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_孙国茂.pdf
2009·11 山东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孙国茂 当 前 , 世界各国在金融危 机爆发后 , 都急于寻找 新的经济增长点 , 而低 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着眼点 。 某种程度上 , 气候变化已经不是 单纯的经济或者技术问题 , 而是 一个牵涉经济 、 社会 、 技术甚至 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全球性问题 。 毫不夸张地说 , 谁在这个领域掌 握了主动权和领导地位 , 未来就 会在经济 、 社会各方面获得全球 主导权 。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 现阶段 , 我国仍处在以工业化为 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 。 这决定了 我国在世界上处于 “高碳 ” 地位 。 2007 年 , 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 界上碳排放量最大国家 , 因而受 到 国 际 社 会 的 高 度 关 注 。 作 为 GDP 超过全国 1/10 的大省 , 长期 以来 , 我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 投入 、 高能源和资源消耗为主 , 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 2009 年 , 新一届省委 、 省政府提出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 建设经济文化强 省 ”, 在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 关注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 势下 , 我省应尽快制定以低碳经 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 。 一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 景 1.什么是低碳经济 在 2009 年 8 月出版的 《中国 至 2050 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 中 , 中国科学院对 “低碳经济 ” 是这样定义的 : 低碳经济是指以 低能耗 、 低污染 、 低排放为基础 的经济模式 。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 源高效利用 、 开发清洁能源 、 追 求绿色 GDP 的问题 , 核心是能源 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 、 产业结构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4 2009·11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 念的根本性转变 。 也可以说 , 低 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 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 “低碳经 济 ” 这一概念的国家是英国 。 作 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 并不丰富的岛国 , 英国正从自给 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 口的时代 。 按目前的消费模式 , 预计 2020 年英国 80%的能源都必 须进口 , 而且 , 对于英国来说 , 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也迫 在眉睫 。 由于充分意识到能源安 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 2003 年英 国政府发表了最早一部关于低碳 经济的政府文件 ——《我们能源的 未来 : 创建低碳经济 》。 2.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提出 “低碳经济 ” 的大背景 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严峻挑战 。 随着全球人口和 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 , 能源使用 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为 人们所认识 , 不止是烟雾 、 光化 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 , 大气中 二氧化碳 (CO 2 ) 浓度升高带来的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也越来越明显 。 为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 变化 , 1992 年国际社会在联合国 总部制定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 》。 1997 年在日本京都举行 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又达成了 《公约 》 的第一个附加协议 , 即 《京都议定书 》。 《京都议定书 》 不仅规定了签约国温室气体的量 化减排指标 , 还设计了排放贸易 (Emissions Trading, 简称 ET)、 联 合履行 (Joint Implementation, 简 称 JI) 和 清 洁 发 展 机 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简 称 CDM) 3 种机制帮助缔约方实现 减排目标 。 2006 年 , 前世界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塔恩在 由他领导完成的 《斯特恩报告 》 中指出 , 全球以每年 GDP1%的投 入 , 可以避免未来每年 GDP5%~ 20%的损失 ,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 转型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低碳 经济 ”、 “低碳发展 ”、 “低碳技 术 ” 和 “低 碳 生 活 方 式 ” 以 及 “碳金融 ”、 “碳关税 ”、 “碳交 易 ” 和 “碳汇 ” 等一系列新概念 、 新政策应运而生 。 而能源 、 经济 乃至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 革 , 可能导致人类社会逐步迈向 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 即 : 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 , 直接应 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 , 通过低 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 ,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 在美国 , 2007 年参议院就提 出了 《低碳经济法案 》, 这表明了 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成为美国 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 今年 9 月 , 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 《美国清 洁能源安全法案 》。 该法案重点包 括了以总量限额交易为基础的减 少全球变暖计划 , 将通过创造数 百万的新就业机会来推动美国的 经济复苏 , 通过降低对国外石油 依存度来提升美国的国家安全 ,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全 球变暖 。 可以说 , 这是一部具有 里程碑式的法案 , 也是一部综合 性的能源立法 。 其实 , 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时 就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自己明确 的政治主张 , 从而赢得了美国社 会的广泛承认 。 面对百年不遇的 金融危机 , 奥巴马当政后历史性 地选择了以 “可再生清洁能源 ” 为核心的振兴计划 。 这一经济刺 激计划被认为是自 “罗斯福新政 ” 以来美国政府推出的最激进经济 振兴措施 。 奥巴马将发展可再生 清洁能源摆上了前所未有的国家 战略高度 , 在其经济刺激计划中 , 涉及新能源的就高达 500 亿美元 : 其中 100 亿用于智能电网改造 , 以支持新能源并网 ; 其余 400 亿 全部用于扶持太阳能 、 风能 、 地 热能等新能源 , 确保到 2012 年 , 发电量的 1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 到 2025 年这个比例将达到 25%。 实施广泛的 “总量管制与排放交 易 ”, 到 2050 年减少 80%的温室气 体排放 , 以减少碳的排放量 。 在欧洲 , 欧盟委员会于今年 5 月推出了一份可再生清洁能源政 策动议 , 以求摆脱欧盟对传统能 源及进口能源的过度依赖 。 欧盟 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认为 , “新政 ” 将带动欧盟经济向高能效 、 低排 放 的 方 向 转 型 , 引 领 全 球 进 入 “后工业革命 ” 时代 。 为此 , 新能 源政策主张开源节流 , 从可再生 能源的开发 、 提高能效和温室气 体减排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雄心 勃勃的目标 。 3.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 策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承认 《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和 《京 都 议 定 书 》 的 国 家 之 一 。 早 在 1998 年我国政府就签署了 《京都 议定书 》, 并于 2002 年 8 月核准 了该议定书 。 2004 年 , 国务院通 过了 《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 同年 , 国家发改 委还发布了中国第一个 《节能中 长期专项规划 》。 2005 年 2 月 , 全 国人大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该部法律在 中国首次明确了政府 、 企业和消 费者在可再生能源开发 、 使用中 的责任和义务 , 提出了包括价格 5 2009·11 管理制度 、 专项资金制度和税收 优惠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措 施 。 同年 10 月 , 国家发改委 、 科 技部 、 外交部和财政部四部委颁 布了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 理办法 》。 12 月 , 国务院又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 见 》。 2006 年 8 月 ,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 批 准成立了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 金 ”。 2007 年 6 月 , 国务院又出台 了 《中 国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国 家 方 案 》, 该方案不仅系统全面地阐述 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 、 原则和目标 , 也明确地提出具体 措施和相关政策 。 该方案的出台 表明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基调已经确定 。 2007 年 9 月 , 国家主席胡锦 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 15 次领导人会议上 , 本着对人类 、 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 对事关 中国人民 、 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 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 郑重提出 了四项建议 , 即 : 发展低碳经济 、 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 、 增加 碳汇和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 他 在这次讲话中明确主张 “发展低 碳经济 ”, 令世人瞩目 。 胡锦涛主 席还提出 : “开展全民气候变化 宣传教育 , 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 识 , 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 这也是对 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 , 提出了新 的要求和期待 。 2008 年两会期间 , 全国政协 委员吴晓青明确将 “低碳经济 ” 提到议题上来 。 他认为 , 中国能 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 的前列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 。 他建议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 种严峻挑战 , 尽快推动低碳经济 的发展 。 研究显示 : 在过去的 20 年里 , 美国 、 欧盟和日本等国的 碳排放量增长缓慢 , 但是中国的 碳排放量却提升 3 倍 (见表 1)! 随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量的重视 和约束 , 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 将遇到巨大的瓶颈 , 所以 , 近年 来 ,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尽 快发展低碳经济 , 并着手开展与 低碳经济有关的技术攻关和试点 研究 。 2008 年 6 月 , 胡锦涛总书记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 , 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 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 , 充分认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 全面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 为 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 不懈努力 。 2009 年 8 月 , 温家宝总理主 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特别提 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这显出中国 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 。 在 8 月底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 全国人大 常委会也推出了关于积极应对气 候变化的决议草案 , 表示要创造 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 长点 , 并且首次提出 , 要加快发 展碳捕捉及其储存利用技术 、 低 碳能源和低碳产业 , 建设低碳工 业 、 建筑和交通体系 。 目前 , 国 务院也正在抓紧起草 《关于发展 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 》, 拟从我国 国情和实际出发 , 开展低碳经济 试点示范 , 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 制度 , 探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体制机制 , 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 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 。 2009 年 9 月 , 联合国气候变 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 并发表了题为 《携手应对气候变 化挑战 》 的重要讲话 。 胡锦涛主 席 向 全 世 界 做 出 了 庄 严 承 诺 : “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 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并继续采 取强有力的措施 。 一是加强节能 、 提高能效工作 , 争取到 2020 年单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6 2009·11 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有显著下降 。 二是大力发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和 核 能 , 争 取 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 费比重达到 15%左右 。 三是大力 增加森林碳汇 , 争取到 2020 年森 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 顷 , 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 。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 济 ,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 济 , 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不仅体现了中 国对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承担的责 任和对全球气候变化所作的重大 贡献 , 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在未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 。 二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影响 1.加快我省产业结构优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 《中国能源 报告 (2008): 碳排放研究 》 提供 的数据 , 1997~2005 年间 , 在我国 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 增加值增长加快 , 导致终端能源 消费大幅增长 , 全国碳排放总量 增加了 6.2 亿吨 , 其中有 55.68%是 来自于山东 、 河北 、 江苏 、 广东 、 浙江和河南 6 个省 , 山东碳排放 增加量为 9620 万吨 , 占全国总增 量的 15.51% (见图 1)! 这样的数 字令人触目惊心 ! 这份迄今为止 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关于碳排放的 研究报告明确指出 , 我国减缓碳 排放的重点是减缓以山东为首的 6 省份碳排放增长速度 ! 截至 2008 年 , 我省 GDP 首 次突破 3 万亿元 , 达到 3.1 万亿 , 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10.33%, 仅次 于广东省而名列第二 。 但是 , 在 经济排名前十名的省市中 , 我省 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 , 为 57%! 相比而言 , 第三产业发展却很落 后 , 比重仅为 33%。 这也从另一 个方面反映了我省经济发展过程 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第二产业过度 发展 、 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 多年 来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一直困扰我 省 , 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在 32~ 33%左右 , 不仅远低于广东 、 江苏 和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 , 甚至低 于 40%的全国平均水平 。 更令人 担忧的是 , 近 10 年来 , 我省第三 产业比重呈下降态势 ! 从表 2 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 在全国前十大经济省市中 , 只有 山东 、 河南和辽宁三个省份第二 产业占全国比重高于其 GDP 占全 国比重 , 而且山东这一现象尤为 突出 。 发展低碳经济势必要求我 省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 从过度依赖二次产业逐步向二 、 三产业并重的方向发展 , 使第三 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 最终使产 业结构达到优化和升级 。 2.促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008 年 8 月 , 中共山东省委 书记姜异康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建设经济文 化强省 ”。 省委的这一战略部署非 常及时 , 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 , 也符合胡锦涛总书记关于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指示 。 我们 认为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就 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投入 、 高能耗 、 高污染和过度依赖资源 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 。 低碳经济包含了低能耗 、 低 污染 、 低排放三个基本要素 , 缺 一不可 。 其中 , 低污染与其它两 个要素同样重要 。 因此 , 污染问 题同样值得关注 。 根据环保部公 布的数字 , 2009 年上半年我省化 学需氧量排放量在全国排名第 5, 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国排名第 1。 从图 2 可以看出 , 我省二氧化硫 排放量巨大且十分惊人 ! 这说明 我省第二产业不仅过度发展 , 而 且污染严重 。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 从根本上转变我省的经济增长方 式 , 从而改变我省在经济发展的 同时伴随着高能耗 、 高污染的状 况 。 3.我省发展低碳经济任重道远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7 2009·11 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被动的降 能耗 、 减排放 , 而应该是主动发展 以高能效 、 低排放和低污染的低碳 产业和低碳技术 。 根据我们的理解 , 涉及低碳经济的产业和技术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 : 一是新能源产业 : 包 括风电 、 核电 、 光伏发电 、 生物质 能发电 、 地热能 、 氢能等 ; 二是节 能减排技术 : 包括智能电网 、 新能 源汽车 、 建筑节能 、 半导体照明节 能 、 变频器技术 、 清洁煤发电和清 洁煤利用技术等 。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增强对低 碳经济的认识 , 转变片面追求 GDP 的观念 , 改变传统的过度依赖不可 再生资源创造 GDP 的做法 。 事实 上 , 我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很 多其它省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条件 。 首先 ,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 农 、 林产品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 , 这些 都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可再生资源 ; 其次 , 我省也是一个 文化大省 , 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发 源地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 家思想就诞生于山东 , 可以说山东 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 随着我国国际 地位的不断提高 , 儒家思想和孔子 文化正为全世界所广泛推崇 ——这 是我省独有的 。 目前 , 我省最迫切需要做的事 情就是寻找发展低碳经济的突破口 , 具体的说就是 , 首先 , 在省内确定 率先发展的行业和技术 ; 其次 , 确 定我省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城市 , 此前我省已经规划了 “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 ” 和 “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 集区 ” 等 , 现在 , 可以根据已有的 规划 , 并考虑地理位置 、 自然资源 和传统文化等条件因素确定出我省 低碳经济示范城市 ; 第三 , 利用资 本市场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技 术 。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 , 上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图 1: 1997~2005 年 28 个省市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分布 图 2: 2009 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前十省市污染物排放量 资料来源 : 环境保护部 。 8 2009·11 表 3: 经济排名前十省市直接融资和低碳产业比较 单位 : 亿元 地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全国 上市公司家数 207 96 119 131 39 36 157 50 67 62 1628 低碳上市公司家数 12 2 7 4 0 1 6 2 2 1 49 低碳上市公司市值 604 80 325 104 0 192 317 57 278 26 4093 资料来源 : wind。 注 : 数据截至 2009 年 10 月 19 日 。 表 2: 经济排名前十省市 GDP 和二产占全国比重 地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GDP 占全国比重 (%) 11.87 10.33 10.08 7.15 6.12 5.38 4.56 4.48 4.16 3.77 二产占全国比重 (%) 11.03 10.61 9.99 6.94 6.28 5.26 3.74 4.50 3.47 2.97 资料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表 1: 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 : 亿吨 年度 1990 2000 2005 2007 中国 23.1 33.3 55.7 67.2 美国 48.9 57.5 58.7 59.0 欧盟 32.2 32.6 33.8 33.2 印度 11.1 15.7 18.6 20.7 俄罗斯 22.5 15.4 15.9 16.7 日本 11.0 12.1 12.5 12.5 其他 57.2 56.4 63.8 66.7 全球 206 223 259 276 资料来源 :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 市公司正成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 新的主要力量 。 目前 , 沪深两市 共有 1628 家上市公司 , 流通市值 约为 11.7 万亿 , 其中涉及低碳经 济的上市公司共有 49 家 (占全市 场的 3%), 流通市值为 4093 亿元 。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 我省在沪深 两地的上市公司家数排在全国第 5 位 。 但涉及低碳经济的上市公司 家数和流通市值排名却是第 6 位 和第 7 位 。 三 、对我省发展低碳经 济的建议 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鼓励低 碳经济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 , 一 些地区先试先行推进低碳经济的 做法 , 值得我省重视 、 学习和借 鉴 。 如前所述 , 我省在发展低碳 经济方面有很多有利条件 , 只要 我们抓住机遇 , 早作对策 , 从根 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充分利 用我省的资源优势 、 区位优势和 人才优势 , 就可以保持经济的持 续高速增长 。 1.成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 由于 《京都议定书 》 将于 2012 年到期 , 联合国将于今年 12 月在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 大会 , 为 2012 年以后的世界生态 、 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 《哥本哈根 协议 》。 对于 《京都议定书 》, 美 国是惟一没有签署的发达国家 。 但和共和党政府截然不同的是 , 奥巴马总统已明确表示将在哥本 哈根会议上带头承诺减排 。 尽管 《京都议定书 》 没有给 中国规定减排义务 , 但中国目前 的状况已是今非昔比了 ! 一方面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 放量国 , 2007 年中国碳排放量为 62.7 亿吨 , 占全球 24.35% (见表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9 2009·11 1), 远远超过了美国 、 欧盟 和日本 , 另一方面 , 中国在 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出售的减 排 量 又 超 过 全 球 交 易 量 的 40%!。 鉴于新一届美国政府 将参与和主导这次会议 , 所 以 《哥本哈根协议 》 很有可 能要求中国从 2012 年开始承 担减排义务 ! 如果 《哥本哈 根协议 》 真的要求中国承担 减排义务 , 那么中国现有的 很多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 法规 、 政策措施 , 甚至政府 的组织结构等都有可能发生 变化 ! 目前 , 在中央政府机构 里 , 与低碳经济相关事宜主 要由国家发改委负责 , 各省 市大多也采用了这种管理模 式 。 但是 , 因低碳经济的发 展涉及能源 、 环保 、 科研和 金融等诸多领域 , 加上低碳 经济的重要性 、 复杂性和关 联性 , 发改部门 、 财政部门 、 环保部门 、 科技部门 、 气象局和 外事部门等都有可能涉及其中 , 为了有效推动这项工作 , 避免权 责不明 、 多头管理的局面 , 并用 最短的时间赶上发展低碳经济起 步较早的省市 , 我们建议省政府 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 负责发展低 碳经济 。 2.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 , 国务院正在起草 《关 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 》。 该 意见涉及建设低碳经济的指导思 想 、 任务目标 、 配套政策 、 重点 工程等诸多内容 , 将成为我国未 来发展低碳经济极具操作性和现 实性的一部产业政策 。 我省也应 尽快制定出符合省内实际情况的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既可以配合 国家发展战略 、 又能实现我省经 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加快我省建 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步伐 。 我省低 碳经济发展战略应选择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 促 进低碳产业发展 。 一方面 , 要利 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 限制高 碳产业的发展 , 如强制淘汰落后 产能 , 完善工业 、 交通和家用等 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 ; 另一方面 , 要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 、 鼓 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 , 如文 化产业 、 旅游业 、 体育赛事产业 和生态农业等 。 促进产业竞争力 的提高 , 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 应 。 ——通过资金扶持 , 发展低 碳技术 。 未来 , 低碳技术将成为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 。 低 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 、 无碳和 低碳能源技术 、 二氧化碳捕捉 与埋存技术等 。 对于现在还不 可预见的技术 , 首先要研究它 的原理 ; 对于已经知道技术原 理的 , 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办法 实现 ; 对于已有基础技术 , 但 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 , 要争取 克服关键技术问题 , 同时大幅 度降低成本 , 改进工艺 , 这是 当前技术创新的重点 。 ——利用资本市场 , 催生 低碳产业的龙头公司 。 随着主 板市场的稳步扩容 、 中小板市 场的逐步壮大和创业板市场的 开通 , 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的 推动 、 对研发技术的提升等 , 都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 截 止到目前 , 我省仅有孚日股份 和金晶科技两家上市公司涉足 低碳产业 。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 以资本市场为突破口 , 以上市 公司为平台 , 推动低碳产业龙 头公司的诞生 、 发展和壮大 。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 积 极开展国际间合作 。 继续开展清 洁发展机制 (CDM) 能力建设 , 深层次 、 大范围地参与清洁发展 机制合作 。 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 区的技术交流合作 , 引进消化先 进的节能技术 、 提高能效的技术 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以加快消耗 我省的碳减排潜力 。 ——加强碳排放核算制度和 碳汇能力的建设 。 首先 , 要加强 碳排放核算制度的建设 。 我省相 关部门 , 应按照 “既符合国际社 会的公认标准 , 又能体现我省实 际的碳排放评估体系 ” 的原则 , 制定出具体的标准范围与区域标 准 (如不同区域的森林碳汇标准 等 )。 其次 , 根据每增加 1%的森 林 覆 盖 率 可 从 大 气 中 吸 收 固 定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10 2009·11 0.6~0.7 亿吨碳的统计经验 , 我省 可以通过城市 、 农村绿化工作 , 重视湿地和耕地保护以及自然保 护区建设 , 来加强碳汇能力 。 ——全民参与 , 倡导健康绿 色的低碳生活方式 。 遏制奢侈消 费 , 减少浪费 , 提倡崇尚节俭 、 合理消费 、 绿色消费等理念 , 养 成节约 、 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 习惯 。 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 鼓励建立低碳经济社区 、 循环经 济社会 、 生态社区 , 建立低碳示 范区和低碳示范城市 , 发动全社 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 、 减少浪 费 、 合理消费的行动中来 。 3.成立我省 CDM 基金 , 推动 低碳经济发展 基于 《京都议定书 》 的清洁 发展机制 (CDM) 是一个借助市 场原理的灵活机制 , 主要是指发 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 式 , 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 合作 , 通过项目所实现的 “经核 证的减排量 ”, 用于发达国家缔约 方完成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 承 诺 。 这 类 合 作 项 目 , 简 称 为 CDM 项目 。 为了与国际清洁发展 机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 , 国务院于 2006 年 8 月批准成立了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 该基 金在各个领域 , 从不同层面 , 支 持国内应对气候变化事业 。 主要 包括增强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 能力 , 提高公众意识 、 支持有助 于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建设项 目 、 推动相关的政策研究 、 促进 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展清洁发展 机制项目合作等 。 如前所述 , 我省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量较高 , 碳排放市场的容 量很大 。 截至今年 9 月 , 我省共 有 104 个 CDM 项目通过了国家发 改委批准 ,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 3040 万吨 , 占全国总量的 7.26%。 为此 , 建议由省财政厅牵头 , 组 建我省的 “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 该基金既可以对口国家级的 “中 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 方便我省 CDM 项目的申报和认证 ; 又可以 此为抓手 , 推动符合省情的低碳 技术项目立项和研究资助 , 低碳 经济政策研究 , 相关项目和实验 区的前期建设以及涉外低碳经济 合作等 。 4.组建我省碳排放交易市场 《京都议定书 》 为促进全球温 室气体减排 , 引入了碳排放交易 的概念 。 也就是说 , 把二氧化碳 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 , 合同一方 向另一方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 , 通过减少卖出方二氧化碳的排放 达到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 , 并以 此实现买方自身的减排目标 。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预测 , 全世界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潜力巨 大 , 预测 2008 至 2012 年间 , 全球 “碳交易 ” 需求量为 7 亿至 13 亿 吨 , 每年交易额可达 140 亿至 650 亿美元 , 2012 年以后交易额将超 过 1500 亿美元 。 在欧洲 、 美国等 金融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些 大型的碳交易中心 , 如欧盟二氧 化碳排放量交易体系 (EU ETS)、 欧洲气候交易所 (ECX)、 芝加哥 气候交易所 (CCX), 甚至出现了 排放权证券化的衍生金融工具 。 这些交易中心的出现 , 既为碳排 放交易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信息披 露渠道 , 促进了碳排放交易的发 展 ; 又使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 掌握了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 。 为了给鼓励省内企业节能减 排 , 给省内企业提供碳排放交易 平台 , 并吸引省外 (甚至国外 ) 企业来我省参与碳交易 , 我省应 尽快设立 “山东碳排放交易所 ”。 事实上 , 碳排放交易所不只是为 买卖双方提供的交易场所 , 也是 建立对碳排放交易进行合理定价 的机制 。 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规 模不断扩大和交投日益活跃 , 与 碳交易相关的衍生产品也会应运 而生 。 因此 , 组建我省碳排放交 易市场 , 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碳交 易双方的成本 , 不仅有利于实现 节能减排目标 , 推动我省低碳经 济的快速发展 , 还可以此带动我 省金融业的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 , 面对我国未来 庞大的碳交易市场 , 北京环境交易 所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 天津排 放权交易所 、 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和 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等 交易机构均竞相成立 。 广东 、 江苏 等省也在加紧筹备成立碳排放交易 所 。 所以 , 成立我省的碳排放交易 市场已是迫在眉睫 。 四 、结束语 改革开放 30 年来 , 我省经济 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 目前 , 全 省的工业化 、 城市化速度正在不 断加快 。 与此同时 , 资源和环境 问题也日益突出 , 成为社会经济 发展的约束条件 。 如果继续采用 传统的以 “高投入 、 高消耗 ” 为 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 , 资源条件 将难以为继 。 省委 、 省政府适时 提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建设 经济文化强省 ” 的战略 , 非常正 确 , 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实现这一 目标的必由之路 。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 者 , 现担任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长 ) 本 刊 特 稿 BENKANTEGAO BENKANTEGAO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