直径相符的铜鼻子, 不得剪掉部分芯线以适应小型号的铜鼻子或者剪开铜鼻子以适应大型号的截面积。 铜鼻子压接应牢固, 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4.各种电缆连接正确,整齐美观。不能有错误连接。5.线缆与铜排连接时,需将铜排表面打磨以去除氧化层。6.采用螺钉紧固的线缆端口,应将螺钉拧紧。7.连接电源线接线端子时, 每只螺栓最多连接两个接线端子, 且两个端子应交叉摆放,鼻身不得重叠8.机架门保护地线连接牢固,没有缺少、松动和脱落现象。9.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10.室内接地排上接地,一个接地螺栓只能接一根保护地线六、系统调试6.1 调试前准备工作6.1.1 检查设备标识齐全正确。6.1.2 检查线缆连接是否正确。6.1.3 检查设备各种开关应置于指定位置。6.1.4 检查调试检测设备是否准备齐全。6.1.5 具备调试的气象条件,辐照度宜大于 700W/㎡的条件下测试。6.1.6 调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6.2 系统调试6.2.1 同一时间测试的相同组串之间的电压偏差不应大于 5V。6.2.2 组串电缆温度应无超常温的异常情况,确保电缆无短路和破损。6.2.3 使用钳形万用表对组串电流进行检测。 相同组串间电流应无异常波动或差异。6.2.4 检验控制器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等技术参数是否正确。6.2.5 检查并修正控制器和逆变器的预置参数。七、系统验收在系统验收前,需要整理汇总工程竣工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参加验收工作并分别在《工程建设项目竣工报告》中填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