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1年“碳中和”专题报告: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

  •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金币 【人民币8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2021年“碳中和”专题报告: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

1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Table_Summary] 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 “碳中和”专题报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专题报告 策略研究 2021.03.24 [TABLE_ANALYSISINFO] 分析师胡国鹏 登记编号S1220514080001 分析师袁稻雨 登记编号S1220519030001 分析师刘阳 登记编号S1220520080004 [Table_Author] 摘要 1、内涵碳中和是什么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 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活动,最终实现人为移除 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从 长期气候目标看,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是四 个主要阶段性目标。 2、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 从我国自身来看,“双碳”承诺虽然面临发展权的让渡,但随着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出口贸 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此外,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抬头,碳中和也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 3、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中国碳排放总量 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 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 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GDP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平衡。此外,城 市化率上升、人口基数庞大等都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中央 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4、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2025年实现碳中 和。根据IPCC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全球必 须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2067年实现气候中和。目前,多数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美国、欧盟、日本等计划2050年实现 碳中和。 5、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主 要从四个方面出发,1)减少碳排放,实现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3)完善碳 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4)引导金 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构建碳金融体系。此外,主要政府部门 和企业也提出相关政策与路线。 6、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碳 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 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 专题策略报告 2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 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 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 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 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 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 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 重要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外部环境出现 超预期冲击等。 OVmNpRsNqNqQtOqOyRpMrOqPbRaOaQmOqQsQoPfQmMtQjMmOqP7NoPzQMYqMoNvPrRpM 专题策略报告 3 目录 1 内涵碳中和是什么 . 6 2 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 . 7 2.1 能源安全新战略破题开局,绿色贸易成为主流 7 2.2 全球发展存异求同,低碳外交谋求多边发展 8 2.3 技术装备发展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纵深推进 8 2.4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发展已达共识 9 3 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 . 11 3.1 中国当前碳排放形势依旧严峻,碳减排难度大、责任重 11 3.2 四大维度分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 13 3.3 中央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碳中和目标逐渐加码 17 4 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2025年实现碳中和 . 21 4.1 欧盟 21 4.1.1 欧盟1990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年实现碳中和 21 4.1.2 气候能源目标时间逐渐明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逐渐上调。. 22 4.1.3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 23 4.1.4 碳税水平较高,与其他手段形成复合减排. 24 4.2 美国 24 4.2.1 美国2007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年实现碳中和 24 4.2.2 美国政府气候政策多变,拜登上台后更加重视气候问题. 25 4.2.3 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 26 4.3 英国 27 4.3.1 英国1991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年实现碳中和 27 4.3.2 最早将气候变化纳入法律,将重新恢复本土碳市场. 28 4.3.3 英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UKETS) 29 4.4 日本 29 4.4.1 日本近年或将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实现碳中和 29 4.4.2 强化实现京都协议相关措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目标规划. 30 4.4.3 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JETS) 31 4.5 韩国 32 4.5.1 韩国近年有望实现碳达峰,目标 2050年实现碳中和 32 4.5.2 提出系列绿色新政,明确碳定价碳交易机制. 33 4.5.3 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KTES) . 34 5 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 . 35 5.1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35 5.1.1 减少碳排放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35 5.1.2 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 35 5.1.3 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 36 5.1.4 配套支撑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构建碳金融体系. 37 5.2 主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路线 37 5.3 主要高耗能企业路线图 39 6 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 39 专题策略报告 4 图表目录 图表1 长期气候目标和愿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6 图表1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愿景时间轴 . 7 图表2 截至2017年下半年全球“碳达峰”实现情况 . 8 图表3 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 9 图表4 1990年到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 10 图表5 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天气频发 10 图表6 世界气候大会碳减排协议汇总 . 11 图表 7 1965年到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 11 图表 8 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 12 图表 9 1991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 12 图表 10 1990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13 图表 11 1965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 14 图表 12 2008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吉焦/人). 14 图表 13 1957年到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14 图表 14 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15 图表 15 1994年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细分行业(万吨标准煤) 15 图表 16 1972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图表 17 1960年到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图表 18 1950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 17 图表 19 1960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 17 图表20 我国碳减排目标逐渐加码 . 18 图表21 2015年至今我国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梳理 18 图表22 2021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梳理 20 图表 23 1989年到2019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21 图表 24 1989年到2019年欧盟能源消耗结构() 21 图表 25 21世纪以来欧盟碳减排政策梳理 22 图表 26 欧盟各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汇总 . 22 图表 27 欧盟碳市场发展阶段 . 23 图表 28 1990年到2019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5 图表 29 1990年到2019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 25 图表 30 21世纪以来美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26 图表 31 美国主要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 . 26 图表 32 1989年到2019年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7 图表 33 1990年到2019年英国能源消耗结构() 28 图表 34 21世纪以来英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28 图表 35 1989年到2019年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29 图表 36 1990年到2019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 30 图表 37 21世纪以来日本碳减排政策梳理 30 图表 38 日本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 31 图表 39 日本主要减排系统 . 32 图表 40 1989年到2019年韩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 32 图表 41 1990年到2019年韩国能源消耗结构() 33 图表 42 21世纪以来韩国碳减排政策梳理 33 图表 43 韩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 . 34 图表 44 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 36 图表 45 近期主要政府部门双碳政策及部署路线图 . 37 专题策略报告 5 图表 46 主要高耗能企业双碳目标(截止至3月21日) . 39 图表 47 碳中和概念行业投资逻辑梳理 . 42 专题策略报告 6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力 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2020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气候雄心峰会发言,再次 重申碳达峰、碳中和“3060 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数量目标。在全球 经济共振复苏的趋势下,把握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投资机会将会是未 来数十年行业配置的一条主线。本文将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 论1)什么是“碳中和”,双碳目标承诺的背景是什么2)我国现 状如何,海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有哪些3)我国碳中和目标实 现的路线图及政策制定有哪些 1 内涵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联合 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 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 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 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碳中和的概念,最早由伦敦未来森林 Future Forests公司(后改名为碳公司 The Carbon Neutral Co)在1997 年提出,指为消费者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从而抵消其一年的碳排放 量,碳排放量主要利用消费者在交通旅游、家庭生活和个人行为等领 域的数据进行估量与测算,消费者通过购买“碳信用”来抵消碳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不 同阶段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 后开始慢慢下降;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也称净零碳排放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 零;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中既包含了二氧化碳(CO2)的净 零排放,又包含了其他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如甲烷(CH4)、氧化亚 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与净零排放的定义并不完全等价,零排 放与零影响之间并不等同,气候中和的实现,除了需要温室气体的净 零排放,还需要合理控制其他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植被改变等。 图表1 长期气候目标和愿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 [Table_Summary] 专题策略报告 7 2 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 手 2.1 能源安全新战略破题开局,绿色贸易成为主流 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陆续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标,预计 2060 年后普遍 实现碳中和。据CAIT与ECIU统计,截至2021年3月,占全球温室 气体排放总量54的47个缔约方(内含58个国家)已通报了净零目 标。据UNFCCC披露的33个国家数据显示,从目标时间来看,其中2 个国家(不丹、苏里南)已实现碳中和,1个国家(芬兰)承诺2035 年实现碳中和,2个国家(奥地利、冰岛)承诺2040年实现碳中和, 2 个国家或地区(美国加州、瑞典)承诺 2045 年实现碳中和,24 个 国家或地区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1个国家(中国)承诺2060年 实现碳中和,1 个国家(韩国)承诺二十一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碳中 和;从承诺性质来看,6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瑞典、 丹麦、匈牙利)通过法律立法形式进行承诺,6个国家或地区(欧盟、 加拿大、西班牙、斐济、智利、韩国)通过立法草案进行承诺,其余 各国及地区通过政策宣誓、提交联合国、党政协议、承诺等形式进行 承诺。 图表1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愿景时间轴 资料来源UNFCCC、方正证券研究所 贸易标准发生转变,绿色贸易壁垒不容忽视。截至 2017 年,全球共 有 49 个国家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绿色经济、节能发展的理念深入 人心,驱动贸易标准发生转变。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简称 GBs),是指某些国家针对在环境或动物方面有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贸易 采取限制性条款或禁止性条款的行为,其根源20世纪 60年代工业化 高速发展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WTO 也通 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中肯定其合理性,其主要制度包 括以下七种,即环境附加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 补贴制度。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 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专题策略报告 8 图表2 截至2017年下半年全球“碳达峰”实现情况 时间 国家 1990年及以前 已实现 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德国、 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摩尔多瓦、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塔吉克斯坦、乌克兰 1990年到2000年 已实现 法国1991、立陶宛1991、卢森堡1991、黑山共和国1991、英国1991、波 兰1992、瑞典1993、芬兰1994、比利时1996、丹麦1996、荷兰1996、 哥斯达黎加1999、摩纳哥2000、瑞士2000 2000年到2010年 已实现 爱尔兰2001、密克罗尼西亚2001、奥地利2003、巴西2004、葡萄牙2005、 澳大利亚2006、加拿大2007、希腊2007、意大利2007、西班牙2007美国 2007、圣马力诺2007、塞浦路斯2008、冰岛2008、列支敦士登2008、斯 洛文尼亚2008 未实现 预计日本、马耳他、新西兰、韩国的碳排放将在2020年以前达峰,而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新加坡的碳排放预计在2030年以前达峰 资料来源WRI、方正证券研究所 新旧能源格局与能源安全战略加速转换。旧能源格局主要由美国主导 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中心,原煤、原油等高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但随着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国 际关系的重塑与清洁能源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旧的能源格局与能源战 略面临巨大挑战。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推动 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并全 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碳 捕集与新能源等技术需要多管齐下并大力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 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成为我国能源变革的基本原则,也为世界能源格 局的变革注入新鲜血液。 2.2 全球发展存异求同,低碳外交谋求多边发展 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碳中和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 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抬头,世界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带来新的不稳定性。尤其在新冠疫情影 响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各种思潮相互角 力,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影响力上升。站在当前时点,我国未来发展 充满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以绿色发展为抓手,积 极响应碳减排号召,谋求多边发展,并于 2020 年成为全球唯一经济 正增长的国家。202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民进党接连提出征收碳税, 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探索“碳中和”,不仅可以降低出口产品被征收碳 税的潜在风险,还可以推行绿色外交谋求与欧盟、美国等开展对话交 流,进行多边合作。 2.3 技术装备发展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纵深推进 工业生产与社会应用两方面,共同助力能源结构调整,驱动双碳目标 纵深推进。在工业生产方面,低碳技术与新型装备基础达标。工业、 制造业、金属冶炼等行业的高耗能企业,能源形式清洁化与能源利用 效率提升双管齐下。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材料和零部件等瓶颈均 专题策略报告 9 有所突破,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煤炭清洁智能采掘洗选、深水和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和输送、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先进核 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气轮机、储能、先进电网、煤炭深加工等领 域装备的技术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社会应用方面,清洁生产与 绿色发展仍需一定时间。目前钢铁行业逐步推行以氢代焦等为代表的 低碳高炉炼铁技术,即富氢煤气喷吹、复合铁焦、炉顶煤气循环、氧 气高炉的优化匹配技术,研究表明,在复合铁焦使用量30、炉顶煤 气循环 48.8的情况下,吨铁能耗降低 22.1、焦比降低 16.4、碳 排放降低 51.8,而生铁产量提高 39.8,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但实际应用还需要逐步实验与推广。 2.4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发展已达共识 碳排放驱动温室效应积累,全球变暖趋势愈发严峻。大气中的温室气 体,如二氧化碳,对地球的长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并且对于太 阳光有高度透光性,于是产生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全 球变暖。自 1970 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并在 2016年达到最高点。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489.40 亿吨, 较上年增长 1.98;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4.42亿吨,占温室气体总排 放量的 74.46,较上年增长 2.40。2020 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超过了 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 19 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 1.25℃,比 1981 年至 2010 年的参考期升高了 0.6℃,逼近 2016 年的 最热记录,碳减排未见成效情况下全球变暖趋势愈发严峻。 图表3 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 资料来源世界气象组织WMO、哥白尼计划、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告 10 图表4 1990年到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 资料来源CAIT Climate 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 全球变暖引起极端天气频发,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全球变暖所引发的 异常高温、北极海冰数量的减少、永久冻土层融化等问题,破坏了世 界各地的生态平衡与气候模式,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发生频 率的增强,如 2020 年的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相继而来、特强气旋 风暴“安攀”席卷孟加拉湾、美国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多发、北极 出现38℃极端高温、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的洪涝灾害等。极端 天气与自然灾害的出现又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造成了恶性 循环;全球变暖问题亟待解决。 图表5 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天气频发 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 1.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前赴后继,加剧气候异常不确定性 2.半个月内3个台风接连影响东北历史罕见 2.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放减少,但气候变暖脚步未止 3.历史首次出现7月“空台” 3.东非多国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 4.今年夏季我国降水多汛情重 4.日本七月遭遇“暴力梅雨” 5.初冬寒潮暴雪天气袭击东北致部分地区受灾 5.孟加拉湾特强气旋风暴“安攀”袭击印孟两国 6.2020年强对流天气发生早频次高极端性强 6.北大西洋编号热带气旋数量创新高 7.2020年全国霾天气继续减少 7.印度雷暴天气致伤亡惨重 8.华南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8.高温多雨导致蝗灾蔓延非亚,影响多国粮食安全 9.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频繁致部分地区受灾 9.美国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多发,过火面积史无前例 10.2020年我国气候条件利于植被长势继续向好 10.北极出现38℃极端高温,海冰范围历史第二小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方正证券研究所 全球变暖背景下,各国多次召开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开始重视并深入 讨论碳减排问题,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自 1994 年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目标后,每年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均会就碳排放问题进行讨论与相关 目标的制定。2015年12月,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巴黎召开,近200 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 动做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 21 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幅度控制在 2 摄氏 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 专题策略报告 11 以内。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在英国举行。 图表6 世界气候大会碳减排协议汇总 时间 协议 内容 通过1992.05.09 生效1994.03.21 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 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以及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 原则;明确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 支持的义务;承认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 通过1997.12.11 生效2005.02.16 京都议定书 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允许各国采取四种减排方 式减排,确定了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 标。 达成2009.12.18 生效2010.01.01 哥本哈根协定 主要目标是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各国在2010年1月30 日之前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中期减排计划;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 每年集资一千亿美元协助穷国适应气候变化。 通过2015.12.12 生效2016.11.04 巴黎协定 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21世 纪全球平均气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 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资料来源联合国、方正证券研究所 3 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 3.1 中国当前碳排放形势依旧严峻,碳减排难度大、责任重 中国碳排放总量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碳排放指标 主要从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碳排放全球占比、碳排放年增长率、年人 均碳排放量四方面进行分析。2005年后中国碳排放总量连续十五年居 于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98.26亿吨,是碳 排量第二大国美国的1.98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名前三的国家 和地区分别是中国(29)、美国(15)、 欧盟(10)。随着中国碳 排量在全球的比重不断攀升,碳减排责任巨大。1999年中国碳排放总 量的世界占比为14.24,2009年已超过25,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 比重达到28.76,2015年到2019年五年平均占比达到 28.08。 图表7 1965年到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告 12 图表8 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目前碳排放增速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人均碳排放量处于世界中位数 水平。中国当前碳排量增速已经度过高峰,目前处于相对低位。1991 年至 2018 年,中国碳排放量经历了三次高速增长(碳减排增速大于 6的时期),分别是1991年到1995 年、2000年到2007年、2009年 到2010年,三段高速增长期平均增速分别为8.49、11.41、8.91。 2018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增速为 3.16,2014 年到 2018年五 年平均增速为 0.94。在人均碳排放量方面,中国处于世界中位数水 平附近,2013年以来连续六年企稳,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期,碳 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行性。2018 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6.94 吨/人,2013 年到 2018 年六年平均水平为 6.76 吨/人,逐渐逼近 日本(8.49 吨/人)的水平,远低于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14.54 吨/ 人),处于数量较为稳定的阶段。 图表9 1991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CAIT Climate 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告 13 图表10 1990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资料来源CAIT Climate 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 3.2 四大维度分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 我们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人口数量四个维度进行切入, 尝试对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部条件进行研判与分析。我们将结合 WRI 统计下已实现碳达峰的美国(2007 年)、加拿大(2007 年)、澳 大利亚(2006年)、德国(1990年)四国具体的指标情况,参照未正 式公布实现碳中和的日本(目标2020年或更早)的指标情况,对中 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人口数量这四个维度进行国别 比较与指标判断,明晰未来实现碳中和道路中需要重点调整与改善的 部分。 在能源结构方面,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 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来看,2018 年,全球总消费13864.90百万吨油当量,其中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 到3273.47百万吨油当量,占比23.61居首,高于第二位美国(2300.64 百万吨油当量)42.28,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庞大必然带来更多的碳排 放。从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来看,2018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 96.90 吉焦/人,较去年下降 0.70,远低于已碳达峰的其他国家。从 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占比排名为原煤(57.70)、 原油(18.90)、水电核电风电(15.30)、天然气(8),分别较2018 年比重变化降 1.30、持平、升 0.80、升 0.50,维持原煤、原油 比重下降,水电核电风电及天然气比重上升的整体趋势。 专题策略报告 14 图表11 1965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图表12 2008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吉焦/人)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年鉴、方正证券研究所 图表13 1957年到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告 15 图表14 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在产业结构方面,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 GDP 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 平衡。2018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471925 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 耗占比 65.93,工业占 GDP 的比重接近四成,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 重阻碍了碳减排的进程。从国际案例来看,德国、澳大利亚、美国、 加拿大实现碳达峰时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分别为 37.34(1990 年)、25.61(2006 年)、21.45(2007年)、29.80(2007年),德 国在发展三十年后工业占比更是降至 27.71,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基 本处于30以下的工业占比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 2006年,日本工业占比降至 29.98,2018年工业占比为29.07,碳 达峰对城市化率水平的要求基本达标;2019 年,中国工业占比为 38.97,处于较高水平,近十年工业比重下降平均速度为0.02,预 计还需 13年才能降至 30,达到碳达峰的基本要求。 图表15 1994年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细分行业(万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专题策略报告 16 图表16 1972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图表17 1960年到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在城市化率方面,我国城市化率仍在快速提升,碳中和难点转向城市。 城市作为第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和居民高度密集区,经济产出占比 超过90,能源电力占比甚至逼近95。也正是因为产业、能耗和人 口在城市空间的高度浓集,城市成为阻碍碳中和的难点。德国、澳大 利亚、美国、加拿大实现碳达峰时城市化率分别为73.12(1990年)、 84.70(2006 年)、80.27(2007 年)、80.40(2007 年),基本处 于 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2002 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 80以上, 2019 年城市化率为 91.62。中国 2019 年城市化率为 59.15,仍处 于较低水平,近十年城市化率平均增速为0.02,预计还需15年才能 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水平。 专题策略报告 17 图表18 1950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在人口数量方面,当前中国人口增长率处于低位水平,但人口基数庞 大,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 实现碳达峰时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86(1990年)、1.48(2006年)、 0.95(2007年)、0.97(2007年),基本处于1的增长率水平以下; 2019年,日本人口增长率为-0.21,并连续十一年人口负增长;2019 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为 0.36,近十年平均增长率 0.49,处于较低 水平,基本具备人口低增长率条件。在人口基数方面,据Countrymeters 统计显示,截止 2021年3月21日,中国以 14亿4560万人位居世界 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18.36,比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多3.68,第三 至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 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人口基数庞大推动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且 持续增长,碳减排压力较大。 图表19 1960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3.3 中央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碳中和目标逐渐加码 中央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我国于 2009 年第一次提出碳减排的目标,随后分别于 2015 年、2017 年、2020 年、2021 年逐渐对碳减排目标进行重申与加码, 逐渐形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规划。具体来看,碳减排 专题策略报告 18 目标主要体现在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清洁能源率和森林蓄积 量三个指标上。在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上,2009年、2015 年、2020年分别提出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50、2030年比2005 年下降 60-65、2030年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目标期限 逐渐放远,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在清洁能源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源的比重)指标上,2009 年、2015 年、2017 年、2020 年 2021 年分 别提出到 2020 年15左右、到 2030 年20左右、到 2050 年 50左 右、到2030年25左右、2021年北方达到 70的目标,同一目标期 限的具体要求提高,在目标上开始精准到具体区域;在森林蓄积量指 标上,2009年、2015年、2020年分别提出 2020年比2005年增加13 亿立方米、2030年比2005年增加 45 亿立方米、2030年比2005年增 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对森林蓄积量要求层层提高。 图表20 我国碳减排目标逐渐加码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方正证券研究所 图表21 2015年至今我国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梳理 时间 政府文件/会议 具体内容 2021.03.05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今年主要目标 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左右,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中环保方面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 2021.02.22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 体系的指导意见 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港口和 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 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2021.01.26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言 钢铁压减产量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 措。要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 存量约束机制,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确保 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 2021.01.15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 17 家石化企业、化工园区以及中石化工业联合会从六方面提出倡议并做出承诺与号召,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01.05 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将交易范围由此前的8个试点地区推向全国,并增加罚则条款,碳减排决心坚定。办法于2月1日起实施。 2021.01.04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 部署2021年10大工作,明确“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是仅 专题策略报告 19 次于货币、信贷政策的第三大工作。要求引导金融资源向绿 色发展领域倾斜,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 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2020.12.30 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 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在原有碳交易试点政策基础之上,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扩大 碳市场参与的行业范围和主体范围,逐步增加交易品种。 2020.12.22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碳中和”专题报告: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为本站会员(光伏小萝莉)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401608886@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