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江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docx
江西省科技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2022-2030 年)的通知 赣科发社字〔2022 〕173 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统筹推进全省科技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依据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工作 新形势新情况,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科学院、省能源局、省林业局共同研 究制定了江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现印 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科技厅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省能源局 江西省林业局 2022 年 9 月 22 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统筹推进全省绿色 低碳技术创新,突破能源、产业、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技 术瓶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 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 格局,坚持“ 四个面向” 战略导向,全面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人才强省战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 和行动为主线,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为牵引,聚焦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科学编制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研 发布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 动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突破,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 地、示范之地,高质量支撑引领全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 (二)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初步构建全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前沿 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碳 中和技术高地,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前沿技术,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 术攻关,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新材料、氢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 封存(以下简称“CCUS”)、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聚焦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技术研究方 向,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载体,争创国家科技 创新平台 2 家,围绕有色金属、新能源、钢铁、房地产建筑等领域组建产业链 科技创新联合体。积极鼓励和推动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打造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养一批绿色低碳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培育 10 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团队。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科技领 军型企业,建设一批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 企业和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支持企业承担各类绿色低碳科技项目,鼓励科研设 施、数据、检测平台等资源开放共享。 到 2030 年,瞄准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光伏 发电、储能、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低碳技术研发 平台、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抢占碳中 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全省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 技术研发储备。 二、重点任务 (一)基础研究与前沿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1.推动低碳基础与管理决策研究。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与科技前沿, 促进低碳能源、气候变化、智慧电网、工业节能、固碳增汇等研究方向协同创 新,着力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关键科学问题,重点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高耗能 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等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全周期轨迹跟踪、捕集转化的基础理论 与方法,为低碳前沿技术融合提供创新土壤与发展空间。加强科技创新对碳排 放监测、计量、核查、核算、认证等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保障。完善全 省碳排放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源客观化追踪、核算技术研 究。 2.加强前沿低碳技术创新引领。围绕太阳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 CCUS、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光/ 电催化分解 水制氢技术、前沿储能技术、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 技术、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探索生态系统碳汇 全周期监测评估方法、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前沿技术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持续 推动前沿低碳技术领域突破创新。 (二)能源系统结构优化支撑行动 3.加快传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供给转型和 脱碳降碳迫切需求,以能效提高与化石能源替代为核心,重点突破火电机组提 效降碳与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传统火电设备改造升 级,实现清洁高效生物质掺烧发电。坚持节能优先,在能源开采、加工、转换、 运输和最终使用,特别是电力输配和工业、交通、建筑等终端用能环节,研发 和应用能效提高技术。开展燃煤机组灵活深度调峰技术、新型高效低碳循环发 电系统研发。 4.推进低碳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立足能源系统脱碳的长远目标,大力推进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新型储能技术及氢能生 产、储存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重点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薄膜太阳 能电池、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生物质 液化、锂离子电池储能、地热能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展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 控制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高空风电技术、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和精准预测与 运行调控技术研究,构建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低碳能源技术支撑系统。 5.促进多元能源系统互补融合。针对能源系统的综合互补利用、多能系统 规划设计、能源系统智慧化等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开发多能融合能源系统的整 体建模与分析技术,研发能源生产、输配、存储、消费等环节的多能耦合和优 化互补核心技术。构建适应分布式能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能源网络。 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在能源领域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工业领域低碳转型技术突破行动 6.推进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创新。瞄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 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固废综合治理与资源 化利用,突破一批流程再造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全废钢电炉流程集成优化、钢- 化一体化联产、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连续铜冶炼、含碳固废高值材料化与低 碳能源化利用、生物基新材料替代塑料等技术,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 氢技术研发。 7.加快工业过程与 CCUS 技术耦合。聚焦 CCUS 技术中捕集、储存、利用各 个环节,重点开展煤制氢CCUS 耦合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压 缩再提纯技术研究,研发新型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富氧燃烧设备与系统 集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积极探索 CCUS 技术与电力、钢铁、陶瓷、 水泥、化工、有色等高耗能工业流程耦合,突破工业过程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 术、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矿化及微藻利用技术等,为实现工业领 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技术攻关行动 8.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和全寿命周期减碳为方向,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加快提升绿色建材、绿色建造、建筑电气 化应用比例。重点研发光伏建筑一体化、光储直柔供配电关键设备与柔性化、 高效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大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 开发天然的固碳建材和基于竹材、纤维复材及水泥基材料的新型绿色建材。研 究建筑建设全过程装配式绿色建造施工工艺。因地制宜有序推动绿色农房建设。 9.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加快突破碳基 能源驱动载运装备降碳、非碳基能源替代和交通基础设施能源自洽系统等关键 技术。加快推进绿色智慧交通建设,推进轨道、民航、水运和道路交通系统数 字化、智能化与综合化等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道路工程材料资源循环利用、船 舶能耗与排放智能监测、交通动力装备能量回收、新能源载运装备、稀土永磁 同步电机、先进交通控制与管理等技术研发。加快开展移动源交通运输工具碳 排放监测、统计与分析平台等系统研究。 (五)固碳增汇技术创新行动 10.加强生态系统碳汇技术支撑。加大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计量技术、 监测技术等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森林、湿地、草地、农田等生态系统 碳汇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演化规律,重点开展森林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 建立生态系统碳汇储量核算、碳汇能力提升、碳汇潜力评估等方法,开展生态 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挖掘生态系统碳汇潜力。推进生态系统碳储 量空间分布、鄱阳湖流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格局 与环境驱动力机制研究。开展林业碳汇计量技术、天空地一体化碳汇监测技术 研究。 (六)低碳零碳技术示范推广行动 11.推进能源技术迭代升级。重点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 居民生活等领域,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及多能共用先进低碳 技术,积极推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迭代应用。 12.加速先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先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建设 领域全覆盖、产业全链条、成果多类型的技术成果库,定期发布江西省绿色 低碳技术目录。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转化应用电能替代、氢基工 业、装配式建筑等一批变革性技术,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在重点企业及公共机构 等场景应用,促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减排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农机节能技术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13.加快构建低碳技术集成示范。在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非 高炉炼铁、二氧化碳耦合制化学品、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等示范应用项目。探 索建设典型行业基于富氧燃烧的 CCUS 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省内樟树盐矿资源, 探索盐矿井 CCUS 试点示范。加强成熟 CCUS 技术在全省电力、石化、钢铁、陶 瓷、水泥等行业的应用。 (七)低碳创新平台建设与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行动 14.强化基础前沿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优化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 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布局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发挥省碳中和 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流域碳中和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科技创 新平台。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 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择优组 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一批体制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提升低碳前沿技术研究 战略力量。 15.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 源、新材料 6 大优势产业及其进一步延伸的 14 个产业链,围绕有色金属、新能 源、钢铁、房地产建筑等领域,选择省内外最具优势地位的科研机构作为核心 平台,并由核心平台的依托单位牵头,联合业内优势科技力量组建科技创新联 合体,组织开展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和水 平,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16.加强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强化企业低碳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 快提升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科技领军型企业。 深度孵化一批掌握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硬科技” 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 业-高新技术企业 -独角兽、瞪羚企业 ”梯次发展格局。建设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 地,培育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 结合自身优势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组建一批服务于绿色低碳领域的 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 (八)低碳高端人才团队引育行动 17.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 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井冈学者等人才计划,积极引进绿色 低碳领域院士团队、海外高端人才、省外领军人才,重点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 建设,培育壮大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人才力量,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 障。 18.壮大技术转化人才队伍。坚持市场导向,支持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 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绿色技术人才和多学科交 叉的产业领军人才。支持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绿色低碳人才,加强技术 服务人才培养,构建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流动机制,带动 全省绿色技术的落地转化和国际转移。 (九)深化低碳科技创新合作行动 19.推动国内外低碳科技合作。鼓励全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领, 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助力先进低碳技术在全省转化落地。依 托省内优势研发平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等载体,鼓励与国家 级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共建低碳领域高端研发机构,围绕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 展联合攻关。支持引导全省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及名校名 企开展科技合作,努力破解低碳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 20.融入区域创新合作。鼓励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与粤港澳大 湾区、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等区域相关机构开展 科技创新合作,支持区域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与福建、贵州、海南 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推进国内外绿色经贸与技术合作,大 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围绕绿色低碳领域,开展重大关键 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探索建立区域性绿色低碳技术共享与 转移平台,积极打造江西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品牌。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 积极融入国家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 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加强省级部门和各市、县(市、区)政府的工作协 调,联合省内有关部门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协调指导相关任 务落实。组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跟踪评价省内外绿色低碳技 术发展动态,评估和研判省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趋势和战略路径,为组织 实施方案提供咨询和建议。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深入实施科技引领计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谋划全省低碳技术科研 攻关体系,整合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建立项目、 平台、人才、资金的一体化调度机制。在科技计划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 新项目,推行“ 揭榜挂帅”、“赛马争先”等方式,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强化公平竞争、责任落地。建立重点排放行业碳中和技术进步指数, 将碳中和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作为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 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快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和社会资本为重 要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通过现有渠道,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研 发投入主体地位。发挥省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对接国家、行业各 类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吸引产业链龙头企业、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出资,共同 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加强科技金融保障 构建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与金融 资源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绿色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 机构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发挥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支持作用,持续拓宽绿色技术 创新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绿色技术转移早期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通过优 化信贷配置方式,积极发展绿色信贷,推动“两高”项目绿色化改造,依托科技 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绿色科技企业培育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和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入库项目和企 业。 (五)强化监测评估 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和推进机制,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 建立合理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确保各项行动任务落实到位。根据绿色低碳关 键技术发展特点,结合组织实施成效、技术发展新趋势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研究,不断完善技术攻关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