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零碳循环: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北京绿金院.pdf

  • 资源大小:5.84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零碳循环: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北京绿金院.pdf

2022年8月 | 1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2022.08 零碳循环 产业互联网 迈向碳中和 Towards Zero Carbon Recycle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本报告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北京绿金院)自然资本 投融资中心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及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于2022年8月合作完成。 报告作者 白韫雯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高级研究员 陈蓥婕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项目顾问 廖清新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倪 倩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ESG发展总监 莫凌水 亚洲开发银行前顾问,创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吴 旭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 研究员 韩红梅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副研究员 致谢 项目组感谢以下专家和个人对报告提出的深刻洞察和宝贵意见 马 骏 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院院长 柴麒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战略规划研究部主 任、副研究员 赵 凯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 黄 岩 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理事长 白 波 绿动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 文 盟浪可持续研究院院长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绿金院)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非营利研究 机构。我们聚焦 ESG 投融资、低碳与能源转型、自然资本、绿色科技与建筑投融资等 领域,致力于为中国与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市场与产品的研究,并推 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北京绿金院旨在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为改善全球 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 属事业单位和国际合作工作主要部门之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 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正确领导下,国际合作中心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党和国 家工作大局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心工作,立足国际合作职能,致力于高质量发 展,现已成为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执行“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中一系 列国际合作机制的主要机构和涵盖政策研究、国际合作、规划咨询、高端培训、外事服 务等多领域业务的新型综合性智库。 箱箱共用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循环包装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为各行业用户提供包装 循环与共用解决方案。公司的使命是让包装循环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我们以ESG理念 为战略基石,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智能循环包装设计与制造,并提供循环 服务和管理的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凭借全行业物流包装、物联网、软硬一体化等综合 研发能力,以及一箱一码、箱货共管、AI辅助决策等创新技术,箱箱共用为散装液体、 生鲜、冷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学品、家电等行业提供从场外PaaS循环用箱服 务,到场内SaaS循环管理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加速代替一次性包装进程,推动供应 链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时代的零碳循环新基建。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4 | 目录 CONTENTS 1 2 3 3.1 零碳循环的内涵 22 3.2 助力降碳循环经济的新使命 22 3.3 零碳循环与零碳价值链 24 3.4 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合拳 25 2.1 产业互联的内涵 17 2.2 集成创新与规模化发展 17 2.3 碳中和催生产业互联零碳模式 18 2.4 产业互联零碳实践案例 19 1.1 碳中和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0 1.2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12 1.3 新冠疫情加速推进产业互联 13 1.4 产业互联网激发“数实融合”颠覆性创新 14 1.5 碳中和背景下的新机遇 15 碳中和与新技术革命下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8 零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22 产业互联网拥抱零碳时代 16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二章 引言 6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2022年8月 | 5 5 4 6 参考文献 52 5.1 零碳循环服务的产业链分析 39 5.2 强劲的经济、碳减排、环境和社会效益 52 5.3 撬动产业链投资和生态圈创新 58 6.1 零碳循环构成未来循环新基建 49 6.2 零碳循环创生工业城市治理新模式 50 6.3 零碳循环塑造生产生活新方式 50 6.4 零碳循环成为ESG投资主赛道 50 6.5 多方参与加速推进零碳循环模式发展 50 4.1 零碳循环服务的内涵 28 4.2 零碳循环服务实践国际篇 29 4.3 零碳循环服务实践国内篇 30 4.4 零碳循环服务的五大基本特征 37 展望 48 零碳循环服务创新服务打造零碳生态圈 26 中国零碳循环服务的市场发展与投资机遇 39 第六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6 | 引言 FOREWORD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2022年8月 | 7 碳中和图景下,传统的经济发展线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低碳、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将循环经济、数字技术与零碳理念相结合的新模 式,以全盘思维支撑各社会经济部门的协同转型,引导双碳目标下这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物联网和混合云等数 字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产业互联网一跃成为打通不同商业环节、管理产 品完整价值链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零碳循环模式发展的基础。在碳中和目标的 驱动下,零碳循环模式应运而生,将成为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抓手和推动力。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零碳循环模式在不同行业的探索,但无论是学界还是产 业界仍缺乏对零碳循环模式的清晰界定,这可能会影响相关标准制定、激励政策的 落实以及招商引资的推进,从而延缓零碳循环模式和服务在低碳领域的发展和大 规模应用。这份报告尝试总结零碳循环的内生逻辑,以物流包装零碳循环服务为基 点,探讨这一产业间的桥梁如何与循环理念、互联网和碳中和目标紧密联结, 并通过零碳循环服务在化工、汽配、生鲜冷链等行业的实践案例,解读这一新模式 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及其不可忽略的经济、环境、减排和社会价值。 21世纪是数字的时代,也是绿色的时代。零碳、有韧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正在成为世界的主线。零碳循环模式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其应用领域或将遍及基 础设施建设、工业流程管理、城市治理乃至新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也有望成 为未来ESG投资的主要赛道。我们必须抓住碳中和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速 推进零碳循环成为经济去碳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成为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素。 未来已来,变革近在眼前。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8 | 第一章 CHAPTER 1 碳中和与新技术 革命下的 新经济增长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2022年8月 | 9 过 去的2021年仍然挑战重重,但是新的机遇已在 全球艰难转型的进程中悄然孕育。新冠疫情仍 在持续,但在巨额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实 现反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的测 算,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达到5.5。但从总体来看, 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有限。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等全 球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不断加剧,各方都认识到采取快 速、有力、协同的应对行动势在必行。去碳化正在成 为新的全球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76个国家已经正式 提出与碳中和相关的目标 1 ,积极探索零碳、循环、可 持续、有韧性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 碳中和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 社会经济各部门通力配合,其中既包括对传统产业的 替换、升级和迭代,也离不开以绿色、低碳和循环为 抓手的新兴产业的大力推动。以新能源、信息网络、 智能制造、循环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 发展,因此成为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手段。在碳中 和图景下,新的变革和发展模式将催生新的投资,在 绿色金融等金融工具的撬动下,大量社会资本将涌入 1 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10 | 碳中和领域,碳中和也因此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助推器 (金融时报,2021)。 碳中和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 内强有力的减缓措施将为部分传统产业带来阵痛,但从长 期来看,碳中和意味着经济更加健康、高质量和可持续的 发展,也意味着增强应对潜在系统性风险的实力和底气。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循环转型蕴含 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与实现碳中和目标相关的各领域和 部门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加速转型进程,乘风扬帆起航。 1.1 碳中和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原有的秩序带来了重大冲击, 但也促使世界主要经济体转变思路,力图探索一条更加良 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增速陡降、失业率上升、就 业低迷、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出 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以巨额财政手段支撑社会经济 和产业复苏。在此过程中,推动社会经济走低碳、可持续 的复苏之路成为国际普遍共识,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纷纷 呼吁推行绿色复苏和绿色新政(Green Deal),致力于加 速工业结构转型,推动整体经济低碳节能发展(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 2020),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议 题。同时,在治理层面,各国也纷纷出台与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的目标和政策,碳中和正在成为全球施策的风向标。 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土地利用和消费端在内的社会 经济不同部门都需要摆脱原有的高排放路径,转向清洁、 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此外,实现碳中和目标要与保 障经济和供应的平稳运行相协调,即,使经济增长与碳排 放脱钩成为可能,在淘汰传统路径的同时创造新的可持续 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的研究(2020),在能源领域,碳中和意味着 加快能源结构脱碳化进程,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 并将数字化与低碳化结合,搭建“源网荷储”一体的智慧 电网,在脱碳的同时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在消费领域,碳 中和需要终端用能部门节能提效,推进电力对化石能源直 接燃烧利用的替代;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碳中和目标需 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节能,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低碳社会 的建设,加大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土地利用领域,需 要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统筹经济发 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对 策。对于企业来说,在技术进步与扩散、生产数字化、劳 动力套利空间变小等主体因素与环保新政等环境因素的双 重压力下,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企业 在新政策环境下把握先发优势,获取更大利润。 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大量资金将涌入气候领域, 保守估计到2030年左右将达到全球GDP总量的2以上 (Dunlop, et al., 2018)。资金流入碳中和领域预计将来 动经济发展,在各国采取积极减碳政策的情景下,预计到 2030年,全球GDP增速将比基于当前趋势的测算值高出 4。资金融入碳中和领域意味着国际绿色资本流动进一步 加强,对绿色就业、低碳产业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投融资将 进一步勃兴。各国积极推动的绿色金融工具会撬动更多社 会资本,引导资金流向碳中和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其产 业化发展,促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周宏春,2022)。无论从淘汰旧产能还是从创生新模式 的角度来说,实现碳中和相关目标,都意味着一次产业结 构的重大调整,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和投资的机遇,一次 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将 迎来新的篇章。 1.1.1 国家和企业争先承诺净零排放并采取措施 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是近年来全 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文件之一,在2015年由 全球196个缔约方共同签署,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 要指引。巴黎协定的三大长期目标之一是将全球平均 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 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截至2022年3月,已有157 个缔约方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NDCs),提出了到2030 年的中期气候目标。而在长期气候战略中(LTS),又有76 个国家以较为正式的形式沟通了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 其中53个国家以法律或者政策文件的形式确立了这些目标 (Climate Watch, 2022)。就预计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年份 来看,发达国家基本承诺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而部分 发展中国家将这一时间延后了十年或二十年。中国承诺于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印度的最新承诺是在2070年前 实现净零排放。根据政府间应对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18年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如果要实现 1.5℃的温控目标,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水平要比2010 年下降至少55。截至2020年,全球54个国家的排放量 已经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1)。 在二氧化碳减排承诺之外,在2021年年底落幕的 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上,各利益相关 2022年8月 | 11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方还达成了一系列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自然和生 态系统和减塑相关的承诺和公约。这些承诺和公约作为国 际治理重要的政策背景,也应被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考量 之中。 ● 承诺停止砍伐森林 2021年11月,11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格拉斯哥领 导人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宣言,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 伐森林,扭转土地退化状况。中国、俄罗斯、巴西、哥伦 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都签署了该宣言,这 些国家陆域森林覆盖面积超过全球85以上,并且将提供 192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的支持。 ● 开发清洁技术 2021年11月,超过35个国家的领导人支持并签署了 新的格拉斯哥突破议程,该议程将促使各国和企业共 同努力,在十年内大幅加快清洁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并推 动其成本的降低。 ● 承诺减少甲烷排放 已有近90个国家加入了“全球甲烷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承诺到2030年使甲烷排放水平比 2020年的水平低30。中国也在格拉斯哥大会期间,与 美国共同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 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其中就提出已认识到甲烷排放 对升温的显著影响,将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 ● 塑料污染防治 2022年3月,175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环境大会第 五届会议续会(UNEA-5.2)上通过了终结塑料污染,并 在2024年前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这个 决议将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防治考虑在内,包括生产、 设计和处置。联合国环境署也宣布,将与价值链上任何有 意愿的政府和企业合作,摆脱单一用途塑料的生产使用, 并调动私人资金,消除针对研究和新循环经济投资的障碍 (摆脱塑缚,2022)。 在国家主体之外,城市、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在纷纷 承诺实现碳中和。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携 手全球130家银行发布了负责任银行原则(UNEP, 2019),以确保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与巴黎协定及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激励银行业为可持续发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12 | 展做出更大贡献。国内光伏公司隆基股份宣布加入RE100 (100可再生能源)绿色倡议,承诺最晚2028年实现 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及运营所需电力100使用可再生能 源(曹恩惠,2020)。京东物流于2020年11月宣布,到 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五成。为实 现这一目标,京东物流承诺在包装、仓储、运输等相关领 域采取措施。2021年6月,顺丰控股发布碳目标白皮书, 制定了到2030年顺丰控股的减碳路径,通过调整用能结 构、升级运输及业务模式、深入应用科技手段、以及林业 碳汇和碳交易等其他途径来实现减碳目标(顺丰控股, 2021)。国际供应链管理大师亚马逊于2019年9月宣布了 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承诺比巴黎气候协议设定的2050 年提前十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2020年,亚马逊又设定到 2025年之前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并倡导价值链上下 游的更多企业拟定气候目标。截至2021年底,已有188个 城市主体,超过450家金融公司和资产管理者和超过600 个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去碳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 的时代洪流。 1.1.2 双碳目标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 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 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 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的庄严承诺(简称 “ 3 0 6 0 ”双 碳 目 标 )。目 标 提 出 后 ,政 府 层 面 和 企 业 层 面 都 积极努力做出部署和规划,以合理有序地实现双碳目标。 在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央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搭建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其中,关于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后 称意见)是其提纲挈领的指导方针(即“1”),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陆续发布的不同部门和 领域的双碳目标行动方案构成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措施 (即“N”),从多层次全面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意见和方案(国务院,2021)将中国的双 碳目标分解成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从短期看,到 2025年,中国将致力于初步搭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 济体系,提高重点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从中期看,到 2030年,中国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实 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从长期来看,到2060年,中国将 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 效的能源体系,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并使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丰硕成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将从十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国务院,2021)第一,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包括强化规划制定、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加 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第二,深度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 发展,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第三,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包括提高能效、严控化石能源消 费和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第四,加快推进低碳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以新能源车 船为代表的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并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第五,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动城乡建设和 管理模式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并优化建 筑用能结构;第六,强化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 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并推进先进实用技术 的研发和推广;第七,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第八,提 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第九,及安全法律法规标 准和统计监测体系;第十,完善政策机制和组织实施。 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 要途径,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环 节。特别是在从生产、包装、消费、再利用这一价值链上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全面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改 革并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提高城乡绿色低碳发 展质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建筑、 交通等零碳配套设施的重构,并依托“网格化”管理,加 强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降低碳足迹。 双碳目标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会成为发 展循环经济等创新模式的至关重要的窗口,循环经济的蓬 勃发展又可以反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二者相互促进,最 终奠定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1.2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为标志,机械 化取代手工劳动,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时代, 第一次科技革命肇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电力技术 和内燃机的应用为标志,新一轮生产动力的变革开始,人 类社会步入电气化时代。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后,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 和 应 用 为 主 要 标 志 ,涉 及 信 息 技 术 、新 能 源 技 术 、新 材 料 技 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 息控制技术革命,实现了对简单脑力劳动的替代,推动人 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产生了一大 2022年8月 | 13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批新型产业,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现阶段以人工智能、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革命将进入拓展期,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 值链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哈工创投,2021)。 低碳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在低碳领域的大规模应 用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是打造 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支 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 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孙夕龙, 2021)。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会成为未 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姜长云,2021),在 碳中和背景下,其商业趋势将是绿色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软 硬件深度融合,达成“绿色软硬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即 绿色产业与智能化技术的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 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 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能够引发 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打 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就是要让科技与产业充分融合,利用 市场的无形之手,更加高效、有力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 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高端化,加快形成科技 支撑经济发展、经济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大众日 报,2022)。目前,已有不少传统产业成功与数字产业 融合,这些传统产业也因此重获新生,在新时代创造出新 的竞争优势。 汽车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与数字产业融合的典型例 子,数字化的加速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发生类似的转变。汽 车被誉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因其实现了传统制造业 与现代的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比如,特斯拉 电动汽车通过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收集数据,不断更新使用 功能,达到软件配套与数据监控的完美融合,大幅提升车 辆性能与使用功能,最终为客户提供更高质的服务。 在物流领域,箱箱共用公司实现了传统物流包装行 业与新技术的产业融合。在传统包装产业的基础上,通过 其独有的贯穿产业上下游的软硬一体化技术平台和服务网 络,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物流包装循环与共用。自2013年成 立以来,箱箱共用从1.0时代可循环包装自主研发起步,到 2.0时代循环服务模式创新,到3.0时代智能循环包装数字 化管理,构建了全新的“包装服务数据”三维视角,到 逐步发展到打通物流包装产业链条上下游各个环节,面向 散装液体、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家电零部件、生鲜冷链等 行业提供包装循环服务和数字化管理服务,打破市场对包 装的传统认知,构建了物流包装零碳循环服务新型发展业 态,这一融合模式是互联网循环领域一次巨大的思路创 新和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也能够带来相当的碳减排效应。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巧妙将绿色产业与数字技术融 合,利用智慧化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放大减缓效应, 形 成 数 实 融 合 新 业 态 ,为 新 兴 产 业 创 造 更 多 可 能 和 空 间 , 将是未来科技领域必须要争取的高地。正如此前每一次科 技革命,技术的突破会给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净收益。21 世纪是数字的时代,也是绿色的时代,低碳乃至零碳的发 展模式正在成为世界发展的主线。新一轮社会转型正如火 如荼地展开,各企业主体需要围绕零碳目标,充分利用科技 创新的驱动作用,抓住新技术和产业革命历史机遇,成为推 动双碳目标实现和社会去碳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1.3 新冠疫情加速推进产业互联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自动匹配供需的平台型经济为全 球向后疫情时代过渡提供了重要支撑。2020年伊始,新 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突逢严冬,对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方式、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政府的管理方式都造成 了难以想象的冲击(柴跃廷,2020)。实体经济中,餐 饮、旅游、教育、电影院线等与服务业相关的领域不得不 调整自身的运营和服务方式。疫情爆发后,人员的流动性 骤降,且防疫需求可能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亟需各产业 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以平台企业为连接器相互连接,基 于互联网的基础开辟新的复产复工模式。经济社会活动 的“线上”场景因此进一步多元化,线上化应用场景激 增。比如,在健康领域,互联网在医疗物资对接、医疗 设施建设、在线诊疗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资源整合 功能,提高了社会应急能力。在政府服务层面,一体化、 集成化的政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线上审批模式也 有助于简化企业的经营流程。在生活方式上,更多的线下 服务转为线上服务由接触式转为非接触式,催生了线上教 育、无接触配送、外卖、线上会议等行业阶段性的爆发式 增长。线下服务行业正积极向线上化、智能化靠拢,以更 好地迎合新形势下各方的需求。 数字和互联技术的角色和定位也在历史使命中不断调 整和演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说“如果说 2003年的非典疫情刺激了消费互联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 炎危机后带来的会是工业互联的奋起。”在抗击疫情时,工 业互联网充分发挥了人、机、物全面互联的优势,有力支撑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14 | 了全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物资高效调用。如海尔COSMOPlat 工业互联网平台即时上线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 资源汇聚平台,及时准确地更新防治疫情物资的供需信息, 帮助生产企业物资和疫区需求的高效匹配,同时也为政府 的物资调配提供数据支持(科技日报,2020)。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将继续由消费互联 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0)。 产业互联网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手段,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最终解决产业链整体的供 需匹配问题。它是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和 产业服务领域的延伸和必然(埃森哲,2021)。疫情将 加速互联网技术在产品端的创新和应用,深度融合形成的 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构建智慧 型社会的新支柱,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新经济体系正应 运而生。新冠疫情在给予我们在维护自然和生态系统完整 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教训的同时,为社会的生产生 活模式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进步以及企业的低碳发展创 造了更大的空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21)。 数次应对危机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未来的社会经济 不会因为系统性的冲击走向孤立,反而会催生新的互联方 式,以维持经济发展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可以预见的 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人类社会也将不断调整和转 型,以适应这一终将到来的严峻考验。除硬性的基础设施 调整之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无疑将成为应对气候危机的 柔性保障。搭建集成化、数字化的平台网络,实现更加灵 活、智慧化的资源调配,连接未来更加碎片化的工作和生 活场景,创造更多互联方式,或将成为未来数字技术最重 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4 产业互联网激发“数实融合”颠覆性 创新 与消费互联网依靠后端需求以及已有生产要素的模 式不同,产业互联网有机会超脱传统产业链两端,转而通 过智能优化业务流程和算法革新整条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实现对实体资源的再配置,并创造新的需求、生产要素乃 至行业生态,从而超越以消费互联网为核心的平台经济, 激发“数实融合”颠覆性的创新。 以电动汽车的行业巨头特斯拉为例,通过优化储能 及充电方式,并与平台服务结合,其打造出新的产业生 态,实现了自身发展与绿色、智能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 合。为实现绿色发展,构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系统,特斯 拉打通从电力生产到能源存储运输的新能源产业布局, 包括就近在全球主要市场建造工厂、储能网络和充电网 络。首先,特斯拉为消费者提供零排放的清洁能源系统。 从早期布局开始,特斯拉即通过一系列储能试点项目和 家用储能电池(如Powerwall Home Battery)搭建起高 度垂直且全球分布的储能体系。此后,特斯拉通过收购 等手段,继续探索以租代售等光伏商业模式,并推出超 级快充(SuperCharger)、目的地充电(Destination Charging和家庭充电等服务,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成 本,并使电动车摆脱对化石燃料和电网的依赖。特斯拉还 开拓了光储充等创新模式,将大型储能设施与人工智能软 件结合,极大增强了电网的调频调峰能力,也为特斯拉创 造出更加广阔的盈利空间。最后,特斯拉强调资源循环利 用,根据2020特斯拉影响力报告(2021),通过内 部闭环式回收系统,其电池组的金属原料重复利用率将达 到92,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从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来看,其已经实现从整车到整 车 服务和生态、以及从 “车” 到“车 超充网络”的 版图扩张,长期来看,特斯拉生态模式有望演变成为“车 超充网络 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三重生态相 2022年8月 | 15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互叠加(兴业证券,2021)。而产业链的延长意味着附加 价值和盈利的增长,特斯拉的创新优势和行业地位也得到 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软件和智能重 新定义了汽车,打造出现象级智能电动产品(周蕊、尚前 名,2021)。特斯拉也加速了汽车市场的转型和变革,倒 逼车企由产品经营转向客户经营。 因此,产业互联的思维和方式有能力彻底推动社会 变革,为企业生产制造全流程赋能。制造即服务的模式也 有助于提升不同客户和区域的个性化定制水平,并拓宽业 务空间,创造更多盈利的渠道(长城战略咨询,2020)。 在气候目标的驱动下,未来各行各业的产业互联都将与碳 中和挂钩。通过将数字技术与低碳发展战略结合,将传统 工业与物联网和其他数字化平台深度融合,搭建产业绿色 转型升级的智慧体系,最终为社会带来颠覆性的“数实融 合”创新机遇。 1.5 碳中和背景下的新机遇 中国的双碳目标将为产业互联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 供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包括带来投资机遇、转型机遇和 创新机遇。 首先,双碳目标具有很强的政策稳定性,这一掷地有 声的气候目标会贯穿未来近40年中国的发展脉络,中国经 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有韧性、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的大趋势 不会逆转。在强大的转型需求下,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 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将迎来黄 金发展期。双碳目标也可能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赛道, 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碳市场等市场化手段日趋 完善之后,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等机制也将走向主流 化 。届 时 ,自 身 发 展 具 有 环 境 额 外 性 的 产 业( 在 其 正 常 经 营 外还可创造额外环境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就可能获得更多 收益。 其次,中国距离实现碳中和目标还存在数百万亿的资 金缺口,意味着大量资金将在政策和金融工具的引导下流 入相关领域。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碳中 和路径要求中国从2020年至2050年新增约138万亿元绿色 投资,超过年GDP的2.5。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 委员会(2021)测算“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 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相当于487个新 能源汽车产业”,将占到未来30年GDP的6.5。从绿色金 融发展的经验来看,其中政府出资大约占10,其余90 都来自于社会资本,但公共资金能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领 和撬动作用。以碳中和债为例,截至2021年末,中国碳中 和债累计发行1807亿元,其发债主体信用资质较高,以 国有企业为主,主要投向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和可持续建 筑项目等领域。从供需两端来看,碳中和债的市场活力较 高,发行成本较低,其规模预计还将持续扩张(徐寒飞, 2022)。随着碳中和进程不断推进,能够享有类似的融 资优惠和激励措施的企业范围预计将不断扩大,具有“绿 色、可持续、低碳”等贴标的产业和企业具备相当的竞争 优势,也必将惠及产业链条中的产业互联型智慧平台和循 环经济的应用主体,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大的资金红利。 最后,国内乃至全球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支撑碳中和 或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亟待在近期突破技术瓶颈,确立 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先进减排和适应技术。因此,双碳目标 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遇,科技创新势必在其中发挥重 中之重的作用。根据意见,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高效 率 太 阳 能 电 池 、可 再 生 能 源 制 氢 、可 控 核 聚 变 、零 碳 工 业 流 程等低碳前沿技术都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列,建立绿色低 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又可以加快 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科技创新进步的需求又将进一 步推动对营商环境、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合作的需求,最终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并催生出一批低碳绿色新 兴 技 术 、产 业 和 商 业 模 式 。 不难看出,围绕双碳目标,未来几十年新能源、储 能、环保节能、高端制造、循环经济等产业,以及相关装 备制造、大数据平台、绿色终端产品都将迎来重大发展机 遇。在碳中和以及智能时代软硬件结合的背景之下,AI、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IoT、数字孪生、安全技术、 区块链等前几代人无法想象的呈指数级发展的科技创新, 都将加速应用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农 业、绿色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等领域,成为企业最核心的 驱动力量(IBM,2021)。抓住新一轮低碳科技革命的历 史机遇,能够极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行业竞争 力。未来几十年,“碳中和”会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抓 手,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高度 已远远超过碳本身,甚至关乎国家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以及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构建。 零碳循环系列研究(第一期) 16 | 第二章 CHAPTER 2 产业互联网 拥抱零碳时代 2022年8月 | 17 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 Industrial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2.1 产业互联的内涵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由消费互联网引申而来,即通过覆 盖企业内部及整个产业链(研发、生产、

注意事项

本文(零碳循环: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北京绿金院.pdf)为本站会员(灰色旋律)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401608886@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