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电气设备行业专题研究:基于碳排政策的欧洲电动车销量预测-天风证券[杨藻]-20191203【21页】
1 证券研究报告 作者 行业评级 上次评级 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强于大市 强于大市 维持 2019年 12月 03日 ( 评级) 分析师 杨藻 SAC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60001 基于碳排政策的欧洲电动车销量预测 行业专题研究 摘要 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欧洲碳排政策日益趋严 , 督促车企灵活履约 。 2020/2025/2030年欧洲碳排目标为 95/81/59g/km, 且超额碳排的罚款力度为此前惩罚政策最高 档 95欧元 /克 。 同时 , 欧盟也为车企提供了一系列灵活履约政策 , 如超级积分政策 , 克减与豁免政策等 , 以缓解车企碳排达标压力 。 受碳排政策影响,欧洲电动车市场有望迅速扩张。 2018年欧洲实际碳排为 120g/km,两年内降至目标值 95g/km压力巨大。从 2019年 Q1-Q3电 动车渗透率来看, 除挪威、荷兰、瑞典电动化率达到 51.8、 11.5、 11.2,其余国家电动化率均低于 10,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新能源车型中, HEV平均碳排量为 90g/km,满足 2020年标准,长期来看, BEV(碳排量 0g/km) /PHEV(碳排量 49g/km)更能助力车企减排达标。 根据各车企电动车规划与销量测算,预计 2020年欧洲电动车市场销量将达到 94万辆,电动化率为 7, 2021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 39,电动 化率升至 9; 2025年欧洲电动化率达到 25,电动车销量为 348.1万辆, 2020-2025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年复合增速为 30; 2030年欧洲电动车 市场几近成熟,电动化率达到 46,销量为 655.8万辆, 2025-2030年电动车销量年复合增速为 14。 风险提示 欧洲碳排政策变动,各车企面临罚款压力,下游销量不及预期 欧洲碳排政策从严 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4 横向对比, 欧洲 碳排政策最严 横向对比,许多经济大国碳排政策开始与欧洲碳排政策看齐。 如,美国 2025年乘用车碳排目标为 99g/km,南韩 2020年碳排目 标为 97g/km,加拿大 2020年碳排目标为 99g/km,皆与欧洲 2020年碳排目标 95g/km相近。 欧洲碳排政策始终最为严格 。 2020年欧洲碳排目标 95g/km, 对应国标 4.1L/100KM, 较美国碳排目标 6L/100km低 46, 较中国 碳排目标 5L/100km低 22, 2025年欧洲碳排目标 81g/km, 对应国标 3.5L/100KM, 较美国碳排目标 4.8L/100km低 37, 较中国 碳排目标 4.6L/100km低 31 图 全球乘用车碳排政策比较 资料来源 ICCT, EEA,工信部,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中美碳排政策对比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国 家 原始值 对应国标 L/100km 原始值 对应国标 L/100km 降幅 - 2015 原始值 对应国标 L/100km 降幅 - 2020 欧 洲 130 g/km 5.6 95 g/km 4.1 27 81 g/km 3.5 15 美 国 36.2 mpg 6.7 44.8 mpg 6 10 56.2 g/km 4.8 20 中 国 6.9 5 28 4.6 8 5 欧洲 碳排 达标值降幅大且达标缓冲期短 总体来看 , 欧洲碳排政策分为四个阶段 。 2012-2019年欧洲上牌车辆碳排目标为 130g/km, 2020-2024年 碳排 目标为 95g/km, 2025- 2029年 为 81g/km, 2030年 为 59g/km。 对比来看 , 2021年碳排目标相比 2015年目标达标缓冲期更短 。 2015年目标最早于 2009年提出 , 并设有三年的缓冲期 , 2012年要求 65上牌车辆达标 , 2013年要求 75上牌车辆达标 , 2014年 80上牌车辆达标;而 2021年目标仅设置了 2020年一年缓冲期 , 但允许 各车企在 2020年缓冲期内将 5碳排较高的车型暂时排除在考核之外 , 要求 95最低碳排的上牌车辆达标 。 从碳排实际水平看 , 2021年碳排目标值 95g/km较 2018年碳排实际值 120g/km需平均每年下降 7.6;从目标值看 , 2025年碳排目 标 81g/km较 2021年碳排目标 95g/km需平均每年下降 3.9, 2030年碳排目标 59g/km较 2025年碳排目标 81g/km需平均每年下降 6.1。 图 2021年目标相比 2015年目标缓冲期更短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EEA,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5年目标 130g/km 2020/21年目标 95g/km 上牌 车辆 达标 比 例 要求 2012年 65 2020年 95 ( 95最低碳排的上牌乘用车平均碳 排达到 95g/km即可) 2013年 75 2014年 80 2021年以后为 100 2015-2019年为 100 140 137 132 127 123 120 118 119 120 96 95 81 59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20 2021 2025 2030 25-30年 年平均 降速 6.1 21-25年 年平均 降速 3.9 18-21年 年平均 降速 7.6 图欧洲各年度碳排值( g/km) 6 碳排考核自 2021年起开始使用 WLTP标准,超标罚款自 2019年起为 95欧元 /克 图 不同工况测试标准比较 虽然 2017年开始测试标准就已经更改为 WLTP, 欧洲 2015-2020年碳排目标仍基于 NEDC标准制定 。 2021年以后 , 年度碳排目标与测 试结果都转换为 WLTP标准 , 工况测试标准更加严苛 , 碳排考核难度提升 。 对于 ICEV燃油车 , WLTP测试下二氧化碳排放为 NEDC测 试下的 1.21倍;对于 HEV, WLTP测试下二氧化碳排放为 NEDC测试下的 1.3/1.34倍;对于 BEV和 FCV, WLTP测试下电力消耗为 NEDC测 试下的 1.28倍;对于 PHEV, 两种测试下二氧化碳排放相等 。 欧洲超标碳排惩罚政策 2012-2018年为累进制罚款 , 超标第 1g按每辆车 5欧元的标准征收罚款 , 超标第 2g按每辆车 15欧元的标准 征收罚款 , 超标第 3g按每辆车 25欧元的标准征收罚款 , 超过 3g的部分按每辆车 95欧元的标准罚款 。 2019年起 , 超标值调整为全部 按 95欧元的标准征收罚款 。 图 欧盟超标碳排惩罚政策 资料来源 欧盟委员会 , EEA,天风证券研究所 1.21 1.22 1.2 1.16 1.36 1.3 1.34 1 1.28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ICEV Gasoline Diesel LPG Gas HEV Gasoline HEV Diesel PHEV BEV/FCV WL TP/N EDC 比值 7 ZLEV优惠政策利好 PHEV/BEV,克减与豁免政策利好小销量车企 图超级积分数量乘数图碳排政策目标分解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EEA,天风证券研究所 欧洲 针对 零排放或 低 排放 汽车 ( ZLEV) 提出了两个优惠机制 。 第一 , 超级积分政策规定 碳排 柴油车 HEVPHEVBEV0,对于 2020/2021年碳排目标来说 HEV/PHEV/BEV均可达标,而对于 2025及 2030年目标来说, HEV不再达标。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EEA,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2017年欧洲各车型碳排放平均值( g/km)图 2017年车企现有碳排水平与目标值差距较大( g/km) 欧洲 重要车企电动车销量预测 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3 挪威电动化率高达 51.84,德法英电动化率低于 3,电动化空间大 2019Q1-Q3欧洲电动车销量为 38万辆,同比增长 38,其中 BEV销量为 26万辆,同比增长 93, PHEV销量为 12万辆,同比减少 13。 2019Q1-Q3德国、法国、英国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274万辆、 190.7万辆、 159.6万辆,三国电动化率却均低于 3;挪威、丹麦、荷兰则有较高 的电动化渗透率,分别为 51.84、 3.35、 11.5。 从 2019Q1-Q3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分技术路线销量占比来看,欧洲各 国 BEV销量占比均大于 PHEV销量占比,其中,荷兰 BEV销量占电动车 总销量比重高达 90。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ACEA,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 2019Q1-Q3欧洲主要国家汽车市场规模及电动化率 图 2019Q1-Q3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分技术路线销量占比 图欧洲 BEV/PHEV销量 14 欧洲重要车企电动车销量预测模型假设 资料来源 carsalesbase,汽车工程师之家,天风证券研究所 欧洲市场乘用车销量假设 欧洲车企 2020年销量与 2017年持平,自 2021起,由于需求增加,每年销量增长 0.5 燃油车碳排下降幅度假设 1) 2020-2022短期内 48V/MHV渗透率提升至 30且 48V/MHV节油率达到 15, 即 48V/MHV技术 可降低燃油车平均碳排 51- 【0.3*0.850.7 】 。 2) 2025年后, 48V/MHV渗透率提升至 50且 48V/MHV节油率达到 20, 即 48V/MHV技术 可降低燃油车平均碳排 101- 【0.5*0.80.5】 。 3)根据 48V与其他减排技术支持,总体假设燃油车 2020/2021/2025/2030年碳排水平相较 2017年下降 5/8/16/25。 15 欧洲市场重要车企电动化规划 资料来源各车企官网公告,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 16 欧洲重要车企 BEV/PHEV销量占比假设 资料来源各车企公司公告,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 各车企 BEV/PHEV销量占比假设 结合各个车企未来电动化目标 、 BEV/PHEV上新车型与售价预估各车企 BEV/PHEV销量占比 各车企 HEV销量假设 各车企 HEV销量根据 HEV专题 1测算给定 , 详见 HEV专题 1下游篇 欧洲 HEV, 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市场 。 以大众与丰田为例 首先 , 将车企分为欧系与日系 , 欧系车企 , 如大众 , 则以发展 BEV为主;日系车企 , 如丰田 , 技术路径以 HEV为主 。 其次 , 结合车企未来规划预估各车企 BEV/PHEV销量占比 。 大众集团未来规划与技术偏好为发展 BEV/PHEV, 且近期将推出 13款 BEV, 其中已知 4款定价在 3万欧左右; 6款 PHEV, 其中已知 1 款定价在 3万欧左右 , 故预计大众主要发展 BEV市场 , 辅以 PHEV市场 , BEV PHEV90 10。 2019年丰田在欧洲投放三款主力 HEV车型 , 结合其将推出 2款 PHEV, 3款 BEV, 且定价均在 3万欧以下 , 预计丰田将继续保持其 HEV发展优势并拓展 BEV/PHEV市场 , 故根据 HEV专题 1测算结果给定丰田 202N年的 HEV销量 , 并预估丰田 BEV PHEV70 30。 17 欧洲重要车企电动车销量预测计算公式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 燃油车总销量 *燃油车平均碳排 HEV销量 *HEV碳排 电动车总销量 *电动车平均碳排 碳排目标 *(燃油车总销量 HEV销量 电 动车总销量) 设 2020年 EVPHEV总销量为 X,超级积分乘数为 a ( 2020年燃油车总销量 -乘用车总销量 *5) *2020燃油车平均碳排 HEV销量 *HEV碳排 X*BEV占比 *BEV碳排 X*PHEV占比 *PHEV碳排 2020年碳排目标 *( 2020年燃油车总销量 HEV销量 X*BEV占比 *a X*PHEV占比 *a ) 202N年燃油车总销量 *202N年燃油车平均碳排 HEV销量 *HEV碳排 X*BEV占比 *BEV碳排 X*PHEV占比 *PHEV碳排 202N年碳排 目标 *( 202N年燃油车总销量 HEV销量 X*BEV占比 *a X*PHEV占比 *a X*HEV占比) 18 预计 2020年欧洲电动车销量为 94万辆,电动化率为 7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注 1.预测中不包括本田等销量较少的车企; 2.预测假设车企没有罚款情况 19 2030年电动车市场成熟,电动化率将达 46 资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carsalesbase,天风证券研究所,注 1.预测中不包括本田等销量较少的车企; 2.预测假设车企没有罚款情况 2020年欧洲电动车销量预计 94万辆, 2021年同比增长 39,电动化率 7,其中 BEV销量为 76.3万辆, PHEV销量为 17.6万辆; HEV销量 为 96万辆,渗透率为 7。 2025年欧洲电动车销量预计 348.1万辆, 2020-2025年复合增速为 30,电动化率 25,其中 BEV销量为 278.5万辆, PHEV销量为 69.6万 辆; HEV销量为 355万辆,渗透率 25。 2030年欧洲电动车销量预计 655.8万辆, 2025-2030年复合增速为 14,电动化率 46,其中 BEV销量为 590.2万辆, PHEV销量为 65.6万 辆; HEV销量为 360万辆,渗透率 25 。 2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股票投资评级 自报告日后的 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 300指数的涨跌幅 行业投资评级 自报告日后的 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 300指数的涨跌幅 买入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20以上 增持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20 持有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10 卖出 预期股价相对收益 -10以下 强于大市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以上 中性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5 弱于大市 预期行业指数涨幅 -5以下 投资评级声明 类别 说明 评级 体系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 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天风证券”)。未 经天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天风证券的商标、 服务标识及标记。 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天风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天风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天风证 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 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 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风证券及 /或其 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 不同时期,天风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天风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 /或交 易观点。天风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天风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 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天风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 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天风证券及 /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THANK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