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 ”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方正证券.pdf
1 敬请关 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 条款 [Table_Summary] 解码 “碳中和” 现状 分析 与 机遇 展望 “碳中和” 专题 报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 专题报告 策略研究 2021.03.24 [TABLE_ANALYSISINFO] 分析师 胡国鹏 登记编号 S1220514080001 分析师 袁稻雨 登记编号 S1220519030001 分析师 刘阳 登记编号 S1220520080004 [Table_Author] 摘 要 1、 内涵 碳中和是什么 人类活动造成的 二 氧化 碳排 放, 通过 植 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人为移除 活动 , 最终实现 人为移除 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净增量为零。 从 长期 气候目标 看, 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 是 四 个 主要 阶段 性目标。 2、 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 。 从 我国自身来看,“ 双碳” 承诺 虽然 面临 发展权的 让渡, 但 随着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出口贸 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 此外, 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抬头,碳中和 也 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 3、 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 目 标逐 渐加 码 。 中国碳排放总量 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 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 。 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 GDP 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平衡。 此外, 城 市化率 上 升 、 人口基数庞大 等 都 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 。 中央 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 3060 目标 ” , 地方政府 也 相继 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4、 海外 多数 发达国家 已经实现 碳达峰, 目标 2025 年 实现 碳中 和 。 根据 IPCC 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 2℃ 控温目标,全球必 须在 2050 年达到 “ 碳中和 ” , 2067 年 实现 气候中 和 。 目前, 多数 发达国家 已经实现 碳达峰 , 美国、 欧盟、 日本 等 计划 2050 年实现 碳中和 。 5、 展望 政府 企业 携手 , 四大路径 实现 碳中和 。 实现 双碳 目标 主 要从 四个方面 出发, 1) 减少碳排放 , 实现 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 2) 推动碳捕获发展 , 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 ; 3) 完善碳 交易市场 , 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 ; 4) 引导金 融资源 向低碳 项目倾斜 ,构建碳金融体系 。 此外, 主要 政府部门 和企业 也 提出 相关政策 与路线。 6、 投资 机遇 “三大方向” “ 七大领域 ” 把握碳中和机遇 。 碳 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 展和生 态文明 建 设 提供了有力抓 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 专题策略报 告 2 敬 请关 注文后特 别声明 与 免责 条款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 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 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 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 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 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 建筑、 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 寻找低 碳、绿 色 发 展下的 重要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政策 落地 不及预期 , 经济 超预期 下行 , 外部环境 出现 超预期冲击 等。 专题策略报 告 3 目录 1 内涵碳中和是什么 . 6 2 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 ,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 . 7 2.1 能源安全新战略破题开局,绿色贸易成为主流 7 2.2 全球发展存异求同,低碳外交谋求多边发展 8 2.3 技术装备发展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纵深推进 8 2.4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发展已达共识 9 3 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 . 11 3.1 中国当前碳排放形势依旧严峻,碳减排难度大、责任重 11 3.2 四大维度分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 13 3.3 中央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碳中和目标逐渐加码 17 4 海外多数发达国 家已经实现碳达峰 ,目标 2025 年实现碳中和 . 21 4.1 欧盟 21 4.1.1 欧盟 1990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21 4.1.2 气候能源目标时间逐渐明确,温室气体减 排目标逐渐上调。 . 22 4.1.3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EUETS) 23 4.1.4 碳税水平较高,与其他手段形成复合减排 . 24 4.2 美国 24 4.2.1 美国 2007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24 4.2.2 美国政府气候政策多变,拜登上台后更加重视气候问题 . 25 4.2.3 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 . 26 4.3 英国 27 4.3.1 英国 1991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27 4.3.2 最早将气候变化纳入法律,将重新恢复本土碳市场 . 28 4.3.3 英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UKETS) 29 4.4 日本 29 4.4.1 日本近年或将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 实现碳中和 29 4.4.2 强化实现京都协议相关措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目标规划 . 30 4.4.3 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 JETS) 31 4.5 韩国 32 4.5.1 韩国近年有望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32 4.5.2 提出系列绿色新政,明确碳定价碳交易机制 . 33 4.5.3 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KTES) . 34 5 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 . 35 5.1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35 5.1.1 减少碳排放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 35 5.1.2 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 . 35 5.1.3 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 展潜力 加大 . 36 5.1.4 配套支撑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构建碳金融体系 . 37 5.2 主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路线 37 5.3 主要高 耗能企 业路线图 39 6 投资机遇 “三大方向 ”“七大领域 ”把握碳中和机遇 . 39 专题策略报 告 4 图表 目录 图 表 1 长期气候目标和愿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6 图表 1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愿景时间轴 . 7 图表 2 截至 2017 年下半年全球 “碳达峰 ”实现情况 . 8 图表 3 2020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逼近 2016 年的最热记 录 9 图表 4 1990 年到 2018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 10 图表 5 2020 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天气频发 10 图表 6 世界气候大会碳减排协议汇 总 . 11 图表 7 1965 年到 2019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 ) 11 图表 8 2019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 12 图表 9 1991 年到 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 ) 12 图表 10 1990 年到 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人) . 13 图表 11 1965 年到 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 油当量) 14 图表 12 2008 年到 2018 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吉焦 /人) . 14 图表 13 1957 年到 2019 年中国能源消费 结构变化( ) 14 图表 14 2019 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 15 图表 15 1994 年到 2018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细分行业(万吨标准煤) 15 图表 16 1972 年到 2019 年主要 国家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16 图表 17 1960 年到 2019 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16 图表 18 1950 年到 2018 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 ) 17 图表 19 1960 年 到 2019 年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 ) 17 图表 20 我国碳减排目标逐渐加码 . 18 图表 21 2015 年至今我国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梳理 18 图表 22 2021 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梳理 20 图表 23 1989 年到 2019 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21 图表 24 1989 年到 2019 年欧盟能源消耗结构( ) 21 图表 25 21 世纪以来 欧盟碳减排政策梳理 22 图表 26 欧盟各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汇总 . 22 图表 27 欧盟碳市场发展阶段 . 23 图表 28 1990 年到 2019 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5 图表 29 1990 年到 2019 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 ) 25 图表 30 21 世纪以来美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26 图表 31 美国主要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 . 26 图表 32 1989 年到 2019 年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7 图表 33 1990 年到 2019 年 英国能源消耗结构( ) 28 图表 34 21 世纪以来英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28 图表 35 1989 年到 2019 年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9 图表 36 1990 年到 2019 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 30 图表 37 21 世纪以来日本 碳减排政策梳理 30 图表 38 日本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 31 图表 39 日本主要减排系统 . 32 图表 40 1989 年到 2019 年韩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32 图表 41 1990 年到 2019 年韩国能源消耗结构( ) 33 图表 42 21 世纪以来韩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33 图表 43 韩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 34 图表 44 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 36 图表 45 近期主要政府部门双碳政策及部署路线图 . 37 专题策略报 告 5 图表 46 主要高耗能企业双碳目标(截止至 3 月 21 日) . 39 图表 47 碳中和概念行业投资逻辑梳理 . 42 专题策略报 告 6 2020 年 9 月,在第七十 五届联合国大 会期 间, 国家主席 习近平 提出 “力 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 ”。 2020 年 12 月 , 国家主席 习近平 于 气候雄心峰会发言 , 再次 重申 碳达峰 、 碳中和 “ 3060 目标 ” , 并 提出具体的 数量 目标 。 在全球 经济共振复苏的趋势下,把握 绿色经济、 低碳经 济 投资 机会将 会 是 未 来 数 十年 行业配置的一条主线。 本文将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展开讨 论 1) 什么是“ 碳中和 ” , 双 碳 目标承诺的 背景 是什么 2) 我国 现 状 如何 , 海外 碳中和 目标实现的 路径有 哪 些 3) 我国 碳中 和 目标 实 现 的 路线图 及 政策制定 有 哪些 1 内 涵 碳中和 是 什 么 碳中和 是指 温室气体 排放量 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 据联合 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定义 ,人为排放即人 类活动造 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 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 则是人类 从大气中 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 林增加碳 吸 收、碳捕集等。 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 排放到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 净增量 为零。 碳中和 的 概念 , 最 早 由 伦 敦 未来 森林 Future Forests 公司 ( 后改名为 碳 公司 The Carbon Neutral Co) 在 1997 年 提出, 指 为 消费者 种植 一定数 量的 树木 从而 抵消 其 一年的 碳 排 放 量, 碳排放量 主要 利用 消费者 在 交通旅游、 家庭生活和个人行为等领 域 的 数据 进 行 估量 与 测 算 , 消费者 通过 购买“ 碳信用 ” 来抵消碳排放 。 碳达峰、 碳中和、 净 零排放、 与 气候 中和 , 是 各国 应对 气候变化的 不 同阶段目标 。 碳达峰 , 是指 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 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 后 开始 慢 慢 下降 ;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也称 净零 碳排 放 (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是指 排放到大气中的 二氧 化碳 净增量为 零 ; 净零 排放 ( net-zero emissions中 既 包含 了 二氧化碳 ( CO2) 的 净 零排放 , 又包含了 其他温室气体 的 净 零 排放 , 如 甲 烷 ( CH4)、氧化亚 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 化碳( PFCs)、六氟化 硫( SF6) ; 气候中和( climate neutrality与 净零排放 的 定义并不 完全等价 , 零排 放与零影响之间并不等同 , 气候中和的实现, 除 了 需要 温室气体的净 零排放, 还需要 合理 控制 其他人类活动如城 市化、植 被 改变 等 。 图表 1 长期 气 候 目标 和 愿景 可以 分为 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 方正证券研究所 [Table_Summary] 专题策略报 告 7 2 背 景 绿色发展 变作 贸 易 新 标准 , 低碳外交 成为 破局 主 抓 手 2.1 能源安全新战略 破题开局 , 绿色贸易 成为主流 全 球主要国家 与地区 陆续 提 出 碳中和愿景目标 , 预计 2060 年 后 普 遍 实现碳中和 。 据 CAIT 与 ECIU 统计, 截至 2021 年 3 月 , 占全 球温 室 气 体 排放 总 量 54的 47 个缔约方 ( 内含 58 个 国家 ) 已通报了净零目 标 。 据 UNFCCC 披露的 33 个国家 数据 显示 , 从 目标时 间 来看 , 其 中 2 个 国家 ( 不丹 、 苏里南 ) 已实现 碳中和 , 1 个国家( 芬兰 ) 承诺 2035 年 实 现 碳中 和, 2 个国家( 奥地利 、 冰岛 ) 承诺 2040 年 实 现 碳中 和, 2 个国家 或地区 ( 美国 加 州 、 瑞 典 ) 承 诺 2045 年 实 现 碳中 和, 24 个 国家 或地区 承诺 2050 年 实 现 碳中 和, 1 个国家( 中国 ) 承诺 2060 年 实 现 碳中 和, 1 个国 家( 韩国 ) 承诺 二十一世纪 后 半叶 尽早 实 现 碳中 和 ; 从 承诺性质 来看 , 6 个 国 家 ( 英国、 法国、 德 国 、 新西兰 、 瑞 典 、 丹 麦 、 匈牙利 ) 通过 法律 立法 形式 进行 承诺, 6 个国家或 地区( 欧盟、 加拿大、 西班牙、 斐济、 智利、 韩国 ) 通过 立法草案 进行承诺, 其余 各国 及 地 区 通过 政 策 宣誓、 提交联合国 、党政协议、承 诺等形式 进行 承诺。 图表 1 全球主要 国家和地 区碳中和愿景时 间轴 资料来源 UNFCCC、方正证券 研究所 贸易 标 准 发生转 变 , 绿色贸易壁垒 不 容 忽视 。 截至 2017 年, 全球共 有 49 个国家实现碳达峰, 碳减排、 绿色经济、 节能发展 的理念 深入 人心, 驱动 贸易 标准 发生 转变 。 绿色贸易壁垒 ( Green Barriers,简称 GBs) , 是指 某 些 国 家 针对 在 环境或 动物 方面 有 伤害性 或破坏性的 贸易 采取 限制性条款 或禁止性条 款 的行为, 其 根源 20 世纪 60 年代 工业化 高速发展后 对 生态环境保护 和 人民身体健康 的迫切需要, WTO 也 通 过 实 施 动 植 物 卫 生 检疫措 施 协议 中 肯定 其 合理性, 其主要 制度 包 括 以下 七种 , 即 环境附加税制 度 、 市场准入制度 、 绿色环 境标志 制 度 、 产品 加工 标准制度 、 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 、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 绿色 补贴制度 。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 贸易标准, 绿色贸易壁垒 的出现 给 我国 出口贸易 带来了 新的挑战 与 机遇。 专题策略报 告 8 图表 2 截至 2017 年下半年 全球 “ 碳达峰 ” 实现情况 时间 国家 1990 年 及 以前 已 实现 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 、捷克、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德国、 匈牙 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摩尔多瓦、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塔 吉克斯坦、乌克兰 1990年 到 2000 年 已 实现 法国 1991、立陶宛 1991、卢森堡 1991、 黑 山 共 和国 1991、英国 1991、波 兰 1992、瑞 典 1993、芬兰 1994、比利时 1996、丹麦 1996、荷兰 1996、 哥斯达黎加 1999、摩 纳哥 2000、瑞士 2000 2000年 到 2010 年 已 实现 爱尔兰 2001、密克罗尼西亚 2001、奥地利 2003、巴 西 2004、葡萄牙 2005、 澳大利亚 2006、加拿大 2007、希腊 2007、意大利 2007、西班牙 2007美国 2007、圣马力诺 2007、塞浦路斯 2008、 冰 岛 2008、 列支敦士登 2008、斯 洛文尼亚 2008 未实现 预计日本、马耳他、新西兰、韩国的碳排放将在 2020 年以前达峰,而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 、新加坡的碳排放预计在 2030 年以前达峰 资 料 来源 WRI、 方正证 券研究 所 新旧能源格局与能源安全战略加速转 换。 旧能源格局主要由美国主导 的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为中心,原煤、原油等高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 。但随着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国 际关系的重塑与清洁能源与技 术的快速发展,旧的 能源格 局与能 源战 略面临巨大挑战 。 2014 年 6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中 国 要 推动 能源消费革命、能 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并全 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节能、减 排、 碳 捕 集与新能源等技术需要多管齐下并大力发展, “四个革命、一个合 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成为我 国能源变革的基本原则,也为世界能 源格 局的变革注入新鲜血液。 2.2 全球发展存异求同 , 低碳 外交 谋求 多边 发展 面对 全球 保护 主义、 单边主义 抬 头 , 碳中和 成为 外交 破局的 主要抓手 。 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 是时代主题,但 地缘政治风 险升级,非传统安全问题更 加突出 , 保 护 主义 和单 边主 义 抬头,世界政治格局 深 刻调整带来新的不稳定性 。尤其在新冠疫情影 响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各种思潮相互角 力,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影 响力上升。站在当前时点,我国未来发展 充满机遇与挑战。 中国 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 以 绿色发展为 抓手, 积 极 响应 碳减排 号召, 谋求 多边 发展 , 并于 2020 年 成为 全球 唯一 经济 正增长的国家 。 2020 年 以来, 欧盟及美国民进党 接连提出 征收碳税, 在此背景下 我国 积 极 探索 “碳中和 ”, 不仅可以 降低 出口产品被征收碳 税的潜在风 险, 还可以 推行 绿色外交 谋 求 与 欧盟、美国等开展对话 交 流, 进 行 多 边合 作。 2.3 技术装备发展 支撑 能源 结 构 调整, 双碳目标 纵深 推进 工业生产 与 社会应用 两方面, 共同 助力 能源结构 调整, 驱动 双 碳 目标 纵深推进 。 在 工业生产方面 , 低碳 技术 与 新型 装备 基础 达标 。 工业 、 制造业、 金属冶炼 等 行业 的 高耗能企业 , 能源 形式 清洁 化 与 能源 利用 效率 提升 双管齐下 。 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 、材料和零部件等瓶颈 均 专题策略报 告 9 有所突破, 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 煤炭清洁智能采掘洗选、 深水和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和输送、清 洁高效燃煤发电、先 进核 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气轮机、储能 、先进电网、煤炭深加工等 领 域装备的技术水 平 也得到 进一步 提 升 。 在 社 会 应用方面 , 清洁生产 与 绿色发 展 仍需 一定 时间 。 目前钢铁 行业 逐步推行 以氢代焦等为代表的 低碳高炉炼铁技术 , 即 富氢煤气喷吹、复合铁焦、炉顶煤气循环、氧 气高炉的优化 匹配 技术, 研究表明,在复合铁焦使用量 30、炉顶煤 气循环 48.8的情况下,吨铁能耗降 低 22.1、焦比降低 16.4、碳 排放降低 51.8,而生铁产量提高 39.8,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 但实际 应用 还需要逐步实验与推广 。 2.4 全球气候变化 形 势 严峻 , 碳中和 发 展 已达 共识 碳排放 驱动 温 室 效应 积累, 全球 变暖 趋势愈发严峻 。 大气中 的 温室气 体, 如 二氧化碳, 对地球 的 长 波 辐射 具有 较强 的吸收性,并且对于太 阳 光 有高度透光性,于 是产 生了温室效应 , 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全 球变暖。 自 1970 年 以来,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 整 体 呈上升态势 , 并 在 2016 年 达到 最 高 点 。 2018 年, 全球 温室气体 排放量 达到 489.40 亿吨, 较 上年 增长 1.98;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为 364.42 亿吨, 占 温室气体总排 放量的 74.46, 较 上年增长 2.40。 2020 年,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超过了 400ppm, 全 球 地表平均 温度 比 19 世纪 的基线升高了约 1.25℃ ,比 1981 年至 2010 年的参考期 升高了 0.6℃ , 逼近 2016 年 的 最热 记录 , 碳 减排 未见成效 情况下 全球变 暖 趋 势 愈发严峻。 图表 3 2020 年全球 地表 平均 温度逼近 2016 年的最热记 录 资料来源 世界气象组织 WMO、 哥白尼 计划 、 方正证 券研 究所 专题策略报 告 10 图表 4 1990 年 到 2018 年 全球 温室气体 排放 量 ( 百万 吨 ) 资料来源 CAIT Climate Watch、 方正证券研究所 全球变暖 引 起 极端天 气频发 , 威胁 人类 生存环境 。 全球变暖 所 引发 的 异常高温、北极海冰数量的减少 、永久冻土 层融化 等问题 , 破坏了 世 界各地 的 生态平衡与 气候 模式 , 导致 全 球 极端天 气 与 自然灾害 发生 频 率 的 增强, 如 2020 年 的 厄尔 尼 诺 与拉尼 娜 现象 相 继而 来 、 特强气旋 风暴 “ 安攀 ” 席卷 孟加拉湾 、 美 国 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多发 、 北极 出现 38℃ 极 端高温 、 我国 长江中下游 及四川盆地 的 洪 涝 灾害 等 。 极端 天 气 与自 然灾 害的 出现 又进一步 加速了 全球变 暖 的 进程,造成了 恶性 循 环;全 球变暖 问题亟待解决。 图表 5 2020 年 国内外 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 极端 天气 频发 国内 十大 天气气候事件 国外 十大 天气气候 事件 1.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 1.厄尔尼诺与 拉尼娜 前赴后继,加剧气 候异常不确定性 2.半个月内 3 个 台风接连影响东北 历史罕见 2.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 放 减少 , 但气候变 暖脚步未 止 3.历史首次出 现 7 月 “ 空台 ” 3.东非 多国强降 雨引发洪涝灾害 4.今年夏季我国降 水多汛情 重 4.日本七月遭遇 “ 暴力 梅 雨 ” 5.初 冬 寒 潮 暴 雪 天 气袭击东 北致部分 地 区受 灾 5.孟加拉湾特强气 旋风 暴 “ 安攀 ” 袭击 印孟两国 6.2020 年强对流天气发生早频次高 极端性 强 6.北大西洋编号热带气旋数量创新高 7.2020 年全国 霾天气继续减少 7.印度雷暴天气致伤亡惨重 8.华南高温 少雨导 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8.高温多雨导 致蝗灾蔓延非亚 , 影响多国粮食安全 9.8 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频繁 致 部分 地 区 受灾 9.美国 西部极 端高温造成山火 多 发 , 过火面积史无前例 10.2020 年我国气候条件利于植被长势继 续向好 10.北极出现 38℃ 极端高 温 , 海冰范围历史 第 二 小 资料来 源 中国气象局 、方正证券研究所 全 球 变 暖 背景下 , 各国 多次召开 世界气候 变 化 大会, 开始重视 并深 入 讨论 碳减 排 问题 ,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 。 自 1994 年 签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一次 提出 减 少 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目标 后, 每年 世 界 气候变化大会 均会就 碳排放问题进行 讨论与 相关 目标的 制定。 2015 年 12 月 , 第 21 次 缔约方 会议 在 巴黎 召 开 , 近 200 个 缔 约方签 署了 巴黎协定 , 协 议 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 气 候变化行 动做出安排 , 主要目标是将 21 世纪全 球 平均气 温幅度 控制在 2 摄氏 度以内, 并 将 全球气温 上升 控 制 在前 工业 化时期水 平之上 1.5 摄 氏 度 专题策略报 告 11 以内。 2021 年, 第 26 届联合 国气候 变化大会将于 11 月 在 英国举行。 图表 6 世界气候大会 碳减 排协 议 汇总 时间 协议 内容 通过 1992.05.09 生效 1994.03.21 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 确立应 对气候 变化的最终目标以及国际合作应对气候 变化的基本 原则; 明确发达国家应 承担率先减 排和向发展 中国家提供资金 技术 支 持 的 义 务 ; 承 认发 展中 国 家有消除贫困、 发 展 经济的优先需要。 通 过 1997.12.11 生 效 2005.02.16 京都议定书 首次以法规 的形式限制 温室 气 体 的排 放, 允许各国 采取四种减排方 式减 排,确定了各发 达国 家从 2008 年到 2012 年必须完成 的 削减 目 标。 达成 2009.12.18 生效 2010.01.01 哥 本 哈根协 定 主要目标是 升温 幅度控制 在 2 摄氏 度以 内 ; 各国在 2010 年 1 月 30 日之 前向联合国提交 2020 年中期减排 计划 ; 发 达 国家 在 2020 年前 每年集资一千亿美元 协 助 穷国适应气候变化 。 通过 2015.12.12 生效 2016.11.04 巴黎协定 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行动做出安排 。主要目 标是将 21 世 纪全球 平均气温幅 度控制在 2 摄氏 度 以 内, 并将 全球气温 上升控制 在前工 业化时期水平之上 1.5 摄氏 度 以内。 资料来源 联合 国 、方正证券研究所 3 中 国 碳达峰任务艰巨 , 政策 目标 逐渐加码 3.1 中国 当前 碳排放 形势依旧 严峻 , 碳 减排 难度 大 、 责任 重 中国 碳排放总量 庞大 , 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 趋势 。 碳 排放 指 标 主要 从 二氧化 碳 年 排放 量、 碳排放全球占比 、 碳排放 年 增长率 、 年 人 均碳 排放量 四 方面 进行 分析 。 2005 年 后 中国 碳 排放总量 连续十五年 居 于 世界首 位 。 2019 年, 中国 二氧 化 碳 排放 总量 达到 98.26 亿吨, 是 碳 排 量 第 二 大国 美 国 的 1.98 倍 , 全球 二 氧 化 碳排放 总量 排名前 三 的国家 和 地 区 分别 是 中国( 29) 、 美国( 15)、 欧 盟 ( 10) 。 随着 中国 碳 排量在全球的比重 不断攀升, 碳减排 责任 巨 大。 1999 年中国碳排放总 量的世界占比为 14.24, 2009 年已超 过 25, 2019 年中国碳排 放量 比重达 到 28.76, 2015 年 到 2019 年 五年 平均 占比 达到 28.08。 图表 7 1965 年 到 2019 年 世界主要国家 和地区 二氧化碳 排放 总 量 ( 百万吨 ) 资料来源 Wind、方正证券 研 究 所 专题策略报 告 12 图表 8 2019 年 世界 主要 国家和地 区 二氧化碳 排放 总 量 占比 资料来 源 Wind、方正证 券研究所 目前 碳排放 增速 已 经 回落至 历史 低位 , 人均碳排放量 处于 世界 中位数 水平 。 中国 当前 碳 排 量 增速 已经 度过 高峰, 目前 处于 相对 低位 。 1991 年 至 2018 年, 中国碳排放量 经历了三次 高速增长 ( 碳减排 增速 大于 6的 时期 ) , 分别是 1991 年 到 1995 年、 2000 年 到 2007 年、 2009 年 到 2010 年, 三段高速增长期 平均增速 分别为 8.49、 11.41、 8.91。 2018 年, 中 国 二氧 化 碳排放量 年 增速 为 3.16, 2014 年 到 2018 年 五 年平均增 速 为 0.94。 在 人均碳排放量 方面 , 中国 处于 世 界 中位数 水 平 附 近 , 2013 年 以来 连 续 六年 企稳 , 处 于 一个 比 较 稳定 的 平台期 , 碳 中 和目标 的实现 具有可行性 。 2018 年, 中国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为 6.94 吨 /人 , 2013 年 到 2018 年 六 年平 均 水平 为 6.76 吨 /人 , 逐渐逼近 日本 ( 8.49 吨 /人 ) 的 水平 , 远低于 美国 的 人均碳排放量( 14.54 吨 / 人 ) , 处于 数 量 较为稳定 的 阶段 。 图表 9 1991 年 到 2018 年 世界 主要 国家 和 地 区 二氧化碳 排放 总 量 增 长 速度 ( ) 资料来源 CAIT Climate 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 告 13 图表 10 1990 年 到 2018 年 世界主 要国家 和地区 人均 二 氧 化碳 排放 量 ( 吨 /人 ) 资料来源 CAIT Climate 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 3.2 四大维度 分析 中 国碳 中和 目标 的 实现道阻且长 我们从 能源结 构、 产业结构 、 城 市 化 率 、 人口 数量 四 个 维度 进行切入 , 尝试对 中国 碳中和 目 标 实现 的 内 部条 件 进行研判 与分析。 我们 将 结合 WRI 统计下 已 实现碳达 峰 的 美国 ( 2007 年 ) 、 加拿大 ( 2007 年 ) 、 澳 大 利 亚 ( 2006 年 ) 、 德国 ( 1990 年 ) 四国 具体 的 指标情况, 参照 未 正 式 公布 实现 碳中和 的 日本 ( 目标 2020 年 或更早 ) 的 指 标 情况, 对 中 国 的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 城市化 率 、 人口 数量 这四个 维度 进行 国别 比较 与 指标 判断 , 明晰 未来 实现 碳中和 道路 中 需要重点 调整 与 改善 的 部分 。 在 能源结构方面, 当前 中国 一次能源消费 总量 庞大 且 快速 上 涨 , 原煤 消费占比 持续 下降 但依旧 处 于 高位 。 从 一次能源消费 总 量 来看 , 2018 年, 全球 总消费 13864.90 百万吨 油当 量 , 其中 中国 一次能 源消费 量 达 到 3273.47 百万吨油当量 , 占 比 23.61居首, 高于 第二位 美 国 ( 2300.64 百万吨油当量 ) 42.28, 一 次 能源消费 总量庞大 必然带来更多的碳排 放。 从 人均 一次能源 消费量 来看 , 2018 年 中国 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 为 96.90 吉焦 /人 , 较 去年 下降 0.70, 远低于 已 碳达峰 的 其他国家 。 从 能 源 消费结构来看 , 2019 年 中 国 能源消 费 占 比 排名 为 原煤 ( 57.70) 、 原油( 18.90) 、 水 电 核 电风 电 ( 15.30) 、 天 然 气( 8) , 分别 较 2018 年 比重变化 降 1.30、 持平、 升 0.80、 升 0.50, 维持 原煤、 原油 比重下 降 , 水电核 电风电 及 天然气 比重上升的 整体趋势 。 专题策略报 告 14 图表 11 1965 年 到 2018 年 世界主要国家 一次能源消费量 ( 百万吨油当量 ) 资料来源 Wind、方正证 券研究所 图表 12 2008 年 到 2018 年 世界主 要国家 人均 一 次 能源消费量 ( 吉焦 /人 ) 资 料 来 源 BP 能源 统计年鉴 、方正 证 券研究 所 图表 13 1957 年 到 2019 年 中 国 能源 消费 结构 变化 ( ) 资料来 源 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 告 15 图表 14 2019 年 中国 能源 消费 结构 图 ( ) 资料来源 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在 产业结构 方面, 工业 能耗 占比 远 高于 GDP 占比 , 产业 结 构 仍需 再 平 衡 。 2018 年 中国 能源消费总量 为 471925 万吨标 准 煤 , 其中 工业能 耗占比 65.93, 工业 占 GDP 的比重 接近四成 , 不合理的 产业结构 严 重 阻碍 了 碳减排 的 进程 。 从国际案例来 看, 德国 、 澳大利亚、 美 国 、 加拿大 实现 碳达 峰 时 工业 增加 值 占 GDP 比重 分别 为 37.34( 1990 年 ) 、 25.61( 2006 年 ) 、 21.45( 2007 年 ) 、 29.80( 2007 年 ) , 德 国 在发展三十年后 工业占比更是 降至 27.71, 已实现 碳达峰 的国家 基 本处于 30以 下 的 工业 占比 水 平 , 第一、 二、 三 产业 发展 较为 均衡 ; 2006 年, 日 本 工业 占 比 降至 29.98, 2018 年 工业 占比 为 29.07, 碳 达峰 对 城 市 化率水平 的 要求 基本 达标 ; 2019 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