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2.pdf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REPORT序言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法则。2015 年 9 月 25 日,联合国 193 个成员 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 展,“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等目标位列其中。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直是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参与 者和推动者、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积极实践者和支持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 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 安全新战略,作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新时代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再次 展现中国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 绿色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之一。今年十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 书记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要“推动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全产业链减碳控排,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 进碳达峰碳中和,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这些重要论断引导着中国能源电力系统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 者、先行者、引领者。 新型电力系统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 部署,对中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电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 电网)作为全球最大公用事业型企业,立足电网功能定位,提出并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 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发挥好电 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努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减排降碳,服务清洁能源发展,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大力实施以电代煤、 以电代油,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服务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 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是国家电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 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电网平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报告与实践成果, 以期传递国家电网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与全世界一道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与行动。目录 2 3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目录 加快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 4 6 8 10 11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供高质量发展供电保障 打造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 张北柔直工程 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绿电行动” 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链上“绿色数智再循环” 构建废旧物资再利用体系 12 16 20 案例: 积极稳妥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 58 60 62 64 66 对接服务“双碳”目标 服务新能源发展 全力应对极端气候 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大陈岛两大示范工程 助力建设绿色发展 碳中和示范岛 开山岛智能微电网 打造海岛绿色低碳能源应用典范 雄安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 探索智慧绿色综合能源实践 68 72 76 案例: 深入推进环境 污染防治 24 26 28 加强全面环境管理 确保电网全生命周期低碳环保 发展港口岸电 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赋能 实现零能耗建筑 助力智慧生态城市建设 贡献智慧能源 创新污染防治 29 32 36 案例: 40 提升生态系统 多样性、 稳定性、 持续性 42 43 45 科学规划设计,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 入电网前期工作 建设绿色电网, 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 精心运行维护, 推动电网与不同 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守护大熊猫乐园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 共建爱鸟护线联盟 守护“候鸟生命线” “电沙成金” 打造沙漠能源生态圈 46 50 54 案例: 01 02 03 0401 加快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环节 。国家电网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 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抢抓能源革命 与数字革命融合发展机遇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全面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建设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 , 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4 5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6 7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1 年 3 月 15 日, 中央财经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 碳中和做出进一步部署, 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网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电网企业功能定位,科学谋划各级 电网发展,为各类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搭建坚强平台。针对能源转型、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统筹规划、机 制衔接等方面问题,加强研究和汇报沟通,推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促 进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平稳有序发展。 原则要求 。立足电网功能定位,提出并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 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的原则要求。 结构特征 。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和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 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 行动定位 。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 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努力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 先行者、 引领者。 具体项目及绩效 ★ 深入研究并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原则、实施路径和技术框架。 ★ 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紧密结合 “一体四翼” 发展布局和 “十四五” 发展规划,创造性地推动行动方案实施。 ★ 发布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 》 ,明确公司以数字技术支 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方案。 ★ 坚持示范引领 ,在浙江 、福建 、青海和河北张家口 、新疆南疆地区 、西藏 藏中地区分别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地区级示范区。 国网浙江电力以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核心载体,持续提升 电网调节能力,促进源网荷储互动升级,加快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 区建设。2021 年,浙江省最高电力负荷 10022 万千瓦,日最大峰谷差达 3803 万千瓦,97% 尖峰负荷仅为 14 小时。国网浙江电力在“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 的能源、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的理念指 引下,开展了一系列源网荷储互动融合、增加电力系统弹性的实践,包括动态 优化电网潮流分布,提升电网承载力和安全性;通过建设“虚拟电厂”,让原 本海量的无序资源变得有序可调节;建设抽蓄项目,为电网安上一个巨型“充 电宝”,进一步提高电网弹性和用电稳定性;构建需求响应“资源池”,柔性 调节电网负荷,实现削峰填谷等,真正让电网更有弹性。 延伸阅读: 国网浙江电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 2021 年 12 月 22 日,35 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建成投运。利用 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 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 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 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这项距离长、输送容量大、接头数量多、 全商业化运行的 35 千伏超导电缆输电工程,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 100%,标志 着我国在超导电缆工程化应用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迈入全球领 先行列。 延伸阅读: 35 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工程建成投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抢抓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融合发展机遇,全力打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显著提升公司产业核心 竞争力,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培育增长新动能。 增强转型升级核心能力。 电力芯片、 IGBT 等业务重点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拓展市场领域。 综合能源服务、 储能、北斗及地理信息等业务重点加强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制,打造整体解决方案。能源电商、电动汽 车服务、大数据运营等业务重点深化互联网新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商业模式,改善用户体验。 创新新兴产业体制机制 。坚持因企制宜、相机制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健全 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虚拟股权、项目分红、项目跟投等激励方式,有效激发创新活力 和发展动力。 强化新兴产业开放合作 。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创新合作方式,广泛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新 兴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共治共赢的新兴产业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提升数字支撑能力 。公司云平台、数据中台和物联平台建设持续深化,电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 电 e 宝、新能源云、智慧车联网分别成为国内最大的能源电商平台、新能源服务平台和全球最大的电 动汽车服务平台;发挥电力大数据作用,“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环保”等产品有力服务政府精准施 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拓展电能替代广度与深度 。深挖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潜力,提升港口岸电、居民电采暖 设备利用率。全力服务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打造 全国统一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百万桩”接入。 具体项目及绩效 ★ 2020 年, 新完成 271 万户 “煤改电” 任务, 长江经济带投运岸电设施 1203 套, 实现长江沿线主要港口岸电基本覆盖。 ★ 2021 年,车联网平台接入充电桩突破 150 万、注册用户突破 1000 万。 ★ 打造北斗运营服务体系, 应用推广至 27 家省市公司, 建成北斗基站 1200 座。 ★ 2 0 2 1 年 ,新增 5 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新增抽水蓄能装机容量 2 8 5 万千瓦,在运装机总容量达到 2513 万千瓦。 全球最大 100 兆瓦 /400 兆瓦时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于 2022 年 6 月正式 并网投运。这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个 100 兆瓦级大型电化学储能国家示范项 目,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电站建成后输出功率可达百兆瓦级,储能容 量达到 400 兆瓦时,相当于能存放 40 万度电。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液流电 池循环寿命长,平均充放电循环达到 10000~20000 次,整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 20~30 年。液流电池还具有安全性高、回收和再利用便利等优点。 延伸阅读: 全球最大 100 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具体项目及绩效 全年电能替代电量 单位:亿千瓦时 2019 2020 2021 1802 1938 1532 电能替代电量占比 单位:% 2019 2020 2021 4.0 4.2 3.0 电能替代项目数量 单位:个 2019 2020 2021 59035 93442 89842 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 单位:万个 2019 2020 2021 9.48 17.2 18.7 8 9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高质量发展供电保障 打造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 保障城乡可靠供电,全面完成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五年规划配套电网建设任务。紧密对接国家区域 发展战略,当好电力先行官,提升区域供电保障能力与供电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 碳化。 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重点城市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等 重点供电工程实施,深化配电自动化及智能技术应用,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新型农村电网建设, 积极建设坚固耐用、灵活友好、智能互动的新型农村电网。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城中村配电 网改造、清洁取暖工程,抓好农业生产供电保障,服务好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增强群众用电体验。 圆满完成冬奥保电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公司 4.5 万名职工在保电一 线战风斗雪、拼搏奉献,2300 余名场馆保电人员连续封闭值守 70 天,按照“五个最”标准、“四个 零”目标,确保了 4 场开闭幕式、32 座场馆、441 场赛事供电万无一失,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 场馆 100% 使用绿色电力,“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成为靓丽的新名片,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 定和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高度评价。 优化区域电网资源布局 。服务西部地区发展,深入落实电力援藏 20 项举措、援疆 25 项举措,加快 川藏铁路和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配套供电工程建设。2020 年第四条“电力天路”阿里联 网工程建成投运,结束了我国大陆最后一个地级市孤网运行的历史。服务中部地区崛起,全力支撑中 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电源合理布局,加快主网架建设,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结合新型电力系 统建设,积极服务绿色发展、低碳消费和能源转型,为实现中部绿色崛起助力添彩。服务区域发展战 略,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供高质量供电保障。 加快供应链发展方式绿色升级,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贯穿规划计划、设计制造、招标采购、物流运输、 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回收处置供应链全过程,推动供应链平台由企业级向行业级发展,供应链服务 向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发展,供应链体系向绿色化数智化创新发展,供应链生态向市场需求主导牵引 发展,服务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强化市场需求引导 ,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精简设备选型(2010 年至今,标准物料品种 降幅达到 94%),全网物资通用互换,促进制造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制造端节能降耗。 发挥公司市场采购规模优势和供应链生态主导能力, 推行绿色采购, 制定绿色采购标准和采购策略库, 优选环保低碳低耗的优质产品,引导链上企业扩大绿色产品供给。 二是打造现代数智供应链绿色信息平台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技术,构建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一体化平台,汇聚设计、需求、采购、质控、物流、报废全供应 链绿色信息,建立线上协同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实施绿色物流,通过电力物流服务平台 ELP 汇聚 现有仓储资源,拓展接入供应商生产基地位置坐标,以及场站码头、桥涵限界等物流关键数据,构建 电网物资物流配送网络图,智能匹配计算最佳路线,实施配送状态全程在线监测,实现节能减排。 三是深化数智运营, 推动供应链全流程节能降碳。推行“五云”(云采购、云签约、云监造、云物流、 云结算)业务“网上办”,建立“六统一”供应链运营体系,平台延伸至供给链上下游企业,供应链 管理通过电子化减少纸张印刷、通过线上化减少商务差旅的碳减排量 20 余万吨 / 年。 具体项目及绩效 ★ 建成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12 万余项,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 3595 项、 受益群众超过 636 万人。 ★ 投资 196 亿元支援新疆、 西藏电网建设, 疆电、 藏电外送超过 1240 亿千瓦时。 ★ 立足京津冀地区“多方向、多来源、多元化”的外受电格局,不断强化和 优化网架结构,将更多的清洁能源引入首都,为协同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具体项目及绩效 ★ 创新供应链金融,开展保险替代保证金业务,年均为供应商释放保证金约 200 余亿元。 ★ 数智供应链建成后,每年为供应商节约差旅等经营成本约 40.8 亿元,每年 为公司提质增效 116 亿元。 10 11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案例概述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 直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 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 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践行绿色办奥理念、支撑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 标志性工程,也是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的 典型实践。该工程于 2020 年 6 月正式投运,是世 界首个实现风、 光和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 包括 ±500 千伏直流输电线路 666 千米, 以及中都、 康巴诺尔、 阜康和延庆 4 座换流站, 采用我国原创、 领先世界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创造了 12 项世 界第一,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世界级难题 提供“中国方案”。张北柔直工程满足了张家口地 区 630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外送和消纳,每年可输送 140 亿千瓦时“绿电”至北京,实现了 2022 年冬 奥场馆 100% 清洁能源供应。 典型举措 张北柔直工程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也是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 程,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国际首创,是新 时代最先进电力技术的典型代表。该工程以柔性直 流电网为中心, 通过多点汇集、 多能互补、 时空互补、 源网荷协同,可以实现新能源侧自由波动发电和负 荷侧可控稳定供电。该工程建设有 666 千米 ±500 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总换流容量 900 万千瓦,将 张北地区丰富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种能源连接在 一起,利用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之间 的互补性,克服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与不稳定性 等问题, 实现张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汇集外送。 张北柔直工程 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案例: 深挖资源禀赋 河北张家口地区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 拥有风、 光、储能等多种典型要素,堪称“风的故乡、光的 海洋”,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规模高达 8500 万千 瓦,具备良好的多能互补建设条件。基于张家口地 区电力需求较小, 新能源接纳能力有限的现实背景, 张北柔直工程将河北张家口及承德地区上百家风电 场,数千家光伏电站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一 个全要素物联、全空间展示、全信息监控、全场景 模拟、 全智库指导、 全过程分析、 全生命管理的 “七 全”管控系统,实现了一线架起互联通道,能够为 毗邻的京津冀电力负荷中心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 勇攀技术高峰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特征 使得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成为世界性难题。张北 柔直工程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与新型装备技 术的有效融合,突破柔性直流电网构建难题,提出 了柔直组网、多点汇集、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拓扑 和系统方案,成功研制混合式、负压耦合式和机械 式直流断路器;突破柔性直流容量提升难题,将 ±500 千伏柔性直流的输电容量提升至常规直流水 平,单换流器额定容量提升到 150 万千瓦;突破 柔性直流可靠性提升难题,将柔性直流的可靠性提 升至常规直流水平。张北柔直工程的创新实践,将 推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更高电压等级、更大 输送容量上创新发展,巩固和扩大我国在世界直流 输电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我国电工装备制造 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北 500 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建设 12 13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项目成效 ★ 采用我国原创、领先世界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 术,创下 12 项世界第一,有效解决了张北地 区绿色电力“并不上”“送不出”“难消纳” 三大难题。 项目亮点 张北柔直工程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与新型装备 技术的融合,通过构建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 流电网,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难、远距离传输 难、源网荷平衡难等问题,使张家口地区充沛的风 能得以大规模、稳定地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助力北 京冬奥会场馆实现绿电全覆盖,让张北的风持续点 亮北京的灯。 项目可持续性价值 作为世界首个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 张北柔直工程在世界上率先开展了四端柔性直流 环形电网的建设,并把柔性直流输电电压提升至 ±500 千伏, 单换流器额定容量提升到 150 万千瓦, 还首次研制并应用了直流断流器、换流阀、控制保 护等直流电网关键设备,整个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 均实现国际首创。该工程有效保障了张家口地区新 能源送出和消纳,破解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汇集 和稳定送出的世界级难题,在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 发展、服务绿色办奥、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电工装 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战 略意义。 张北柔直换流站 创新智能运检 在工程运维方面,张北柔直工程有其特殊性,运 维人员无法进入阀厅巡视。据此,国网冀北电力 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建立了数字孪生系统,一是 实现了换流站全站的全景监视;二是能够实现智 能巡视, 实时观测设备的状态 ; 三是实现风险预警, 依靠海量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另外, 还开发了“智巡航母”,这是一个柔性直流换流 阀厅多维立体智能巡检系统,创新应用 5G 通信、 无人机、SLAM 激光导航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阀 厅的智能巡检、应急处理、智慧补给,辅助运检 人员做出最优决策,切实保障张北柔直工程安全 稳定运行。 ★ 每年可向北京输送 140 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 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 1/10,年减排二氧化碳 1280 万吨, 实现了风能出张北, 绿电送北京。 14 15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电行动” 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案例: 案例概述 清洁能源是青海省的优势资源,太阳能、风能、水 能技术可开发量近 36 亿千瓦,且品类齐全、集约 开发优势显著。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国网青 海电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创新作为服务能源 转型的重要支点,多措并举解决新能源发展面临的 电源结构、网源时空、生产消纳、储能周期和价值 价格等方面的错配问题, 发挥梯级水库群联合调节、 储能削峰填谷等作用,最大限度增发新能源,在新 能源大数据、共享储能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青海 国网青海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上门服务海南新能源发电企业 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 投资 450 亿元,支撑 2000 余万千瓦新能源接入, 青海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 32%,交直流外送电量年 均增速 78.1%,为青海建设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 业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了坚强电力支 撑。特别是连续 6 年的“全清洁能源供电”创新实 践活动成效显著、成果丰硕,屡次刷新并保持世界 纪录。如今,“绿电”实践活动已成为青海能源转 型发展的“金色名片”。 典型举措 2017 年 6 月青海在全国首开全清洁能源供电先河,国网青海电力在全国首次连续 7 天、168 小时全部使用清洁 能源供电, 以此践行并倡导生态环保、 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 2022 年 6 月 25 日—7 月 29 日, 为期 35 天的 “绿 电 5 周”全清洁能源供电期间,清洁能源发电量 99.75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 453.4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816.1 万吨。从最初的“绿电 7 日”到如今的“绿电 5 周”,国网青海电力持续深化绿电发展实践,不断推动发 展理念更迭、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坚决扛起“双碳”使命责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国网青海 电力以“绿电”活动为抓手,全力推动“大送端”新型电力系统体系示范建设,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 业高地。 探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青海电力进一步深化应用多能互补协调调控技 术, 结合青海电网 “双高双峰” 特性, 充分利用水、 风、 光在月、日、时不同时间段上的互补特性,创新应 用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系统,实现 不同时间段优化调度与实时控制功能的有效集成, 提高全网供电保障水平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发新 能源 9000 余万千瓦时。此外,国网青海电力还推 广应用源网荷储互动技术,通过完善源网荷储协调 平衡策略、优化储能电站充放电模式等手段,提升 新能源午间消纳空间 100 万千瓦以上,提升全网 新能源利用率 1.2 个百分点;探索应用线路动态增 容技术,在 330 千伏花丁双回线安装了 120 个测 温单元、4 台通道可视化设备,采用“无人机 + 人 工”方式对线路薄弱环节实时观测,相关数据接入 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实时监测交流通道运行状况, 并根据环境温度、风速和输电线路的引流温升、弧 垂变化等情况动态计算载流能力,提升新能源送出 能力和重负荷地区供电能力。 完善“双碳”数据支撑 传统方式下,碳排放监测统计难度大,通常以年度 为频次,很难满足连续性和及时性要求。在对用电 数据进行实时收集的基础上,国网青海电力深化应 用碳排放监测技术,创新发布了“基于电力高频数 据的规上企业碳账户监测模型”,实现对青海全省 重点行业、产业以及居民用户碳排放日频度监测分 析。通过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优势,探寻用电量与 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规律与趋势,实现全口径、多维 度碳排放、碳减排智能在线监测分析,打开了从能 源数据看“双碳”目标的新视角,实现碳排放“全 景看、一网控”,精准“导航”青海碳减排,为企 业节能减排提供测碳服务,为政府“能碳双控”提 供决策参考。 16 17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创新市场交易方式 国网青海电力组织新能源电站与用户开展绿色电 力交易,在电能量价值的基础上体现绿色电力的 环境价值, 为用户颁发绿色电力交易证明, 通过 “证 电合一”的交易模式,实现绿色电力交易品种优 先组织、优先执行、优先结算,满足了用户主动 购买绿电的需求。此外,还组织全省大中型水电、 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市场化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 通过缩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频次为市场主体提 供合同偏差调整手段,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利 用率;开展中长期分时段交易,组织具备灵活调 节能力的企业与新能源电站开展中长期分时段电 力交易,按照“时段不同、价值不同”的原则, 发挥市场手段,拉大峰谷价差,推动中长期交易 由电量交易逐步向电力交易转变,引导市场主体 合理调整发用电策略。 动员公众积极参与 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国网青海电力聚焦电动 汽车绿色出行、 蓄热式电锅炉绿色生活, 精准发力, 促成投运国内首座侧位式换电站,在两市一州投 运 7 座公交充电站,服务 2000 余辆电动公交车高 效运行,全面启动 30 座充电站的改扩建工程,做 到绿电服务民生、贴近百姓。还向全省推广蓄热 式电锅炉,2022 年上半年清洁供暖用电量 6.2 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 18%。国网青海电力不断拓展 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动“绿电”行动 进校园、 “绿电” 响应进园区、 “绿电” 保障进湖区, 积极打造社会主动参与、友好互动的清洁电力替 代新模式。 项目成效 ★ 2017~2021 年 5 年绿电行动,累计提供清洁 电量 251.56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 烧 1143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2058 万吨,新 能源发电量占全网发电量的比例从 19.4% 提 升到 31.8%。“绿电 5 周”活动期间,绿电成 绩单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 益多方共赢。 ★ 开启了青海省省内绿色电力消费的新模式,为 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提 出了解决方案。“绿电行动”的成功实践也为 其他地区探索减碳节能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项目亮点 “绿电”实践一小步,能源转型一大步。随着“绿 电”行动不断探索创新,“绿电”技术更加先进, 清洁能源开发消纳再上新台阶。国网青海电力积极 培育绿色能源新业态,让“绿电”范围更加广阔, 持续拓展电能替代的纵深度,打造社会和用户主动 参与、友好互动的清洁电力替代新模式,让清洁能 源更好地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项目可持续性价值 从“绿电 7 日”到“绿电 5 周”,国网青海电力持 续攻关新能源电力消纳技术,不断提升和完善电网 结构, 青海电网现已发展成为东接甘肃、 南联西藏、 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枢纽电 网。2022 年,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 4325 万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为 3933 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 机规模为 2674 万千瓦。青海电网成为全国清洁能 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光伏发电成 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以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 区建设为目标,坚持“省内高水平转换消纳 + 省外 大规模输送”双轮驱动发展,主动探索,先行先试, 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提供绿色动能、贡献国网力量。 国网青海电力调控人员正在监控绿电实时成分 18 19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案例概述 2021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 收利用率”的要求。2022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 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 指导意见》 , 提出基本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 建成绿色分拣中心 1000 个以上。 3 月, 《国家电网 “碳 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下发,物资专业贯 彻绿色发展理念, 努力当好 “引领者” “推动者” “先 行者”。 典型举措 国网山东电力紧密聚焦“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 设,强化专业协同和数字化转型,以电网废旧物资 绿色再利用为抓手,探索同电网废旧物资再加工企 业合作,积极推进报废物资统一分拣、分类处置、 高效利用, 降低废旧物资跑冒滴漏和环境污染风险, 减少全过程业务能耗排放,全面提升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链上“绿色数智再循环” 构建废旧物资再利用体系 报废变压器拆解作业现场 变压器拆解中心位置分布图 案例: 20 21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国网山东电力坚持以“双碳”战略为指引,深入落 实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聚焦“绿色现代数智供 应链”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体 现“绿色、数智、再循环”价值,全面深化绿色数 智废旧物资再利用,建成废旧回收“两中心”(鲁 东全智能绿色分拣中心、鲁西零碳分拣中心),两 处分拣中心 10000 余平方米,室外堆场 12000 余 平方米,实现拆解能力 20000 台 / 年,形成山东省 域东、西两个拆解中心布局,初步建成区域化废旧 物资处置网络,全面开展变压器、电能表等废旧物 资拆解再利用工作,推进报废物资集中回收、统一 分拣、分类处置,降低废旧物资跑冒滴漏和环境污 染风险,努力实现变废为“宝”。 探索报废物资绿色处置新模式 国网山东电力针对电网废旧物资特点,探索分类处 置、循环利用工作方案。通过主动对接后端废旧物 资再加工企业,积极开展原材料再利用业务合作, 对电网废旧物资进行集聚化回收、精细化分拣、规 模化拍卖和高值化加工利用。研究编制报废物资绿 色处置工作规范,优化危废品处置流程,降低拆解 中心建设运营成本。积极与后端原材料加工企业开 展业务合作,探索开展废旧物资规模化收集、精细 化分拣、定向化分流处置,有序推动铜、硅钢等废 旧有色金属循环再利用。根据后端加工企业需求, 优化拆解工艺,将配变拆分后线圈、硅钢片、变压 器油、壳体,实现由“物资报废处理”向“合格 再生原料提供”业务模式转变,产品附加值提升 20% 以上。 构建绿色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综合考虑报废物资处置业务历史数据及发展规划, 结合国家电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提质增效工作方 案要求,推动危废库集中布局、集约管理,降低建 设运营成本。 以 “交投点 (施工现场) 、 回收站 (市 供电公司废旧物资存放场所)、绿色分拣中心”为 主体,采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 术和手段,建立废旧物资回收、运输、分拣等全品 类、全区域、全流程、一体化的绿色废旧物资循环 利用体系。业务范围覆盖 114 家供电单位,年拆 解能力突破 2 万台, 致力于 “无废电网、 绿色低碳” 的建设目标。 报废变压器油再利用处理车间 驱动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国网山东电力深入推进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与 发展,积极探索开展报废物资原厂回收模式,充分 利用企业销售网络,打通回收通路。对于上游设备 制造环节,督促设备制造厂商根据分拣、拆解的便 捷性, 在满足设备正常使用情况下, 研究改造设备, 规范、减少不同型号的零部件尺寸、规格、材料差 异,对统一拆解动作、流程创造便利条件。持续优 化回收商绩效评价体系,将低碳、环保等因素作为 重要参考标准,引导 152 家回收商依法合规开展 报废物资绿色处置, 推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泰安市 济南市 潍坊市 日照市 临沂市 枣庄市 济宁市 荷泽市 青岛市 威海市 烟台市 东营市 淄博市 山东公司建有德州禹城、日照五莲 两个配电变压器拆解中心。 德州禹城配变变压器拆解中心负责接收 济南、泰安、淄博、济宁、滨州、东营、聊城、 德州 8 个地方的报废变压器并进行拆解。 日照五莲鲁东变压器拆解中心负责接收 青岛、 潍坊、 、 荷泽、 枣庄、 济宁、 烟台、 临沂、 日照、 威海 9 个地方的报废变压器并进行拆解。项目成效 ★ 2021 年以来,废旧物资再利用中心不断提升废 旧处置能力和流程信息化建设水平 ,深入对接 废旧物资处置需求企业, 拆解业务量逐渐增加, 累计拆解 2 5 6 0 台报废变压器 ,为公司增加处 置效益约 2 0 0 余万元 。积极应用光伏发电 、电 动运输载具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 ,有效减少有 害气体排放,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 深化与外部能源再利用企业合作 ,实现 3 0 0 吨 废旧变压器油无害化处置, 转化为基础油再利用。 ★ 2022 年以来, 与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 ,推 进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平台与智能分拣机器人 研发。 项目亮点 业务全流程厚值“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物资处置 计划、招标采购、物流运输、运行维护、回收处置 等全过程环节,助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推 项目可持续性价值 国网山东电力将继续以“绿色、低碳、智能”理念 为引领,坚持“专业化分类、科学化处置、高价值 再利用”原则,围绕“绿色数智”,升级智能分拣、 拆解生产线,争创国家级绿色分拣中心。同时,以 绿色分拣中心建设运行为契机,督促上游供应商综 合考虑废旧物资处置便捷性,利用节能技术改进产 品能效、优选环保材料、采用绿色包装,降低废旧 处置环境污染 ; 优化下游废旧回收商绩效评价体系, 引导企业提升绿色环保意识,依法合规处置废旧物 资,驱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链转型,完善资源循环利 用、产品退役综合利用等标准,优化产业碳跟踪、 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助力供应链绿色发展,全面 构建废旧物资科学循环再利用体系。 22 23 国家电网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动绿色数智供应链贯通融合,促进上下游企业各环 节、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衔接、高效运转,充分 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发掘废旧物资价值, 实现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 “无废”理念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废降耗的有效路径,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9 年以来,国网 新疆电力围绕废旧生产物资回收利用问题,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倡导 “共创、 共享、 共赢”创新路径,积极打造由电力企业、花卉种植、农业合作社、社区等共同 组成的报废物资再利用生态圈,构建各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报废物资再利用” 运作模式。 并依托 “小小废旧生产物资蕴藏大能量” 这一活动载体, 积极开展 “ ‘帽’ 美如花” “美轮美奂” “ ‘绳’ 采飞扬” “求 ‘桶’ 存 ‘椅’ ”等一系列废旧生产物资 绿色处置项目,充分挖掘废旧生产物资剩余价值,提高废旧物资处置效率。 项目开展至今,共与 21 个利益相关方合作,已有 1870 顶报废安全帽、10 根报 废安全绳、5 个废旧油桶以多种方式实现再利用,为企业节约处置成本约 2 万 余元,累计为利益相关方增加收入 15000 余元。此外,街道、社区、乡村等也 表达了强烈合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