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崇仁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1 崇仁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 略决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碳 达峰碳中和重要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全县碳达峰行动,根 据中共抚州市委、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抚州 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 位,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 体布局,坚持“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 破,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总方针,以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绿色低碳 发展为关键,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扎实有序推进全 县碳达峰行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确保全县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全力打造“美丽崇仁” 新篇章。 2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 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 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 2025 年,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 源消费比重完成市下达指标,为如期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 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 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大提高,清 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走在全市前列,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 提升,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 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 体系全面形成。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高, 顺利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3、 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提升燃油油品利用效率, 3 逐步降低成品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加大电能替代力 度,深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程。因地制宜、 以气定改、以电定改,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 提升终端用能设备的电气化率。加快完善城市天然气管网 建设,实施“气化乡镇”工程,扩大乡镇天然气覆盖范围。 (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 态环境局、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新能源。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新能源开发 利用力度。实施“光伏”专项工程,结合土地和屋顶资源, 分行业、分领域推进光伏发展,丰富“光伏”应用场景。 以崇仁高新区、大型商场、党政机关、学校、公共事业单 位等为重点区域,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鼓励居民在 自有产权住宅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推进太阳能与常规能 源有机融合,建设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持续扩大太阳能 在建筑供暖、生活热水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孙坊镇渔光互 补光伏发电、巴山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航埠镇林光互补 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风电开发, 在相山镇、礼陂镇、许坊乡等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以高效清洁利用为重 点,推动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气 化利用等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综合应用。探索地热能开发 利用,在宝水新区推广浅层地源热泵技术。到 2025 年,光 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5 万千瓦以上。 (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 4 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供电 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可持续 转型,建立健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提 升能源输送网络,补齐全县电力骨干输配网架短板,全面 提升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化并网冲击能力。加快能源基础设 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 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传统高载能工业负 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 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到 2030 年,全县电网 具备 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鼓励投资建设以消纳可 再生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新 型储能系统示范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 光储一体化,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推进电化 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智 慧安全储能系统项目建设,推动储能系统耦合风电、光伏 发展,支持储能电站参与深度调峰、旋转备用、紧急短时 调峰等电力辅助服务。到 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1 万千瓦。(县发改委、县供电公司、县科技局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1.推动传统产业有序碳达峰。加快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新设备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推动输变电行业有序 达峰,支持油浸式电工钢带配电变压器、干式电工钢带配 5 电变压器等节能产品生产与推广。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推 动无六氟化硫技术在输变电设备中的应用。推动化工行业 碳达峰,优化用能工艺,积极采用内返渣工艺、设置余热 回收换热器回收烟气热量等节能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和能源利用率。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深入挖掘水泥领域 节能降碳潜力,加快水泥行业非碳酸盐原料替代,在保障 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电石渣、磷石膏、氟石膏等 含钙资源替代石灰石比重。推动造纸包装行业碳达峰,推 进能源结构调整,以天然气或生物质热电联产逐步替代现 有的燃煤热电联产。推动高效双盘磨浆机、蒸汽冷凝水闭 式回收、纸机封闭气罩热能回收、造纸透平式真空泵等先 进技术的普及应用。完善废纸回收机制,实现造纸行业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崇 仁高新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依托我县输变电产业优势, 全力推进恒翔电气二期、铭源电气二期、明正集团智慧安 全储能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输变电产业向高压、特高压、 储能设备等方向延伸。瞄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下游 细分领域,大力发展节能新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储能设 备和充电桩设备,加快推进圣大建设产业园、万泰铝业铝 箔、美磁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 展工程”,加快推进伊发 5G 数字智慧工厂、赣电电气互感 器生产基地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积极推动 江西崇仁输变电智能装备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加大崇仁 6 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的推广和运用,打造 成为全国输变电行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县工信局、县发 改委、崇仁高新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强化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常态化监管,实施项目清单 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掘存量项目的节能潜 力,加大节能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排查在建项 目,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对于产能已饱和的 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产能 置换政策。对于能耗量较大的新兴产业,要推广绿色节能 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新兴产业能效水平。(县发改委、 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崇仁高新区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4.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围绕输变电、新能源新材 料等行业领域,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引导产 业基金加大对输变电行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在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实 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提升节能 减排能力。推动绿色发展服务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 的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审计、能 效评估、能源监测、技术咨询等服务。(县工信局、县生 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崇仁高新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 1.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 7 式,结合低碳化、集约化的城镇化进程,合理规划城镇建 设规模。倡导绿色低碳设计理念,积极建设绿色城市、海 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无废”城市。持续开展绿色建 筑创建行动,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 及绿色生态城区、重点功能区内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 比例。实施民用建筑能效提升行动,更新提升居住建筑节 能标准,提高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城市绿色化建设。积极 推广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 周期内的绿色建造。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严格既 有建筑拆除管理,杜绝大拆大建,提升城乡建筑品质。 (县住建局、县工信局、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 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老旧建筑节能改造。加大老旧建筑改造力度, 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开展以节能改造为核心,结合 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等改造内容,统筹推进绿色化综 合改造模式。在改造的过程中,注意适用原则和经济性, 可根据节能评估的结果,对于改造费用大于新建建筑费用 的既有建筑进行拆除;对于改造费用小于新建建筑费用的 既有建筑,则可通过外保温、内保温和夹芯墙保温等多种 形式围护结构以及供热管网保温改造等形式降低保暖方面 的能耗。提高采暖空调系统和电气系统效率,加快高效节 能型灯具普及,采用电梯智能群控技术提升电梯能效。引 导居民在更换门窗、空调、壁挂炉等部品及设备时,采购 高能效产品,降低能耗。(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 8 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强生物质能、地热能、 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和 工业余热集中供暖。在建筑用能领域推广高效电气化应用 技术与设备,宜电则电,充分发挥电力在建筑终端消费优 势。在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 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引导生活热水、炊事用能向电 气化发展,不断提升建筑电气化率。在太阳能建筑领域, 推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 “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加大在崇仁高新区、大型商场、 学校、医院、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 在城市酒店、学校和医院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 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商 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持续加大农村电网 改造提升力度,提高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广被动式太 阳能房等适宜技术,推进农村屋顶光伏发展。淘汰和更新 老旧农业机械装备,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农用 电动车辆等节能机械和设备设施,发展节能农业大棚。鼓 励农村住房建设同步实施墙体保温、屋面隔热、节能门窗、 被动式暖房等节能降耗措施,引导建设结构安全、风貌乡 土、功能适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轻钢农房。鼓励生 物质热电联产、生活垃圾发电、风能和光伏发电,支持以 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建设规模化沼气或生物质气化工程, 9 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发电上网。(县住建局、县发改委、 县农业农村局、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行动 1.完善县城路网布局。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 区”的道路布局理念,实施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 重视支路建设,对县城建成区制定支路打通方案,着力提 高支路网密度,畅通道路微循环。对具备条件的路口进行 拓宽改造,实施增加路口转弯车道等改造措施,提高通行 能力。(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自 然资源局、县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构建以 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县城公共交通系统。支持农村客运公交 化改造,逐步提高农村公交服务水平。提高乡镇客运班车 通达率和覆盖率,实现公交线路与镇村公交、城际公交线 路停靠站点和新客运中心站场实现“零距离”换乘,推动 城乡客运一体化。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平台建设,提升公交 运行安全监控、智能调度、应急处置等管理能力,便利乘 客出行乘坐。(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发改委、县 公安局、县公交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交通装备及设施绿色发展。全面落实汽车国六 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逐步淘汰 高能耗、高排放车辆。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 度,提高城乡公交车、出租车、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 能源汽车比例。完善智慧绿色充电基础设施网络,重点推 10 进综合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停车场、景区、住宅小区等 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车更新和使用激励、便利 通行与差异化收费等相关政策。到 2025 年,公共领域新增 或更新出租车、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 80。(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 局、县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加强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 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开展人行道净化 行动,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单车或步行出行。 影响和培育乡村居民绿色出行意识,扩大新能源汽车在乡 村的推广规模。鼓励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资源 整合,为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加快推进网约车平台 公司、车辆及驾驶员合规化进程。鼓励汽车租赁业网络化、 规模化发展,依托车站等客运枢纽发展“落地租车”服务, 促进分时租赁创新规范发展。(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 县公安局、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城管局等按职责 分工负责) (五)节能降碳减污增效行动 1.增强节能管理综合能力。实施用能预算管理机制,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统筹项 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综合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 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 责任,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健全完善节能 监察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节能监察机制。开展节能监 11 察行动,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审查管 控力度,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电价等手段, 切实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节能诊断服 务机构和人才队伍,提升能源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 平。(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 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重点节能降碳工程, 开展建筑、交通、照明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 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镇综合能效提升。实施 崇仁高新区节能降碳工程,推进园区供热、供电、污水处 理、再生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能源系统 优化和梯级利用,探索打造节能低碳园区。推进重点行业 节能改造升级,深入挖掘化工、造纸、建材、有色等行业 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提升行业能效水平。 (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科 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变压器、电机、工 业锅炉、民用锅炉等通用设备为重点,全力推进能效相关 标准实施,提升通用设备能效标准。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 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运用税收、价格等政策,推广先进高 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 节能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 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 面落实。引导工业、交通、农业等终端用户优先选用清洁 12 能源,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热泵、电窑炉等新型设备, 推动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 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力度。强化源头防控,推进 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 动政策标准统筹融合,加快温室气体清单报告、重点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重点企业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报告等制 度建设。探索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加强甲烷、 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强化“三线一 单”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 的要求。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重点推动实施化工、造纸、 建材、有色等行业减污降碳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县生 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1.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抓住崇仁高新区获批 2020 年 省级循环化改造园区的机遇,积极推进园区供能、污水处 理、危废处置等基础设施集成共享。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探索协同共商、托管建设、股份合作等模式,创新园 区共建与利益分享机制。支持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合发 展特色载体,引导园区内龙头企业发挥在资本、品牌和产 供销体系方面的优势,建立有特色的孵化载体。推行园区 第三方污染治理、节能托管和产业废弃物第三方外包式服 务模式,提供污染治理、节能收益分享、废弃物回收加工 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完善园区内产业循环链条,推动园 13 区内企业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 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到 2025 年,崇仁高新区通过国家发改 委、财政部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县发改 委、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科技局、县 商务局、崇仁高新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 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 强回收网点、分拣加工中心、集散交易市场“三级网络” 体系建设。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提高规范化回收企业对个体经营者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 高居民交投家庭废旧物资便利化水平。实施消费者信用制 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 加快推进废钢铁、废旧电池、废旧电子电器、废塑料、废 玻璃、废纸、废旧轮胎等废旧物资的规范化、规模化、清 洁化利用。(县供销社、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生态环 境局、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 废弃农膜等回收利用,重点开展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集中 处置试点,建立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加强农药 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全面提升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率。 扎实推进农膜回收利用,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 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 燃料化利用,逐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清 洁化。重点实施秸秆变肥工程、秸秆畜禽工程、秸秆能源 14 工程和秸秆原料工程,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推行农作物秸秆深耕精细化还田、腐熟还田、秸秆养畜、 养殖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等循环利用模式,形成“秆沼 粮(果、菜、菌)”等生态循环链。到 2025 年,全县秸 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农膜回收率达到 85左右。(县农 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 类,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转运设施建设。推进生 活垃圾源头减量,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强化一次性塑 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 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快递包 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整治过度包装。推进生活垃 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提高能源化利用比例,探索厨余垃 圾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纳入“绿 宝”碳普惠制,全面调动公众垃圾分类积极性。到 2025 年, 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城镇生活垃圾资源 化利用率提升至 60左右。(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生态 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1.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围绕可再生能源高效 转换和能源高效利用,重点突破先进电力装备、高效输变 电能源转换、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与稳定控制等输配电技 术。积极开展工业装备、工业流程与系统再造的共性节能 技术研究。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 15 活等领域,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及多能 共用先进低碳技术。引进、转化一批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污水处理、气体净化、有毒有害材料替代及废弃物资源再 利用等先进工艺技术和成套清洁生产装备。鼓励企业积极 申报江西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争取一批新技术产品入选 江西省绿色技术目录。(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工 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崇仁科创中 心众创空间的引领作用,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加大专业孵化 器建设力度。采取“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推进低碳零 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地位,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研设 施、数据、检测等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强绿色低碳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 制,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绿色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进 “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生 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等按职责 分工负责) 3.加强“双碳”人才引育。持续实施“一企业一博士、 一产业一团队”人才引培“双一工程”,着力引进低碳技 术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 和创新创业团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需求,加强同赣 东学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属高校、职业院校合作, 16 加强在新能源、储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领域的人才 培养,构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研究型与技术型相 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社 局、县科技局、县教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固碳增汇强基行动 1.构建生态系统碳汇保护体系。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 保护力度,组建由专职护林员为主的管护队伍,对于禁伐 后的天然林地,由就近国有林场通过社会化服务代为管护。 建立自上而下的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严厉打击盗 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造林、非法占用天然林地或以低 质低效林为名违规采伐等破坏天然林的行为。对禁伐后天 然林实施必要的卫生伐、生态疏伐、育林择伐等抚育措施。 切实加大对天然林中幼林抚育、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 的资金扶持力度。(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 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稳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 修复速度,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升 全县碳汇总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持续推进屋顶、 墙面、桥体等立体绿化,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编制全县林 业碳汇开发方案,开发储备碳汇指标,积极参与全国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 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林业固碳增汇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森林碳汇人 17 工管理、碳汇计量与监测。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等新兴 技术在碳汇实测领域的应用。开展生态系统碳汇助力碳达 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充分发挥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在碳 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积极推动中国核证减排量 (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储备。鼓励各类社会资本 参与林业碳汇减排行动,完善森林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 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生 态环境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农业减排固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 建设“光伏设施农业”等农光互补低碳农业。优化稻田水 分灌溉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 效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氧化亚氮排放。实 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行动,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大力推 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推进畜禽污粪处理与利用设施提档升级,加强畜禽粪污资 源化利用,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到 2025 年,全县主要农作 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 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9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1.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 干部培训体系,生态宣传内容列入思政教育、家庭教育, 18 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 生态法制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报 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媒 体,打造多维度、多形式的绿色低碳宣传平台。充分发挥 社区作用,在社区内举办绿色消费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 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开发绿色低碳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 深入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 国低碳日、省生态文明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增强 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县委宣 传部、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气象局、 县团委、县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重点推动全县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大力 实施公务接待简约化和“光盘行动”,鼓励适量点餐,遏 制食品浪费。推动实施绿色办公,倡导公共机构集约节约 利用办公资源,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降低能源资源消 耗,营造绿色办公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产品供 给,培养民众绿色消费理念,带动家庭成员购买绿色产品。 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 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 场等创建活动,推广减碳行动激励机制,推行公民生态 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到 2025 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取得显著成效。(县发改委、县教体局、县城管局、县商 19 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委宣传部、县市场监 管局、县妇联、县团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 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 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推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制定实施企业 碳达峰工作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全 面核算本企业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节能降碳路径,“一 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 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县工信局、县发 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分阶段、分层次对各级领导干 部开展专题培训,把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 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其重要 意义、内涵、特征、路径。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 不断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 自学,在运用好研讨交流、专家授课、调查研究、学习考 察等方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特色讲坛讲堂和微博、微 信等新媒体平台,切实提高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业能力素 养,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本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 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碳达峰试点示范行动 1.深入推进低碳试点建设。以清洁能源利用、低碳产 业发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零碳建筑探索、绿色生活倡 20 导等为重点建设内容,在高新区、社区(村)、景区、公 共机构等各级层面开展低碳试点建设工作,总结形成可复 制可推广的经验,争创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和全省绿色低 碳试点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具有崇仁特色 的“近零碳”建设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夯实全县碳达峰碳中和基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 县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速生态价值实现。建立全县 GEP 精算平台,完善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市场交易体系、质量认证和绿色金融 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古村落金融贷、畜禽智能洁养贷、信 用多种经营权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生态 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打造“生态信贷通”产品。 建立崇仁县生态产品信息平台,完善崇仁县生态资产和生 态产品目录清单。加快推进崇仁县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成全省生态修复与 产业融合发展典范,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 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 施“百万资源变百亿产值”行动。(县发改委、县生态环 境局、县林业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财政局、人行 崇仁县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深化碳普惠试点示范。聚焦企业减碳、公众绿色生 活、大型活动“碳中和”、固碳增汇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扩大“绿宝”碳普惠制覆盖面,广泛开展“生态杯”绿色 创建活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全民参 21 与的碳普惠机制。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完善碳币补偿奖励 机制,落实政策激励举措。积极引导本地商家入驻“绿宝” 商城,开展碳币兑换商业激励活动,确保绿宝碳普惠运营 推广工作取得成效。探索碳标签制和碳普惠制相结合的创 新路径,以消费侧选择引导生产侧低碳转型。探索碳标签 制和碳普惠制相结合的创新路径,以消费侧选择引导生产 侧低碳转型。坚持“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目标,推进 公共机构低碳积分制,贯通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 场平台,以政策鼓励、商业激励、公益支持和交易赋值为 支撑,形成可循环、可持续的减碳激励机制。(县发改委、 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政策保障 (一)建立统计核算制度。成立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加强统计核算能 力建设。加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能耗 统计监测计量,鼓励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碳排放计 量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制度,开展生态系统 碳汇背景调查和森林、湿地、耕地碳储量评估。推广碳排 放实测技术成果,加快遥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 技术在碳排放监测中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 实现监测与数据传输,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 抓紧制定出台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地方性法规。严格按 照国家及全省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定期发布碳排 放信息。(县统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大数据中 22 心、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气象局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二)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制定县财政支持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切实保障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求。利用重点产业专项资金、产业园 区专项资金、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节 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绿色产品推广和消费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补贴 力度。强化税收政策绿色低碳导向,全面落实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 定的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费用给予税前加计扣除。严格 落实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等政策。(县 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三)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构建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 绿色投融资政策体系,严格控制对高碳项目的投资,加大 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设备和组织方式、碳 捕集利用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 项目库,加强项目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 开发碳排放权、用能权抵押贷款产品。做大生态权益类贷 款总量,大力推动古村落金融贷、畜禽智能洁养贷、信用 多种经营权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广“生 态信贷通”“蔬菜贷”“麻鸡贷”“种植贷”等生态贷款 23 产品,完善林业碳汇、水权交易试点,完善风险分担缓释 机制,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县金融工作服务中 心、县财政局、人行崇仁县支行、县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 负责) (四)推动市场机制建设。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 制试点建设,完善崇仁县“两山”转化中心功能,完善生 态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和市场交易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 放权、用能权交易,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资源的 作用,有效引导资金流向低碳发展领域,倒逼能源消费和 产业结构低碳化。支持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等资源参与 市场化交易,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机制创新,完善绿 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大力推行能 源合同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 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县生态环境局、 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水利局、县供电 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崇仁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 小组统筹和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和各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 和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 责具体组织实施,加强与国家、省市级方案衔接,定期对 各乡镇和重点领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 任务落细落实,重要事项及时提请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 导小组审议。组建县级绿色低碳发展服务中心,深化政策 24 研究、设计和情景分析,加强重点项目谋划和实施,促进 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人 才队伍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工作 经费。(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崇仁高新区、各有 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 政治站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落实生态文明建 设领导干部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承担碳达峰碳 中和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切实做好 碳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 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制定积 极可行、符合实际的落实举措,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各乡 镇、各部门要加强风险防范,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 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日常生活的关 系,确保安全降碳。(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崇仁 高新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项目支撑。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碳达峰 碳中和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 项目,建立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项目库。将重大项目分解到 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实施主体、责任单位和推进措施。鼓 励有条件的乡镇、行业和企业开展相关项目试点示范,积 极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建立重大项目动态调整机制, 分年度更新项目库,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 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滚动发展态势,有力支撑碳达 25 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实现。(县发改委、各乡镇人民政府、 崇仁高新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监督考核。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 同管理、同分解、同考核,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 强度双控转变,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 价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导作用。加强监督考核结果 应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 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地区和 部门依法依规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开 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 问题要及时向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县发 改委、县委组织部、各乡镇人民政府、崇仁高新区、各有 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