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零碳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鄂、粤两地实证研究 .pdf
2022 年 8 月 第 19 卷 第 8 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19 No.8 Aug.202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1600001);湖北经济学院校级学生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程子欣(2002- ),女,湖北襄阳人,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秦俊波(2001- ),男,湖 北襄阳人,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李美芝(2002- ),女,湖北荆州人,湖北经济学 院金融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喻雪琴(2001- ),女,湖北荆州人,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学生,研究 方向为农村金融。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 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碳中和”,即净零碳排放,中 国在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多年来, 在农村脱贫和乡村振兴过程中, 碳排放量大的问题 一直存在, 国家政策对农民许多低碳排放和零碳行 为进行了鼓励和支持, 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碳排放和 碳中和制度不够健全,很多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因此 不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对“零碳乡村”的推广实 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也给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碳中和对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韩俊(2018)认识到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内在要求和重要路径。 蒋萍等(2021)提出低碳发展 是乡村振兴的内源动力和必然要求。 雷小苗等(2020) 认为全国大中小行政村加快建立“零碳乡村”,实现 零碳化,其经济效应与环保效应将蔚为可观。 “零碳 乡村”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阻碍,黎侨(2017)调查发现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差 异明显及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 廖华(2019) 研究发现中国仍有45的农村家庭处于薪柴、秸秆、 煤炭等传统燃料的粗放利用阶段。 余碧莹等(2021) 研究了基于 C 3 IAM/NET 模型优化得到的碳达峰,发 现仅靠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 CCS 技术捕集 CO 2 是 无法实现中国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 仍然需要森 林、海洋碳汇等方式来吸收。 Moriarty Patrick(2021) 简要探讨了CCC对未来能源预测和政策的影响。 认 为目前可用的时间太短, 无法继续制定问题解决方 案,即转向零碳燃料或清除二氧化碳,可行的方案主 要是通过节能大幅减少全球化石燃料能源消耗。 对于如何建立“零碳乡村”,雷小苗等(2020)认 为应通过当地政府与中小民营企业合作共建 “零碳 乡村”。 Reddy A(1997)提出低碳发展,是一种更具 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其中,减少能源消费和增 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是主要手段。 Ab- deen Mustafa Omer(2007)认为前者重在节约能源, 而后者重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Arkadiusz Pi- wowar 等(2019)研究了波兰农村地区的特点以及 在调查范围内这些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发现可再 生能源的使用是波兰农村地区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 一个重要因素。 蒋萍等(2021)则提出了农村地区推 进低碳发展应瞄准四个重要着力点, 即加快实现农 村的产业结构升级、供能模式新升级、监管方式新升 级、生活方式新升级,把握好系统性、多元性和专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零碳乡村”发展的影响 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鄂、粤两地实证研究 程子欣,秦俊波,李美芝,喻雪琴(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得到关注。近年来,“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逐步纳入政府工作重心。随 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碳中和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以湖北省蕲春县和广东省茂名市两地诸多乡村为 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零碳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 最后,从村民、政府和金融机 构角度就如何促进“零碳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零碳乡村;碳中和 40 性。 二、“零碳乡村”发展现状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 2021 年在湖北省蕲春县 和广东省茂名市两地诸多乡村,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方式对湖北省蕲春县和广东省茂名市两地村民进行 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 并随机选取部分村民进行深 入访谈。 本次共发放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28 份,问卷有效率96.61。 2. 鄂、粤两地问卷调查者基本情况分析 对湖北省蕲春县和广东省茂名市两地诸多乡村 进行实地调研,受访村民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者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中, 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村民集中在 男性,40 岁以上, 这与农村的老龄化现状相符。 同 时, 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村民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 学和初中,这也符合农村地区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 村民对零碳乡村发展的支持程 度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村民的教育程度越高,对 零碳乡村建设的支持率越高。 不支持零碳乡村发展 的村民, 教育程度为不识字和小学的比例大于支持 零碳乡村发展的村民,教育程度为初中、中专、高中 或职高和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小于支持零碳乡村发展 的村民。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越高, 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越强, 对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 越支持。 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村民多为农民, 以务农为 生,家庭总资产普遍集中在 520 万元(家庭总资产 20 万元以下为贫穷),家庭年收入集中在 15 万元。 不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村民家庭总资产 5 万元以 下、 年收入 2 万元以下的比例大于支持零碳乡村建 设的村民。调研显示,村民对零碳乡村建设的支持程 度与家庭总资产和年收入也有着很大的关联, 家庭 总资产越多,年收入越高,对于当地建设零碳乡村的 支持意向越强。 家庭总资产和家庭收入与支持零碳 乡村建设成正相关,村民家庭越富有,越倾向于支持 零碳乡村建设。 这反映了村民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 力对于未来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 在乡村 振兴背景下发展好零碳乡村, 在建立零碳乡村的同 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达到乡村振兴与零碳乡村发 展相辅相成的结果,才能真正建立好零碳乡村,推动 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 3. 碳达峰和碳中和认知情况 两地村民对碳达峰和碳中和认知情况, 对低碳 零碳的了解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方式、 用电情况如表 2所示。 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绝大部分村民仅仅停 留在听过层面,并没有深入了解。 没有听过“碳达峰 和碳中和” 的村民在不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占比大 于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占比;而了解“碳达峰和碳中 和”的村民,绝大部分支持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 调 研发现, 有以绿色产业或碳中和产业为主企业的村 庄, 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村民比不支持零碳乡村建 设的村民多, 但大部分受访者并不了解本村是否有 以绿色产业或碳中和产业为主的企业。 从村民是否希望未来从事低碳零碳相关产业可 以看出, 未来希望从事相关产业的村民对于零碳乡 村的建设更为支持, 不希望从事相关产业的村民不 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比例与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比 例相差最大。 村庄引进以绿色产业或碳中和产业为 主的企业能够很好地促进零碳乡村的发展, 当地政 府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大力宣传, 让村民对相关企 业有基本的认知, 不但能从思想上提高村民对绿色 发展和碳中和的认知, 而且会给当地村庄创造一定 41 数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乡村 振兴。 表2 碳达峰和碳中和认知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 绝大部分村民对于本地是否有 碳中和相关产业的补贴不了解; 知道当地有相关补 贴政策的村民支持零碳乡村发展的占比大于不支持 的占比。“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观点受到了村民的 普遍认可, 认同该观点的村民支持零碳乡村发展的 比例大于不支持零碳乡村发展的比例, 对该观点持 中立态度的村民支持零碳乡村发展的比例和不支持 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对该观点持反对态度的村民,绝 大部分不支持零碳乡村发展。 认同“低碳经济,绿色 发展”的村民大部分支持零碳乡村建设,而不认同该 观点的村民,绝大部分不支持零碳乡村建设。 因此, 村民的思想观念及对绿色发展的认知状况对于未来 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有着深刻影响。 从村民家庭每月的用电量可以看出, 用电量超 过200度的村民多支持零碳乡村建设, 但村民每月 用电量多集中在 200 度以下, 其中用电量在 100 200 度的村民最多。 村民的日常烹饪方式绝大部分 以秸秆薪柴为主,其次以液化气和天然气为主。 将 秸秆薪柴作为日常烹饪方式的村民不支持零碳乡 村建设的比例大于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比例;而将 电力、液化气或天然气作为日常烹饪方式的村民,普 遍倾向于支持零碳乡村发展建设。 大部分受访村民 表示,选择秸秆薪柴作为日常烹饪方式,主要因为如 果长期使用电力或液化气和天然气, 产生的费用对 于家庭而言是一笔较高的支出, 会给生活带来一定 的负担。 关于低碳经济发展对收入的影响, 村民普遍持 不乐观的态度, 绝大部分村民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会 在很长时间内对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且持该观点的 村民大多不支持零碳乡村的建设; 认为发展低碳经 济短期对收入有负面影响但长期有利、收入增长、影 响不大的村民,绝大部分支持零碳乡村建设。采用秸 秆薪柴、煤炭为日常烹饪方式的村民中,大部分认为 发展低碳经济会在很长时间内给他们带来负担;日 常烹饪方式为电力、液化气或天然气为主的的村民, 则大多认为短期不利但长期有利, 并能带来收入增 长,这些村民也普遍倾向于支持零碳乡村建设。村民 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价值观念、收入密切相关,且收 入和价值观念会不断影响着生活方式。 改变村民对 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不乐观现状, 对于零碳乡村的 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 调研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均关 注碳中和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当地政府和银行类 金融机构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很多支持政策企 业如果从事绿色产业、 碳中和相关产业, 如光伏发 电、绿色种植等,土地方面,政府对企业用地批报手 续可以从简从宽;税收方面,政府可减免企业相关税 收甚至免除企业一段时间内相应税收;招工方面,对 有“招工难”的企业,政府可出面帮忙招工,搭建好企 业用工与群众就业的桥梁。 银行在贷款方面对符合 要求的绿色企业、碳中和企业有不少优待,如发放优 惠利率贷款,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该类企业更容 易获批贷款等,部分当地银行对发展绿色产业、碳中 和产业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有一定的扶持。 调研 地的绿色企业、 碳中和相关企业几乎都有当地政府 和银行类金融机构扶持的身影。 这些措施很大程度 上解决了该类企业设立之初“用地难、招工难、融资 难”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减免相应税收也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了企业设立之初的经济压力, 有利于当地绿 色企业的发展, 对乡村振兴和零碳乡村建设起到了 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结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 和”目标的提出,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也逐渐受到大 42 量关注。零碳乡村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当 地村民对零碳乡村发展建设的态度, 政府对零碳乡 村发展建设的扶持力度等, 这些都会影响零碳乡村 的发展。 调研显示,年龄越小的村民学历相对越高, 对当下国家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了解越多,大多 支持零碳乡村的发展, 这也侧面说明了基础教育对 一个人至关重要, 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 义。家庭总资产、家庭年收入也影响着村民对零碳乡 村发展建设的态度,村民越富有,越倾向于支持零碳 乡村的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 振兴,对零碳乡村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村民普遍对于是否希望未来从事低碳、 零碳相 关产业感到迷茫, 很多村民对绿色发展和碳中和仅 仅停留在听说过层面,对当地相关政策并不了解。虽 然大多数村民认同“低碳经济,绿色发展”观点,但绝 大多数村民日常烹饪以秸秆薪柴为主, 为了减少电 力或其他清洁能源的相应支出, 普遍认为低碳经济 发展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带来负担, 这些村民大多 不支持零碳乡村的发展。 适当降低当地清洁能源的 价格,逐步影响村民改变高碳排放的日常生活方式, 对未来零碳乡村发展建设会产生有利影响。 四、政策建议 (一)村民角度 村民要提高主观能动性, 积极了解国家绿色发 展和碳中和相关知识。 大部分村民对绿色发展的认 知程度不够, 没有主动了解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和碳 中和相关政策。现今全球变暖问题突出,中国能源和 环境形势严峻, 对公民的环保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村民应主动从电视、新闻上了解相关信息,树立 环保低碳意识。 只有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低碳意识提 高, 从生活中约束自己的高碳排放行为, 努力为固 碳、减碳做贡献,零碳乡村才能更好地建设发展。 本 次调研村庄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该村庄定期开办 环保和碳中和讲座,村民通过参加讲座可获得积分, 一定数量的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面条等。适当的奖 励措施能提高村民了解环保知识和绿色发展的积极 性, 村民在讲座结束后也更可能主动从电视等渠道 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带动周围亲友一起参与到环境 保护和低碳生活中。 (二)政府角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思想教育力度。 调研地 的受访村民普遍学历偏低, 有近一半的村民为小学 学历甚至不识字。 但基础教育对一个人有着深刻影 响, 文化水平不高在了解国家绿色发展和碳中和过 程中会遇到很大困难。首先,九年义务教育要落到实 处,“文盲” 减少对村民接受环保教育十分有利。 其 次,思想教育力度要加大,让村民认识到现在中国能 源和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例如,扩大环保知识教育范 围,提高宣传力度,丰富教育渠道等,可以通过讲座、 地方媒体宣传、宣传手册等方式教育普及,采用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好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加大 农村地区思想教育力度, 从而提高村民对绿色发展 和碳中和的重视程度, 有利于村民逐步养成低碳生 活习惯和促进零碳乡村的发展建设。 政府要大力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和碳中和产业, 鼓励自主创业,吸引年轻人回村发展。调研地村庄中 以绿色产业和碳中和产业为主的企业较少, 很多相 关企业只有依托政府帮助才能站稳脚跟。 政府应对 以绿色产业和碳中和产业为主的企业始终保持鼓励 支持态度,并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两 个方面来促进相关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农村地区老 龄化严重,且村民多以务农为主,希望未来从事低碳 零碳相关产业的向往度不高。 每一个地方的发展都 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乡村振兴和零碳乡村建 设需要一批思想前卫的年轻人突破现有局限, 敢于 改变创新。政府可通过补助等政策吸引年轻人,尤其 是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回乡村发展。 年轻人 学习能力强,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当 地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和碳中和产业。 例如本次调研,当地政府大多会从“土地、税收、招 工”这些方面帮助相关企业的发展,相关企业的建设 不但有利于发展零碳乡村,也会带动当地经济进步, 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将废弃物有机化处 理。调研地的村民生活中大多使用秸秆薪柴,这种生 活方式碳排放量高,对环境污染大,对零碳乡村发展 建设十分不利。政府可以对当地的清洁能源如电力、 天然气等提供相应补贴, 大力宣传燃烧秸秆薪柴对 环境的危害,鼓励村民多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 降低碳排放量。大部分受访者虽以务农为生,但并不 满足绿色农业的要求, 在种植过程也有着很大的改 良空间,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将 废弃物有机化处理等。例如,政府可以鼓励建立专门 公司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 制成有机生物肥料进行 加工销售,不但减少了焚烧污染,还能给村民增加一 笔收入。 政府也可以鼓励当地村民发展规模化的生 态农产业和种植业,集种植观光于一体,依托本地特 色发展乡村旅游业等, 促进零碳乡村发展建设和乡 村振兴。 (三)金融机构角度 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应提高绿色信贷规模,支 43 持碳中和小微企业发展。 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绿色 信贷规模,落实当地政府相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绿 色企业、碳中和企业提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对 相关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让以绿色产业、碳中和产业 为主的企业更容易获批贷款, 解决企业建立初期融 资难的问题。 例如,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中长期贷款 和信用贷款, 对于绿色企业和碳中和小微企业不能 按期归还贷款时,可以对该企业贷款延期进行了解, 酌情做出适当的宽限。 从经济上为绿色企业和碳中 和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有利于促进以绿色产业、碳 中和产业为主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对当地经济增长 和零碳乡村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很好地 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 略[J].管理世界,2018,34(8)1-10. [2] 郭晓鸣,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 选择[J].农村经济,2018(1)11-20. [3] 张宇,朱立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思考[J].新 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65-71. [4] 雷小苗,何继江,杨守斌,等.能源转型视域下“零碳乡村”的可行 性和环保性以陕西关中 C 县 F 村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22(5)32-41. [5] 蒋萍,房大梁,杨腾. 促进乡村振兴与低碳发展有效融合[N]. 中 国环境报,2021-03-10(003). [6] 黎侨.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 区划,2017,38(4)183-186. [7] 廖华.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问题与应对[J].北京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1-5. [8] 余碧莹,赵光普,安润颖,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7-24. [9] Reddy,A.,Williams, R. and Johansson, T. Energy after Rio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UNDP,New York,1997. [10] Abdeen Mustafa Omer.Focus on Low Carbon TechnologiesThe PositiveSolution [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4)1-27. [11] Arkadiusz Piwowar and Maciej Dziku. Development of Renew- able Energy 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Threats Resulting from Low-Altitude Emissions in Rural Areas in PolandA Review[J]. Energies,2019,12(18). [12] Moriarty Patrick and Honnery Damon. The risk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Future energy implications [J].Futures,2021(6) 124-128.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