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专题报告: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林业碳汇成新热点-西南证券.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IndustryInfo] 2022年 07月 13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建筑装饰 碳市场专题报告 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林业碳汇成新热点 投资要点 碳定价机制是政府用于气候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通过碳定价机制提高碳排放 成本,降低企业碳排放量。碳税、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碳信用机制是目前最为常 见的碳定价工具。2021 年全球碳定价收入约 840亿美元,同比增长 60,其 中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碳税收入占比分别为 67、33,碳排放交易系统收入首 次超过碳税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碳排放交易系统的价格比固定价格工具 上涨得更快。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于2021年 7月 16日开始正式交易,是现 有运营体系中最大的排放交易系统。 大多国家选择复合碳税政策模式。复合碳税政策是碳税与碳交易等其他碳定价 机制并行,这种模式在欧盟较为普遍。在覆盖范围方面碳交易主要针对固定 大型排放措施,碳税征税范围广,适用于小型、分散和移动的排放源。在价格 机制方面,碳交易价格不固定,容易受供需变化产生波动,碳交易配额价格长 期低迷,会降低减排效果。碳税与碳交易在覆盖范围和价格机制方面的互补性 使复合政策得以广泛应用。此外,国外碳税制度在计税依据、征税环节、收入 使用等方面的设计我国日后引入碳税提供了丰富借鉴。 碳交易是最为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京都协定书建立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 国际排放贸易机、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应对全球变暖。2002年英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愿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本 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截至2022年 1月,全球共有25个碳交易市场正在运行, 有 8 个碳市场正在建设中,覆盖电力、工业、航空、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 欧盟碳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机制最完善、成熟度最高的市场。 碳交易市场包括碳配额交易市场和碳信用交易市场。在碳配额交易市场中,免 费分配方式虽然在最初易推广且不会增加企业负担,但这种方式在公平性和效 率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世界各国慢慢倾向选择拍卖分配方式;各地区配额价格 受市场供需状况、外部政策、宏观环境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碳信用交 易市场中,2021 年碳信用市场的增长大部分来源于独立碳信用机制新发行项 目,独立信贷发放增长了 88,总计 3.52 亿,占当年碳信用供应的 74; 2015-2019林业签发了最多的碳信用,约占全球碳信用总量的42,成为全球 碳信用签发最大的行业。 我国碳交易市场整体采取先参与成熟的国际碳交易体系,再进行部分地区碳交 易试点,进而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思路。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从地方试点 起步,自试点以来,交易额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 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市 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交易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出现明显的“潮汐现象”、企业惜 售情况严重、交易以大宗交易为主。我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2017年 3月被国 家发改委叫停签发,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长期不健康的低价竞争和碳资产 供需失衡。 林业碳汇成为我国当前 CCER开发新热点。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手 段,在国际碳信用市场上,林业碳汇已经取代可再生能源,成为碳信用签发量 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林业碳汇CCER审定项目 97个,备案项目15个,减排 总量 5.6 亿吨。CCER 一旦重启,林业碳汇作为其中生态价值最高、额外性最 充分的项目子类,将获更多关注。到 2025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当前增加 15 亿立方米。十四五期间,我国林业碳汇CCER市场潜在价值接近2000亿。 投资建议近年,全球范围内碳信用签发逐渐以林业为主导,林业碳汇在本轮 CCER重启中热度最高,建议关注东珠生态、蒙草生态、岳阳林纸、福建金森。 风险提示碳交易推广不及预期;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及预期;CCER 重启不 及预期。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Table_Author] 分析师颜阳春 执业证号S1250517090004 电话021-58351883 邮箱yycswsc.com.cn [Table_QuotePic]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聚源数据 基础数据 [Table_BaseData] 股票家数 150 行业总市值(亿元) 18,994.32 流通市值(亿元) 16,427.75 行业市盈率TTM 11.1 沪深 300市盈率TTM 12.5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 1. 建筑行业 2022 年中期策略基建托底 稳增长,掘金国企改革主线 2022-06-15 2. 建筑行业 2022 年投资策略分化中寻 求机遇,关注价值重估及双碳概念 2021-12-02 -26 -17 -8 2 11 21 21/7 21/9 21/11 22/1 22/3 22/5 22/7 建筑装饰 沪深300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目 录 1 碳定价控排的有效政策工具 . 1 2 碳税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 . 5 2.1 碳税洲际发展历程北欧国家是最早尝试者 5 2.2 碳税政策模式复合碳税政策受多数国家青睐 7 2.3 碳税制度设计国外碳税制度设计为我国提供丰富借鉴 8 3 碳交易最为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10 3.1 国际碳交易体系稳步构建10 3.2 碳交易市场架构及运行流程 .12 3.3 碳配额市场拍卖分配可实现更高减排效率 13 3.4 碳信用市场林业成为全球碳信用签发最大的行业.15 4 我国碳交易市场 16 4.1 试点市场运行情况碳排放权 .19 4.2 试点市场运行情况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23 5 相关标的 .28 5.1 东珠生态.28 5.2 蒙草生态.30 5.3 岳阳林纸.31 5.4 福建金森.32 6 风险提示 .33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图 目 录 图 1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碳市场正在走向互联互通 1 图 2历年全球碳定价机制收入(亿美元) 2 图 3全球运行碳定价机制数量(个)及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3 图 4全球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图 4 图 5截至 2022 年 4 月 1日的全球各市场碳价格(美元/tCO2e) 4 图 6碳税作用路径图 5 图 76个管辖区碳税创历史新高 . 9 图 8三种减排机制示意图 .10 图 9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11 图 102022年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一览12 图 11碳交易市场架构 13 图 12碳交易市场运行流程 .13 图 13近年来碳配额价格动态.14 图 14按信贷机制类别划分的全球发行量 15 图 152002-2019年碳信用机制年度项目注册总量和信用量.16 图 162015-2019年不同行业和机制类型的碳信用签发量(千吨二氧化碳当量).16 图 17我国 CDM项目签发数量 16 图 18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17 图 19截至2017年 3月 CCER公示项目类型及数量 18 图 202021年 7月 16日以来,我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成交价格情况 19 图 21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从地方试点到正式上线历程 20 图 222013年-2021年 H1 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量(万吨) .20 图 23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及增速 .20 图 24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以来配额成交量 21 图 252021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收盘价情况 21 图 262021年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额情况22 图 27八大试点市场月度碳交易量对比(万吨) .22 图 28八大试点市场碳交易月均价格对比(元/吨) .22 图 29全国各试点市场 CCER累计交易量占比 .24 图 30全国各试点市场 CCER累计交易量(万吨) 24 图 31CCER被叫停前后政策梳理.25 图 32林业碳汇 CCER已公示项目(个) 26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表 目 录 表 1碳排放定价机制解读 . 2 表 2欧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6 表 3美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6 表 4亚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7 表 5碳税和碳交易体系特点对比 8 表 6京都协定书三种减排机制10 表 7碳配额分配方式 14 表 8三种碳信用机制 15 表 9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区域基本情况.17 表 10我国试点地区 CCER抵消机制 .23 表 11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可参与的林业碳汇抵消与碳交易机制 25 表 12林业碳汇 CCER已备案项目26 表 13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要求.27 表 14东珠生态在“双碳”方面布局 .29 表 15蒙草生态在草原碳汇方面的布局 .30 表 16公司已签约林业碳汇开发项目 .31 表 17金森碳汇林业碳汇项目.33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 1 碳定价控排的有效政策工具 碳定价机制是政府用于气候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碳中和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 题2019 年 12 月,欧盟颁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 年 1 月,拜登上台后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承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2020 年 9 月,中 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碳中和密切相关的概念即为碳定价 机制,是政府用于气候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碳定价是指对温室气体(GHG)排放以每吨二 氧化碳当量(tCO2e)为单位给与明确定价的机制。通过碳定价机制提高碳排放成本,降低 企业碳排放量。政府可以采用一系列政策工具来制定碳价格,将气候成本纳入经济决策,有 助于促进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励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从而为低碳绿色增长奠定 基础。 图 1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碳市场正在走向互联互通 数据来源ICAP,西南证券整理 碳税、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碳信用机制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碳定价工具。目前共有以下五种 形式的碳定价机制,其中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是最为主要的两种,碳信用机制则 融合于碳市场交易体系中。碳税是由政府定价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系统的主要形式有两 种,分别是限额与交易、基准与信用机制前者是先由政府决定一定时期的排放限额,之后 排放单位可通过拍卖或发放配额的方式分配给有关实体,然后由实体选择将配额用于抵消自 身的减排额度或进行交易;基准和信用机制首先要求政府根据标准为受监管的实体设定排放 基准,然后依据该基准,对那些将排放量减少到基准以下的实体进行碳信用奖励,而对那些 排放量超标的实体则需要其缴付相应的碳信用来抵消额外的排放量。这样,就形成了碳信用 的余额与缺口,对此各实体可决定是否进行交易。碳信用机制不同于碳税、碳排放交易系统 这两种强制性措施,是一种基于自愿的碳定价工具,它通过实体间自愿的减排行动创造可交 易的信用额度,进行交易的市场通常被称为自愿碳市场。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 表 1碳排放定价机制解读 碳排放定价机制 定义 机制解读 碳税 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以化 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的 碳含量或碳排放量为计税依据的一种税。 1、明确规定碳价格的各种税收形式; 2、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标准,CO2e单位计量)带来 的环境成本直接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本。 碳排放交易体系 (ETS) 建立在温室气体减排量基础上将排放权作 为商品流通的交易市场。 为碳排者设定排放限额,允许通过交易排放配额的方式进行履约。 碳信用机制 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 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 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 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 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 1、碳信用机制是额外于常规情景、自愿进行减排的企业可交易的排放单位; 2、它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区别在于,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减排是出于强制 义务; 3、如果政策制定者允许,碳信用机制所签发的减排单位也可用于碳税抵扣 或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交易。 基于结果的气候金融 (RBCF) 通常由各种监管机构甚至非政府组织资 助,RCBF在达到某些减排量时提供付款。 投资方在受资方完成项目开展事前约定的气候目标时进行付款。相比碳排 放交易体系在减排行动“事前”给参与者提供激励手段,基于结果的气候 金融是一种“事后”激励措施。 内部碳定价 公司计算自己的碳排放价格并将其纳入他 们的计划,是一种内部定价机制。 是指机构在内部政策分析中为温室气体排放赋予财务价值以促进将气候因 素纳入决策考量之中。 数据来源碳排放交易网,西南证券整理 2021 年碳定价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60,碳交易系统收入首次超过碳税。据世界银行统 计,2021年全球碳定价收入约 840亿美元,比 2020年增加了310亿美元,同比增长 60, 主要系欧盟、加利福尼亚、新西兰、韩国、加拿大等地碳价创历史新高,致全球碳定价收入 创纪录。其中,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产生的收入占比 41;新西兰碳排放交易系统和加州总 量限额与交易计划也显著增加;2021 年才开始运营的英国和德国的碳排放交易系统产生的 收入占比 16以上;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于 2021年 7月 16日开始正式交易,2021年免 费分配了所有配额,是现有运营体系中最大的排放交易系统,2021 年暂时没有产生收入。 此外,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碳税产生的收入差距逐年缩小,2021 年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碳税收 入占比分别为 67、33,碳排放交易系统收入首次超过碳税收入,说明碳排放交易系统的 价格比固定价格工具上涨更快。 图 2历年全球碳定价机制收入(亿美元)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3 碳定价机制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23,许多国家逐步酝酿碳定价机制。截至 2022 年 4月,全球运行碳定价机制共计 68种,有 36种碳税和 32种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共 计覆盖全球 2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21年碳定价工具覆盖了全球 21.5的温室气体排放, 较 2020 年的 15.1有显著增长,主要系我国推出了国家级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成为全球最 大的碳市场。一些经济体已经将减排目标纳入经济复苏战略,许多国家也在逐步采用碳定价 机制,特别是碳排放交易系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还有很多国家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处在 设计酝酿和试点阶段。 图 3全球运行碳定价机制数量(个)及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巴黎协定控温目标建议价格远未达到,预计未来碳价格将继续大幅提高。能源使用 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碳定价机制形成碳价格,附加到能源等含碳产品和资产上,从而 推升其价格,价格上涨幅度与其含碳量成正比。碳价格通过推高碳密集型资源的价格,降低 市场对此类资源的需求,促进清洁能源消费,从而实现碳减排。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 将 21 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 水平之上 1.5℃以内。碳价每上升 1 欧元,会使二氧化碳排放在长期内下降 0.73,据世界 银行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地球气温上升控制在 2℃以内的目标,到 2020 年碳价 格至少为 40~80美元/tCO2,到 2030年前至少达到 50~100美元/ tCO2。虽然欧盟、新西 兰、韩国、瑞士、加拿大等地的碳价均创历史新高,但达到 2030 年目标以上的碳价格涵盖 全球排放量不到 4,预计未来碳价格将继续大幅提高。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4 图 4全球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图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注“计划实施”指碳定价机制已正式立法通过,且计划好官方启动日期。“纳入考虑”指政府公布了 其实施碳定价机制意愿,并且已经通过政府官方渠道正式确认。 图 5截至2022 年4月1 日的全球各市场碳价格(美元/tCO2e)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5 2 碳税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 2.1 碳税洲际发展历程北欧国家是最早尝试者 碳税的最早雏形为“庇古税”,出发点是解决环境的负外部性问题。碳税最早起源于英 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里面提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部门不会自发地减 少产量或进行污染治理,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形式进行限制,迫使私人部门实现外部成 本内部化”,这是碳税的最早雏形。 图 6碳税作用路径图 数据来源中大商业评论,西南证券整理 国际碳税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1990~2004 年,1990~1991 年,以芬兰、 丹麦为代表的北欧发达国家最早开始实施碳税,到 20 世纪末形成单一的碳税制度;二是 2005~2018年,2005年欧盟正式建立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国际上关于碳税 和碳排放权交易两种减排机制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随后,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 通过碳税法案,尝试开征碳税。三是 2019 年至今,随着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达成共识, 以及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推进,2019 年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实施碳税。 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 2021年,全球碳税共计 38项,涉及 30个国家,分布在欧洲、美洲、 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欧洲欧洲共有 19 个国家引入碳税。从引入时间上看芬兰、荷兰自 1990 年开始征 收碳税,卢森堡 2021 年开始征收碳税。从征税范围来看各国碳税的征税行业包括工业、 矿业、农业、航运等。从征税对象来看逐步从一次能源产品,如煤、天然气,扩大到二次 能源产品,如电力等。从碳税涵盖辖区温室气体排放份额来看乌克兰份额最高,占比为 71; 挪威、卢森堡紧随其后,分别为 66和 65;西班牙的碳税仅适用于氟化气体,占比为 3; 拉脱维亚占比 3。从税率来看,瑞典征收的碳税税率最高,每吨碳排放 137 美元,其次是 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每吨碳排放为101美元,波兰碳税率最低,每吨碳排放为 0.08美元。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6 表 2欧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国家(地区) 开征时间 碳税税率(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芬兰 1990 年 72.83(交通燃料)、62.25(其他化石燃料) 波兰 1990 年 0.08 荷兰 1990 年 35.24 瑞典 1991 年 137.24 挪威 1991 年 3.87-69.33 丹麦 1992 年 28.14(化石燃料)、23.65(含氟气体) 斯洛文尼亚 1996 年 20.32 爱沙尼亚 2000 年 2.35 拉脱维亚 2004 年 14.1 列支敦士登 2008 年 101.47 瑞士 2008 年 101.47 爱尔兰 2010 年 39.35 冰岛 2010 年 34.83(化石燃料)、19.79(含氟气体) 乌克兰 2011年 0.36 英国 2013 年 24.8 法国 2014 年 52.39 西班牙 2014 年 17.62 葡萄牙 2015 年 28.19 卢森堡 2021 年 40.12(柴油)、23.49(所有化石燃料)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美洲美洲局部或全面征收碳税的国家共有七个,分别是加拿大、美国、哥伦比亚、墨 西哥、哥斯达黎加、智利、阿根廷。从引入时间上看加拿大魁北克省自 2007 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征收碳税,其他省份也陆续开征碳税,联邦政府碳税从 2019 年起实行;美国碳税 征收主要为地方行为,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学城圆石市自 2006年 11月开始征收碳税,2008 年旧金山湾区九个县的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通过了对企业征收碳税的决议;哥斯达黎加于 1997 年开征碳税。从征税的范围来看,加拿大主要针对汽油、煤炭、天然气征税;美国已 开征碳税的地方主要针对自燃煤发电征税;哥斯达黎加对碳氢燃料征收碳税。从税率来看 加拿大魁北克省最初制定的税率约为 3.5 美元/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019 年联邦碳税税率为 20 美元/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圆石市实行住宅用户税收为 0.0049 美元/kWh、商业用户 为 0.0009美元/kWh、工业用户为 0.0003美元/kWh的征收标准,旧金山湾区九个县的税率 为 0.044美元/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哥斯达黎加对碳氢燃料征收3.5的碳税。 表 3美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国家(地区) 开征时间 碳税税率(美元/ tCO2e) 哥斯达黎加 1997 年 对碳氢燃料征收 3.5的碳税 美国圆石市 2006 年 住宅用户0.0049 美元/kWh 商业用户0.0009 美元/kWh 工业用户0.0003 美元/kWh 加拿大魁北克省 2007 年 3.5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7 国家(地区) 开征时间 碳税税率(美元/ tCO2e) 美国旧金山湾区 2008 年 0.044 哥伦比亚 2008 年 35.81 墨西哥 2014 年 0.36-3.18 墨西哥卡特卡斯州 2017 年 12.23 智利 2017 年 5.00 阿根廷 2018 年 5.54 加拿大 2019 年 31.83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 2019 年 23.88 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2019 年 23.88 加拿大西北地区 2019 年 23.88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 2020 年 31.83 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 2021 年 12.72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亚洲亚洲有三个国家实施碳税或准碳税,分别为日本、印度和新加坡。从引入时间上 看日本于 2007 年开始征收碳税,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独立税种,2012 年 10 月改名为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税;印度自 2010 年开始对煤炭征税;新加坡自 2017 年开始提 议征收碳税,碳定价法于 2018 年 3 月 20 日通过并于 2019 年起实施。从征税的范围来 看日本对石油、煤炭和液化气等能源征税;印度不直接对碳排放征税,只对国内生产和进 口的煤炭征税;新加坡则只针对大型排放者征收碳税。从税率来看2011年日本对碳税征收 方式和税率进行改革,税率为 2.61美元/tCO2;印度最初设定为每吨煤 50卢比(70美分), 截至 2020 年,煤炭税为每吨 400 卢比(5.6 美元/吨);新加坡每吨温室气体排放征收 3.67 美元的税。 表 4亚洲碳税开征年份及税率 国家(地区) 开征时间 碳税税率(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日本 2007 年 2.61 印度 2010 年 5.6 新加坡 2019 年 3.67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大洋洲及非洲大洋洲及非洲有三个国家曾计划实施过碳税或正在实施碳税。从引入时 间上看2012年 7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台了碳税,2014年 7月废除立法,成为第一个废 除碳税的国家,政府设立了减排基金取而代之;新西兰 2005年初曾提出碳税,计划于 2007 年 4月起生效,后因反对声强烈,于 2005年 12月放弃;南非于 2010年首次宣布碳税,于 2019 年通过。从征税的范围来看澳大利亚主要对 500 家电力、交通、工业和矿产企业消 耗化石燃料征税;新西兰计划对国民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征收“碳排放”税;南非 征税范围包括所有化石燃料。从税率来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税率为 16.45美元/ tCO2;南 非碳税税率为8.32美元/ tCO2。 2.2 碳税政策模式复合碳税政策受多数国家青睐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8 大多国家选择复合碳税政策模式。国际碳税政策模式分为两种单一碳税政策和复合碳 税政策。单一碳税政策是在碳减排工具中仅选择碳税,如芬兰等北欧国家初期的碳税制度和 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复合碳税政策是碳税与碳交易等其他碳定价机制并行,这种模式在欧盟 较为普遍。此外,在已经开征碳税的国家(地区)中,碳税并非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税种存在, 而是作为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税收体系中的一部分。很多国家经历了从单一政策向复合 政策的转变芬兰多次改革后形成“能源-碳”混合税体系;欧盟建立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后,逐渐由单一碳税制度向碳税、碳交易并行的混合制度转化;日本 2010 年设立强制碳交 易市场,2012年创立“全球变暖对策税”。目前多数国家选择复合碳税政策。 碳税与碳交易之间的互补性使复合政策得以广泛应用。在覆盖范围方面碳交易主要针 对固定大型排放措施,碳税征税范围广,适用于小型、分散和移动的排放源。例如,在欧洲 EU ETS覆盖高排放的电力部门和大工业部门,碳税覆盖来自汽车燃料、居民部门和小工业 部门等小型排放源。在价格机制方面,碳交易价格不固定,容易受供需变化产生波动,碳交 易配额价格长期低迷,会降低减排效果。 表 5碳税和碳交易体系特点对比 碳交易 碳税 相 同 点 性质 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型工具 目的 为碳定价,使排放者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减少碳排放 政 府 层 面 碳价水平 市场决定 政府决定 碳排放水平 政府决定 市场决定 实施范围 主要针对固定大型排放措施 征税范围广,适用于小型、分散和移动的排放源 实施阻力 市场交易,阻力较小 公众和企业税负增加,容易收到反对 实施成本 初期投入高,涉及多部门协调,监管成本高 额外成本低,推行简便,依赖原有税收征管体系监管 公平性 容易出现排放配额分配不公和行政干预 透明度相对较高,具有公平性 收入使用效应 取决于收入是否全部用于补偿碳排放负外部性 实现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双重红利” 国际贸易与投资 丰富国际贸易内容,促进低碳技术的国际间流 动与金融市场融合 实施碳税的国家面临国际竞争力削弱的风险;对于出 口企业的补贴和税收返还,容易引发国际贸易争端 与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协调 具有全球性,容易实现国际对接 难以成为国际性的政策工具 企 业 层 面 减排成本 价格随市场波动,具有不确定性 碳减排成本确定,有利于企业自主选择最优减排路径 技术创新激励 无论采取何种初始分配额方式,均具有一定激 励作用,但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单一税率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小,累进税率激 励低碳技术创新效果更佳;碳税收入可投入节能减排 项目中使用 数据来源经济新常态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协调应用政策研究,西南证券整理 2.3 碳税制度设计国外碳税制度设计为我国提供丰富借鉴 税率水平税率水平各国差异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达创纪录水平。2021 年, 碳税税率平均增加了约6美元/tCO2,并在2022年4月1日之前进一步增加了5美元/ tCO2。 大多数碳税管辖区在 2022 年提高了碳税,一些司法管辖区的碳税创历史新高,包括不列颠 哥伦比亚省和加拿大其他省份、爱尔兰、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南非、瑞士和乌克兰。其 他司法管辖区也确立了未来几年碳税价格轨迹新加坡提议在 2024 年和 2025 年逐步提高 碳税,由当前的 5新加坡元/ tCO2增加到25新加坡元/ tCO2,到 2026年和2027年提高到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9 45新加坡元/ tCO2,到2030年达到50-80新加坡元/ tCO2;南非政府也宣布了一项提案, 将碳税从目前略低于 10美元/ tCO2的水平逐渐提高,到 2026年提高至20美元/ tCO2,到 2030年达到30美元/ tCO2,到2050年达到120美元/ tCO2;加拿大也宣布将最低碳价每 年提高15加元/ tCO2,到2030年将达到或超过170加元/ tCO2。 图 76 个管辖区碳税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计税依据简易的征税依据有利于推广操作。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直接对碳排放量 或碳含量征税,这种模式能够直接反映排放主体的排放量,但对计量技术要求较高,实施成 本较高,目前只有波兰、捷克等少数国家采用。二是根据燃料消耗总量或其含碳量计征,这 种模式较为简便,为大多数国家采用,如芬兰、丹麦、英国、日本等,但这种方式不利于激 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碳减排技术。 征税环节生产端征税便于管控。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仅在化石燃料生产端征税, 如冰岛、日本、加拿大各省;二是仅在化石燃料的消费端征税,如波兰、英国;三是同时对 化石燃料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征税,如荷兰将化石燃料生产商、进口商、经销商和化石燃料消 费者均设定为纳税义务人。生产端征税便于征管,能够减少社会阻力,但价格信号难以有效 传导给消费者,限制了碳税的调节作用。消费端征税符合税收公平原则,也有利于唤起企业 和消费者节能减排的意识,但纳税人较为分散,不便于管控。目前大多数国家在生产端征收 碳税。 税收优惠推行配套中性措施更易获得认可。为避免重复征税、削弱能源密集型企业和 出口贸易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各国碳税政策中对特定行业以及不同用途燃料设置了税收优 惠或免税条款,如欧洲国家针对欧盟碳交易市场内的企业设置碳税免除条款,加拿大各省对 航空、运输等能源密集型行业有部分豁免。同时,为了提高碳税的社会公众认可度,还可通 过减少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等税负来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欧盟部分国家通过优化税收 结构达到了“双重红利”的效果。 收入使用碳税税制中性有利于减少资源扭曲和分配不公。2020 年各国政府碳税收入 超过 270 亿美元,年增幅约 14。多数国家将碳税收入纳入一般预算,并将碳税收入再返 还,以保持碳税税收中性。如芬兰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施税收返还;丹麦将碳税收入的一部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0 分用于补贴居民天然气、电力使用,一部分用于向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实施碳税税收返还,或 补贴企业节能投资;英国通过减少企业为雇员缴纳的国民保险金、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投资补 贴、成立碳基金三种途径实现税收再返还。 工具配合加强政策工具配合有利于促进减排。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碳税与其他政策工 具相互协作,可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减排效果。一是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互补运用。碳 排放权交易适合大的排放主体,而碳税适合小的排放主体,二者可以实现排放主体互补,如 丹麦、冰岛等国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免征碳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碳税税率的相对 稳定有利于限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波动,如英国规定,一旦碳排放权交易成交价低于最低 碳价,将加征差额税收。二是绿色金融与碳税相配合。部分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对节能环 保、清洁能源等领域项目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提供金融服务,如英国成立碳基金,为新能效项 目提供低成本贷款,对研发碳减排技术的企业提供风险投资。 3 碳交易最为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 3.1 国际碳交易体系稳步构建 京都协定书建立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应对全球变暖。1997 年,全球 100 多个国 家签署了京都协定书,该条约提出了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分别为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ET 机制通过金钱直接购买,JI 项 目则通过项目进行,ET和 JI机制在总配额不变的情况下交易,而 CDM 机制可以创造出新 的配额。 表 6京都协定书三种减排机制 名称 内容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 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CDM 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 简称 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 联合履行机制JI 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 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 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数据来源京都协定书,西南证券整理 图 8三种减排机制示意图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西南证券整理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1 21世纪初,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火热。2002年英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愿碳排放交易 体系,之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减排交易体系(NSW GGA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 动(RGGI),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西部气候倡议(WCI),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 系( NZ ETS),印度履行、实现和交易机制(IND PAT),美国加州碳排放交易体系(CAL ETS), 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体系(AU ETS)等相继建立。其中,EU ETS是建立时间最早、覆盖 地区最广、交易规模最大的跨区域强制总量控制交易体系;CAL ETS是减排强度最高的碳排 放交易体系;RGGI是迄今为止配额拍卖力度最大的交易体系;AU ETS的碳减排政策多变, 受执政党更迭的影响较大;NZ ETS是世界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唯一对土地利用行业设定减排 义务的体系。 图 9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ICAP,碳排放交易网,西南证券整理 根据ICAP统计,截至 2022年 1月,全球共有 25个碳交易市场正在运行,有 8个碳市 场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运行,覆盖电力、工业、航空、建筑等多个行业。 另外,目前碳市场已覆盖了全球 17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将近 1/3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 的地区,这些正在运行的碳市场司法管辖区占全球 GDP的 55。目前全球相对成熟的碳交 易市场有 6个,分别是欧盟、瑞士、韩国、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周和加 拿大魁北克省。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2 图 102022年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一览 数据来源ICAP,西南证券整理 3.2 碳交易市场架构及运行流程 碳交易市场包括碳配额交易市场(主市场)和碳信用交易市场(辅市场)。碳配额交易 市场的交易主体是控排企业,交易标的为碳配额,实际碳排放量大于初始碳配额的企业可向 有富余碳配额的企业购买。碳信用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为控排企业和自愿减排企业,交易标 的是碳信用,控排企业可使用碳信用完成配额清缴,但使用量会存在限制,一般不超过控排 企业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或 10。 碳市场运行流程包含三个关键节点配额预分配、配额最终核定、配合清缴(履约)。 配额预分配,根据上一年度产量等数据预分配目标年的配额;配额最终核定,次年对目标年 的实际排放进行核查,对配额进行最终核定,若与预分配不一致,则多退少补;配合清缴(履 约),控排企业完成目标年的配额清缴,其中配额不足的企业可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等 方式完成清缴。 股票报告网 碳市场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3 图 11碳交易市场架构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西南证券整理 图 12碳交易市场运行流程 数据来源碳排放交易网,西南证券整理 3.3 碳配额市场拍卖分配可实现更高减排效率 配额分配方式从免费分配向拍卖转变。配额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免费分配、有偿分配;免 费配额可通过历史排放法、历史碳强度下降法、行业基准线法,这三种方法进行分配,有偿 分配可通过拍卖或按固定价格购买,因此配额分配共计有五种方法。配额分配的关键在于控 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