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专题报告:换电模式经济性显现,服务和运营是其核心能力-华宝证券.pdf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1/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分析师 胡鸿宇 执业证书编号 S0890521090003 电话 021-20321074 邮箱 huhongyu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021-20515355 [table_product] [table_main] 华宝 财经评论 类模板 ◎ 投资要点 充电 VS 换电,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新能源车补能配套发展 。 充电是解 决续航补能焦虑的主要配套手段,换电凭借高效 应用场景试点和充电相辅 相成共同促进补能配套发展 。 产业链分析主车厂和电池厂仍是主流玩家,第三方运营商借资本 助力加速布局换电站铺设 。 换电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充电 系统、快电系统,中游的换电站运营商和新能源整车制造商和下游的终端( To B, To C)消费者构成。对于换电来说,电池包的适配技术是一个较大的问 题,换电站中的电池必须考虑跟车辆的兼容性。 而下游 车企作为换电模式的 直接关联方,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布局也不遑多让,以蔚来、北汽、吉利为首 的新能源车企和上汽、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均加速布局换电服务和换点车 型,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领域,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 盈利模式完成从流量到运营的转变,核心将是一体化整合 和服务 能力 。 回顾行业的失 败以及快速发展历程,发现换电和充电宝业务的本质区 别在于其商业模式的 转变, 换电业务的经济性和技术将是客户群体考虑的首 要因素,我们认为换电模式未来盈利的核心将完成从流量到运营和服务一体 化的转变,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已形成换电乘用车、换电重卡等成熟 的运营体系。而由于换电产业链涉及电池及零部件、换电站、运营及服务、 下游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产业链整合及一体化服务将是 脱颖而出的解决方 案 。 投资建议 经济性逐渐显现,产业资本加大投入 主机厂大力推广下 换电模式有望加速推进。 换电在 2020 年开始迎来了从 0 到 1 的蜕变,在 此过程中产业资本的大力投资以及主机厂的换电服务合作和换电车型的发 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行业将因此驶入快车道中。我们对换电重卡和换电乘 用车的运营经济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当换电站的运营效率达到 50以上, 换电站运营服务将实现盈利,盈利导向下这也将反向促进换电模式的持续快 速发展,行业将加速成长。 不同于充电宝盈利中的流量作用,换电模式将完 成流量导向向一体化服务和优质运营能力的转变。 我们结合北汽换电产业联 盟、宁德换电重卡以及蔚来 BaaS 车电分离服务的案例,发现换电模式中客 户更加关注经济性以及换电模式中的服务能力 ,因此其相比较充电宝运营商 将具备核心竞争壁垒。 风险 提示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推广不及预期,换电政策低于预期, 换电站利用率低于预期,换电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subject] 撰写日期 2022 年 11 月 7 日 证券研究报告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换电 模式 经济性显现, 服务和 运营 是 其核心能力 新能源车专题 报告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2/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内容目录 1. 充电 VS 换电,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新能源车补能配套发展 . 4 1.1.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刺激补能需求 4 1.1.1.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4 1.1.2. 补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 . 5 1.2. 政策催化,行业规范落地加速市场发展 6 1.2.1. “双碳目标,产业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 . 6 1.2.2. 充电模式短期受阻,国家与地方政策合力转向换电行业发展 7 1.3. 资本催化,主车厂和产业资本密集涌入 9 1.3.1. 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高 9 1.3.2. 各方看好新能源及换电赛道,大量资本涌入 . 10 1.3.3. 战略合作持续进行 . 10 1.4. 充电是解决续航补能焦虑的主要配套手段,换电凭借高效 应用场景试点和充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补能配套发 展 11 1.5. 从共享充电宝看换电的发展趋势 . 12 1.5.1. 以史为鉴充电宝的发展历程 . 12 1.5.2. 共享充电宝与换电理念相似,盈利模式不同 . 12 1.5.3. 新能源换电补能效率高,对乘用车商用车都大有裨益 . 13 1.5.4. 换电可参考共享充电宝发展路径,政策加持资本注入后多方合作将成趋势 14 2. 产业链分析主车厂和电池厂仍是主流玩家,第三方运营商借资本助力加速布局换电站铺设 .15 2.1. 换电模式概述 15 2.2. 换电产业链梳理 15 2.2.1. 电池及零部件适配 性将是重中之重 16 2.2.2. 换电站运营资本入局第三方运营商加速扩张,换电站有望快速增长 . 17 2.2.3. 换电站制造 18 2.2.4. 主车厂车企加速推出换电车型和服务加速应用场景落地 . 19 3. 盈利模式完成从流量到运营的转变,核心将是一体化整合和服务能力 21 3.1. 复盘行业发展从特斯拉的失败看成本和标准仍旧是核心问题 . 22 3.2. 资本注入促进产业链整合,换电行业商业模式迈入成熟期 22 3.3. 换电换电盈利能力的核心是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客户增值服务能力 . 23 3.4. 换电模式经济性显现 . 24 3.4.1. B 端重卡盈利测算 25 3.4.2. C 端乘用车服务盈利测算 . 26 4. 投资建议 .28 5. 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 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万辆) . 4 图 2国内新能源车月度销量(万辆) 4 图 3 2016-20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 4 图 4 2016-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 4 图 5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 . 6 图 6 “十三五 ”时期充电桩数量迅猛增长 7 图 7中国近一年公共充电桩数量(万个) . 11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3/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图 8中国近一年 换电站数量(座) 11 图 9换电与共享充电宝的相似性 . 12 图 10换电模式中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以蔚来为例) . 12 图 11换电重卡应用场景落地 . 14 图 12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换电重卡交付上海临港 14 图 13 换电站产业链梳理 15 图 14宁德时代 “巧克力换电块 ” 17 图 15蔚来 150kwh 固态电池 . 17 图 16换电连接器图解 17 图 17奥动全国换电布局 18 图 18蔚来全国换电布局 18 图 19山东威达为蔚来提供换电设备与换电站 . 18 图 20瀚川智能换电站 18 图 21各类新型换电重卡不断推出 . 21 图 22 better place 换电站 22 图 23特斯拉换电仅需 90s . 22 图 24北汽在北京的换电站布局 . 23 图 25宁德时代 EVOGO 换电站 23 图 26蔚来 BaaS 电池租用方案 . 24 图 27北汽新能源充换电服务集群 . 24 图 28不同运营效率下商 用重卡车换电站净利率、 IRR 及回本周期(右轴) 25 图 29 不同运营效率下乘用车换电站净利率、 IRR 及回本周期(右轴) 27 表 1部分电动汽车实测续航里程 . 5 表 2充换电技术对比 6 表 3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相关政策颁 布历程 7 表 4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换电行业规划梳理 . 9 表 5换电站投资成本梳理 9 表 6工信部近期公告的部分换电车型 10 表 7各时期国家的新能源车补能政策变化 . 11 表 8个人充电宝和共享充电宝经济型测算(元) 12 表 9换电与 充电的补能效率测算 . 13 表 10以蔚来 ES6 为例换电和充电的成本对比 14 表 11蔚来今年及 2025 年的规划及目标 19 表 12北汽蓝谷 换电相关 “擎天柱计划 ” . 20 表 13吉利换电领域布局及规划 . 20 表 14汉马科技换电布局 21 表 15重卡车换电站盈利测算(万元) 25 表 16乘用车换电站盈利测算(万元) 27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4/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1. 充电 VS 换电,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新能源车补能配套发展 1.1.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刺激补能需求 1.1.1.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高增,中国市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 2021 年全球新 能源汽车销量为 688.8 万辆,同比 111.11;其中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贡献了 350.7 万的销量, 超过全球总销量的一半,同比 165.10,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从持续高歌猛进。 根据中汽协数据, 2022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 约 354.5 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销量为 259.15 万辆,同比 117.05。从 2020 年开始,中 国新能源车逐月 销量处于稳定攀升的状态,受疫情、芯片短缺、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上半 年新能源车市场速随有所放缓,但仍处于高位。 图 1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 ( 万辆 ) 图 2 国内新能源车月度销量 ( 万辆 ) 资料来源 Marklines, 中汽协 ,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能源车产销猛增,新能源车 保有量迅速提升,截至 2021 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 784 万辆,同比 67.88,渗 透率也从 1.7提升至 2.6,与前两年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 图 3 2016-20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 图 4 2016-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 资料来源 中汽协 ,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50 0 50 100 150 200 0 200 400 600 8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国内销量(万辆) 全球销量(万辆) 国内 YOY( ) 全球 YOY(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Ja n/ 20 Ma r/ 20 Ma y/ 20 Ju l/ 20 Se p/ 20 No v/ 20 Ja n/ 21 Ma r/ 21 Ma y/ 21 Ju l/ 21 Se p/ 21 No v/ 21 Ja n/ 22 Ma r/ 22 Ma y/ 2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保有量(万辆) 同比增速( ) 0.5 0.7 1.1 1.4 1.7 2.6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5/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1.1.2. 补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 补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续航能力较弱,补能 需求旺盛。 补能可谓是新能源车相比于燃油车的痛点,相比于已经发展成熟的燃油车以及与 之相匹配的油站铺设系统,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较短,需要频繁充电,同时车桩比较低, 绝大多数车库并没有配备固定充电桩,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即时需求,而充电站又面临排队等 待的问题,虽说目前配套充电设施在新基建下不断完善,但远未达到“大体覆盖”的地步, 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充电设施数量稀少。 另一方面,续航里程逐年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补能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出新能源 车型在标准的 NEDC 测试下以及实测下的续航里程相比以前大幅度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新推 出的车型,在实测的环境下,基本都能达到 500KM 以上的水平,接近燃油车加满油的行驶情 况。续航里程的提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购买者的“补能焦虑”,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越高续 航里程的新能源车越受青睐,也带来对补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表 1 部分电动汽车实测续航里程 品牌 车型 实测续航里程( KM) NEDC( KM) 北汽 极狐 679 708 零跑 C11 576 610 比亚迪 汉 EV 563.6 605 广汽 AION S 547 602 小鹏 P7 528.6 670 特斯拉 Model Y 523.6 594 蔚来 ES6 519 610 奔驰 EQC 500 415 宝马 ix3 488 500 大众 ID.6 473 565 资料来源火星说车,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分为两种,即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 充电模式是目前盛行的模式, 由于新基建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倾斜,过去几年充电桩数量稳定增长,细分来看,有固定充电 和移动充电两种方式,固定充电桩又分为普通的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据知网统计,慢充需 要 6-10 小时的时间,快充只需要 0.5-1 小时,但是对电池损耗较大。 换电是在用户需求与充电矛盾加深的现阶段蓬勃兴起的模式,更为高效并且能够满足更 多的应用场景。 换电模式也可以分为换电站和移动换电,目前采用的大多数的是换电站模式, 其中的换电方式主要分为侧方换电,分箱换电,底盘换电。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方式是底盘换 电,达到了 90。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6/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图 5 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换电模式相比于充电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其中最大的比较优势换电模式的补能效率 高,在 5 分钟以内即可完成,与此同时,换电所提供的电池由专业人员控制管理,并且高效 利用波谷时段进行集中充电,可以降低电池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总体来说,换电带给使 用者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安全的使用体验。目前换电相比于充电的最大劣势是标准 化程度较低,但由于近期政策的扶持和民众对于换电的认知水平提高,换电站预期能在短时 间内得到普及。 表 2 充换电技术对比 补能方式 慢速充电 快速充电 超级快速充电 换电模式 补充时间 6-10 小时 0.5-1 小时 5 分钟 5 分钟以内 补能地点 私人住宅 公共充电站 公共充电站 换电站 补能方式 个人自主 /充电站负责 个人自主 /充电站负责 个人自主 /充电站负责 更换电池 标准化程 度 高 高 高 暂时较低 占地面积 公共充电桩平均 0.6-0.8 ㎡ /辆车 私人充电桩平均 10-12 ㎡ /辆车 平均 0.2-0.3 ㎡ /辆车 目前规模 全国保有量约 1万台 保有量约 80 万台,充电站超 4.8 万座 随车未配充电桩比例高达 40 全国换电站保有量约 1406 座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1.2. 政策催化,行业规范落地加速市场发展 1.2.1. “双碳目标,产业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产业政策支持促进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 “双碳”目标的内容 是力争 2030 年前碳峰值, 2060 年前碳中和。 2021 年起,各类与新能源行业相关的“双碳”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7/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政策稳步推进,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出台形成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进一 步发展。随着这些政策的支持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民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 度日渐升高。 虽然整体市场向好,但目前新能源车产业还面临诸多问题。从供给端看,原材料价格上 涨,企业成本压力大。 2022 年两会后,针对供给端出现的问题,政府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 揽子支持政策,并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税费、金融等支持。 而从需求端看,在于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仍存有 疑虑。 换电模式为现阶段消费者对于电动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慢充给消费者带来 不菲的时间成本,而超快充方式不仅对动力电池损耗大,还对基础设施要求高,因此产生了 用户需求与充电模式的矛盾,阻碍了充电模式现阶段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换电市场引来转 机,国家切换路径转而推崇换电模式,各类政策出台,同时资本涌入,商业模式逐渐成形, 换电行业走向标准化。 1.2.2. 充电模式短期受阻,国家与地方政策合力转向换电行业发展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倾向充电模式。 “十二 五”,“十三五”时期,我国换电技术尚不成熟 ,又有 Better Place,特斯拉等公司对于换电模 式惨痛失败的前车之鉴,充电模式成为国内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所采取的主流方式。从企业的 角度看,国内车企通过充电模式自主掌控电池等核心技术,带来利润的同时,把握发展主动 权;从消费者使用的角度看,充电模式可以避免电池的反复拆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 以在家充电,方便省事。因此,基于新能源车清洁环保的优势,国家大力支持充电站 /充电桩 建设,充电站 /充电桩数量增长迅速。 图 6 “十三五”时期充电桩数 量迅猛增长 资料来源 Wind,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联盟,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国家与地方政策在多方面支持换电发展。政府多次为换电模式发声,政策转向充换电并 行发展。 在充电模式诸多问题难以解决,推广受阻的背景下,政策逐渐转向换电模式, 2019 年来,国家相关机构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涉及鼓励开展换电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推进换电相 关产品、技术的标准化统一,为国内换电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表 3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相关政策颁布历程 政策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 发布机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充电桩保有量(万桩) YOY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8/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政 策 倾 向 充 电 模 式 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 应用工作的通知 2013.9 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 政奖励。 国家工信部 财政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的指导意见 2014.7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 创新商业模式、 推动公共服务领 域率先推广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 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5.9 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重 要的位置。 国务院办公厅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 南( 2015-2020) 2015.11 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做为重 点任务之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工信部 住建部 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 电 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 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 2016.4 2016- 2020 年中央财政持续投入 资金给予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奖补。旨在加快推动新能源 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新 能源汽车应用环境。 财政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政 策 倾 向 换 电 模 式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2019 版) 2019.2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 业化、供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 被认定为绿色产业。 国家发改委等七 部委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 资 源 循 环 利 用 实 施 方 案 2019-2020 年 2019.6 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广新能 源汽车电池租赁等 车电分离消费 方式,降低购车成本。 国家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商务部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9 年本) 2019.10 换电技术路线明确加入鼓励类发 展项目。 国家发改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2020.4 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 发展。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 含 30 万元 , 为鼓励“换 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 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 受此规定。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 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 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1.10 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 用试点工作。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 城市共有 11 个,其中综合应用类 城市 8 个,重卡特色类 3 个。预计 推广换电车辆 10 万辆以上,换电 站 1000 座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 安全要求 2021.11 规定了换电式汽车的安全标准,未 对换电车型整体设计、电池包、电 池接口、换电技术做统一标准划 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 局 国家标准委 2022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2.3 提出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 电标准体系 ,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 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 工信部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9/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池包等标准制定。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开展试点工作。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地出台产业发展实 施规划,奖励政策,财政补贴等,推动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换电商业模式的发展,换电走向 标准化。 表 4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换电行业规划梳理 时间 地方政府 内容简述 2020 年 北京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02022 年)到 2022 年新建不少于 5 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约 100 座换电站。 2020 年 /2021 年 上海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2021 2025 年),上海 市将完善换电设施报建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换电运营给予补贴。 2020 年 广州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提出“换电设施项目按照 2000 元 /千瓦的标准补贴” 2020 年 /2021 年 海南 1、出台支持电动汽车换电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充电为主、换电为辅”推广新能源 汽车换电模式和换电站建设,意在构建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服务网络。 2、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 2021 年行动计划表示,今年海南计划深入推进全省高 速公路服务区充 /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在部分有条件的服务区开展换电模式试点。 3、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方案,力争 2021 年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 2000 辆,鼓励相关市县合理布局换电站建设。 2020 年 厦门 政府“对新建的公用、专用换电设备给予投资额 30的财政资金补贴,直流换电设施 上限不超过 495 元 /千瓦、交流换电设施上限不 超过 150 元 /千瓦。 2020 年 云南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省财政对 2021 年底前新建并投入运营、纳入省级平台的换电站按照每千瓦 300 元进行补贴。 2021 年 天津 将在津门湖、天津站、武清高铁站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综合示范站。 2021 年 湖南 “十四五”期间,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站及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1.3. 资本催化,主车厂和产业资本密集涌入 1.3.1. 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高 换电行业初始投入成本高。 根据各类参与换电站建设的上市公司 信息显示 ,目前换电站 的投建成本大约为 500 万左右,大致分为设备投资,电池,土地与人工,以及其他费用等。 除此之外,在建设之后换电站还需要不菲的运营成本,单个换电站合计大约 50-60 万元 /年, 以人工成本为主,需要三班倒或者 24 小时的值班,尽管有蔚来等企业宣称其换电站可实现无 人值守,但仍有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有待优化的空间。 表 5 换电站投资成本梳理 成本类别 项目 成本(万元) 备注 建设成本 设备投资 约 200 万元 集装箱 通常 20 多万元、一般 50 个充电柜在 35 万元左右、液压举升机 10 余万元,此外机械臂需超百万元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10/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电池 约 125 万元 假设每站备用 25 块电池、每块电池 50kWh、每 kWh 成本 1000 元 土地与人工 约 90 万元 土地竞标与工程建设 其他费用 约 100 万元 工程建设时付出的电力成本等 年运营成本 人工 约 28 万元 /年 每个场站配备 4 名工作人员, 24 小时运营 土地 约 20 万 /年 场地租赁费用 日常消耗 (维保) 约 7 万 /年 维保支出及日常消耗品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 Wind,张宁财务视角下的乘用车换电模式研究,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由于换电模式成本高,投资大,企业要面对较高的财务压力,所以目前换电行业运营商 倾向于通过自研或规模效应,采用规模化的运营场景,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替代,不断开发无 人值守技术等方式实现换电设备降本,然而由于其重资产的特性,在电池和土地等方面,换 电站所需的最低初始投资额依旧庞大。 1.3.2. 各方看好新能源及换电赛道,大量资本涌入 大量资本涌入换电领域,产业进入资本投入密集期。 政策推动下换电相关企业积极布局, 换电技术日趋成熟,换电标准有望统一,各方看好换电赛道的发展。 2020 年,华为、软银等 资本投资换电模式,宁德时代联合成立 电池管理公司,亲自入场换电行业。 主车厂加大投入,新换电车型持续推出和量产。 各主车厂已经着手开展换电布局,推出 “车电分离”车型。东风、一汽、吉利、蔚来等积极研发换电车型,部分已实现量产,更多 支持换电的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换电技术层面,换电方法标准化,换电时间缩短,统一换 电站可对多种车型和电池进行换电,自动化程度提高。 表 6 工信部近期公告的部分换电车型 商标 产品型号 产品名称 东风牌 DFH4250DSEV1 换电式纯电动半挂牵引车 解放牌 CA3310P27L5T4BEVA80 换电式纯电动自卸汽车 三一牌 SYM5310GJB5BEV3 换电式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 金龙牌 XMQ4180BEVL 换电式纯电动半挂牵引车 东风牌 LZ7008SLAEV 换电式纯电动轿车 蔚来牌 HFC7003CSEV1-W 换电式纯电动轿车 资料来源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022 年,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产业资本入局换电市场提升换电车型渗透率。 2021 年中国新能源换电汽车市场呈现快速 增长态势,据艾瑞咨询统计, 2021 年国内新能源换电汽车销量约 16 万辆,同比增长 162, 市场渗透率约 4.6,其中换电乘用车销量约 15 万辆,同比增长 172,市场渗透率约 4.5; 换电商用车(重卡)销量同步大涨, 2021 年销量约 1.1 万辆,同比增长 75,市场渗透率约 5。 1.3.3. 战略合作持续进行 资本不断推动产业链战略合作。 资本推动下,换电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产业链上游的电 池企业和换电设备生产商负责提供动力电池和换电站设备,中游的换电站建设运营商负责换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11/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电站的搭设运营并提供服务,两者不断进行战略合作,供下游的公共领域和私家车领域的换 电车使用者换电 及消费。 1.4. 充电是解决续航补能焦虑的主要配套手段,换电凭借高效 应用场 景试点和充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补能配套发展 充电是解决电动车补能焦虑的主流方案,但目前推广受阻。 从绝对数量来看,目前充电 桩和充电站的数量远远大于换电站,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为 152.8 万台, 环比 7.68,同比 65.55;我国换电站保有量仅为 1582 座,环比 4.15,同比 120.95, 可见目前我国充电桩和换电站的比例约为 1000 1,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换电站需要大量投资 成本,而且普及度不高,标准化程度较低,充电桩 经过时间的发展已经成熟;另一方面,很 多纯电动新能源车型暂不支持换电模式。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于“安全性”“充电难”“充电 慢”等问题的反馈,充电模式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推广迎来较强阻力,换电模式引来 转机。 图 7 中国近一年公共充电桩数量 (万个 ) 图 8 中国近一年 换电站 数量 (座 ) 资料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资料来源 中国充电联盟,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换电技术不断成熟,与充电实现优劣势互补,共同促进补能配套发展。 换电行业经过了 萌芽阶段,沉淀阶段,最后来到高速发展阶段。 2011 年,国家电网在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换 电为主,插充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新能源车模式,这也是换电模式在中国的最 早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尚不明确,由于当时国内涉足换电业务的企业不多,技术也 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加之特斯拉和 Better Place 的换电失败案例, 2012 年开始,国家电网 投资换电站速度放缓,换电模式发展缓慢; 2014 年开始,充电模式成为主流,并效仿国外企 业成熟的商业模式开始运作。 2020 年至今,面对充电基础设施分配不均,利用率低,电动汽 车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市场再次关注“换电模式”,随着支持政策,行业标准的出台,换电与 充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补能配套发展。 表 7 各时期国家的新能源车补能政策变化 时间段 萌芽阶段 2011-2013 沉淀阶段 2014-2019 高速发展阶段 2020 至今 发展特点 国网牵头,以示范基地 为主发展换电模式 换电模式发展缓慢,充 电模式成为主流 各类支持,补贴政策出台,用户需 求促使市场再次关注“换电模式” 产业特征 换电为主,充电为辅 充电为主,换电为辅 充换电并行发展 资料来源新机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前景分析,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0 2 4 6 8 10 0.0 50.0 100.0 150.0 200.0 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万台) 公共充电桩环比 0 5 10 15 20 2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换电站保有量(座) 换电站环比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12/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1.5. 从共享充电宝看换电的发展 趋势 1.5.1. 以史为鉴充电宝的发展历程 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与换电类似,从萌芽到高速发展带来激烈竞争,最后行业进入整合期。 手机充电经历了从慢充到快充,最后出现移动端充电 充 电宝, 2014 年,由于共享单车所 带来的示范效应,共享充电宝的概念同时被提出,可以改善手机用户的充电速度和便利性问 题; 2015 年开始,共享单车的成功增强了各家投资机构的信心,资本纷纷入局抢占先机,行 业开始蓬勃兴起,企业间则比拼运营的战略和线下网点的铺设,低价竞争时常出现; 2018 年, 多家平台竞争失败退出舞台,而头部企业盈利模式日趋成熟,形成三电一兽的多寡头格局; 2020 年以后,美团异军突起,携带平台自身流量入局,随之行业进入整合阶段,龙头市占率 不断提升。 共享充电宝的特征便利性高,单次支出低,长期费用高。 相比于个人充电宝 ,共享充 电宝无需客户购买,只需使用后归还,支付充电时的租借费用,所以购买成本为 0,但是从 长期视角来看,个人充电宝的使用成本仅为购买成本,所以经济型强于共享充电宝;同时, 由于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密集的网络,在饭店, KTV, 酒店等场所都可以接触到,十分便利,而个人充电宝则需要随身携带,用后占用时间充电, 较为麻烦。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价格大约为 2.5 元 /半小时,且一般需要 1 小时能将低电量 手机充满,单次使用成本为 5 元;绝大多数个人充电宝的价格在 50-150 元不等,不妨设为 100 元。再假 设客户一周有一天在外不能给手机充电,需要共享充电宝的使用。 如此计算, 共享充电宝一年的使用费用为 260 元,经济型不强,长期使用费用远高于个人充电宝。 表 8个人充电宝和共享充电宝经济型测算 (元) 使用个人充电宝 租用共享充电宝 使用频率(天 /次) 7 1 年使用次数 52 365 单次费用 5 100 年总计费用 260 100 资料来源 小电科技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整理 1.5.2. 共享充电宝与换电理念相似,盈利模式不同 手机共享充电宝与新能源车换电的理念相似。 手机充电经历了从慢充到快充的过程,新 能源车亦是如此,共享充电宝和换电方式的共同优势是充电速度快,便利性高,一定程度上 解决用户补能焦虑,区别仅为共享充电宝单位投资轻而换电设备是重资产。 图 9换电与共享充电宝的相似性 图 10 换电模式中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以蔚来为例)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 声 明 华宝证券 13/29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资料来源 蔚来、艾瑞咨询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在盈利模式上,共享充电宝将线下场景的流量转化为收入,而换电则是新能源车使用中 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共享充电宝产品成本较低,产品同质性较高,且由于在室内场景,用 户损坏率不高,维修成本较低,行业的现金流入趋稳,租金收入占据主流。由于消费者对于 品牌的依赖性不高,所以共享充电宝的收入与线下场景的流量成正比,共享充电宝企业一般 和线下商户保持高度合作关系,实现双向引流,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品牌知名度。 换电则为车企推广“车电分离”模式而提供的整体服务方案,用服务提高客户粘性。 以 蔚来为例,公司推出 ES6、 ES8、 EC6 等多款换电车型的同时也掌控车辆销售和换电站运营, 公司为其换电车型建设并配套发电站,提供整体服务方案 2020 年 8 月,蔚来携手宁德时代、 国泰君安和湖北科技投资集团成立蔚能电池资产 公司,主要提供包括车电分离、电池租用、 可充可换可升级等服务。 1.5.3. 新能源换电补能效率高,对乘用车商用车都大有裨益 换电能大幅度缩短补能时间,提升补能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 相比于快充的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