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陕西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途径—基于碳生产率测算方法.pdf

  • 资源大小:476.8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陕西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途径—基于碳生产率测算方法.pdf

区 域经济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 的日益恶化 ,低碳 、可持续发展和绿 色经济的发展思路从设想提到了日 程上来 。 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过程 中 ,各国和地区政府相继提出了今后 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削减目 标 ,并从国家 、产业和企业层面制订 了相应的实行计划和具体安排 [1] 。 一 国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效益体现 于低碳竞争力的表现上 。 低碳竞争力 概念的首次提出 ,是在澳大利亚 “气 候研究所 ”和欧洲 E3G 公司共同发表 的 20 国集团低碳竞争力 报告中 。认 为对一个国家来说 ,低碳竞争力是指 国家在碳约束的背景下为国民创造 物质繁荣 (由经济产出来代表 )的能 力 [2] 。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 对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讨论 、 具体产业或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的经 验评述 、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低碳竞 争力方针指导上 ,而对低碳竞争力的 定量分析少之又少 。 发展低碳经济的 核心在于提高碳生产率 ,碳生产率是 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 ,其含义符合 国际关于低碳竞争力的表述背景 。 因 此本文是从碳生产率角度对低碳竞 争力进行分析的一种尝试 。 1 碳生产率测算 碳生产率是单位 CO 2 的 GDP 产 出 , 反映单位 CO 2 排放所带来的产 出 , 与单位 GDP 的碳排放强度呈倒 数关系 ,体现碳作为同资本 、劳动一 样的要素投入与产出间的效率关系 。 碳生产率是将低碳经济的两大目标 控制 CO 2 排放和促进经济增长融为 一体的一个概念 ,是进行一国或地区 低碳竞争力分析的重要指标 。 当前中 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 变化 ,关键是提高碳生产率 ,而并非 走绝对减排的发展之路 [3-4] 。于产业层 面碳生产率表示某产业单位 CO 2 排 陕西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途径 基于碳生产率测算方法 徐 娟 1,2 (1.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 100102) 【摘 要 】低碳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资源环境的根本出路 。 碳生产 率是单位 CO 2 排放的产出 ,用以反映地区低碳竞争力状况 。本文采用 2008-2010 年数据 ,从产业层 面对陕西省近年来碳生产率进行测算 ,并从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角度对陕西 低碳竞争力进行评析 ,提出提升途径 。 【关键词 】竞争力 ;碳生产率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技术水平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0166201205-0100-06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2.05.021 作者简介 徐 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 100/ 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区 域经济 放量所对应的产业增加值 ,碳生产率 越高 ,表示该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 面越具有竞争力 , 即低碳竞争力越 强 。 本文根据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 19 类 , 采用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 单指南 提供的 CO 2 排放量的计算方 法 ,选取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 输 、 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 、 住宿和餐饮业等五大产业作为典型 产业 ,计算陕西省 2008 和 2009 年碳 生产率 (如表 1 所示 )。 陕西省 2009 年碳生产率由高到 低的产业依次为 建筑业 、农业 、批发 零售住宿和建筑业 、工业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一方面 ,陕西五大产 业中碳生产率提高的产业有建筑业 和批发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且它 们的绝对碳排放量均有所下降 ,可见 必然拉动碳生产率的提升 , 其中 ,建 筑业的碳生产率提高最多 ,提高幅度 为 86.5;另一方面 ,碳生产率降低 的产业有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 ,下降最多的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的降幅为 20.2;五大产业 平均碳生产率有所下降 ,从 1.81 降到 1.73, 说明产业整体低碳竞争力有所 减弱 (如表 1 所示 )。 另外 ,与全国碳生产率平均水平 相比 ,陕西除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 餐饮业的碳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 , 其他四个产业均高于全国水平 , 说明这四个产业均具有相对低碳竞 争优势 , 表现出较强的低碳竞争力 。 五大产业的平均碳生产率也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 由以上数据分析表明 ,陕西的五 大产业中 ,建筑业是具有相对低碳竞 争优势的产业 ,且这种优势在近年有 持续加强的趋势 ;农业 、工业也是具 有相对低碳竞争优势的产业 ,但这种 优势近年来有所减弱 ;零售业 、住宿 和餐饮业虽无低碳竞争优势 ,但碳生 产率却显示上升势头 ,说明低碳方面 存在发展潜力 ;最后 ,交通运输 、仓储 和邮政业是既不具备低碳竞争优势 , 同时又出现碳生产率下滑趋势的产 业 。 效仿波士顿矩阵的做法 ,构建低 碳竞争力矩阵模型 。 根据碳生产率与 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和近年来 碳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将所分 析的产业划分成四种情况 , 即左上方碳生产率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且不断上升的产业 (明星产业 ), 左下方碳生产 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下 降趋势的产业 (问题产业 ), 右上方碳生产率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 , 但有所上升的产业 (现金牛产业 ),右下方碳生产率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又呈下降趋势的 产业 (瘦狗产业 )(如图 1 所示 )。 2 低碳竞争力评析 以上分析表明 ,陕西碳生产率虽 然在近年来有所提升 ,但整体水平较 低 ,且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仓储和 邮政业呈现碳生产率下降趋势 ,表明 陕西发展低碳经济 、提升低碳竞争力 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以下从产 业结构 、能源结构 、技术水平和政策 制度四个层面对影响碳生产率的原 因和陕西低碳竞争力进行评析 。 2.1 产业结构 陕西 2010 年 3 次产业总产值分 别为 988.45 亿元 、5 446.10 亿元和 3 688.93 亿 元 , 占 GDP 的 比 重 为 9.8、53.8和 36.4。 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陕西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 ;从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 、仓储 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 住宿和餐饮业 合计 平均 2008 增加值 753.72 3 274.57 586.55 378.63 734.03 5 727.50 碳排放 79.46 2 326.95 118.05 508.77 136.26 3 169.48 碳生产率 9.49 1.41 4.97 0.74 5.39 1.81 2009 增加值 789.64 3 501.25 735.17 423.24 882.40 6 331.70 碳排放 85.59 2 648.46 79.32 712.74 125.30 3 651.40 碳生产率 9.23 1.32 9.27 0.51 7.04 1.73 全国碳生产率 7.52 1.28 4.04 0.52 14.37 1.60 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注 其中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取自 中国统计年鉴 ;碳排放 各燃料品种最终消费量 碳排放系数后求和 ,燃料 数据取自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碳排放系数经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提供方法计算所得 ;碳 生产率 增加值 /碳排放 表 1 2008 年和 2009 年五大产业增加值 ① 、碳排放量和碳生产率 单位 亿元 ;万吨标准煤 ;亿元 /万吨标准煤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 宿和餐饮业 农业 ; 工业 交通运输 、仓储和 邮政业 低碳竞争力 优势 劣势 上 升 下 降 碳 生 产 率 图 1 陕西产业低碳竞争力表现 101/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区 域经济 陕西 2000 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 化看 ,第一产业变化平稳 ,微降 4.5 个 百分点 ,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较快 ,增 加比重超过 10 个百分点 , 第三产业 则降低了接近 6 个百分点 。 说明近十 年 , 陕西第二产业增加速度最快 ,而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有不同程 度的下降 ,2001 年起 ,第二 、三产业的 比重逐渐拉大 ,2010 年有进一步扩大 的趋势 (如表 2、图 2 所示 )。 由此可 见 ,陕西省第二产业优势明显 ,比重 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一 、二产业较 弱 ,比重有下降趋势 。 陕西是能源大 省 ,经济结构中石油化工 、有色 、电力 等以资源转化为主的高耗能产业占 主导地位 ,2010 年陕西重工业增加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80,重工业尤其 是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 ,意味着陕西 存在着严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污染 物排放问题 。 陕西要加快经济发展 ,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需要以这些产 业为支撑 ,势必会对低碳经济发展和 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巨大挑战 [5] 。 2.2 能源结构 陕西 2010 年煤炭 、 石油 、 天然 气 、 水电能源消费比重为 73.6∶16.9∶ 8.3∶1.2, 说明陕西能源消费结构以煤 炭为主 ,所占能源比重较高 ,能源利 用效率相对较低 ,而天然气和水电所 占比重小 , 亟待拓展发展空间 ;与 2005 年相比 ,天然气和水电能源消费 比重上升 ,煤炭和石油能源消费比重 有所下降 , 其中天然气比重翻了一 倍 ,但由于基数小 ,绝对比例仅上升 了 4 个百分点 。 说明虽然近几年天然 气和水电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上升 ,能 源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但速度缓 慢 ,效果不明显 ,目前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消费局面在短期不会改变 (如表 3 所示 )。 同时 , 陕西 2010 年三次产业能 源消费比重为 3.1∶73.1∶23.8, 说明陕 西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 , 其次才是第三和第一产业 ; 与 2006 年相比 ,一 、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上 升 , 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下降 ;与 全国 2009 年相比 ,一 、三产业能源消 费比重较高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将三次产业能源 消费与能源消费结构相结合 , 陕西 2009 年煤炭三次产业消耗比重为 1∶94∶5,和全国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 低于全国水平 , 第三产业比重高于 全国水平 ; 石油三次产业消费比重 为 6∶29∶65,和全国相比 ,第二产业 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一 、三产业高于 全国水平 ; 天然气三次产业消费比 重为 0.1∶66∶34,和全国相比 ,第二产 业低于全国水平 ,第三产业高于全国 水 平 ; 电力三次产业消费比重为 7∶82∶11,和全国相比 ,第二产业低 于全国 ,一 、三产业高于全国 (如图 3 所示 )。 可以看出 ,第一 ,陕西第三产 业各种能耗比重均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 , 而陕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3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0.4), 说明陕西第三产业能源利用率低 ,这 正是前文中反映的陕西第三产业碳 生产率较低的原因 ;第二 ,第二产业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值 比重 总值 比重 总值 比重 陕西 10 123.48 988.45 9.8 5 446.10 53.8 3 688.93 36.4 全国 437 041.99 40 532.83 9.3 220 064.77 50.4 176 444.36 40.4 表 2 陕西与全国 2010 年三次产业情况 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图 2 陕西 2000-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 陕西统计年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60 50 40 30 20 10 0 102/ 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区 域经济 煤炭消费比重远高于石油 ,所以对陕 西而言 ,实现第二产业有效减排的关 键在于减少煤炭能源的消耗 。 由此可见 , 陕西要适度控制煤 炭 ,提高石油 、天然气 、新能源在能源 消费中的比重 ,发挥集煤 、油 、气资源 为一体的优势 ,采用能耗低 、排放少 的低碳技术和理念 ,实现煤 、油 、气综 合利用 ,使 “碳多氢少 ”的煤与 “氢多 碳少 ”的石油 、天然气和水电资源优 势互补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碳 排放 [6] 。 2.3 技术水平 从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 GDP 比 重来看 ,陕西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强度 各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9 年我国 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 1.69,而陕西 研发投入强度为 2.32,超出全国平 均水平 37,意味着陕西科技投入力 度较大 ,这是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 重要力量 ,但近几年陕西研发经费内 部支出强度波动较大 ,2008 年之前呈 下降趋势 , 近两年则呈明显上升趋 势 。2010 年陕西研发投入力度有所减 弱 , 研发投入强度为 2.15, 低于 2009 年的 2.32如表 3 所示 。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政府 、高校和 企业 ,具体到工业企业内部 ,用大中 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衡量陕西工业研发 经费强度 ,结果却不容乐观 。 陕西近 五年大中型工业企业 的研发经费强度在全 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 , 2007 年之前高于全国 水平 ,最近两年降到了 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 意味着陕西工业部门 的整体研发经费投入 较低 ,这将影响陕西的工业竞争力提 升 ,对比之前数据可知 ,陕西的研发 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以外 的其他部门 ,正是这种倾斜导致了陕 西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并没有在工 业部门中体现出来 。 陕西大中型工业 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全部研发 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近几年几乎一 直保持在 29左右的较低水平 ,远远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意味着陕西要提 升工业竞争力亟需增加工业部门科 技经费支出比重 (如图 4、图 5 所示 )。 2.4 政策制度 陕西是能源大省 ,2010 年被确定 为低碳试点省 ,这对陕西重化工业的 低碳转型和提升产业低碳竞争力产 生积极影响 。 2010 年 8 月 ,国家将陕 西确定为低碳试点省 ,在出台的 陕 西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中明确了 今后发展的低碳路线图 。 降低高耗能 产业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工 业调整思路逐步形成 。 在 “重化工业 低碳转型 、新兴产业低碳发展 ”的产 业结构调整原则指导下 ,严格控制焦 化 、铁合金 、电石 、水泥 、有色冶炼等 行业新增产能 ,同时大力改造提升传 统服务业 ,抓好物流 、文化 、金融等现 代服务业 。 另外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 确定陕西 “十二五 ”新兴产业发展目 标 ,加速产业升级和推进工业节能环 保 。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 二五 ”规划 提出到 2015 年 ,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3 000 亿元 , 占 GDP 的比例达到 15。 根据 规 年份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2005 77.46 17.40 4.10 1.03 2009 73.92 17.03 8.06 0.99 2010 73.64 6.92 8.27 1.16 表 3 2005、2009、2010 年陕西主要能源消费结构 单位 资料来源 陕西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图 3 2009 年陕西各主要能源中三次产业比重 电力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7 6 1 82 3466 11 29 65 94 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1 103/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区 域经济 年 份 陕 西 全 国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 GDP 强度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 GDP 强度 2000 49.46 1 804.00 2.74 895.66 98 000.50 0.91 2005 92.45 3 933.72 2.35 2 449.97 185 808.60 1.32 2006 101.30 4 743.61 2.14 3 003.10 217 522.70 1.38 2007 121.72 5 757.29 2.11 3 710.24 267 763.70 1.39 2008 143.27 7 314.58 1.96 4 616.02 316 228.80 1.46 2009 189.51 8 169.80 2.32 5 802.1 343 464.70 1.69 2010 217.50 10 123.48 2.15 资料来源 历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注 强度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 /GDP 表 4 2000、2005-2010 年陕西与全国研发投入对比 单位 亿元 资料来源 历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 4 陕西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陕西 全国 0.60 0.58 0.56 0.54 0.52 0.50 0.48 0.46 0.4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 0.51 0.55 0.51 0.52 0.53 0.53 0.50 0.59 0.58 划 ,陕西省将把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 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新材料等产业 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把生物 、节能环 保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成为先导 产业 ;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 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 节能环 保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和 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展 ,将推动陕西高耗能工业的节能环 保 、设备自主集成创新 、产品质量和 性能的提升 [7] 。 3 提升陕西低碳竞争力的途 径 首先 ,陕西的 GDP 呈指数增长 , 主要表现在第二 、三产业 ,第三产业 虽然增长迅速 ,但产业比重却逐步下 降 ,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 ,优 化产业结构 ,提升三产比重 ,通过发 展现代服务业将直接减少能源消耗 , 降低碳排放量和提升碳生产率 。 其次 ,陕西作为煤炭大省 ,能源 消费结构多年来变化不大 ,高碳的煤 类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所占比重居高 不下 ,低碳的气 、电类能源发展迟缓 , 因此 ,实现能源类型的多元化 ,从以 煤炭为主过渡到煤 、油 、气 、电等均衡 发展 ,是控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 积 极调整能源结构 , 减少煤类能源比 重 , 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战略中的地 位 , 提高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 ,将 从根本上提升陕西碳生产率 。 第三 ,虽然陕西高校和科研院所 众多 ,研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但企 业层面的研发投入相对薄弱 ,制约了 104/ 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of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in Shaanxi Province on the Method of Carbon Productivity Calculating XU Juan 1,2 1.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ASS, 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Low carb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economy are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es to respons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bon productivity is the GDP per CO2 emission, which reflects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The paper adopts data from 2008 to 2010 to calculate Shaanxi carbon productivity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industry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nergy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polices and system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proposes promote measures. Key Wordscompetitiveness; carbon productiv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energy structure; technology; approach CLC numberF427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0166201205-0100-06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2.05.021 区域经济 资料来源 历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 5 陕西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全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比重 陕西 全国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8.5 28.8 29.3 29.4 22.5 51.0 54.3 56.9 58.1 55.3 节能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 鉴于 此 , 应加大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 , 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 ,发挥其研发资 金利用的规模优势 ,产生一批循环利 用 、 零排放等关键共性支撑技术 ,培 育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将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向纵深发展 ,为低碳环保发 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 □ 注释 ①考虑各产业数据的可获得性 和统一性 , 文中增加值一律用生产 总值替换 。 参考文献 [1] Kaya Y, Yokobor K.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conomy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 [M]. Delhi Bookwell Publications, 1999. [2] The Climate Institute and E3G. 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Report [DB/OL].2009-09-14. http//www.climateinstitute.org.au. [3] 潘家华 ,张丽峰 .我国碳生产率区 域差异性研究 [J]. 中国工业经 济 ,2011(5)47-57. [4] 何建坤 ,苏明山 .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 [J].中国软 科学 ,20091042-47. [5] 张永军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与碳 生产率增长 [J].中国科技论坛 , 20115114-120. [6] 陈诗一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经 济研究 ,2009441-55. [7] 资讯中心 .陕西省 2010 全年经济 发展情况 [EB/OL].2011-02- 28.http//www.zgny.com.cn. 105/未来与发展 /2012/ 第 5 期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低碳竞争力评价与提升途径—基于碳生产率测算方法.pdf)为本站会员(灰色旋律)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401608886@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