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广州市节能政策与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20250410-唐文武

  • 资源大小:2.03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5金币 【人民币5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人民币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广州市节能政策与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20250410-唐文武

广州市节能政策与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 广州市节能中心 唐文武 2025年 4月 10日 目录 CONTENTS 1 “十四五 ”节能降碳政策 2 广州节能降碳实践 3 广州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30 60 双碳战略背景 温室气体带来的气候问题 全球气候现状 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 温室效应日渐增强 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 海平面上升 吸收 CO2导致海水酸化 2015年 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 21次缔约方大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 把全球平均气温 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C之内 ,并为把升温控制在 1.5C 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 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海洋吸收 二氧化碳的 能力下降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形成恶性循环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双碳目标首次提出 2020年 9月 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言 ⚫ 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 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 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 投入、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 ⚫ 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 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 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 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到 2030年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 比 2005年下降 65%以上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 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年增 加 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 到 12亿千瓦以上 。 30 60 双碳战略背景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碳,是 CO2,一种化合物,无色无问, 气体 。 碳,是空气成分,无处不在, CO2占比 0.031, 浓度高了会闷 。 碳,是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是冰川融化,是海平面上升,是北极熊找不到食物。 碳,是成本,是真金白银 中国 100元 /吨 ,欧洲, 2023年 EUA价格从年初的 100欧元 /吨下降到年末的低于 70欧元 /吨, 全年平均价格为 83欧元 /吨碳,分析师预测 2027年 平均碳价预测为每吨 111.14欧元 。 碳,是碳足迹,是 ESG,是产品准入,是产品的通行证 Apple 在 2024 环境进展报告 中宣布,自 2015 年以来 Apple 已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降低 55 以上。到 2030 年在整个价值链实现碳中和 。这一 目 标的核心是在 2015 年 的基础上减排 75。 碳,是关税,是升级版贸易规则,是国家的竞争力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欧盟碳关税” 是全球首个碳关 税法案,于 2023年 4月颁布, 2026年起开始征收。 基本逻辑是令进口高碳产品承担与欧盟产品一致的碳排放成本 , 即支付欧盟碳市场 EU-ETS碳价与本国碳价之间的差额, 避免“碳泄露” , 即由于欧盟碳市场机制下本地高碳行 业需要为碳排放支付高昂成本 ,导致更多 从其他国家进口高碳产品或将生产转移到海外 。 不久的未来,碳,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0 60 双碳战略背景 碳是什么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节能和提高能效 是当前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 降碳手段 。若我国单位 GDP能耗 达世界 平均,每年可节能 13亿标煤,减排 CO2 34亿 t, 约占 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 1/3。 30 60 双碳战略背景 能源是碳排放最主要来源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30 60 双碳战略背景 关于节能的几个认识 ( 1)节能不是不用能 节能 不是 简单地 少用或者不用 能源,而是通过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能源消费总量以及不必要 的能源 浪费 ;力求在满足相同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使能源 消耗量减少 ,或者以 相同数量的能 源消耗 生产出更多的 产品或产值 。 ( 2)节能不是不用化石能源 虽然新能源电力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基数小,在发电量中占比还比较低,同时由于新能源电力的不稳 定性,需要 燃煤发电作为基底支撑电力调峰 。我国的清洁煤电还将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在发 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时 ,大力发展 “清洁煤电 CCUS” ,发挥煤炭资源丰富性、经济性、可洁净 性和保障度高的特点,是从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等国情出发,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等国家 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方向,是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 源体系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 ( 3)不同阶段,节能有不同的重点任务 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仍需要较大的 能源消费支撑 。 为降低碳排放,“ 一刀切 ”限制能源生产和消费,过早过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将会影响经济 持续增长,影响我国现代化如期实现。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强度 到 2025年 , 万元 GDP能耗 /碳 排放 比 2020年 下 降 13.5/18 总量 能源消费总 量得到合理控制 强度 单位 GDP能耗 /碳排放、单位地区 生产总值能耗 /碳排放、万元工业 增加值能耗 /碳排放 单位产品能耗 /碳排放、单位面积 能耗 /碳排放、人均能耗 /碳排放 总量 综合能源消费量 /碳排放。省、市、县;用能单位(集团、子公司) 能源消费 中央财政将新增安排资金支 持实施新一轮 贷款贴息 政策。 消费品换新 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 扶持政策 , 确保 “直金白银”的惠民政策 直达 消费者。 2024年 3月 25日 “ N”央对地专项转移支付 关于 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 付预算的说明 2024年 废旧电 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 预算为 75 亿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 实现 长期碳中和目标 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促进产业升级 大规模设备更新可以推动企业采用更 高效、环保的设备,从而 降低能耗 / 碳排放和碳排放。 01 推动技术创新 为了满足更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可 能会投入研发更先进的 低碳技术 。 03 更新换代的设备往往具有更高的 能效标准 ,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 和相关的碳排放。 提高能效02 扩大绿色消费 以旧换新政策可以激励消费者选 择 更节能、环保 的消费品,如节 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 04 循环经济 通过 回收和循环利用 旧设备和产品, 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开采新资源所需 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05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2024年,国家首次统筹安排 超长期特别国债 资金 3000亿元 (占当年 1万亿总发行量 的 30)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近 1500亿元 用于工业、能源电力、 老旧电梯、农业机械等领域设备更新,剩余 15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5年,支持规模进一步扩大至 5000亿元 (占 1.3万亿总发行量的 38),重点投向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 资金用途明确设备更新资金通过两种方式落地 直接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设备更新项目取消“总投资不低于 1亿元”门槛,简化审批流程, 扩大支持覆盖面。 贷款贴息中央财政对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比例从 1提高到 1.5,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两大增量政策“两新” 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叠加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约谈 湖北、陕西、甘肃、青海 、浙江、安徽、广东、重庆 8省(市)节能主 管部门 “十四五”前两年,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后,能耗 /碳排放强度下降仍滞后于“十四五”目标进度要 求 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松弛; 节能审查、节能监察、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等工作开展不力; 工业、建筑、交通、 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存在短板 ; 可再生能源消费水平有待提高,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节能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 紧盯“十四五”能耗 /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任务,按年度按季度强化进度管理,分地市、分行业、分企业全 面摸排能源消耗、投入产出、成本效益; 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 要深入开展能效诊断,强化节能技术和资金支持,加大存量项目节能改造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消费,提升节能管理精细化水平; 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坚决杜绝以节能、“双碳”为名“一刀切”限制企业用电。 能耗强度下降滞后目标进度被约谈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一)国家级 1.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 3.关于印发 2019-2020年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 实施方案(发电行 业) 纳入 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并做好 发电行业配额预分配工作的通知 4.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1、 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二)省级 1. 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 2020修订 2.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 2023年度 碳排放配额分配 方案的通知 3.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我省控排企业 2023年度碳排放 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 相 关工作的通知 现行降碳法律法规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 1N” 政策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政策设计与执行并重的阶段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为了建立完善的 碳核算制度 ,加快推进 企业碳核算 工作,实 行 重点企业直接报送碳排放数据制度 ,国家发改委分颁布了 24个碳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基本覆盖了我国 除居民生活外 的所有重点行业,成为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的重要 依据。 各行业基本结构及核算思路一致,共包括 7个主要内容 适用 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 保证和文件存档、报告内容 。 国家已颁布 24个行业碳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二、广州节能降碳实践 国家已在不断制定并完善有关双碳标准体系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2023年 10月 19日生态环境部、市 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 温室气体自 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CCER重启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 CCER-14-001-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 CCER-01-001-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 CCER-01-002-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红树林营造( CCER-14-002-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甲烷体积浓度低于 8的煤矿低浓度 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 CCER10001V0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 CCER07 001V01) 2025年 1月 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 6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广东省 已出个六大碳普惠方法学 广东省林业碳汇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 广东省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 广东省使用高效节能空调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广东省使用家用空气源热泵 热水器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 广东省废弃衣物再利用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 广东省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 2023年版)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碳交易试点城市情况 我国自 2013年起分两批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覆盖以下 7个省市及深圳经济特区 试点范围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 。 覆盖领域 试点市场涵盖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等十余个行业,涉及二氧化碳( CO₂)、甲烷( CH₄)等 7 种温室气体。 试点成效 截至 2023年 9月 , 7省市试点累计成交额达 152.63亿元 ,交易价格稳定在 40-60元 /吨 区间,为全国 碳市场建设提供了经验。 全国碳交易市场 市场启动与规模 全国碳市场于 2021年 7月 16日 正式上线,覆盖 火电行业 2162家企业 ,年排放量约 45亿吨 , 是 全球规模最大 的碳市场。 交易数据 截至 2025年 4月 9日,累计成交量 6.37亿吨 ,成交额 4365.12亿元 ; 2025年碳价稳定在 85.5元 /吨 。 价格与运行特点 碳价从启动初期的 48元 /吨上涨至 2024年 7月的 91.6元 /吨, 涨幅达 90.8,整体运行平稳。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配额履约率高达 99.5,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 试点与全国市场衔接 试点地区企业自纳入全国市场后,不再参与地方试点交易。 碳排放交易情况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增量从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中剔除,鼓励清洁能源发展 。 这一政策调整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 策环境,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了对 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奠定了基础。 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总量控制 原料用煤(如化工原料)不再计入 能耗 双控和煤 炭消费总量考核,解决了此前原料煤与燃料煤混 同统计的问题,减轻了高附加值产业的用能压力 。 提高了 能耗 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促进了产业 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 原料用能与燃料用能区分管理 01 02 政策调整优化 考核机制更趋科学化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2021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 “能耗 双控向碳 排放双控转变 ”,并在 “十四五 ”期间逐步推进。 2023 年国务院明确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 2025年将全面完成转型。 政策导向转变 碳排放强度成为核心约束性指标 , 能耗 强度目标 逐步弱化。例如, 2024年碳排放强度下降 3.4, 但未达目标,凸显未来需强化碳减排考核 。 更加注重碳排放的控制,促使各地区和企业更加 重视碳排放管理,推动了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产业 结构的优化 。 考核指标调整 政策调整优化 向碳排放双控过渡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政策调整优化 管理灵活性增强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加强节能审查,对未批先建、能效不达标的项目 严格限制, 同时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和绿电 替代 , 有效遏制了高耗能 、 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发 展 。 严控 “两高 ”项目 国家发改委对 能耗 强度下降滞后地区进行约谈, 强调以 能耗 强度为刚性约束,避免单纯依赖总量 控制 。 能耗 强度优先 政策调整优化 强化重点领域管控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制度体系转型 出台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工作方案 , 推动碳预算管理、碳评 价等新机制落地,为 “十五五 ”全面实 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 技术标准细化 针对原料用能复杂场景 ,行业正制定 细分标准以提升统计准确性,避免考 核误差 。 政策调整优化 政策衔接与配套完善 一、“十四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 “十四五 ”时期的调整 体现了从 “简单控能 ”向 “精准降碳 ”的转型, 通过区分能源属 性、强化碳排放约束、增强管理弹性 ,既保障了经济增长的合理用能需求,又为 “双碳 ”目标提供了制度支撑 。 “十五五”时期 将 实施 “强度为主、总量为辅” 的碳排放双控 ,建立碳达峰碳 中和 综合评价考核 制度。 碳达峰后 将 转向 “总量为主、强度为辅” ,强化碳中和目标约束。 政策调整的总体特点 及未来政策趋势 二、广州节能降碳实践 明确 “十四五”双控 目标 并分解 下达 向重点用能 单位 分解 下达 目标 2024年和 2025年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 ) 2024年 绿色电力消费 占比 40的 40家, 35的 83家, 30的 67家, 25的 93家。 2025年 绿色电力消费 占比 5034家, 45的 6家, 35的 83家, 32的 67家, 27的 77家, 25的 16家。 能耗 总量控制目标(吨标准煤) 2024年总 能耗 控制在 942万吨标煤 ; 2025年总 能耗 控制在 976万吨标煤。 节能目标 能耗 强度指标和目标值 同比保持下降,最高同比 下降 5。 能耗双控目标 到 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2020年 下降 14.5,能 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 减排目标 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省 下达考核目标的要求。 二、广州节能降碳实践 一、工业领域 遴选 65 种主要产品 139 项国内能效标杆值, 53 项单位产品 能耗 行业平 均水平值, 1017 类工业产品 809 项先进值、 850 项准入值及 1015 项限 额值, 32 个重点用能行业共 387 个重点产品的用水定额领跑值、先进值 和通用值。 二、非工业领域 汇总 10 个非工业行业 75 项引导值、 48 项基准值和 73 项约束值 。 三、设备能效领域 汇总 16 大类重点用能设备和 2 个重点用能系统,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1273 项 1 级能效值、 1591 项 2 级能效值(含 97 项节能评价值)以及 1674 项 3 级能效值 。 四、产值能效领域 整理广州市 34 个大类行业、 77 个中类行业的产值能效水平及主要能源 品种实物消费量 。 五、产品水效领域 整理 32 个重点用能行业、 387 个重点产品的用水定额先进值、准入值和 限额值。 公布 相关指南 广州市产业能效指南 二、广州节能降碳实践 公布 绿色技术目录 广州市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9d61e61323bc8dd4f0c6020050512a31.pdf gz.gov.cn

注意事项

本文(广州市节能政策与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 -20250410-唐文武)为本站会员(小光伏)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401608886@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公众号二维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