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3)—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pdf

  • 资源大小:7.26M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3)—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pdf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能源基金会 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 引用方式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工作组(2023),“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 2023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北京,中国 插图来源www.pexels.com;www.unsplash.com及网络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3年度报告工作组 2023年11月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 年度报告(2023) 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联合主席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原院长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 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摘要 宫继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2023 年度报告总召集人) 尹志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雷 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鲁 玺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 张 强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 教授 刘 欣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 蔡慈澜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后 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秘书处负责人 第一工作组 尹志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召集人) 王丽娟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王 茜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耿冠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马井会 上海市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迟茜元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活泼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于海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第二工作组 雷 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召集人) 董战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林永生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汤维祺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力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数据学院教授 张 立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后 郑逸璇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研究室主任 副研究员 工作组成员列表 第三工作组 鲁 玺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召集人) 柴麒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李晓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 气候战略理论和模型研究室主任 张 达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刘 俊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吴 睿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主任 高级工程师 张少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胥小龙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总工 政策规划专委会主任 胡 姗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张 贤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 研究员 陈文会 北京化工大学讲师 郑 博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 汪旭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 张 宁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长聘副教授 王家兴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 第四工作组 张 强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 教授(召集人) 张增凯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王旭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李 伟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 张少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IIASA 研究员 程 静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后 同 丹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 覃 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赵红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讲师 第五工作组 宫继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召集人) 陈仁杰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戴瀚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黄存瑞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 李湉湉 中国 CDC 环境所研究员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室主任 肖清扬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 谢 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薛 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 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 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第三期, 以“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为主 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 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 系,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 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 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等五方面设 计了20项指标,通过追踪各项 指标的进展,分析中国在碳中和 与清洁空气协同道路上面临的挑 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CONTENTS 目录 摘要 . 6 第一章 引言 17 第二章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21 2.1空气质量变化 22 2.2气象条件对AQI 的影响 . 29 2.3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32 第三章 治理体系与实践 . 37 3.1协同治理体系建设 . 38 3.2协同治理政策 40 3.3地方实践 . 42 第四章 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 47 4.1能源结构转型 48 4.2产业结构转型 51 4.3交通结构转型 55 4.4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 57 4.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60 4.6新型电力系统 63 4.7污染治理进程 65 第五章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 69 5.1人为源碳排放 70 5.2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汇 73 5.3污染物排放及协同减排进展 .75 5.4协同减排路径 78 第六章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81 6.1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 . 82 6.2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 . 86 6.3协同治理的健康收益 . 91 参考文献 93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6 摘要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同时面临“碳达峰、碳中和” 与“美丽中国建设”两大战略任务,统筹推进降碳、减污已成为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 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 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推进生 2023 2060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7 2023 2060 态优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通过优化技术路径、设计政策组合, 推动清洁空气与碳达峰碳中和措施协同发力,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与探索的重点。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之间均对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具有显 著负面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气候变化应对和大气污染治理在科学机理、 目标体系、治理方案、应对措施和综合效益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协同效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8 施方案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减污降碳协同 治理工作迈向新阶段。以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为总抓手,生态环境部提出将减污和降碳 工作有机衔接、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推动当 前协同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减污降碳协同 增效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政策机制逐步完善, 试点成效日益显现,支撑保障不断强化,助力 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为全面、客观地跟踪评述我国在气候变化 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的工作进展,在能源 基金会和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支持下, 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 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在2021年联合发起 了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的编写工作。以此为平台,一批大气科学、环 境工程、能源工程、公共卫生、管理科学等领 域的国内学者开展跨学科交流合作,共同跟踪、 梳理、总结与分析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 同治理进程,助力形成政策制定、评价与优化 的闭环,推动协同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 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 径年度报告第三期,以“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为主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 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 益等五方面设计了20项指标,通过追踪各项指 标的进展,分析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 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4 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 ● 能源结构转型 ● 产业结构转型 ● 交通结构转型 ● 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 新型电力系统 ● 污染治理进程 2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 空气质量变化 ● 气象条件对AQI 的影响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3 治理体系与实践 ● 协同治理体系建设 ● 协同治理政策 ● 地方实践 5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 人为源碳排放 ● 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汇 ● 污染物排放及协同减排进展 ● 协同减排路径 6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 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 ● 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 ● 协同治理的健康收益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9 O 3 气象条件较为不利,有利于臭氧浓度增加。 转差的气象条件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 区、汾渭平原、成渝地区2022年5-9月O 3 浓 度同比分别上升8.5、8.1、3.0、11.0, 较近 5 年均值分别上升 2.7、6.4、2.1、 10.7。2022 年我国共出现了 10 次沙尘天气 过程,较2021年偏少3次,较近5年平均偏少 2.2次,气象条件整体有利于2022年春季沙尘 天气偏少偏弱。 2022年全球三种主要温室气体(CO 2 , CH 4 ,N 2 O)浓度达到观测历史新高,加剧气候 变化。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1991-2020)偏 高0.62℃,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0。长 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出现大范围破纪录的高温 热浪,南方遭遇严重的夏秋连旱,华南东北暴 雨过程频发,呈现出时间长、强度大、极端性 强的特点。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极端气候变化 相比平均气候变化更为剧烈。中国区域极端暖 事件将明显增加,冷事件显著减少,极端降水 事件整体呈现显著增多、增强趋势。2022年我 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小年景,10米高度年平 均风速较近10年平均值偏小0.82;太阳能 资源为偏大年景,年平均水平面总辐照量为近 30年最高,并且两者都呈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 异。在“碳中和”减排情景下,2040-2049年, 我国东部风能太阳能资源趋于增多,其时间变 率均呈减小趋势,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稳定性将 增强,但对于风光资源未来变化预估,不同区 域、不同排放情景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及不 确定性。 2022年,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 相比2021年均有所下降。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 城市 PM 2.5 年均浓度为29 g/m 3 ,相比 2015年下 降 35.6;PM 2.5 年均浓度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城 市数量上升到 253 个,相比 2015 年增长 139。 2015年至2022年,全国及各个重点区域的PM 2.5 年均浓度的三年滑动平均值呈现持续下降。全国 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 3 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 90百分位年平均浓度为145 g/m 3 ,相比2021年 上升了 5.8。2022 年 O 3 浓度年评价值达到国家 二级标准的城市数量为247个,占比72.9;全 国城市O 3 超标天数占比为6.5。从三年滑动平 均值来看,2015-2019年间全国及重点区域O 3 浓 度持续上升,而2020-2022年间则出现持平或者 小幅度下降。2022年全国城市PM 2.5 重度及以上 污染天数占比为 0.7,相比 2015 年下降 75。 与此同时,重污染期间PM 2.5 浓度峰值也大幅下降。 经过近十年的大气污染治理,我国空气质量的空 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2022年河北省各城市已退 出 PM 2.5 污染最重的前10名,污染中心向陕西和 河南转移。 2022年全国平均PM 2.5 污染气象条件与 2021年相比略偏不利。其中长三角和珠三角 地区气象条件有利于PM 2.5 浓度下降,PM 2.5 污 染气象条件指数较2021年分别下降约6.1 和1.7,较近5年平均分别下降5.4和 6.9。而京津冀及周边、成渝地区和汾渭平原 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近5年平均和2021年均 偏差,有利于PM 2.5 浓度上升。O 3 气象条件评 估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5-9月全国平均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1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10 2022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理 协同进一步深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 进一步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发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 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 坚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大气减污降 碳协同增效行动”。全社会在推进协同治理的 必要性方面进一步加深共识,并围绕协同治理 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4个重点研究 方向。主要包括协调发展与减排,统筹治理目 标与实施路径;平衡整体与局部,优化联防联 控和区域协同;兼顾短期与长远,探索政策工 具与治理机制的创新模式;融合政府与市场, 建立开放、透明、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 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一体考核的总体要求下,中国协同治理政策在 实践中不断发展。以准入与考核等为导向的协 同治理行政管制手段效能逐步发挥,重点行业 建设项目和产业园区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试点、碳监测评估试点等工作稳步推进,温室 气体排放控制相关内容纳入“十四五”污染防 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进 一步优化。以碳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激励政 策在应用中持续完善和创新,建成全球覆盖排 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气候投融资试点涉及 资金达2万亿元左右。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减污 降碳社会治理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低碳技术 目录、碳普惠、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等工作取 得新进展。 各地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工作落地实施。截 至2022年底,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陕西、宁夏等省(区)正式印发了 地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文件,推动地方实 践工作。然而总体而言,中国城市碳达峰状态 与经济水平、碳排放总量、PM 2.5 浓度达标情况 等方面尚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特征。2015- 2021年间,全国3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 有105个城市实现了PM 2.5 年均浓度和CO 2 排 放量协同下降,与2015-2020年间数量持平; 有9个城市的PM 2.5 年均浓度和CO 2 排放量均 呈现升高态势,比 2015-2020 年间减少 8 个。 大多数城市PM 2.5 浓度和CO 2 排放量未能实现 协同下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亟需在城市 层面进一步推进。 治理体系与实践 2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11 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结构调整态势出现新 变化。在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双重”刺激下, 煤炭和新能源“双向”增长。2022年煤炭消费 量占比56.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非化 石能源消费占比17.5,较2021年提高0.8个 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创新高,全口径并 网太阳能、风电、核电、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增长31.2、16.2、2.5和1.0,太阳能、 风力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1.19万亿 千瓦时),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作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 “压舱石”,煤电建设出现新热潮。积极稳妥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的战略为我 国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能源发展 新方略。 产业结构转型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较快成长。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由39.4 提高至39.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 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 15.1 提高至 15.5;新能源汽车产量 700.3 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国务院发布了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家 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 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等重 点文件,大力提升重点领域能效,以重点行业 达峰为突破,加快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 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制 定省级“双碳”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落 后产能市场退出机制,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 转型和发展战略新兴和高技术产业。 交通结构调整方面,运输结构进一步优 化。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同比增长 4.5,水路货物运输量增长3.8,公路货物 运输量降低5.5。居民绿色出行持续推进,全 国累计117个城市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46 个城市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97个城市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绿色出 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 到80以上。交通能效与清洁能源替代稳步提 升,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降低至4.10 L/百公里, 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降低至3.91吨标 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 增长96.9和93.4,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 量达到520万台。 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方面,建筑用能效 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中国建筑运行过程中的 碳排放总量为22亿吨CO 2 ,其中直接碳排放 呈下降趋势,占总排放的23;建筑运行用电 量显著增加,超过2.2万亿千瓦时,电力消费 导致的间接CO 2 排放增长至12.4亿吨,占比 57。北方城镇采暖的热力间接碳排放已呈现 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20。建筑领域逐 步从“建筑节能”转向“建筑减碳”,从消除 直接和间接排放两方面全面推动建筑领域的减 污降碳进程。在对建筑用能总量和强度两个维 度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用能结构优化和用 能柔性管理两个新的维度,在持续提高建筑节 能标准、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作的基础上,大 力推进建筑用能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等 可再生能源,推动建筑电气化进程。 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 3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1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稳步 发展,示范项目迅速增加,成本能耗持续下降, 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国 已投运和规划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接近百 个,数量较去年增长了近一倍;捕集能力达到 约400万吨/年,注入能力约200万吨/年, 分别较去年提高了约1/3和2/3。捕集成本较 国外具备一定的优势,化工行业一体化驱油成 本可低至105元/吨CO 2 ,电力和水泥行业捕 集成本仍然较高,分别为200-600元/吨CO 2 和 305-730 元 / 吨 CO 2 。CCUS 技术标准不 断完善,有关政策逐渐增多,同时,逐步提出 CCUS 在难减排工业领域的应用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面,大力推进新能源 安全可靠替代。截至2022年底,我国风电、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65、3.93亿千瓦, 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沙戈荒”电站建设 稳步推进,已有超过200 GW沙戈荒项目正 在建设中。新能源消纳水平不断提高,2022 年风电平均利用率达到96.8,光伏平均利 用率达到98.3。电力系统结构形态逐步优 化,“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分布持 续强化,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 路回路长度3.51万公里,新增投运的220千 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5531万千伏安。未 来新型电力系统中,预计风光电量占比将达到 70,各类型火电承担调峰调频和提供惯量 的重要任务。 大气污染治理持续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 底,已有94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共 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4.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 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占全国粗钢总产能三 分之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快速 推进,全国已完成4.6万余个挥发性有机物突 出问题整改;燃煤锅炉减少至不足10万台,并 已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清 洁取暖试点覆盖全国88个城市,完成农村散煤 治理3500万户,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面积达到 179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5;累计淘 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000多万辆,拆解改造内河 船舶4.7万余艘,全面加强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管, 连续五年开展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 一公开”监督抽查,督促6家车企实施环保召回; 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已达到19.3亿 亩次,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6.62亿吨左右;施工、 道路、堆场、裸地、矿山等各类扬尘治理不断 深入推进,全国城市降尘量明显下降,新增矿 山恢复治理面积约5.55万公顷。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13 2005-2020 年全国大多数省份 CO 2 排放呈 波动上升趋势,能源大省和工业大省主导了中 国 CO 2 排放变化趋势。其中,电力部门是多数 省份排放变化的主导因素,尤其是新疆、内蒙 古、宁夏和山西等能源大省;工业部门是河北、 河南、四川等省份排放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 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民用和交通 排放贡献相对突出。在此期间,全国绝大部分 省份(除宁夏和新疆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其中25个省份完成了“十三五”区域碳强度目 标。2005-2015 年我国已经有 31 个城市实现 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强脱钩,185个城市实 现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弱脱钩。 中国自8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生态保 护与修复工程(如退耕还林)使得森林面积 显著提升,森林面积的扩张等土地利用变化过 程贡献了约44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1980-2019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累积固定了 约 8.90.8 PgC,并呈现增加的趋势。我国现 有森林中龄林和幼龄林占据着主导地位,处于 生长阶段早期的森林一般具有更强的碳汇能力。 2000-2040年间,随着中国森林林龄增长,中 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将增加6.69 PgC。陆地碳汇 是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过程响应的结果,因此, 将陆地碳汇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要通过 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来优化林龄结构,以 便为“碳中和”战略目标中的工业减排赢得时 间窗口。 2015-2021年间,我国工业和民用部门 CO 2 减排与PM 2.5 污染改善呈现正协同效应, 尤其是燃煤过程,显示“十三五”期间结构调 整和散煤整治措施成效显著。道路交通PM 2.5 浓 度进一步下降46,但碳排放仍呈现较明显的 增长态势(上升17)。电力供热部门CO 2 减 排与PM 2.5 改善呈显著负效应,这是由于近年来 煤电规模持续增长以及气电的发展导致碳排放 增加,而电力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了PM 2.5 浓度 下降。燃煤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实现了 CO 2 排放与PM 2.5 污染改善正协同效益。各省份 燃油导致的PM 2.5 污染普遍下降,而绝大部分省 份的 CO 2 排放则呈上涨趋势。燃气导致的CO 2 普遍增加,但其作为清洁能源,对PM 2.5 污染的 贡献增加不显著。 实施因地制宜及突出重点的降碳减污协同路 径,可为我国深度改善空气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由于钢铁和水泥行 业比重较大且难以脱碳,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 其化石能源比重仍高达43.6,PM 2.5 暴露水平 为 14.4 μg/m 3 ;珠三角地区碳减排潜力主要来 自电力和交通运输部门,化石能源比重可下降至 15.9(PM 2.5 暴露水平 4.5 μg/m 3 );长三角碳 减排潜力主要来自电力和工业部门,PM 2.5 暴露 水平可下降至 7.4 μg/m 3 。电力行业能源结构转 型和靶向治理是协同减排的关键举措,将显著提 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70),大幅改善 人口密集区域的空气质量,而高污染机组提前 淘汰的靶向治理能够最大化协同改善效益。终 端用能电气化是电力以外其他行业实现碳及污 染物协同减排的重要途经,以钢铁行业为例,绿 电系统中大幅部署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能够在 2060年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4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14 2022 年我国人口 PM 2.5 暴露水平与2021 年持平,但比2015年下降了40.8,其中京 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污染暴露改善最为显著。全 国有38.3的人口居住在PM 2.5 超标地区,比 2015 年减少 37.5 个百分点。但 2022 年 O 3 暴 露水平在部分地区上升,与2021年相比,O 3 长期暴露水平上升6。长期和短期O 3 暴露相 关的过早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1.1和9.7, 显示其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NO 2 暴露 水平下降,2022 年全国 NO 2 年均浓度较2013 年下降了43.4。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保护 公共健康,我国需加强PM 2.5 、O 3 和 NO 2 的 协同治理,并实施更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策略。 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对人群健康影响严 重。有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气温创新高, 热浪暴露与约2万的超额死亡有关,经济损失 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68。研究发现,长期高 温暴露对死亡风险影响在低收入、低教育程度 地区更为明显。除此,寒潮和台风也提升死亡 风险,沙尘暴天气可能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 尽管气温升高导致野火增多,但相关的健康风 险研究仍存在空白。适应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极端天气预警、提高个体防 护和改进公共设施等。研究显示适应措施如绿 色屋顶和高反照率材料可以抵消高温带来的经 济损失。我国正建立基于风险的预警系统,并 在洪水早期预警中取得显著效果。全球多国已 建立高温热浪健康预警系统,取得良好健康收 益。我国也正在试运行热浪健康风险预警系统, 并在实践中获得了积极成效。 气候变化引发极端高温和热浪,导致臭氧 浓度增加,进而影响人群健康。我国13个城 市的研究表明,夏季高温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 死亡风险。华东地区研究发现高温和臭氧共同 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气候减缓政 策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但人口老龄化可能削 弱健康效益。中国政府推出绿色交通政策,降 低碳和污染物排放,提升民众健康。电动车普 及和电力清洁化可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和增加 健康效益。全球变暖加剧健康和经济压力,适 应性策略可以降低劳动力损失和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在治理机制层面,以“双碳”为 契机与驱动,我国初步构建了空气污染和气候 变化协同治理的顶层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在 科技支撑层面,通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能源、 产业、交通等领域的加速实践与应用,推进碳 达峰碳中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双重目标的实 现,实现人民健康、绿色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然而,我国PM 2.5 污染水平仍超过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标准6倍以上,碳排放仍呈现缓慢增长 态势,污碳协同改善局面尚未形成。空气污染 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导致极端 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人群面临气候污染与空气 污染导致的复合健康危害风险。同时,支撑降 碳减污协同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源头治理技 术在空气质量改善中的作用亟待加强,在持续 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方面依然 面临巨大挑战。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5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15 学、精准、靶向治理的需求,制定因地制宜及 突出重点行业、区域及城市的降碳减污协同路 径,指导我国降碳减污工作分行业、分区域有 序配合;以人群健康保护为导向,适时加严空 气质量标准并逐步与WHO等相关标准接轨, 牵引空气质量根本性改善。 (相关参考文献未逐一列出,详见第93页) 目前,我国仍处于碳污协同整体谋划系统 治理的初期,应持续以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为总抓手,加快完善减污降碳一体推进的任 务体系,统筹目标路径,创新政策机制,突出 空间协同、强化领域联动;应以源头治理为核 心手段,配合行政、经济及自愿手段,积极发 挥和提升结构转型在碳污协同治理中的作用, 加快能源产业交通结构低碳绿色转型;针对科 摘 要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16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17 第一章 引言 随着近年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得以明显 改善。然而,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果尚不稳定,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同时随 着污染治理进程的深入,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污染物减排空间逐渐收窄。“双 碳”目标提出三年以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成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 “1N”政策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谋划,以“双碳”行动进一步深化环 境治理,引领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实现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 色转型方向,成为解决我国环境治理系统性、引领性、实践性问题的加速器。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 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通过一系列 清洁空气政策的实施,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 积极成效,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013-2022 十年间,PM 2.5 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十连 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我 国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量明 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 提升。但当前改善成效还不稳固,我国面临着 气象条件相对不利,以及疫情后经济复苏带来 的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将增加的双重压 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仍然严峻。立足生态文 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中央做出 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大战略部署,生 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 “双碳”目标要求,开展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 效行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 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 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 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 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南京信息工程 大学联合发起,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组 织国内一线学者,通过构建我国空气污染与气 候变化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编制中国碳 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跟踪、 梳理、总结与分析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 同治理进程,识别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助力形成政策制定、评价与优化的闭环,推动 协同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CCAPP希望 通过组织报告编制工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 有志于投身这一领域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创造交 流平台,推动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与决 策者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为推动气候变化与空 气污染协同治理贡献集体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在科学机理、 目标指标、应对措施、综合效益和治理体系等 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本报告以空气污 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 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度交叉融合为导向, 从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 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与减排路径、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等五个方面出发设定20项 指标。较上期报告,本年度报告更新了气象条 件对AQI的影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协同治 理政策、建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四项指标,进 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追 踪各项指标的进展状况,本报告逐步建立碳中 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识别中国在 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上面临的挑战并提 出解决思路。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19 01 引言 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碳中和 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系列报告 的背景、宗旨、意义及本年度报 告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02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第二章聚焦空气污染与气候 变化,通过空气质量变化、气象 条件对AQI的影响与气候变化及 其影响共三项指标,分析气候变 化与大气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 治理体系与实践 第三章关注治理体系与实践, 包括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协同治理 政策及地方实践三项指标,跟踪 国家和地方层面协同治理体系建 设进展,总结协同治理实践经验。 03 04 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 第四章针对结构转型与治理 技术,梳理出能源结构转型、产 业结构转型、交通结构转型、建 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碳捕集利 用与封存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及 污染治理进程七项指标,追踪我 国在结构转型及减排治理技术方 面的进展状况,总结经验并识别 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 第六章在健康影响与协同效 益方面设定了空气污染与健康影 响、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以及协 同治理的健康收益共三项指标, 探讨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影响健 康的机制,分析协同治理的健康 效益。 06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第五章介绍大气成分源汇及 减排路径,包括人为源碳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汇、污染 物排放及协同减排进展和协同减 排路径四项指标,解析了中国主 要大气成分历史排放变化及驱动 因素,提出了我国未来温室气体 减排与空气污染治理的协同路径。 05 CCAPP自2019年起每年编写报告,总结梳理我国在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的进展, 收获了积极反响。2023年编写过程中共组织了5次学术沙龙,建立了合作平台与机制,上百位专家 参与了研讨和报告评审工作,得到了专家们的大力支持。未来希望能继续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监测指 标体系,将年度报告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为推动我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20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 21 第二章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是衡量国家和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果的直接反映, 气候变化与其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强度高和极端性强的特 点。另一方面,气溶胶可以通过改变大气辐射收支来影响气候系统,以及 风光等气候资源。因此,实时追踪全国及区域的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状况, 将有助于更加科学、精准制定“双碳”和“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加强国 家和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驱动力。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 202322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 2.5 年平均浓度为29 g/m 3 ,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二 级标准(35 μg/m 3 ),仍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 准(15 μg/m 3 ),但相比 2015 年(45 g/m 3 ) 下降35.6(图2-1a)。2015年至2022年, 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大气PM 2.5 浓度 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21- 2022年间,京津冀及周边和珠三角地区PM 2.5 浓度持续下降,而汾渭平原和成渝地区PM 2.5 浓度有小幅反弹。考虑到气象条件和2020年开 始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空气质量年际变化的影响, 基于污染物浓度的三年滑动平均值对空气质量 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如图 2-1b 所示,2015- 2022年间,全国及各个重点区域的PM 2.5 年均 浓度的三年滑动平均值呈现持续下降。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 3 日 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 90-194 g/m 3 ,年平均浓度为145 g/m 3 ,相 比 2021 年(137 g/m 3 ) 上 升 了 5.8( 图 2-1c)。2022 年 O 3 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 第90百分位数年均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3)—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pdf)为本站会员(灰色旋律)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401608886@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