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2年100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pdf

  • 资源大小:12.93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2022年100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pdf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01 2022 年度垃圾分类指数也揭示了以下问题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着 重大意义,也是建设零碳社区、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的 重要抓手。为科学评估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识别 关键问题,发现最佳实践,协助城市管理部门完善垃圾 分类管理机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万科公益 基金会在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下,于 2020 年联合发起 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活动。 2022 年,在技术支持机构绿色江南、多地社会组 织及志愿者、数据调查机构和广大蔚蓝地图用户的参与 和支持下,垃圾分类随手拍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累计垃圾分类随手拍从 5 万多条增加到 14 万多条,覆 盖地级及以上城市从 2021 年的 315 个扩展到 335 个, 累计覆盖小区从 2 万 7 千多个增加到 9 万 3 千多个。 2021 年,IPE 设计并推出垃圾分类指数(Garbage Sorting Index, 以 下 简 称 GSI)。2022 年,IPE 对 垃 圾分类随手拍问卷做出优化,共有 100 个城市的随手拍 数量基本符合抽样统计要求,被纳入垃圾分类指数评价 范围。这些城市地跨七个大区,包括 41 个垃圾分类重 点城市和 59 个人均 GDP 排名靠前城市。其中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5 年,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比例提升至 60 左右。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 识,正视多数城市距离达成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 面,我们要从领跑城市案例中看到希望,保持信心。建 议垃圾分类有待追赶的城市认真研究随手拍和垃圾分类 指数评价所识别的最佳实践,总结、提炼,加以推广, 应尽快落实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 的关键措施;建议垃圾分类领跑城市在当前全球迈向温 室气体净零排放和塑料垃圾全面减量回收再利用的大潮 中,抓住机遇,调动市场化力量,积极尝试将前端社区 垃圾分类与后端企业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相结合,尤其 对接产生和废弃大量塑料包装物的大型中外品牌、电商 平台和物流公司,大幅升级循环再生体系,努力打造零 碳社区,助力双碳行动和美丽中国建设。 概要 2021 年城市评价报告 02 在为期近一年的观察中,一些领先城市的得分一度 有所下降,客观反映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地区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政 策法规,加强分类收运、处置;特别是通过落实垃圾分 类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三大关键措施,助力 社区居民保持并强化了自主分类习惯;部分城市厨余垃 圾和可回收物分出率上升,其他垃圾实现了减量,分类 效果显现。 通过百城垃圾分类随手拍和垃圾分类指数评价结 果,我们看到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有如下进展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苏州以优异表现蝉联第一,上海、南京进入三甲; 福州、铜陵、青岛、宁波、嘉兴、深圳、杭州 进入前十名。 排名落后的城市有兰州、唐山、廊坊、宿迁、淮安、 开封、延安、漯河、枣庄和三门峡。 在 2021 年参评的 22 个城市中,分数提升 3 分 以上的城市有青岛、郑州、苏州、南京、北京、 南宁、宜昌、武汉,其中青岛增幅度最大(22.5 分)。 济南、海口、西安、天津、沈阳、南昌、哈尔滨、 泰安、合肥、广州的分数上下浮动在 3 分以内, 基本持平。 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基本建成, 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基本养成。 头部城市如苏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继续 完善, 厨余垃圾处理和可回收物分类投放、回 收、再生有序推进; 嘉兴等城市推进“撤桶建站”,积极尝试符合 定时定点原则的创新举措; 以北京等城市为代表,各地垃圾分类收运处置 体系建设持续进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 力约 50 万吨 / 日,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工作稳步 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有较大提升。 城市平均分仅 15.07 分,超过一半城市得分低 于 10 分,表明社区垃圾分类表现尚处在较低 水平; “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 展规划要求的 “撤桶建站、定时投放、监督 指导”三大关键措施,尚未在多数城市得到有 效落实; 部分城市垃圾分类投放点硬件设施花费不菲, 但由于未能落实撤桶并点等关键措施,居民自 主分类陷入瓶颈,要么投入巨资开展二次分拣, 要么混装混运影响后端分类处置; 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大和“吃不饱”并存, 在建和已建成处理能力约仅占厨余垃圾可分出 量的 1/3,但拣出率低导致超前规划建设的厨 余垃圾处理设施“吃不饱”,厨余垃圾纯净度 不高则影响厨余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 垃圾焚烧能力已经出现区域性过剩苗头,随着 垃圾分类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量提升,垃 圾焚烧能力过剩问题将进一步显现。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03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04 垃圾分类随手拍覆盖度继续大幅 提升 01 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体系的基础。为精准了解不同 城市、不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识别问题所在,协 助城市管理部门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公众环境研究 中心(IPE)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下, 于 2020 年联合发起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以 下简称“垃圾分类随手拍”)活动。 2022 年,在技术支持机构绿色江南、多地社会组 织及志愿者、数据调查机构和广大蔚蓝地图用户的参与 和支持下,垃圾分类随手拍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覆盖地级及以上城市从 2021 年的 315 个扩展到 335 个, 累计覆盖小区从 2 万 7 千多个增加到 9 万 3 千多个, 累计垃圾分类随手拍从 5 万多条增加到 14 万多条,累 计参与人数从 4 千多人增加到 1 万 2 千多人,并重点对 100 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状况开展了基本符合抽 样规则 1 的随手拍调研,如此大规模而持续的社区垃圾 分类现状调查在全球罕有先例。 在此 IPE 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对所有参与机构和人员 致以由衷的谢意 图 1 2022 年随手拍参与机构及团队分布 图 2 蔚蓝地图 App 全国垃圾分类随手拍分布 左图2021 年 10 月 右图2023 年 01 月 1. 每个城区有效随手拍覆盖小区数量不低于本区小区总数的 1,全市有效随手拍覆盖小区总数不低于 200 个。小区数量来自安居客。 2022 年随手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不但使更多城市纳入垃圾分类指数(Garbage Sorting Index, 以下 简称 GSI)评价,也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05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06 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方法修订 02 评价结果长三角城市领跑 03 垃圾分类指数由 IPE 基于垃圾分类随手拍问卷设计,有效吸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体的社区居民参与数据众包, 从社区垃圾分类实际表现、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措施、垃圾分类清运情况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四个维度,对地级及以 上城市、区(市)、居住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得分通过垃圾分类随手拍和调研发现实时动态更新。 2022 年,IPE 对垃圾分类随手拍问卷做出优化,使提问更加明确,同时相应修订 GSI 计分权重,利用截至 2022 年 12 月 11 日的垃圾分类随手拍数据,得出了 100 个城市的 GSI 得分。这些城市地跨七个大区,包括 41 个垃圾分类重点 城市和 59 个人均 GDP 排名靠前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较好的地区。 由于垃圾分类随手拍具有社区覆盖度广、客观性强、时效性高的特点,已被部分城市的主管部门作为垃圾分类评价 与考核的参考。 GSI 指标体系、随手拍数据调研及问卷、计分方法和等级划分,详见附录 1。 本报告纳入评价的城市为 100 个,507 个区(县、市),87491 条随手拍,62842 个小区,城市小区平均覆盖率 24.3。 总分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苏州、上海、南京,末三位城市是漯河、枣庄和三门峡。城市平均分 15.07,中位数 8.61, 标准差 17.72,超过一半城市得分低于 10 分。城市得分差异巨大,社区垃圾分类表现总体有待提升。 一 城市得分苏州独占鳌头,华东总体最优 序号 城市 得分 序号 城市 得分 1 苏州 96.05 ↑ 51 芜湖 8.56 2 上海 66.20 52 马鞍山 8.12 3 南京 60.02 ↑ 53 哈尔滨 7.54 ↑ 4 福州 59.04 54 西安 7.46 ↑ 5 铜陵 57.40 55 常州 7.42 6 青岛 57.30 ↑ 56 佛山 7.40 7 宁波 53.99 57 上饶 7.40 8 嘉兴 49.90 58 淄博 7.27 9 深圳 43.93 ↓ 59 威海 6.81 10 杭州 43.56 60 东莞 6.79 11 北京 43.43 ↑ 61 湘潭 6.70 12 漳州 40.45 62 大连 6.50 ↓ 13 徐州 34.67 63 长春 6.38 14 广州 34.63 ↓ 64 盐城 6.10 15 厦门 34.57 65 烟台 6.05 16 宜昌 31.94 ↑ 66 惠州 6.00 17 海口 28.12 ↑ 67 济宁 5.87 18 成都 27.74 68 荆门 5.43 19 珠海 26.17 69 扬州 5.35 20 无锡 25.77 70 岳阳 5.30 21 焦作 23.51 71 晋城 5.13 22 连云港 21.23 72 温州 4.92 23 宜春 18.38 73 许昌 4.25 24 江门 16.91 74 蚌埠 3.87 25 长沙 15.88 75 临沂 3.31 26 台州 15.39 76 南阳 3.29 27 东营 15.06 77 南平 3.02 28 重庆 14.98 ↓ 78 呼和浩特 2.77 29 南昌 14.68 ↑ 79 德州 2.76 30 郑州 14.18 ↑ 80 镇江 2.52 31 南宁 14.15 ↑ 81 信阳 2.36 32 洛阳 13.35 82 邯郸 2.29 33 柳州 13.22 83 石家庄 2.17 ↓ 34 银川 13.12 84 日照 2.10 35 南通 12.79 85 新乡 2.07 36 合肥 12.16 ↓ 86 常德 1.92 37 济南 12.07 ↑ 87 滨州 1.76 38 武汉 11.93 ↑ 88 太原 1.71 39 舟山 10.98 89 周口 1.67 40 咸阳 10.98 90 唐山 1.48 41 泰安 10.92 ↓ 91 兰州 1.42 42 沈阳 10.21 ↑ 92 廊坊 1.42 43 昆明 9.90 93 宿迁 1.38 44 泉州 9.84 94 淮安 1.34 45 包头 9.70 95 开封 1.16 46 泰州 9.64 96 西宁 1.11 47 贵阳 9.04 97 延安 1.11 48 九江 8.92 98 漯河 1.04 49 天津 8.86 ↑ 99 枣庄 1.00 50 驻马店 8.65 100 三门峡 1.00 表1 2022 年 100 城市垃圾分类指数得分和排名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07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08 社区垃圾分类表现等级为 优秀(绿色)的有 1 个城市,良 好(蓝色)的共有 16 个城市, 一般(黄色)的共有 7 个城市, 待提高(橙色)的共有 76 个城市。 共有 41 个重点城市参评,平均分 23.87,59 个非重点城市平均分 8.83。重点城市总体表现明显好于非重点城市。 华东地区参评城市最多,为 47 个,其中 14 个重点城市,33 个非重点城市,区域平均分最高(20.17 分),但标 准差高达 22.20,表明域内城市表现差异极大。西北地区参评城市 7 个,区域平均分为 5.17,表现最为薄弱。 在 2021 年评价过的 22 个城 市中,2022 年分数提升 3 分以上 的城市有青岛、郑州、苏州、南京、 北京、南宁、宜昌、武汉,其中 青岛增幅度最大(22.5 分)。 分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或是当地 垃圾分类随手拍覆盖了更多垃圾 分类相对较好的社区,或是地区 撤桶建站工作有所推进,或是二 次分拣结合分类清运,客观上达 成了垃圾分类效果。济南、海口、 西安、天津、沈阳、南昌、哈尔 滨、泰安、合肥、广州的分数上 下浮动在 3 分以内,基本持平。 重庆、石家庄、大连、深圳的分 数降低超过 3 分,降幅最大的是 深 圳(-9.6 分), 主 要 原 因 是 2022 年新纳入评价的五个区中, 有四个区的表现相对较差,明显 拉低了平均分。 图 3 参评城市得分等级占比 图 4 2021 年和 2022 年城市得分对比 图 5 区域平均分和最高分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09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0 507 个参评城区、县、县级市中,苏州市八个参评区、市得分全部进入前十,苏州吴江区蝉联第一,得分与去年基 本持平,余下两席为青岛城阳区和福州马尾区。51 个城区得分为零。区县平均分 14.81,中位数 5.50,标准差 19.87。 社区垃圾分类表现等级为优秀的有 21 个城区(市),较好的有 92 个城区(市、县),一般的有 34 个城区(市、县), 待提高的有 360 个城区(市、县)。 2021 年有 116 个城区参评,2022 年参评区县增加了 391 个。和 2021 年得分相比,2022 年分数提升的区 84 个, 最大增幅在青岛市崂山区(35.16 分),得分下降的区 32 个,最大降幅在宜昌西陵区 -17.62 分)。 二 区县前十苏州占 8 席,青岛、福州各 1 区入选 图 6 区县得分前十 图 7 参评区县得分 等级占比 垃圾分类指数分项分析 04 参评城市平均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率为 23.1,垃圾混合投放率为 81.0。仅 15 个城市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高 于混合投放率。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率最高的是苏州,为 96.2,保持了 2021 年的高水准。重点城市平均厨余垃圾 分类投放率为 37.8,混合投放率为 68.2,非重点城市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 13.0,混合投放率 89.8。 一 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率低,仅 15 的城市正确投放率高于混合投放率 图 8 参评城市厨余垃圾正确 投放和垃圾混合投放率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11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2 “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生活垃圾规划)提出“积极推广 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效果。从 100 城市随手拍数据来看, 撤桶建站执行得相对较好,观察到建立了标准化驿站或投放箱亭的随手拍占全部随手拍的比例,城市平均为 34.0,定 时投放落实情况较差,平均为 12.6;监督指导落实情况最差,平均仅为 4.6。观察到既没有采取定点投放也没有监 督措施的占 76.2。 全国城市居民区垃圾投放点类型可分为仅设立垃圾桶、投放亭(桶站)、封闭式厢房、垃圾分类驿站四种。重点城 市观察到采用垃圾分类投放亭、封闭式厢房、垃圾分类驿站的随手拍总计占 50.6。观察到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占全部 随手拍的比例在苏州最高,为 93.8,其次在福州,为 62.5,和第一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非重点城市布设标准化垃 圾分类驿站较多的有徐州、嘉兴。垃圾投放点最普遍采用的是开放式垃圾分类亭(桶站),在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分 别观察到 24.6 和 10.8。即使在重点城市,仍有 49.4 的随手拍观察到小区没有完成撤桶建站,只摆放了垃圾桶, 在非重点城市,观察到小区垃圾投放点仅有垃圾桶的比例则高达 77.0。 二 “ 十四 五”要求仍待全面落实,三大措施事关垃圾分类成败 1. 撤桶建站 图 9 观察到落实关键措施的随手拍比例 图 10 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垃圾分类投放点类型 图 11 青岛市城阳区正阳府垃圾分类投放点, 摄影纳故环保宫宜君,拍摄时间2022 年 12 月 13 日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13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4 重点城市小区观察到定时投放的随手拍比例为 19.9,非重点城市为 7.8。 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封闭式垃圾分类箱房可以在非投放时间关闭,是落实定时投放的重要硬件配置,这两类投放 设施极低的覆盖率意味着定时投放难以真正推行,进而影响垃圾分类投放效果。 在垃圾分类投放点观察到有人进行监督指导的随手拍比例变化与垃圾投放高峰时段(600-900,1800-2100)同步。 高峰时段,重点城市观察到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有专人进行监督指导的比例平均为 41.7,非重点城市仅为 2.6。 早高峰的比例高于晚高峰,早高峰重点城市平均为 49.9,非重点城市平均为 3.5;晚高峰重点城市平均为 36.0, 非重点城市平均为 2.1。 2. 定时投放 3. 监督指导 图 12 宜昌市猇亭区太森花园垃圾分类投放点,非投放时间关闭,摄影蔚蓝 _980281,拍摄时间2022 年 10 月 19 日 937 图 13 各时段随手拍勾选“有人监督指导”的随手拍比例 图 14 早晚高峰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勾选“有人监督指导”的随手拍比例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15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6 图 17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 摄影马军,拍摄时间2022 年 4 月 3 日 图 15 高峰时段观察到垃圾分类投放点监督指导人员在岗比例 图 16 嘉兴市秀洲区凯旋公寓定时定点投放亭, 摄影;蔚蓝 _2022042509432,拍摄时间2022 年 8 月 25 日 1724 高峰时段随手拍观察到垃圾投 放点有监督指导的比例最高的城市 是苏州,占 70.3;其次是福州, 55.6; 以 及 青 岛,47.8。49 个 城市没有在高峰时段观察到桶前监督 指导。 需要说明的是,少数城市有严格 的“不分类,不收运”政策,街道或 物业会安排相当数量的人员在桶前值 班,但他们的职责不是监督居民分类 投放,而主要是分拣未分类投放的垃 圾,这些分拣员有时会被随手拍拍摄 者认作监督员,因此在这些城市桶前 监督的比例实际上更低。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17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18 设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和监督值守三大基本措施落实得分为 X 轴,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为 Y 轴,气泡大小为城市 2021 年人均 GDP,得到下图。 4. 三大措施事关分类成败 图 18 参评城市基本措施落实得分与人均 GDP 三大基本措施落实得分和城市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相关性系数为 0.899(P0.000),基本措施得分回归系数 P 值 为 0.000,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B 值为 0.030,说明落实三大关键措施会对厨余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 2 2022 年 100 城市垃圾分类随手拍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与关键措施得分回归分析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19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20 参评城市垃圾分类投放点卫生情况总体尚可,设定分数区间为 0-15 分,平均得分 -2.57 分,44.0 的随手拍观 察到小区垃圾投放点经常清理很干净,45.9 观察到投放点卫生状况一般,10.1 观察到投放点有很多污物、很臭。重 点城市投放点卫生情况好于非重点城市;一线城市明显好于其他城市,四线城市表现落后。 图 19 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垃圾投放点卫生情况 图 20 不同类型城市垃圾投放点卫生情况 三 投放点卫生情况 三大基本措施落实得分和垃圾分类投放点卫生得分相关性系数为 0.407(P0.000),基本措施得分回归系数 P 值 为 0.000,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B 值为 0.108,说明关键措施落实得好,也会对投放点卫生情况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 表 3 三大基本措施落实得分与卫生情况得分回归分析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21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22 截至 2022 年 12 月,46 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有 28 个正式发布了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13 个发布了本市垃圾 分类管理办法,4 个城市的条例或办法正在制定中,1 个尚未制定本市条例 / 办法。纳入评价的 59 个非重点城市中,12 个城市正式发布了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12 个城市发布了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 规定,1 个城市的条例正在制定中,其 余城市尚未发布本市条例或办法。绝大多数参评城市均以工作方案、行动计划等不同形式出台了垃圾分类管理目标、任 务和措施。 所有参评城市的法规和工作方案等均要求开展桶前监督指导,23 个重点城市、20 个非重点城市通过垃圾分类条例、 办法或工作方案、行动计划还明确推行定时定点投放。然而,如前所述,重点城市和非重点城市均有较高比例小区被观 察到尚未撤桶并点,施行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的比例更低,三大关键政策尚待有效落实。 四 多地关键措施的政策规定有待落实 多地良好实践值得借鉴 05 评价中,我们看到多地克服疫情影响带来的困难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加强分类收运、处置;特别是通过 加强垃圾分类三大关键措施建设,助力社区居民保持并强化了自主分类习惯;部分城市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分出率上升, 其他垃圾实现减量,分类效果显现。 图 21 苏州市虎丘区格林花园清洁屋 摄影蔚蓝 _ 梁尚豪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拍摄时间2022 年 12 月 17 日 苏州市连续两年获垃圾分类指数排名第一,并且遥 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离不开从 2019 年开始实施的定时定 点定人督导制度(“三定一督”),并且提供了完备的 支撑体系,确保“三定一督”能顺利推行。这一套以“三 定一督”为核心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希望提 升垃圾分类但无从下手的城市和社区研究学习。 据时任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陆继军介绍,苏州 市在每个小区推进“三定一督”之前,首先进行“三评估”, 确保”六到位”。“三评估”是指评估小区收运处理能 力是否匹配、基层的组织力是否满足、群众的接受力是 否足够。经过评估满足条件的,才可以推进“三定一督”。 “六到位”第一是群众沟通要到位。第二是投放设施要 到位,投放点从 10 万个撤并到 1.37 万个,都建成了清 洁屋的模式,有独立站房,有洗手设施、通风设施,有 的还有新风系统和除臭系统,还有自动称重系统。第三 是督导人员要到位。督导员是“三定一督”当中很重要 的制度设计。每一个督导点有一到两个督导员,前期还 派了志愿者参与,等基本习惯养成就主要由物业派驻。 第四是分类收运队伍要到位。第五是巡查机制到位,及 时发现和清理在非集中投放点投放和过时投放的垃圾, 通过监控手段及时发现投放者上门进行宣教。第六是投 诉渠道要到位。在每一个清洁屋都标明哪种情况向谁投 诉,公示不同垃圾由谁承运,什么时间点来收运,运到 哪里处置,让居民打消了先分后混的疑虑,从而提高公 信力。通过“三评估”、做到“六到位”以后,小区才 真正开始实施“三定一督”。 良好实践 苏州“三定一督”创造最佳实践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23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24 图 22 苏州市姑苏区苏公弄生活垃圾分类亭, 摄影蔚蓝 _961534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拍摄时间2022 年 12 月 15 日 图 23 张家港市凤凰绿郡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亭, 摄影老汪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拍摄时间2022 年 12 月 14 日 据陆继军介绍,在工作方法上,苏州市首先注重激 发基层领导干部的使命感。苏州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与基 层社会治理密不可分,垃圾分类的成效也要靠基层治理 的创新来推动,社会治理成果靠垃圾分类进行检验。苏 州开展对基层干部多轮多层次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源 头分类在推进社会文明、创新基层治理方面的意义,让 他们感觉到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助力文明之城建设,也可 以助力生态之城建设,更可以助力善治之城的建设,是 非常有意义、有成效的事情。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能不 能有效引导市民改变自己的投放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 是对每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一项典型考验,同时还加 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考核,曝光不好的做法,进行整改, 形成闭环。 陆继军介绍,苏州市还注重提高市民的“四感”。 第一,增强市民仪式感。 开展入户宣传、社区宣传、 社会宣传,小区举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的启动仪式。 配套建设清洁屋,一方面提升投放的硬件环境,一方面 让大家感觉到政府很认真在做这件事情,也花代价去做, 并不是临时之举,更不是一阵风。 第二,增强市民责任感。 通过在宣教当中对法律条 款的宣贯、清洁屋现场的督导,让社区、市民、物业都 知道自身职责。对物业既要“压”,也要给更多的支撑。 比如对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前期的投入都由政府兜底, 督导员的费用做一些补贴等。 第三,增强百姓紧迫感。 通过执法对不文明的行为 进行教育劝阻,对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发出整改通知书, 对拒不整改做出行政处罚。通过处罚让大家感觉到法律 不是可有可无,垃圾分类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垃圾分类 并不是法不责众,把执法的效应通过新闻媒体扩大,让 大家感觉到违法必究的氛围。 第四,增强百姓的获得感。 通过撤桶并点、及时收运, 改善小区环境卫生,通过 1-5 星小区评定、楼道的红黑 榜评定,提升市民荣誉感。 此外,陆继军还用“四个经得起”评判垃圾分类小 区“三定一督”的成效, 就是经得起看、经得起闻、经 得起问和经得起查。 苏州市推行“三定一督”以来,厨余垃圾准确率、 分出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百朗园共有 359 户,是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调研中我们看到,小区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整洁干净, 老少居民在保洁兼监督员不在场时也均能自主分类投放 垃圾,不仅厨余垃圾主动破袋投放,可回收物也分门别 类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里。百朗园的成功经验有 坚定推行撤桶并点,选址合理。2020 年推行垃圾 分类时,物业首先做的就是将原本地上地下共九组垃圾 桶撤并成唯一一个垃圾分类投放亭,设立在人员进出必 经之处,全天所有居民的投放行为都被置于监督之下。 投放亭前是小广场,便于开展宣传活动,也为后期投放 点升级改造预留了空间。 物业、业主委员会通力合作,做好桶前值守。初 期由物业带头值守,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很快业主 委员会组建了志愿者队伍,三十多位业主轮流值守,借 助邻里关系网络更容易开展宣传和监督工作,对引导居 民克服抵触情绪、形成主动分类投放习惯起到良好作用。 物业经理认为百朗园业主委员会“很给力”。 监督有力。对于少数不配合的住户,一方面由监 督员在桶前积极劝导,一方面物业通过摄像头记录留痕, 发业主群提醒、上门沟通、开具书面提示信请住户签字 确认,必要时上报城管执法队进行处罚。对新搬入的租户, 也及时开展垃圾分类教育,使其很快适应垃圾分类投放 的要求。 不代为分类投放。推行垃圾分类初期,物业一度 允许保洁员代为分类投放垃圾,后来发现这样会把居民 “带坏了”,遂停止了代为投放,坚持由居民自行分类 投放,不正确分类的不能投放。 良好实践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百朗园案例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25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26 激励措施及时有效。百朗园获评垃圾分类示范小 区后,海淀区政府破格奖励了高标准的垃圾分类驿站, 驿站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提升了居民的自豪感和对垃 圾分类的认同感,也为保洁员兼监督员长时间驻守提供 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海淀区对厨余垃圾分出给予 补贴,也激励了物业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长效机制运转正常,维护得力。百朗园垃圾分类 形成良性循环,除物业和业主委员会积极作为外,也离 不开尽职尽责的保洁员兼监督员,确保了垃圾分类驿站 全天正常运转,并长期维护着居民自主分类投放行为。 其背后有物业和居民对保洁员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以及 合理的经济激励。 百朗园的案例说明,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前期尤 为需要桶前值守,但桶前值守要发挥作用,需要硬件和 软件的互相配合。首先是撤桶并点和定时投放,这样使 居民的垃圾投放行为能在空间和时间上集中,不致浪费 宝贵的监督值守人力。只有在投放点大幅减少且值守人 员数量和工作质量较有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放宽 投放时间。物业和居民自治组织(如业主委员会、党员 小组等)应形成合力,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对居民的 投放行为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坚定有力的监督管理, 争取居民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应对垃圾分类督导人员 给予足够的支持,并提供稳定、有效的经济激励。 图 24 百朗园居民在分类投放垃圾,摄影司文俊,2023 年 4 月 7 日 图 25 上左百朗园获评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上右百朗园垃圾分类驿站站房内景, 下左百朗园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工牌,下右百朗园保洁员老刘, 摄影沈苏南、司文俊,2023 年 4 月 7 日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27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28 (一) 对撤桶建站的认知仍存在较大偏差 影响社区垃圾分类的认识误区 06 垃圾分类领先城市和社区的经验表明,居住小区宜 建设标准化、集中度高的垃圾分类驿站作为垃圾分类投 放点。这种驿站外观如小平房或棚屋,内部空间较大, 能放置多组分类垃圾桶供轮换使用,带有卷闸门,可以 限定投放时间,通水,便于保洁作业和居民净手,通电, 能够安装监控摄像头、通风除臭装置和空调等辅助设施, 为全天候值守提供更好的条件。 一个选址合理、内外整洁、设施齐备、分类正确、 监督认真的垃圾分类驿站,能充分满足定时定点和监督 指导的要求,能体现城市和社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 重视,同时有助于在居民心目中形成垃圾分类的严肃感、 仪式感和认同感,长期维持居民自主分类水平。垃圾分 类驿站在选址、建造、运营过程中需社区、物业、居民 充分交流,保持沟通,有利于形成社区共识、增强社区 凝聚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材料和施工标准化,也能 减少营造成本。 “积极推广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 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是“十四五”生活垃圾规划 的要求。但迄今为止,真正的标准化驿站仍只在少数城 市得到推广。垃圾分类随手拍显示,多数城市将垃圾分 类桶站视为撤桶并点后的标准设施,然而虽然桶站占地 面积小、营建成本低、布设便捷,但并不能为监督值守 提供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小区采用可上锁的投放箱,看 似性价比较高,但往往数量不足,难以容纳种类多数量 多的生活垃圾,更解决不了无人值守带来的混投问题。 通过对 100 城市垃圾分类随手拍的统计,我们发 现开放式垃圾分类亭 / 桶站的厨余垃圾正确投放率仅 为 19.6,可上锁的垃圾分类投放箱的厨余垃圾正确 投放率仅为 13.7,均显著低于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 (47.9)。 1. 把垃圾分类桶站当做标准化驿站 一些城市建设了垃圾分类驿站,但在实践中并没有 和撤桶并点结合起来,各楼栋下的桶站依然存在,驿站 只是其中一处投放点;在一些小区,驿站站房甚至只是 用作可回收物暂存站,完全偏离“十四五”生活垃圾 规划的本意。 2. 垃圾分类驿站未替代楼下垃圾桶 (二)寄望于仅通过桶站上锁实现定时投放 定时投放也是垃圾分类不可缺少的一环。居民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投放,既便于安排督导员到岗监督,也能大大提高 保洁和清运效率,减少垃圾存留时间,降低环境卫生影响。但当前仍有相当比例的小区并未充分认识到定时投放的必要性, 对居民的宣传沟通引导不够,撤桶并点不到位,投放设施选型不当,导致定时投放因缺乏本小区居民认同和硬件基础而 无法实施。还有一些小区,在推行一段时间后有所松懈,导致“破窗效应”,好不容易有起色的定时投放习惯一朝归零, 殊为可惜。 图 26 佛山市南海区某小区,非投放时段,投放亭外垃圾桶堆满垃圾,摄影龟仙人布欧 _1144582,2022 年 3 月 27 日 1236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29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30 图 27 徐州市铜山区某小区,非投放时段,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没有上锁, 摄影刘红伟 956496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2022 年 8 月 24 日 1311 (三)寄望于仅通过监督值守促成居民自主分类投放 在垃圾分类集中宣传动员期间,管理部门和街道、居委会和物业往往组织大量党员、居民积极分子、社区志愿者等 担任垃圾分类督导员,早晚投放高峰时段驻守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和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遗憾的是,相当数据 量的城市和小区片面认为“只要有监督值守,就能让居民正确分类投放”,而没有为监督值守创造必要的条件,导致效果 大打折扣。 (四)寄望于通过智能化设施替代三大关键措施 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终端具有身份识别、投放识别、语音提示、积分兑换管理等功能,近年来获得不少城市的青睐, 一些社区产生了“有智能终端就能做好垃圾分类”的错觉,在撤桶并点并不充分、定时投放也未执行的情况下斥资布设, 居民出于好奇试用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回归随处可见随时可投的普通垃圾桶。 (五)寄望于依靠二次分拣解决垃圾分类 部分城市通过“不分类不收运”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垃圾分类。但是它并非通 过居民自主分类实现,由 于没有落实撤桶建站和定时定点投放,无法对大量开放式桶站持续 监督指导,最终演化成以二次分拣为主,虽然应对了 “不分类不收运”的规定和城市垃圾不断 增长的压力,但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可持续性存在疑问 ; 同时,由于二次分 拣难以让居民 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混合投放的垃圾中可回收物常常沾染了污物,高质量回收难以达成。 图 28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小区垃圾分类亭,为达到厨余垃圾分出比例的要求,分拣员将厨余垃圾 桶内的其他垃圾分拣出来。 该小区生活垃圾二次分拣已持续三年。摄影 马军,拍摄时间 左 2023 年 3 月 5 日,右 2022 年 9 月 13 日 GSI 100 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31 2022 年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 32 (一)厨余垃圾处理缺口大和“吃不饱”共存 分类投放差距影响生活垃圾 资源化利用 07 厨余垃圾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要组分和高频品类。随着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厨余垃圾分出量迅速增长。2021 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24869.21 万吨 2 ,按 30 分出率粗略计算,厨余垃圾分出量约为 7460.1 万吨,平均每天 20.4 万吨。近年来,各地纷纷上马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但处理能力缺口仍然巨大,“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全国已 建和在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一共仅 6.4 万吨 / 天 3 。然而,由于前端分类不充分,一方面导致厨余垃圾纯净度不高, 影响厨余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厨余垃圾分出量,超前规划建设的处理设施面临“吃不饱”的局面。 (二)可回收物未正确分类投放,回收价值受损 可回收物回收再生作为垃圾分类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来源,离不开高质量的分类回收。但在未正确分类投放的情况下, 纸类、金属、电子产品等高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价值可能降低或者消失,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等低值可回收物的 分拣处理成本则居高不下。此外,可降解塑料制品也处境尴尬,由于缺乏单独投放方式,绝大部分可降解塑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100城市垃圾分类评价报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pdf)为本站会员(灰色旋律)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7942466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