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pdf

  • 资源大小:4.52M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pdf

1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 和模式创新研究 2023.04nrdc.cn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2 编制机构介绍 本报告是NRDC支持兴业研究开展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开展和报告撰写过程中,感谢国家林业 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国家林草局生态修复司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处张国斌二级调研员对项目的指导, 感谢以下来自林草、金融、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朱建华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宿海颖研究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授信政策处张明哲处长, 兴业银行三明分行绿色金融廖佳庆高级专家,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孟兵站副总经理。 兴业研究课题组鲁政委、钱立华、尹春哲、方琦 NRDC课题组华宁、曾楠、吴琪、程渝欣、李伦阳 支持机构介绍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年。NRDC拥有700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 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40多名。NRDC主要通过 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在北 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nrdc.cn。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2015年6月成立于上海,为兴 业银行成员机构,是国内首家银行系独立法人研究公司,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 兴业研究公司布局“战略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三大研究板块,围绕宏观市场、绿色金融、金融行业、外汇商品、固定收益、 细分行业等领域开展专业研究,持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研究服务质效。 兴业研究公司始终以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致力于 推动专业研究与金融实践相结合,积极为我国经济转型贡献研究智慧。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CIB Institute for Carbon Neutrality and Finance,ICNF)由兴业银行成员机构兴业研究咨询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研究公司”)发起成立。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重要系统性银行,研究院的成立是支持国家双碳战略的重 要举措,是建设“绿色银行”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院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宗旨,以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为目标,深化双碳金融研究,重点开展 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研究。 研究院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双碳”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对标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为兴业银行集团“双碳”及绿色金融战略提供更有前瞻性的方向指引, 强化集团在绿色金融领域领跑地位。 3 兴业研究课题组成员介绍 鲁政委 博士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副总裁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IFA),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CCEF)理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福建省政府经济顾问。 2010年12月被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确定为“上海金融领军人才”。2011年7月在新华社上海分社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荣获“首 届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称号。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被香港专业投资者杂志The Asset(财资)评为亚洲“人 民币债券最佳分析师”。2014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宏观数据月度预测第一名。2016年度路透社中国经济指 数预测调查第一名。2017年获得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2018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 中国经济年度预测第三名、季度预测第二名、月度预测第三名。2019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经济月度预测第一 名,财新数据资讯“杰出成就分析师”,路透社“中国经济指数预测调查第一名”。2020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 国经济季度预测第一名。2021年度CEIC“绿色金融研究领军人物”。 鲁政委曾在经济研究、“The Chinese Economy”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著有预测背后的逻辑(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聚焦需求侧(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10月),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中信 出版社,2022年4月)。 钱立华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 IFC 前项目官员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具有15年绿色金融和银 行经验,在绿色金融政策、市场、标准、产品、业务及国际国内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参与了业内第一款绿色金融产品 的推广和营销,参与了中国第一个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的筹建,同时深度参与了金融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相关制度的起草和制定。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机构的绿色金融课题,部分研究成果两度获得亚洲货币评选的2019年、2021年“中 国绿色金融最佳研究成果奖”(唯一获奖成果), CFA协会与中国绿金委2019年评选的“绿色金融论文”三等奖,蝉联中 华环保联合会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度绿色金融十大案例奖”等,数十篇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银行主管的中国 金融等专业期刊。2022年最为主要作者,出版专著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 尹春哲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高级分析师 主要从事碳市场政策分析、碳排放核算和碳金融相关研究等。具有多年碳排放盘查与核查、碳管理咨询、低碳相关标准编制、 碳管理系统开发等相关工作经验。曾为多家大型能源公司低碳管理服务,提升企业低碳管理能力,并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 和项目提供低碳转型和碳中和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方琦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分析师 主要从事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理论与市场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部委和国际机构的绿色金融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亚洲货币 评选的2019年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最佳研究成果奖”、CFA协会与中国绿金委2019年评选的“绿色金融论文”三等奖、 中华环保联合会20192021年“年绿色金融十大案例奖”等,并在Sustainability、金融监管研究、中国金融、 中国银行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杂志发表多篇绿色金融相关文章。 同时感谢原兴业研究绿色金融高级分析师熊程程的大力支持。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4 摘 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多,气候变化已成为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人类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气候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球升温速率,加快碳中和进程。基于森林、农田、 草地、荒漠、湿地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自然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认可和发展。 这其中,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碳汇能力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 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球森林总面积为40.6亿公顷,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1,森林碳 贮量高达6620亿吨,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在此基础上,林业碳汇概念被提出。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发展,林业碳汇在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全球各方通过建立各种交易或金融支持 机制,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的持续发展。 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发展。国际上,碳定价机制在全球广泛兴起,全球已有13个 国家及区域碳定价体系中纳入了林业碳汇抵消机制,包括碳市场机制和碳税机制,管制市场 成为森林碳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自愿市场方面,森林碳汇项目已超过可再生能源项目,成 为交易量最大的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但森林碳汇项目交易价格仍有待提升。非市场机制下的 林业碳融资最初主要针对的是REDD项目,目前也在向其他林业碳项目拓展。在国内,林 业碳汇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我国目前参与的林业碳汇项目既有国际层面上的清洁发展 机制(CDM)项目、国际核证减排标准(VCS)项目和黄金标准(GS)项目,也有国家级 层面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项目,还有省级层面的福建林业核证自愿减 排量(FFCER)项目和广东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项目等,初步形成了林业碳汇 项目全球、国内和省级的多层次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金融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的机制和业务创新不断发展。金融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发展主 要发展为三大资金模式公共资金主导模式、社会资本模式和混合融资模式。国际上,林业 碳汇融资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森林碳基金、森林碳汇挂钩债券、基于森林碳汇减排量预核证 的碳期货、碳期权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在国内,监管部门将林业和林业碳汇均纳入了绿色 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支持范围,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碳资产公司等推出了林业碳汇 远期交易、林业碳汇债券、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林业碳汇回购、林业碳汇保险、林业碳汇基 金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手段。 目前我国林业碳汇和绿色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一是技术标准方面,我国林业碳汇方法学开发时间久远,需要更新完善,同时数量 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且碎片化问题普遍,需要整理统一,林业碳汇金融产 品标准有待出台。二是政策体系方面,林业碳汇政策体系尚需完善,暂缺相关框架、机制与 5 措施等;碳汇权属问题突出;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政策体系亟待完善。三是市场机制方面, CCER市场停滞制约林业碳汇发展;林业碳汇开发成本相对较高,而价格偏低;碳汇交易缺 乏流动性,地方林业碳汇交易市场之间互不联通,交易机制有待完善。四是碳汇管理方面, 统一的林业碳汇交易与管理规范尚需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林业碳汇信息披露机制 缺失,林业碳汇收益分配方式还需完善,林业碳汇行业面临人才缺失。五是社会认知方面, 对林业碳汇的认识和非碳效益关注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我国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对林业发展中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 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建议 针对林草部门,第一是加快林业碳汇方法学、标准的开发和完善,包括完善现有方法学、 开发新方法学、规范统一全国和地方的各类方法学;第二是出台林业碳汇及产业发展激励政策; 第三是推进建立林业碳汇多元化价值核算评估体系,为丰富林业碳汇等绿色生态金融产品奠 定基础;第四是加强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建设,包括加快推进林业碳汇权属法 规建设、林业碳汇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等;第五是完善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利益分配机制; 第六是加强林业碳汇知识宣传。 针对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是完善林业碳汇政策体系;第二是积极推进CCER重启,奠定 林业碳汇全国交易基础;第三是完善林业碳汇交易规则,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林业碳汇交易 主体,纳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购买主体;第四是严格规范中介组织发展,严格管 理第三方核证机构;第五是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林业碳汇发展;第六是推进林业 碳汇参与全球多种机制下的碳定价行动,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国际话语权;第 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披露。 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第一是加强林业碳汇金融路径的理论研究,结合林业碳汇的特征, 加强林业碳汇领域不同金融工具的应用机制研究;第二是进一步细化与林业碳汇相关的金融 产品和工具的制度规范;第三是构建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推动包 括环境信息披露在内的各类信息披露工作。 针对金融机构,第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产品创新体系,加快产品与服务体 系创新,探索不同产品的业务模式和特点;第二是探索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 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风险控制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第三是加强 人才培养,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专业能力;第四是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对碳金融和绿 色金融业务的考核激励,加大业务上资源倾斜力度。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6 目 录 一、研究背景和目标 10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1.2 研究目标 12 二、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与林业碳汇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分析 13 2.1林业产品价值实现 14 2.2 林业碳汇相关概念 15 2.2.1 林业碳汇基本概念 15 2.2.2 林业碳汇相关项目类别 16 2.3 林业碳汇能力和潜力 17 2.4 林业碳汇发展政策情况 18 2.4.1 全球林业碳汇发展政策情况 18 2.4.2 国内林业和林业碳汇政策发展 22 2.5 林业碳汇标准概况 26 2.5.1国际林业碳汇标准和方法学 26 2.5.2 国内林业碳汇标准发展 29 2.6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的政策和标准分析 32 2.6.1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多元化实现 32 2.6.2 绿金融相关标准将林业与林业碳汇作为重要支持领域 33 2.6.3 生物多样性金融的探索推动林业碳汇的发展 33 2.6.4 环境权益融资和碳金融产品标准为推动林业碳汇融资提供规范指引 34 三、市场交易机制支持林业碳汇的发展分析 36 3.1 国际林业碳汇市场机制 37 3.1.1 管制减排机制 37 3.1.2 自愿市场机制 38 3.1.3 非市场机制 38 3.1.4 不同交易机制比较 39 3.2 国内林业碳汇市场机制 40 3.2.1 国内林业碳汇发展基本情况 40 3.2.2 林业碳汇开发 42 3.3 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利益相关方 43 3.3.1 林业碳汇交易参与主体 43 3.3.2 第四方平台林业碳汇交易场所 45 3.3.3 监管部门 46 3.4 全球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现状 48 3.4.1 管制市场林业碳汇交易现状 48 3.4.2 自愿市场林业碳汇交易现状 49 3.4.3 非市场机制下碳汇交易现状 51 3.5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现状 52 3.5.1 国内林业参与国际减排机制情况 52 3.5.2 国内林业参与国内机制开发交易情况 54 7 四、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创新机制与案例 57 4.1 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资金模式 58 4.1.1 公共资金主导模式 58 4.1.2 社会资本主导模式 59 4.1.3 混合融资模式 59 4.2 国际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创新案例 60 4.2.1 绿色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林业碳汇 60 4.2.2 绿色债券创新绿色债券支持林业碳融资模式 62 4.3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工具 65 4.3.1 林业碳汇期货交易 65 4.3.2林业碳汇远期交易 66 4.4 国内林业碳汇融资工具 67 4.4.1 林业碳汇债券 67 4.4.2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 68 4.4.3 林业碳汇回购 71 4.4.4 林业碳汇股票 72 4.5 国内林业碳汇支持工具 73 4.5.1 林业碳汇保险 73 4.5.2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76 4.5.3 林业碳汇基金 77 4.5.4 林业碳汇扶贫 79 4.6 其他支持林业碳汇发展机制 80 4.6.1 林业碳汇财政补贴 80 4.6.2 生态司法 80 4.6.3 林业碳票 81 4.7 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创新机制总结 84 五、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面临问题与发展建议 85 5.1 林业碳汇发展面临问题 86 5.1.1 技术标准 86 5.1.2 政策体系 86 5.1.3 市场机制 87 5.1.4 碳汇管理 88 5.1.5社会认知 89 5.2 林业碳汇发展建议 89 5.2.1 对林草部门的建议 89 5.2.2 对生态环境部门的建议 90 5.2.3 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建议 92 5.2.4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92 参考文献 93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8 图表目录 图表 1森林蓄积量与森林覆盖率发展情况 11 图表 2林业产业模式 14 图表 3林业碳汇相关概念辨析 15 图表 4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定义 16 图表 5中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实物量核算表 17 图表 6全球林业碳汇政策进程 20 图表 7中国林业碳汇政策梳理 22 图表 8中国各地林业碳汇政策梳理 24 图表 9国际林业碳汇标准示例 26 图表 10CDM方法学介绍 27 图表 11VCS机制下林业碳汇相关方法学(截至2022年12月底) 28 图表 12国际机制下林业碳汇相关方法学 29 图表 13我国CCER林业碳汇相关方法学 30 图表 14GB/T 41198-2021 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主要内容 30 图表 15国际上常见的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其基线与额外性争议 31 图表 16湖州支持生物多样性金融政策文件主要内容 34 图表 17REDD融资机制开展流程 38 图表 18不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比较 39 图表 19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的交易机制 40 图表 20林业碳汇市场主要类型及特征 41 图表 21林业碳汇交易双方 44 图表 22提出SBTi目标企业数量 44 图表 23CCER和林业项目审定核证机构 45 图表 24碳信用生命周期 46 图表 25林业碳汇利益相关方及其发挥的作用 47 图表 262017-2019各种机制下林业碳汇融资规模 48 图表 27全球管制市场下森林碳汇融资情况 48 图表 28全球自愿市场森林碳汇融资项目类型 50 图表 292019年全球自愿减排市场林业碳汇来源国家分布 50 图表 302019年全球自愿减排市场林业碳汇主要购买者行业分布 51 图表 31我国CDM林业碳汇公示项目情况 52 图表 32我国部分VCS项目情况 53 图表 33GS机制中的中国林业碳汇项目 53 图表 34林业碳汇CCER已备案项目 54 图表 35林业碳汇CCER项目各省分布情况 54 9 图表 36林业碳汇CCER已备案项目年减排量 55 图表 37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现状 56 图表 38典型国际林业碳汇公共资金 58 图表 39Green基金的治理结构 60 图表 40Green基金投资模式案例 61 图表 41IFC绿色森林债券的结构 63 图表 42林业碳汇期货交易 65 图表 43欧盟EUA标准期货合约 65 图表 4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1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情况 67 图表 45林业碳汇质押流程示意图 68 图表 46“碳汇农业产业收益”融资模式 69 图表 47“碳汇预期收益权” 融资模式 69 图表 48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产品说明 71 图表 49主要林业碳汇企业概念股 72 图表 50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机制 73 图表 51中原农险河南省商业性林业碳汇保险条款重要内容和细则 74 图表 52中国人寿财险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介绍 76 图表 53中国绿色碳基金基本情况 77 图表 54中国绿色碳基金市场运作 78 图表 55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支持林业碳汇项目情况 78 图表 56林业碳汇扶贫基本流程 79 图表 57林业碳票管理主要内容 82 图表 58“碳票生态贷”产品介绍 83 图表 59“福农碳票贷”模式示意图 84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10 研究背景和目标 1. 1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手段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 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类需要不断提 高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森林、农田、草地、荒漠、湿地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被 公认为是基于自然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而这 其中又以森林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着重要的 碳汇功能,具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 特点,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贮碳库。据测算,森 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积量,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1.62吨氧气 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 规划署联合发布的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森林 总面积为40.6亿公顷,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1,森 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 的一半。 由此可见,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 标的重要路径。积极开发森林碳汇,一方面,可以挖 掘森林生态价值,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有效价值补 偿;另一方面,基于对林业资源内在价值的合理评估, 可以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真正意义上实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 值转化。 “双碳”目标为林业碳汇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 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 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全社 会从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着手开展相关工 作。通过森林碳汇是增加碳汇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 我国对森林和森林碳汇的未来发展都做出了相关部署 和要求。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 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 加60亿立方米。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 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重大任务,部署碳 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对“双碳”工作的要求,并 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和林业碳汇水平,相关 部门围绕森林和林业碳汇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措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林业草 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国土绿化目标任务,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 全民义务植树,建设国家储备林,通过多种形式增绿 增汇。2021年,国家林草局制定了实现2030年森 林蓄积量目标实施方案,与相关部门共同编制生 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实施方案(2021-2030 年),组织开展了林草碳中和战略研究及全国林草 碳储量和碳汇量测算,准确掌握全国林草碳汇情况。 此外,地方层面也以专项或综合性规划的形式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推动林业碳汇发展,如四川、福建、贵州 等地 。 1资料来源林草碳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EB/OL],2022/3/22[2022/10/25],https//www.forestry.gov. cn/main/6193/20220302/153916301653871.html. 图表 1森林蓄积量与森林 覆盖率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兴业研究 23.04 24.10 25.00 26.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2035年 单位 亿 立 方 米 森林蓄积量 森林覆盖率 175 180 190 210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12 1.2 研究目标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旨在提出绿色金融支持林 业和林业碳汇价值市场化、多元化实现的政策建议, 具体目标包括 (1)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与林业碳汇的政策机制与 市场研究深入分析林业与林业碳汇发展对我国碳达 峰的重要意义、林业碳汇发展概况、相关政策与市场、 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等,以及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与林业 碳汇市场化、多元化补偿的监管政策、激励约束安排 机制等; (2)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与林业碳汇发展的业务创 新研究重点研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 领域在支持林业和林业碳汇方面的市场交易与补偿途 径创新和产品创新,并对最佳实践案例开展研究。 (3)综合分析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林业 和林业碳汇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对相关 政策部门和金融机构提出绿色金融支持林业和林业碳 汇发展的建议。 林业碳汇融资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 “双碳”目标对森林蓄积量增加提出了很高要求。 未来10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 增加森林蓄积量,然而大规模增加森林蓄积量和提升 森林碳汇能力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联合国环境署 (UNEP)测算,林业每年需要投入170亿330亿 美元,才能保证在2030年实现毁林减半的目标 1 。 从资金供给来看,尽管近年来用于提升森林碳汇 的资金持续增长,但相比巨大的资金需求仍有较大缺 口。根据经合组织(OECD)核算,每年各类用于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大约是780亿910亿美元,其 中678亿美元为国内公共支出,3993亿美元为国际 公共支出(如国际援助),66136亿美元是私营部 门支出。根据森林趋势研究报告的统计,2019年,全 球各种机制下林业碳汇的融资规模约为15亿美元,且 90以上为公共资金支持,尤其是全球气候机制下的 公共资金支出 1 。全球林业碳汇融资面临巨大的资金需 求。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可持续金融和绿色金融蓬勃 发展,为林业碳汇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林业 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运用绿色金融为森林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筹集资金,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 织也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 术。在我国“双碳”的目标背景下,绿色金融支持林 业碳汇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是解决林业碳 汇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资金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面 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支 持林业碳汇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林业碳汇项目在开 发周期、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模式等方面面临限制,林 业碳汇项目融资亟需创新的投融资模式。林业碳汇交 易是碳市场的补充机制,也是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重 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碳汇交易规模比较小,从中获 得的资金支持有限,因此有必要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以支持林业碳汇发展。 (2)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是扩大林业碳 汇市场的有效措施。扩大林业碳汇市场,需要打通全 国市场,设立明确市场框架。有关部门应加速推动全 国碳汇市场启动,逐步统一试点市场相关政策,实现 碳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效率最优化;同时,参考欧盟碳 排放市场经验,逐步减少碳配额免费分配比例,完善 碳配额市场参与者购买林业碳汇相关制度安排,传递 长期稳定碳价的信号预期。 (3)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是丰富绿色金 融体系,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手段。 尽管我国已 经建立了较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种类 及规模年年增加,但是实际绿色金融投资比例占总体 资金比例仍然较低,且部分项目存在投资周期长、资 金需求量大、现金流不稳定、投资风险相对较高的问 题,因此绿色金融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双碳” 目标下林业碳汇的发展潜力给相关资金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投资方向,可以引导绿色金融资金围绕林业碳汇 进行更多的探索创新和实际投入,由此完善并促进国 内绿色金融发展。 1资料来源2021年森林碳融资状况,Ecosystem Marketplace [EB/OL],2021/6/24[2022/8/12]. https//www. ecosystemmarketplace.com/ 13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与 林业碳汇发展的政策 和标准分析 2.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14 2.1 林业产品价值实现 林业是对树木和森林(包括竹林)进行经营、管 理,对与其相关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进行保 护、管理的行业和科学。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 局2008年发布的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 文件中将林业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依托森林资源、湿 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 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 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将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 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过往围绕林业产 业发展主要是以林业生产以及林业相关活动等方面开 展生产活动,但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双 碳”目标的确立,以林业生态服务为目的产业得到了 迅速发展。森林生态服务即以森林的游憩休闲、固碳、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生态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形成的产业活动,近年来最突 出的便是以林业碳汇为主形成的产业。基于此,目前 林业产业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七大类(1)木材,通 过主伐、间伐商品林,销售木材及薪材获得收入;(2) 苗木,通过培育种苗、大苗、植株进行销售获得收入; (3)经济林作物,通过采集销售果品、油品、调料等 林产品获得收入;(4)林下经济作物,通过销售林下 中药材、食用菌及禽畜等获得收入;(5)政府补贴, 方式如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林业贷款贴息,地方政府对 造林绿化奖补资金和PPP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6) 生态旅游,通过门票、住宿及设施租赁等方式获得收入; (7)林业碳汇,森林碳汇经核证后上市交易获得收入。 随着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经营者必将以提高林 业碳汇量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对林业进行妥善经营。 因此,以发展林业碳汇为核心的林业产业得到了发展 契机,包括高附加值农林产品、生态旅游、低碳教育 等细分领域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产生新的经济收益, 并且所得经济收入可以反哺林业碳汇等项目实现正向 循环,实现生态生产与经济生产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 林业碳汇作为“双碳”背景下新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方式,将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 的林业产业经济增长引擎而发挥出重要作用。 图表 2林业产业模式 资料来源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综述 2 森林资源 产业导入 宜居环境 建设 中草药种植 林业碳汇 产业 森林康养 果蔬种植 生态旅游 畜禽养殖 碳汇教育 林业碳汇 产品增值 资源增值 反哺项目 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口 提供生态基底及全面配套服务 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区域竞争力 15 2.2 林业碳汇相关概念 2.2.1 林业碳汇基本概念 随着林业碳汇概念的提出和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 林业碳汇相关行业的术语不断涌现。尽管热度不断提 升且讨论度不断增加,但是大众对于林业碳汇行业术 语的理解和使用仍不清晰,不仅存在混淆使用情况, 更有甚者可能会卷入碳汇项目诈骗。因此有必要重新 梳理林业碳汇行业相关术语概念,明确各术语含义, 帮助大众更加准确理解林业碳汇相关概念,也有助于 为林业碳汇产业的政策制定和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 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应明确碳汇的概念。碳汇是指从大 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机制,也叫作温室气体汇 清除(Greenhouse gases removal by sinks)。碳 汇是发生在某个碳库中的动态过程,是一定时间内碳 吸收量和碳排放量平衡后的结果,通常用“吨碳/年” 表示。而后文中所说森林碳汇、林业碳汇,即通过树 木实现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目的。 森林碳汇、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是三个经常 被混用的概念,尽管三者意义近似,但其所指的意义 和范畴均有所差异,具体来说 (1)森林碳汇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 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3 。 (2)林业碳汇林业碳汇范畴小于森林碳汇。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后续补充条约京都议 定书对于“林业碳汇”进行了明确界定“林业碳汇” 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加 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 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 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林业碳汇项目是为了交易的目的,开发林 业碳汇形成的项目。在碳交易市场中,林业碳汇项目 的利益集中体现在其所带来的“碳减排量”。林业碳 汇减排量作为重要的碳信用形式之一,从“固碳端” 实现防范气候风险与资金的联结,为助力国家实现碳 中和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林业项目开发是碳信用形 成的重要过程。 通过上述说明,森林碳汇、林业碳汇和林业碳汇 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碳汇是森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过 程,林业碳汇更加强调的是因人工活动所额外增加的 碳汇量。 (2)林业碳汇主要指在特定的林地上进行的活动, 有相关标准对林地有要求,并非所有的林地都可进行林 业碳汇开发。而森林碳汇的积累可在各种林地上进行。 (2)林业碳汇的形成需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 相结合,林业碳汇项目是经开发的专门用于林业碳汇 交易的项目,只有按照规定流程经过认证的林业碳汇 项目,才可获得核证并用于碳市场交易。 图表 3林业碳汇相关概念辨析 资料来源兴业研究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森林碳汇 林业碳汇 概念层面 主要强调吸收CO 2 的过程 林业碳汇包括造林经营及碳汇交易的全过程 属性层面 生态系统中能量动的过程,是自然属性 交易等社会经济属性 范围层面 包括整个森林系统 造林与再造林、森林经营管理等 可交易性层面 并非所有的森林碳汇都可以交易 只有所有权清晰的成为商品的林业碳汇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16 2.2.2 林业碳汇相关项目类别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可发展为林业碳汇项目的类别在不断拓展,但主要仍聚焦于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 REDD、REDD等类别,各项目类型的定义如下表所示。 图表 4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定义 资料来源森林、造林、再造林和毁林的定义与碳计量问题 4 ,中国林业碳汇 5 ,兴业研究 项目涵盖的活动 定义 造林 指通过栽种、播种和/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籽源,将至少有50年处于无林状态的地带转变为森林地 带的直接由人类引起的活动。 再造林 指在曾经有林、但被改为无林的地带通过栽种、播种和/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籽源,将这种无林地带 改变为森林地带的直接由人类引起的活动。就第一个承诺期而言,再造林活动限为1989年12月31 日处于无林状态的土地上的再造林。 森林经营 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培育以提高森林的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活动总称。主要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 造、主伐更新、护林防火及副产利用等。广义的森林经营还包括林木病虫害防治、林场管理、产品 调拨、狩猎等。经营林项目特指通过调整和控制森林的组成和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以维持和提高 森林生长量、碳储量及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增加森林碳汇。主要的森林经营活动包括结构调 整、树种更替、补植补造、林分抚育、复壮和综合措施等。 REDD 即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毁林及退化造成的碳排放(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REDD),REDD机制是一项为减少发展中国家森林砍伐和防止森林退化导致的 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金融激励机制。该机制为减少毁林和防止森林退化这两种减排途径提供资金支 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又不破坏自然资源。 REDD

注意事项

本文(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pdf)为本站会员(灰色旋律)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7942466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