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碳达峰碳中和”挑战与对策.pdf
书书书 2021 年 9 月 第 42 卷 第 5 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ep.2021 Vol.42 No.5 编者按 : 2020 年 9 月 22 日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 力度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 。”2021 年 , “碳达峰碳中和 ”( 以下简称 “双碳 ”) 目标先后被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 》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 , 成为国策 。这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 也必将对中国 的经济社会及发展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 政学各界对此给予极大关注 。本刊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 观点 , 编成一组笔谈 , 期望对深入认识和解决 “双碳 ”问题有所助益 。 “ 碳达峰碳中和 ”: 挑战与对策 欧阳志远 1, 史作廷 2, 石敏俊 3, 杨德伟 4, 龙如银 5,周宏春6,林思佳7,郭瑞芳8, 王宇杰9 ( 1.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872;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节能中心,北京 100045; 3.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4.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5.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6.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10; 7.浙江大学 雄安发展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8.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9.中国矿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32001) 摘 要 :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 , 要解决 “双碳 ”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 、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建设生态文 明的高度进行考虑和规划 ; 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 、能源结构 、碳中和起点强度等方面来看 , 实现双碳目标面临 着多重阻力和艰巨的挑战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政治 、经济 、科技 、舆论等手段 , 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 , 从能 源效率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 , 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 , 从技术 、经济 、制度三个层面多维发力 , 逐一突破 , 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 推动全方位 、全链条 、系统性的能源生产 、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 ; 实行可 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 ; 采取经济激励政策 , 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额 , 引导资本 流向低碳技术领域 ; 着力突破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 , 切实改变能源结构 , 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 。 关键词 : 碳达峰 ; 碳中和 ; 合生自组织 ; 双替代 ; 双脱钩 ; 清洁能源 ; 绿色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 : F42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2101( 2021) 05-0001-0011 收 稿日期 : 2021 -06-08 作者简介 : 欧阳志远 ( 1947 -) , 男 , 四 川雅安人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史作廷 ( 1963 -) , 男 , 山 东郓城人 ,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 ; 石 敏俊 ( 1964 -) , 男 , 浙 江新昌人 , 浙江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杨德伟 ( 1979 -) , 男 , 山 东泰安人 , 西南大学教授 , 博士生 导师 ; 龙如银 ( 1966 -) , 男 , 安 徽寿县人 , 江南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碳值控制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协调 欧 阳志远 碳 值高升致气圈异变 , 直接威胁全球经济生活 和社会生活 , 成为当前生态问题诸多矛盾中的主要 矛盾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 , 牵一发 而动全身 。解决主要矛盾 , 必须兼顾次要矛盾的正 确处理 , 否则不能通过主要矛盾的解决来顺利推进 全局工作 , 甚至会使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上升为 主要矛盾 。毛泽东在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中 , 曾经 把这种思想方法形象地比喻为 “弹钢琴 ”。他 说 : “要产生好的音乐 , 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 , 要互 相配合 。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 , 又要围绕中心工作 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 [ 1] 在解决主要矛盾 时 , 还要注意措施产生的副作用 , 否 则可能对全局工 作造成损害 。 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秩序的冲 突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 就必须利用自然资源 , 从而 改变原生自然 。原生自然的根基是自然系统的 “合 生自组织 ”功能 , “合生自组织 ”是笔者在 2019 年提 出的一个概念 , [ 2] 其意义是生态系统的自我建构及 修 复机制 , 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红线 。“合 生自组 织 ”功能一旦消失 , 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 荒漠化过程 就是如此 。现今的自然分为 : 原生自然 —人化自 然 —人工自然 。原生自然是 “合生自组织 ”功能基 本完好的自然 , 如自然保护集域 ; 人化自然是 “合生 ·1· DOI:10.14178/j.cnki.issn1007-2101.20210826.001 自组织 ”功能部分存在的自然 , 如农林种植集域 ; 人 工自然是 “合生自组织 ”功能基本丧失的自然 , 如工 业技术体系 。 全球生态系统是三种自然的复合系统 , 从总体 上看 , “合生自组织 ”功能尚能勉强发挥 , 属于一个 濒危的 “人化自然 ”。“合生自组织 ”功能的保护是 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 所有环境状况评价和建 设措施选取 , 都要围绕这个核心进行 。大气碳值过 高 , 要害在于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系统物料和能量 流动的平衡 , 从而使 “合生自组织 ”功能受到凌厉冲 击 , 所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 造成气温 、气运和水运 激烈反常 , 并进而削弱人体免疫功能 , 成为疫情病 因 。将碳值控制放到首位是完全必要的 , 但碳以外 其他要素过量转化产生的恶果也远不可低估 , 它们 同样会破坏物料和能量流动的平衡 , 成为灾害的协 同力量 。 目前控制大气碳值的措施可以分为减排与增汇 两类 , 这两类途径都要注意种类配置和利弊比较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在关于全球问题的讨论中 , 就 对工业化以来少品种能源集中供应的后果进行了深 刻反思 , 该能源供应方式带来了不可再生资源的猛 烈消耗和废弃物质的猛烈排放 , 同时还由于资源争 夺而引发不尽的战乱 。战乱又拉动狂热的军备竞 赛 , 从而加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作为替代者 , 新 能源首先应是清洁性的 , 清洁性能源有多种 , 每种能 源都各具优劣 , 所以就不能追求单一规模 。资金和 技术缺乏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性问题 , 小微开发有 助于世界发展的稳进 , 舒马赫 《小的是美好的 》 [ 3] 思 路可以借鉴 。 由于能源的规模性开发具备着经济性优势 , 同 时也附加着商业性利益 , 所以清洁能源的规模追求 一直占据上风 , 其劣势被不同淡化 。清洁性能源的 主干之一是水电 , 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建造大型电 站 , 通过远程输送调剂能源禀赋 , 这是碳值削减的有 力举措 。其劣势在于 , 江河截流危害生物多样性并 可引发地震 , 大型水库易受敌对势力威胁 , 同时还直 接受到降水制约 。从目前江河情况看 , 以不再增加 大型电站为宜 。可以考虑生产适合小流量的发电设 备 , 让边远地区以自助方式解决能源需求 。这类设 备还可以供给有水能的发展中国家 , 在削碳上毕竟 是利益共同体 。通过小水电建设帮扶 , 可以实现生 态经济互利 。 风电和光电近年得到大力推广 , 不仅提供了相 当部分清洁能源 , 而且助力相当部分地区实现了脱 贫 , 但它们都有地域条件限制 , 光电还有天气限制 。 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地区并不普遍 , 而且土地资源 占用较多 , 风机对野生生物还有相当影响 。它们共 同问题在于 : 光能电池和风能电池生产废弃有污染 。 地热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性能源 , 应当积极开 发 , 但目前可以规模开发的显部尚不普遍 。有学者 建议做大面积深度开凿 , 以充分获取地热资源 。地 热利用的前景虽然可观 , 但规模开发的投入较大 , 同 时还有地质灾害问题和污染处理问题 。实际上在各 地都有地热露头 , 可以通过分散开发 , 削减相当部分 碳值 。 氢能的化学开发和物理开发都会产生丰富的清 洁能源 , 前者是氢气作为燃料释放 , 后者是氢同位素 聚变释放 。氢气要规模性获取 , 前景在以太阳能电 解水 , 关键是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 但目前尚未有重 大突破 。氢的同位素聚变能量要和平利用 , 关键是 要解决受控问题 , 这方面目前也尚待重大突破 。它 们都可以形象地表述为 “水中取火 ”, 目标是将用之 不竭的水源转化为能源 。历史上有过热机违背热力 学定律的案例 , 在氢能开发上是否会遇到类似刚性 约束 , 值得考虑 。2015 年 , 笔者提出了高风险技术 的风险 “可测 、可控 、可逆 ”原则 [ 4] , 据此 , 有利削减 碳值的核裂变能可以开发 , 但有泄漏防范和废料处 理难题 , 宜作过渡 。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且易获取的清洁能源 , 沼气燃 烧时氧化完全 , 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固体颗粒 物 。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因为含碳 , 所以燃烧也有二 氧化碳生成 , 但是甲烷氢碳比高 , 产生单位热量排放 的二氧化碳远少于常规燃料 , 有利于碳值削减 , 还有 利于生产生活废物处理 。沼气液和沼气渣用作有机 肥料和饲料添加 , 能显著提升农牧产品质量 , 有力削 减化肥投入 , 改善土壤结构 。沼气技术含量不高 , 产 出投入比很高 , 基本没有风险 。生活能源的优化 , 有 利于根本变革农村居住条件 , 从而强劲拉动相关建材 和器材的生产 。沼气技术在国内的大力推广和普及 , 必将收到丰厚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随着农村民居的大面积升级重建 , 不少地方的 沼气开发受到气改和电改的大力冲击 。这里有住宅 构型变化的客观原因 , 但毋庸置疑也有对沼气作用 认识偏差的主观原因 , 甚至还有企业借机寻租的经 济动因 。从化学上看 , 沼气与天然气 、页岩气 、煤转 气和可燃冰的主体都是甲烷 , 只因统一供应有 “规 ·2· 模效益 ”, 实际上也包含部门利益 。它们的开发投 入远超沼气 , 同时还有风险 。电能表面上属于清洁 能源 , 但背后的生态代价不容忽视 , 有的甚至就是火 电 , 部门利益更加明显 。大型商业能源统推不仅增 加农村负担 , 而且更会从物质上抵消有机农业的发 展条件 , 还在观念上产生误导 , 而有机农业正是乡村 振兴的命脉 。 目前农村生产生活废物处理 , 尚为一个大费周 章的难题 。仅秸秆处理一项 , 现有措施就令人尴尬 不已 。实际上 , 只要打造 “秸秆 —饲料 —沼气 —能 源 —农产 ”的链索 , 便可以获取相当巨大的生态经 济成果 。根据农村民居改造现状 , 如果建立有相对 规模的公司收购生物性废物生产沼气 , 然后以商业 方式返还产品 , 再与农业合作组织联系运营 , 生态经 济成果就会立即显现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品质量 和环境质量 , 沼气建设可以承担碳值削减和乡村振 兴的双重任务 。这项工作开始是有一定麻烦 , 但与 其他能源开发相比 , 其优越性是非常突出的 。关键 是要对传统工业化思路进行扬弃 , 要下决心生态化 。 资源节约是碳值削减的重要途径 , 产品的整个 生命周期中间无不产生排放 , 生产生活节约 , 可以减 少所有元素化合物的废弃 。节约绝不是要刻意限制 消费 , 而是要让资源效益最大化发挥 。关于节约的 意义 , 笔者从 2004 年发表 《论节约型经济系统 》开 始就不断论述 。 [ 5] 虽然资源节约现在已成国策并已 立法 , 但主要工作还在宣教 。干部和党团员带头节 约 ,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 也是我们的优势 。高校师生 应是国民表率和社会栋梁 , 节约要从用餐开始 。共 青团组织活动 , 应将其列为重要内容 。可以明确公 示 , 资源节约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品行的一个尺度 。 碳汇增加的关键是发展衍生经济 , 把林草营护与经 济收益紧密联系 。 在研究碳控问题时 , 有一个概念必须澄清 , 这就 是所谓 “低碳经济 ”。该概念最早产生于 2003 年英 国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 创建低碳经济 》, 2006 年经世界银行使用后风靡全球 。深究起来 , 这 个概念在学理上是不能成立的 。碳是一种在自然界 广泛存在的元素 , 至少在生物性生产领域 , 无法用 “低碳 ”来要求 , 而 “经济 ”则是涵盖各个领域的全局 性概念 。如果把 “低碳 ”作为经济发展大方向 , 极可 能模糊问题认识 。对能源来说 , 若关注单质而忽视 整体 , 即使完全无碳 , 只要过度使用 , 仅废热排放也 会罹难 。所以从碳控初衷来看 , 还是提 “节约型经 济 ”为好 。对此 , 笔者在 《天富论 》 [ 6] 一书中有详尽 阐述 。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 若干问题的思考 史作廷 , 周宏春 2021 年 3 月 15 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 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指出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 要把碳 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拿出抓铁 有痕的劲头 , 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 、2060 年前 碳中和的目标 。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 大战略决策 , 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大业 。笔者仅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 性 、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 降碳等方面问题进行粗浅的思考 、探讨 。 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机遇挑战 及其必要性 中国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 , 面临前所未有的 挑战 。一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 成 , 既要发展又要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 既 要关注长期问题 , 也要解决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是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 , 2019 年占 比达 85%左右 , 仅煤炭就占 57%左右 , 能源结构优 化调整任务艰巨 。三是我国碳中和的实现时间短 ,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 30 年时间 , 远低于发达国家 ( 一般有的 50~60 年 ) 的过渡期 。四是我国无法效 仿发达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模式 , 虽有后发优势 、特 别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 , 但在总量和强度双高 的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难度很大 , 需要探索符 合中国情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 , 以能源低碳可持 续利用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 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的要求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是 满足工业 、农业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 是降低油气等化 石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必然选择 ; 开发清洁高效节能 环保技术 、促进产业化 , 是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 能的要求 , 是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内在要求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创新碳达峰碳中和模式创 造了条件 。“十四五 ”时期 , 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 ·3· 将进一步显现 , 创新要素聚集能力将大幅提升 , 为新技 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带来极大机遇 , 也将为我国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开辟广阔前景 。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未 来 5 年以及到 2035 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我 们要主动对表对标 , 坚持目标引领 、问题导向 、过程控 制 、绩效管理 , 细化时间表 、施工图 , 强化创新驱动 、改 革推动 、融合带动 , 因地制宜 、脚踏实地 , 拿出踏石留 印的狠劲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 , 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 二 、推动能源生产 、消费和管理方式转变 以能源低碳化为抓手 , 优化能源结构 , 推进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 , 合理发展天然气 , 安全发展核电 , 大 力发展水电 、风电 、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发 电 , 生产利用绿色氢能 , 提高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 施能力 , 构建安全 、清洁 、低碳 、高效经济的能源体系 。 从能源结构演化历史看 , 人类最初利用薪柴等 生物质能源 , 然后向煤炭 、石油 、天然气升级转型 , 接 着是可再生能源 , 经历了从低碳到高碳再回归低碳 的发展过程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的第四大能源 , 利用效率也高于太阳能 ; 我国的太阳 能 、风能发展迅速 , 秸秆等生物质能除受到收集 、运 输 、政策不到位等因素制约外 , 需要进一步完善 , 因 地制宜用好生物质能源 。 努力控制并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 其中进一步控 减煤电是重要方面 。我国核电发展虽受国内铀矿资 源储量不足 、放射性废物处置等因素制约 , 但总体上 加快发展的条件是具备的 。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 、 战略性问题 , 对国家繁荣稳定 、人民生活改善 、社会 长治久安等至关重要 。在 “3060 目标 ”下 , 可再生能源 将会以更大规模 、更大比例接入电力系统 , 与原来的输 入端可以控制不同 , 风电和光伏发电均存在着不稳定 性 , 脉冲状并网存在安全隐患 , 必须以科学系统思维推 动能源实现安全 、清洁 、低碳 、高效 、经济的协同发展 。 三 、持续做好工业和建筑等重点领域减 污降碳工作 能源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源 需求 。要将节能 、提高能效放在重要位置 , 在工业 、建 筑 、交通等领域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 , 推动形成节约 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 生活方式 、空间格局 , 努力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中能够按照 “双碳 ”目标要求减少排放总量 。 要把绿色发展要求贯穿于经济发展全领域 、工 业生产全过程 、企业管理各环节 、居民生活全方位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发展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与 工业互联网 ,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严控高耗能 、 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 , 开展重点企业节能减污降碳 行动 , 推进设计生态化 、过程清洁化和废物资源化 , 推动行业和企业迈向 “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减排 、 环境影响降低 、劳动生产率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 强 ”之路 。引导企业入园集群发展 , 生产绿色产品 , 发展绿色产业园区 , 建设绿色示范工厂 , 按照生态环 保理念 、清洁生产要求 、产业耦合链接要求 , 加强园 区规划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 实现厂房集 约化 、原料无害化 、环境宜居化 , 培育示范意义强 、特 色鲜明的 “零 ”排放低碳园区 。不断完善绿色低碳采 购标准和制度 , 综合考虑设计 、采购 、生产 、包装 、物 流 、销售 、回收利用等环节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 建筑能耗在能源消 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能耗统计专委会组织撰写的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 告 ( 2020) 》显示 : 2018 年我国建筑全寿命周期 ( 包括 建材生产 、建筑施工 、建筑运行三个阶段 ) 能耗总量 为 21.47 亿吨标准煤 ,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为 46.5%;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 49.3 亿吨 , 占全国 能源碳排放的比重为 51.2%。未来在建筑规模总量 继续扩大的情况下 , 能耗和碳排放下降面临的压力 很大 。适应 “双碳 ”目标要求 ,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任 务很重 。要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 建设绿色低碳 建筑 。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基础设施 , 实现基于电气 化 、光伏建筑 、柔性用电系统的建筑能源系统 , 在满 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 下 , 也要不断降低建筑物运行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推 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我国交通运输能耗和二 氧化碳排放将保持增长 ,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发展 绿色运输方式 , 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 合效率 , 扩大使用清洁绿色低碳动力汽车 , 形成由轨 道交通 、公共交通 、共享单车 、人行道组成的城市交 通体系 , 不断降低交通运输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强度 。 大力发展碳循环经济 , 按照减量 、再利用 、循环 利用和去除原则 , 将能源转化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 ·4· 来 , 转化成原材料或生产有价值产品 。将发电 、工业 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热 , 以提高热利用效率 ; 开展水 蒸气回收利用 , 以减少排放 、降低局地空气湿度 ; 推 动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以减少污染物治理能耗 , 实 现节地 、节能 、节水和节材 , 以及减污与降碳的有机 统一 。以系统思维理念方式 , 提高能源开发 、转化 、 利用过程中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 四 、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建设 要从理念和认识上营造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 标的氛围 。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 , 从我国实际情况 出发 , 既要兼顾当前和长远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 在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 , 发展新能源 、可再生能 源 , 把可用的能量高效地利用起来 , 在规划 、项目建 设 、投资 、管理等方面 , 转变发展观念 , 走一条适合国 情的节能降碳之路 。 坚持全国统筹 ,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 势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 , 完善能源 “双 控 ”制度 , 并能得到有效执行 。完善有利于绿色低 碳发展的财税 、价格 、金融 、土地 、政府采购等绿色降 碳政策体系 ,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 发展绿色金融 , 完 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 、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 台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 有效发挥森林 、 草原 、湿地 、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 提升生态 系统碳汇增量 。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 , 形成有效的激励约 束机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不能照搬国外的 经验 , 而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要加强风险管 控 , 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 全 、粮食安全 、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要因地制宜分 类施策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把自然优势转 化为产业优势 , 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 实现经 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 倡导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 , 反对奢侈浪费 , 将 节约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和细节 。鼓励绿色出 行 ,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 , 减少无效交通运输 ; 积极做 好垃圾分类工作 , 重复利用购物袋 , 使用节能节水家 用电器 , 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 以尽可能少的能 源消费满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要加强国际 合作 ,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 ,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 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 , 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 、更高附 加值 、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 。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 定 , 培育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吸引更多 的机构和人才来华发展 , 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提 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 将绿色金融 、投资与人民币国际 化进程联系起来 , 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 、价值链 、供 应链 、创新链构建 , 并带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 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双碳 ”目标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 低碳转型的挑战和路径 石敏俊 , 林思佳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事业 , 单个国家的碳排放差异对全球平均气温影响几乎可 以忽略不计 , 也就是说 , 只有世界各国切实联合起 来 , 同心同向用力 , 才能切实解决气候问题 , 无情自 然规则客观上把人类命运绑在了一起 。中国在工业 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毅然宣布了碳达峰 、 碳中和的时间表 , 表现了大国的担当 , 但同时面临的 困难和挑战也可想而知 。 一 、“双碳 ”目标 : 因时而为 , 因势而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PPC) 评 估报告显示 , 1880—2012 年 , 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 0.85℃, 由此引发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 包括 冰雪量持续减少 , 海平面上升 , 热浪 、干旱 、洪水 、旋 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 。 2015 年达成的 《巴黎协定 》设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 化的长期目标 , 即把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 之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 2℃ 之内 , 并力争将气 温升幅限制在 1.5℃以内 。 全球气候模式研究表明 , 不论是从碳排放还是 碳减排角度看 , 二氧化碳排放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差 异对全球平均气温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异 , 不同国家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差异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的影响也几乎没有差异 。简言之 , 气候变化及其应 对具有全球外部性 , 各国难以独善其身 , 更无法以邻 为壑 , 需要建立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 协同应对气候变 化 。当前 , 已有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自主 贡献目标 ( NDC) 。欧盟 、日本 、韩国 、美国等提出了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020 年 9 月 22 日 , 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 正式宣布 , 中国将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并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 ·5· 中国的 “双碳 ”目标宣言 , 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 , 不仅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体现了大 国责任担当 , 也有利于推动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和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改革开放 40 多 年来 , 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 , 但以牺牲环境 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未来的 40 年 , 中国应紧握时代机遇 ,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 , “碳达峰 ”和 “碳中和 ”正是中国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 二 、“双碳 ”目标的挑战 : 多重现实阻力 中国要实现 2030 年碳达峰 、2060 年碳中和的 目标 , 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 第一 , “土木钢石 ”的经济结构仍将持续 , 能源 需求旺盛 , 经济转型压力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 基础设施建设依旧存在明显的差距 。为了改善人民 群众的生活水平 , 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 板 , 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仍将维持在较 高的水平 。2020 年 ,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49.8 亿吨标 煤 , 比上年增长 2.2%; 未来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 呈增长态势 , 预计 2030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 60 亿吨标煤 。 第二 , “富煤 、贫油 、少气 ”的资源禀赋 , 使得能 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难以减轻 , 能源转型难度大 。 2020 年 , 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仍达 56.8%。如果以煤炭消费占比每年下降 1 个百分点 的速度推算 , 2060 年煤炭消费占比约在 18%左右 。 如果油气资源的占比能够达到 30%, 则 50%以上的 能源消费必须来自风光电和核电等非化石能源 。如 果 2060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按 65 亿吨标煤计算 , 非化石能源供给须达到 33 亿吨标煤 , 比 2020 年的 7.5 亿吨标煤增加 25 亿吨标煤以上 。由于新能源发 展面临体制机制约束以及与传统能源的利益冲突等 问题 , 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平稳过渡言易行难 。 在现实情形下 , 一方面由于风能和光能发电的间歇 性 , 电网调峰成本趋高 , 电网接纳绿色能源的积极性 不高 。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可上网电量受电力总需求 的约束 , 要满足保障性收购 , 只能增加需求 , 而增加 需求需要降低价格 , 但标杆电价限制了风光电降低 价格以增加需求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 部分地方政 府为了保煤电企业 , 导致风光能发电机组的小时数 偏少 , 甚至出现弃风弃光的现象 。尽管在各级政府 的行政干预下 , 弃风弃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 解 , 但青海 、蒙西等地仍存在较为突出的弃风弃光现 象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显 示 , 2021 年第一季度 , 青海的弃风弃光量大幅增长 , 逐月风电利用率分别为 89.4%、89.6%和 85.1%, 逐 月光伏利用率分别为 92.1%、92.1%和 85.7%; 蒙西 逐月风电利用率分别为 90.5%、85.1%和 83.5%, 逐 月光伏利用率分别为 97.7%、93.6%和 95.2%。 [ 7] 第三 , 大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可以带来许 多有利因素 , 也会带来新的挑战 。2020 年 , 中国风 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合计已达到 4 亿千 瓦 , 位居世界第一 , 但由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 50 亿吨标煤 , 风能和光伏的发电量合计 6 300 亿千瓦 时 , 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例还不到 5%。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了 2030 年风能发电 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 12 亿千瓦的目标 , 即使这一目标能够实现 , 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占一 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合计也只有 10%左右 。加上水 电的贡献 4 亿吨左右 , 风光电加水电的占比合计 16%~18%, 离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25%的目标 存有差距 , 缺口主要靠核电来填补 。目前我国运行 核电机组已有 49 台 , 装机容量 51 027.16 兆瓦 , 累计 发电量 3 662.43 亿千瓦时 , 但也只占发电总量的 4.94%, 占全国能源消费的 3%左右 。 第四 , 低碳技术创新面临资金投入大 、回报周期 长 、市场预期不确定等困难 。低碳技术创新对于提 高能源效率 、推动能源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果说改善能源效率对于实现 2020 年节能减排目 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要实现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 , 应更加重视能源转型和低碳 技术创新的作用 。低碳技术创新 , 需要加大政策扶 持和经济激励力度 。2013 年以来 , 北京 、天津 、上 海 、重庆 、湖北 、广东和深圳等 8 省市已经开展了碳 排放交易市场试点 , 但碳市场试点的碳价整体上偏 低 。2020 年 , 8 个碳市场试点的平均碳价不到 30 元 /吨 ; 其中 , 北京平均碳价为 91.81 元 /吨 , 福建平 均碳价为 17.34 元 /吨 , 其余试点的平均碳价为 20~ 40 元 /吨 。目前的碳价区间难以对低碳技术创新形 成足够的经济激励 。 第五 , 中国在人均收入偏低的阶段就面临碳达 峰和碳中和的考验 。很多发达国家是人均 GDP 超 过 2 万美元后实现碳达峰 , 而中国人均 GDP 刚过 1 ·6· 万美元就不得不面对碳达峰的大考 。更为重要的是 , 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时间有 50 年 ~60 年 , 而中国仅有 30 年 。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走出一条 比发达国家质量更高的碳减排路径 , 这是摆在中国 面前的严峻考验 。 三 、“双碳 ”目标的实现路径 : 逐一突破 , 多维发力 聚焦 “双碳 ”目标 , 应在精准识别 “双碳 ”现实挑 战的基础上 , 从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等方 面入手 , 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 , 从技术 、经济 、制度三 个层面发力 , 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 在能源转型方面 , 针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 的利益冲突和政策错位 , 应当适时调整新能源发电 相关政策 , 对现行的标杆电价政策进行改革 , 实行可 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 。在具体的操作 中 , 应将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比重作为约束性指 标 , 以法律形式按年度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配额实施 方案 。与此同时 , 允许与配额比例相当的可再生能 源电量在各地区 ( 各电网 ) 间交易 , 以解决地区间可 再生能源资源的差异 。基于复合型的制度安排 , 可 再生能源发电量无法达到规定额度的省份 , 可以自 主选择购买与配额义务量相当的绿证 。绿证制度作 为配额制度的配套 , 一定程度上反映强制性和自愿 性的互动联通 。配额制度可对电网 、发电企业和地 方政府起到强制性约束作用 , 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 源发电并网的问题 。而购入绿色能源证书实属自愿 交易 , 是供电商和消费者完成年度配额的补充性 手段 。 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 , 鉴于在现阶段低碳技术 创新可能会引发经济成本和社会福利损失 , 一方面 需要加强技术研发 , 降低低碳技术成本 ; 另一方面需 要采取经济激励政策 , 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 线之间的成本差额 , 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技术领域 。 清洁煤技术包括煤炭直接清洁利用技术 、煤转化为 洁净燃料技术两大类 , 但清洁煤技术的应用成本远 高于传统煤电技术成本 。可再生能源技术中 , 风力 发电 、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逐渐降低 , 但仍高于燃 煤发电成本 。碳捕获 、利用和封存技术 ( CCUS) 是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 , 但成本仍然过 于高昂 。为改善低碳技术的成本竞争力 , 可以考 虑实行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激励政策保障落实 “双轨 ”并行 。 为了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技术创新 , 需要发挥 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相较于 “自上而下 ”的行 政命令 , 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政策可以更加持续有 效地提升减排效率 。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政策主要 有两类 , 分别是以价格控制为特征的碳税政策和以 数量控制为特征的碳排放交易机制 。碳税政策与碳 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排效果 、经济影响和减排成本各 有千秋 , 可针对不同的行业对象互为补充 。为充分 调动经济主体的减排积极性 , 我国应实施碳税与碳 排放交易相结合的复合减排政策 。具体而言 , 对钢 铁 、有色 、建材 、石油加工 、化工和火力发电等排放源 集中的行业 , 应当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 , 控制其碳排 放总量 ; 对排放源分散的行业应当适度征收碳税 , 使 其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 。 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和实现路径 杨德伟 , 郭瑞芳 2021 年 4 月 19 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 《2020 年全球气候状况 》报告 , 以大量科学事实系统展现 了令人堪忧的全球气候系统的新近状况 。2020 年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仍在持续上升 , 全球平均温 度比工业化前 ( 1850—1900 年 ) 水平高 1.2℃, 是有 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第 2 暖的年份 ( 仅次于 2016 年 ) , 2015—2020 年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 6 个年份 。 [ 8] 气候变化已经不仅仅是 “变化 ”那么简 单 , 正演变成关系人类命运的 “气候危机 ”。进入工 业时代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陆地 、海 洋温度和海平面不断上升 , 融冰和冰川后退以及极 端天气对社会经济发展 、粮食安全和全球生态系统 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 由于早期研究的不完善 , 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深 受质疑 。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NIPCC) 曾 就此提出异议 , 认为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 有限 。此外 , 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 , 相继出现了 “气候门 ”“冰川门 ”等事件 。然而 , IPCC 于 2014 年 的研究报告表明 ,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可 信度超过了 95% ( IPCC, 2014) 。这个结论使得气 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 。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 一 ) 应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