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条件》(申请备案稿)

  • 资源大小:2.02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3金币 【人民币3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条件》(申请备案稿)

CNCA/CTS00**-2013 中 国 质 量 认 证 中 心 认 证 技 术 规 范CQC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V Energy storage inverter used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2013- - 发布 - - 实施中 国 质 量 认 证 中 心 发 布CQC I 目 录目 录 I前 言 V1 范围和目的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类型 45 产品标识和资料 45.1 标识 . 45.1.1 一般要求 . 45.1.2 产品额定参数 . 55.1.3 设备零部件及接口 . 55.1.4 标识的耐久性 . 55.2 文档资料 . 55.2.1 一般要求 . 55.2.2 安装说明 . 65.2.3 操作说明 . 65.2.4 维护说明 . 66 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 76.1 正常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 . 76.1.1 正常使用条件 . 76.1.2 运输和储存 . 76.1.3 安装 . 86.2 非正常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 . 86.2.1 总则 . 86.2.2 非正常条件 . 86.2.3 大气条件 . 86.2.4 安装条件 . 87 结构和性能要求 87.1 结构材料 . 87.1.1 温升 . 87.1.2 紫外暴露 . 97.1.3 设备防护等级 . 97.2 电击防护要求 . 97.2.1 一般要求 . 97.2.2 直接接触防护要求 . 97.2.3 间接接触防护要求 107.2.4 绝缘配合 127.2.5 电能危险防护 197.3 机械防护要求 . . 19CQC II 7.3.1 通用要求 197.3.2 运动部件要求 197.3.3 稳定性试验 207.3.4 搬运措施 207.3.5 抛射出的零部件 207.3.6 接线端子 207.4 防火要求 . . 217.4.1 一般要求 217.4.2 减少引燃和火焰蔓延的方法 217.4.3 材料防火 227.5 基本功能要求 . . 237.5.1 电气参数 237.5.2 自动开关机 237.5.3 软启动 237.5.4 恢复并网 247.5.5 通讯 247.5.6 冷却系统 247.5.7 防雷 247.5.8 噪声 247.6 电能质量 . . 247.6.1 谐波和波形畸变 247.6.2 功率因数 257.6.3 三相不平衡度 257.6.4 直流分量 257.7 电气保护功能要求 . . 257.7.1 过 /欠压保护 . . 257.7.2 交流输出过 /欠频保护 . . 267.7.3 相序或极性错误 267.7.4 直流输入过载保护 267.7.5 短路保护 267.7.6 反放电保护 277.7.7 防孤岛保护 277.7.8 低电压穿越 277.7.9 操作过电压 277.8 电磁兼容 . . 287.8.1 发射测试 287.8.2 抗扰度要求 297.9 功率控制 . . 307.9.1 有功功率控制 307.9.2 电压 /无功调节 . . 307.10 安装要求 . 317.10.1 方阵绝缘阻抗检测 . 317.10.2 方阵残余电流检测 . 317.11 孤岛运行要求 . 32CQC III 7.12 运行状态可视化 . 327.13 故障记录 . 337.14 并 /离网切换时间 337.15 充放电转换时间 . 337.16 次日发电量预测 . 337.17 终止充放电功能 . 337.18 电池出力不均 . 337.19 电池工作状态调节 . 337.20 上传量 . 337.21 可接收信息量 . 337.22 命令响应 . 337.23 对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BMS )基本要求 . 337.23.1 数据采集系统精度要求 . 337.23.2 保护功能 . 347.23.3 数据采集功能 . 347.23.4 显示功能 . 347.23.5 诊断功能 . 347.23.6 故障诊断和容错 . 347.23.7 储能电池的安装 . 347.23.8 可触及性和可维护性 . 347.23.9 振动 . 347.23.10 距离 347.23.11 绝缘 357.23.12 布线 357.23.13 热管理 357.24 BMS电池管理系统环境试验 . 357.24.1 高温工作试验 . 357.24.2 高温贮存试验 . 357.24.3 工作温度变化试验 . 357.24.4 贮存温度变化试验 . 357.24.5 低温工作试验 . 357.24.6 低温贮存试验 . 357.24.7 恒定湿热试验 . 367.24.8 恒定湿热工作试验 . 367.24.9 工作时间漂移 . 367.24.10 温度系数 367.25 储能逆变器环境试验 . 367.25.1 低温启动试验 . 367.25.2 高温启动及工作试验 . 367.25.3 恒定湿热试验 . 36附录 A . 37附录 B . 38附录 C . 40附录 D. . 42CQC IV 附录 E. . 44附录 F. . 45附录 G. . 46附录 H. . 47附录 I . . 48附录 J. . 49附录 K. . 50附录 L. . 51附录 M. . 55附录 N. . 56参考文献 . 57CQC V 前 言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质量,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本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康巍、刘群星、蒋春旭、丁成功。CQC 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条件1 范围和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要求、试验室或现场检测及系统评价等。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运行或与中低压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本规范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本技术规范目的在于根据储能逆变器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为评价储能逆变器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提供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 3859.1-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基本要求的规定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GB 3859.3-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变压器和电抗器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IEC 605292001,IDT )GB 7260.1-2008 不间断电源设备 第 1-1 部分 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 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 7260.2-2009 不间断电源设备 ( UPS) 第 2部分 电磁兼容性 ( EMC) 要求 ( IEC62040-2 2005,IDT )GB 10593.1-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第 1部份振动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GB/T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 IEC 60146-1-21991,EQV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22001,IDT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 IEC 61000-4-52005,IDT )GB/T 17626.6-2008 磁兼容试 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 磁场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8-2001,IDT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42002,IDT )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 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 IEC 612771995,IDT )GB/T 19939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 光伏( 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514-2006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 IEC 616831999,IDT )CQC 2 GB/Z 6829-200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NB/T 32004-2013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Q/GDW 617-201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 618-201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EN 50530-2010 并网光伏逆变器的全逆变效率IEC 60990-1999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IEC 62109-1-2010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 第 1部分 通用要求IEC 62109-2-2011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 第 2部分 对逆变器的特殊要求IEC 62116-2008 并网连接式光伏逆变器孤岛防护措施测试方法IEC 60695 -2-202004 着火危险试验 基于灼热丝 / 热丝的基本试验方法 热丝线圈引燃性设备试方法和导则IEC 61180-1-1992 低压设备的高压试验技术 第 1部分 定义、试验和程序要求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使用以下术语或定义3.1 光伏方阵模拟器一种模拟光伏方阵静态和动态电流电压特性的功率源。3.2 储能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储能逆变器交流侧对外输出功率的连接点。3.3 最大功率点跟踪对因光伏方阵表面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照度变化而产生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进行跟踪控制, 使阵列一直保持在最大输出工作状态,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的自动调整行为。3.4 转换效率在规定的测试周期时间内,储能逆变器在交流端口输出的电能与在直流端口输入的电能的比值。3.5 总效率在规定的测试周期时间内,储能逆变器在交流端口输出的电能与理论上 PV 模拟器 (或光伏电池阵列)在该段时间内提供的电能的比值3.6 电气防护外壳为了限制触及电击、能量或灼伤危险的区域而包围内部零部件的设备部件。3.7 电网模拟电源用来模拟公共电网的测试电源装置,其输出电压和频率可调。3.8 封闭电气操作区域电气设备使用的房间或区域,该区域明显标示恰当的警告标识,只允许具有相关技能或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入,且需用钥匙或工具打开门或移动安全栅后才能进入。3.9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3.10 爬电距离在两导电零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3.11 外壳为防止外部影响、火焰蔓延、触及危险而包围内部零部件的设备部件。3.12 防火外壳包围内部零部件,最大限度减少内部火焰和燃烧物蔓延的设备部件。3.13 污染等级用数字分级表示设备内部或周围微观环境受预期污染的程度。CQC 3 3.14 带电部件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件,包括中性导体,但按惯例不包括保护中性( PEN)导体。3.15 工作电压在额定电压下,在设备的任何特定绝缘两端可能产生的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的最高有效值。3.16 基本绝缘在非故障条件下对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3.17 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者组成的绝缘。3.18 加强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 在规定的条件下, 提供的防电击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3.19 附加绝缘除了用于故障保护的基本绝缘外,另外再设置独立绝缘。3.20 瞬时过电压振荡的或非振荡的、通常为高阻尼的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或更短的时间过电压。3.21 保护等级 I 通过基本绝缘和可接触及导电部件的保护接地来防止电击,因此当基本绝缘失效时可接触导体不能带电。3.22 保护等级 II 不仅通过基本绝缘来防止电击,而且提供了如双重绝缘或者加强绝缘等附加安全防范措施。这种保护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3.23 保护等级 III 通过限制电压等级来防止电击,且本身不产生危险电压的设备。3.24 基本防护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3.25 均匀电场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基本恒定的电场 (一致电场) , 例如两个球之间每一球的半径均大于二者间的距离的电场。3.26 非均匀电场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基本上不恒定的电场(非一致电场)。3.27 暂时过电压持续相对长时间(对应于瞬时过电压)的工频过电压。3.28 不平衡度指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用电压、电流负序基波分量或零序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百分比表示。3.29 BMS 电池管理系统。 BMS的主要工作原理可简单归纳为数据采集电路首先采集电池状态信息数据,再由电子控制单元 ECU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系统内的相关功能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并向外界传递信息。 BMS一般包含多个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SOC估算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安全管控模块,热管理模块,数据通信和显示模块等。3.30 储能系统由一个或若干电池架、电路设备(保护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和通讯接口)等组成,用来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系统3.31 孤岛效应电网失压时,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CQC 4 3.32 短时用于量化短时间变化持续时间的修饰词,指时间范围 3s~ 1min。3.33 储能逆变器带有储能系统的逆变器, 既能够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又可以在需要时将电池储存的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的逆变器。3.34 A 型储能逆变器A型储能逆变器是指非家用和不直接连接到住宅低压供电网的所有设施中使用的储能逆变器。对于这类设备不应限制其销售,但应在其有关使用说明中包含下列内容“警告这是一种 A级储能逆变器产品,在家庭环境中,该产品可能产生无线电干扰,此时,用户可能需要另加措施。”3.35 B 型储能逆变器B型逆变器适用于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场合,以及直接与住宅低压供电网连接的设施。4 产品类型4.1 按其交流侧输出相位数可分为 单相储能逆变器; 三相储能逆变器。4.2 按其安装环境可分为 户内 I 型(室内带气温调整装置); 户内 II 型(室内不带气温调整装置); 户外型。4.3 按其电气隔离情况可分为 隔离型; 非隔离型。4.4 按应用场合分类 户用型; 工业用型(如电站、工厂等)。4.5 按其使用规模可分为 电站型并网储能逆变器(不小于 1MW电站使用); 非电站型储能逆变器。4.6 其它分类情况以上未列出的、制造商申明的其它类型。5 产品标识和资料5.1 标识5.1.1 一般要求除内部零部件的标识之外,所有标识在产品安装之后需能从外部看见;针对整个产品的标识不应安装在操作人员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的零部件上。 标识中可以使用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5465.2 相关要求。产品提供的文档应解释所使用的图形符号。产品至少应永久标注以下内容a 制造商或供应商的名称或商标;b 用于识别产品的型号或命名;c 用于识别产地、批次或日期的序列号、代码或其它标识。批次或日期准确到 3 个月以内,标识日期的方法在 30 年内不会出现重复的数字。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CQC 5 5.1.2 产品额定参数除非本标准其他部分有特别规定,设备上应标注以下适用的定额 输入电压范围、电压类型以及最大输入电流; 输出电压等级、电压类型、频率、最大连续工作电流,以及交流输出端的额定功率; IP 防护等级。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1.3 设备零部件及接口5.1.3.1 熔断器标识熔断器标识应给出额定电流。 若熔断器座可以装入不同电压的熔断器, 标识还应给出额定电压。 标识应靠近熔断器或熔断器座, 或者直接标注在熔断器座上。 也可以标注在其他位置, 但需明显区分标识所指的熔断器。 如果必须使用特定熔断特性(例如延迟时间和断开容量)的熔断器,则应标明熔断器类型。 对于安装在操作人员接触区以外的熔断器, 以及在操作人员接触区内但固定焊接的熔断器, 可以只标注一个明确的参考符号(例如 F1、 F2等),指向维修说明中的相关信息。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1.3.2 开关和断路器开关和断路器的开与关位置需标注清楚。 如果电源采用按钮开关, 可以使用表 D -1 中的第 10个或第16个符号来标注“开”的位置,用第 11个或第 17个符号来标注“关”的位置。这些符号需配对使用,即用第 10个与第 16个,或用第 11个和第 17个。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1.3.3 接口标识如果安全方面有必要,应给出端子、 连接器、 控制器和指示器以及他们的各种位置的指示, 包括冷却液加注和排线的连接(适用时)。可以参考表 D-1 给出的符号;如果位置不够,可以用表 D-1中的第 9个符号。注有多个管脚的信号、控制和通讯用连接器,不必逐个管脚进行标注,只须标明整个连接器的用途。紧急制动装置的按钮和制动器,用于警示危险或指示需要紧急处理的指示灯,均须使用红色。多电压供电设备需标明出厂时设置的电压。该标识允许用纸标签或其它非永久性材料。产品的直流端子需明确标注连接的极性 “ ”号表示正极,“ -”号表示负极; 其他能够明白无误地说明极性的图形符号。保护接地导体的连接端子用以下方式标注 表 D -1 中的第 7个符号; 字母“ PE”; 黄绿双色导线。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1.4 标识的耐久性本条款要求产品上的标识,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需保持清晰可辨, 而且能够耐受制造商所指定的清洗剂的腐蚀。 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和对产品外部的标识进行以下耐久性试验来检验。 用浸渍了指定清洗剂的布,以正常压力(约 10 N)手工快速擦拭标识 15 s。若制造商没有指定清洗剂,则用丙酮替代。擦拭之后,标识须保持清晰可辨,粘贴标签不能出现松脱或卷边现象。5.2 文档资料5.2.1 一般要求CQC 6 文档需对产品安全操作和安装进行说明;若有需要,也可以给出产品维护的说明,以及以下内容a 解释产品上的标识,包括所用的符号;b 端子和控制器的位置和功能;c 所有安全安装和操作产品相关的定额和规格,包括以下环境定额,并解释其含义及影响 环境分类 潮湿场所分类 预定外部环境的污染等级 额定 IP 防护等级 额定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每个输入输出端口的过电压分类d 关于光伏矩阵受到光照后会向产品提供直流电压的警告。相关安全方面的说明需采用产品预定安装使用国家能接受的语言。文档必须采用印刷形式,并随产品提供。注电子版可以随印刷文档提供,但不能替代印刷文档。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2.2 安装说明文档需包括安装说明, 也可以包括详细调试说明。 基于安全考虑, 对于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需给出警示。文档提供的信息应包括a 组装、定位和固定的要求;b 每个电源的定额和连接方式;关于配线、外部控制器、导线颜色代码、断开方式和所需过流保护的要求;以及关于安装位置不得妨碍断开电源的说明;c 储能逆变器各个输出端的定额和连接方式,以及关于配线、外部控制器、导线颜色代码和所需过流保护的要求;d 通风要求;e 特殊保养要求,例如冷却液(适用时);f 噪声等级相关指示和说明;g 保护接地的说明;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2.3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应包括所有保证安全操作的必要信息,包括以下适用的内容 控制器的调整方法以及调整效果的说明; 关于连接附件和其他设备的说明,并明确适用的附件、可拆卸零部件和专用材料; 烫伤危险的警告,以及要求操作人员采取的降低风险的措施; 关于产品没有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式使用时其保护措施可能失效的说明。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验证。5.2.4 维护说明维护说明包括以下信息 保持安全所需要的定期维护的周期和说明(例如更换空气过滤器或定期加固接线端子); 进入操作人员接触区(若有)的说明,包括不要进入产品其他区域的警告; 零部件的编号和说明,方便找到可以由操作人员更换的零部件; 说明安全的清洁方式(若推荐);如果产品有多路供电,手册中说明那些装置按何种次序断开才能完全隔离产品。CQC 7 6 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6.1 正常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6.1.1 正常使用条件6.1.1.1 周围空气温度 户内使用储能逆变器周围空气温度户内Ⅱ型 -20℃~ 40℃;户内Ⅰ型 0℃ ~ 40℃。 户外使用储能逆变器周围空气温度 -25℃~ 60℃。6.1.1.2 海拔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 1000 m 。注当海拔高于 1000 m时,电流容量随海拔高度升高将低于规定值;当海拔高于 2 000 m 的储能逆变器,需要考虑到空气冷却作用和介电强度的下降,对于上述条件下运行的产品应根据制造商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非正常使用海拔见 6.2.2.2 。6.1.1.3 大气条件6.1.1.3.1 湿度 户外相对湿度范围为 4 100 ,有凝露; 户内相对湿度范围为户内Ⅱ型 5 95 无凝露;户内Ⅰ型 5 85 无凝露。温度为 40 ℃时, 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 50 , 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 如 25 时达 100 ,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6.1.1.3.2 污染等级污染等级与产品使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注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的微观环境确定对电器绝缘的影响,而不是产品的环境确定其影响。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的微观环境可能好于或劣于产品的环境。微观环境包括所有影响绝缘的因素,例如气候条件、电磁条件、污染的产生等。对用在外壳中的电器或本身带有的外壳的电器,其污染等级可选用壳内的环境污染等级。为了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微观环境可分为四个污染等级 (不同的污染等级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 7-2和表 7-4)。污染等级 1 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污染等级 2 一般情况仅有非导电性污染,但是必须考虑到偶然由于凝露造成短暂的导电性。污染等级 3 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污染等级 4 造成持久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雪造成的污染。户外型产品和户用型 II 一般适用于污染等级 3的环境;户内型 I产品一般适用于污染等级 2的环境。但是, 对于特殊的用途和微观环境可考虑采用其他的污染等级。 如预定在污染等级 4的环境下使用产品,需采取措施将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降低至 1、 2、 3级。如果设备本身会产生污染或潮湿 (例如冷却系统引起的凝露, 或电机电刷产生的导电污染物), 则设备特定区域的污染等级会提高。6.1.1.4 冲击振动产品在生产、运输、 安装、 操作和维护等过程可能会受到冲击振动, 因此设备需要有合理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避免损坏。 在正常工作、 运输等环境中使用的产品可采用 8.6.4的方法来验证。 产品在非正常工作、运输等环境中使用时所能承受的标准冲击和振动条件正在考虑中。6.1.2 运输和储存CQC 8 如果储能逆变器的运输和储存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不同于 6.1中的规定,制造商和用户应达成特殊协议。对于 50kg 以上的设备,包装上须给出设备重心的标识,便于运输和搬运。6.1.3 安装储能逆变器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安装。6.2 非正常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6.2.1 总则如果产品的实际运行和使用条件与本部分规定的条件不同时, 用户应提出产品在该条件下使用时与标准条件的差异,并与制造厂协商产品在该条件下使用的适应性。运输、安装条件参见 6.1.2 、 6.1.3条款。6.2.2 非正常条件6.2.2.1 周围空气温度预期周围空气温度范围可能低于 -25℃或高于 60℃。6.2.2.2 海拔产品安装处的海拔高于 1 000 m。 产品置于高于 1000 m的地区使用时,由于空气稀薄,影响了散热条件,电流容量将低于规定值。图 6-1给出了电流容量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关系曲线。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海拔 ( m)360380400420480500440460电流( A )图 6-1 电流容量与海拔高度关系图在此假定冷却媒质温度保持不变。 海拔的升高环境温度随之降低,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 海拔每升高100 m环境温度下降 0.5℃。 故在对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逆变器进行电流容量修正时, 应同时考虑电流容量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不利因素和环境温度降低的有利因素。产品安装处的海拔高于 2 000 m时,另考虑介电强度的下降。6.2.3 大气条件产品安装处的大气相对湿度可能大于 6.1.3的规定值或大气中含有过量的灰尘、 酸性物质、 腐蚀气体等。 如产品安装在近海处。6.2.4 安装条件产品本身是个移动部件, 或电器的支持件处于长期或短期的倾斜位置(例如安装在轮船上) ,或产品在使用中受到非正常的冲击或振动。7 结构和性能要求7.1 结构材料7.1.1 温升CQC 9 在电的作用下可能受到热应力影响且有可能使产品的安全性降低的绝缘材料, 在热作用下不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下部位引起的危险的防护要求a 超过安全温度的可接触部位;b 超过特定温度的部件、零件、绝缘和塑料材料设备在其预期使用寿命内,且正常使用时,如果超过该特定温度时,有可能会降低电气、机械及其它性能;c 超过特定温度的结构和安装表面超过该温度,则可能会使设备预期使用寿命缩短。一般认为元器件或设备表面温度变化不超过 1 K/ 每小时设备已达到热稳定状态。 在全功率条件下,温升试验至多持续 7h(模拟一天日照情况) 。 但如果对设备能够证明时间更长的测试会使设备产生更大的危险的除外。温度对材料的影响及测试方法见 8.4.2.2条款。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温升可能与试验值有所差异,这取决于安装条件和连接导体尺寸。7.1.2 紫外暴露户外型产品的外部塑料件暴露在紫外光照射下,危险防护等级不低于附录 A 规定的水平。聚合物材料需要经过耐紫外辐射的评估,符合附录 A规定要求。如果部件降级不影响其提供的保护,本条款要求可以忽略。7.1.3 设备防护等级储能逆变器防护等级的要求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 防止固体异物和水进入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 设备由于应用场合不同其防护要求可以不同。 户外型最低需满足 IP54要求, 户内型最低需满足 IP 20要求。7.2 电击防护要求7.2.1 一般要求电击防护是产品在整个预期使用寿命期间, 安装、 操作和维修过程中, 对可预见的误操作所带来的危险要降到最低。7.2.2 直接接触防护要求7.2.2.1 一般要求防止人直接接触到对人产生伤害带电零部件,防止直接接触的措施应通过 7.2.2.2 防护外壳和安全栅或 7.2.2.3 绝缘的一种或多种措施来实现。开放式部件和装置不需要直接接触防护措施, 但产品的操作说明书需明确要求最终产品或安装完成后必须提供防护措施。 预定安装在封闭电气操作区域的产品不需要直接接触防护措施。除非有维修人员在安装或维修期间产品需要通电,需要符合 7.2.2.2.3要求。7.2.2.2 外壳和遮栏防护7.2.2.2.1 一般要求提供保护的外壳和安全栅, 其零部件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应不能拆卸。 满足这些要求的聚合物材料应同时满足 7. 1.1、 7. 4的要求。如果产品在户外使用,外壳聚合物材料受阳光照射则需同时满足 7.1.2要求。7.2.2.2.2 防止接触要求通过外壳和安全的防护后,与带电部件之间的距离需达到以下要求a. 带电部件电压为小于等于规定安全电压 【 1】 可以触及;CQC 10 b. 带电部件电压为大于规定安全电压 不可触及, 并与带电零部件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即达到根据所考虑电路的重复峰值工作电压确定的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要求。注 1安全电压限值按标准 GB/T 3805-2008 要求规定。对于产品采用外壳或遮栏防护,应采用 GB 4208 -2008 的规定的最低为 IPXXB (也可按 IP2X )的电击防护等级,按 8.2.3.1 的方法进行检测,以防止触及危险的带电部分。7.2.2.2.3 维修人员接触区如果安装或维修期间外壳需打开而且储能逆变器需通电时, 那么维修过程中可能无意触碰到的大于规定安全电压的带电零部件应提供防接触保护。防护要求用 8.2.3.1 试验指检验。7.2.2.3 带电部件的绝缘防护绝缘需根据产品的冲击电压、暂时过电压或工作电压来确定,并按 7.2.4 要求选择其中最严酷的情况。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绝缘应不能被去除。7.2.3 间接接触防护要求7.2.3.1 一般要求要求对间接接触进行防护, 是为了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防止接触存在电击危险的电流。 间接接触防护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保护等级 I 基本绝缘和保护接地;保护等级 II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护等级Ⅲ 电压限值。如果间接接触防护依赖于安装方式,安装说明书需明确指示相关的危险并详细说明要求的安装方式。 采用绝缘方式进行间接防护的电路按 7.2.4要求规定防护。 对于电压小于规定安全电压 (见 7.2.2.2.2中 a项)的部分,这种电路不存在电击危险。7.2.3.2 接地保护连接要求7.2.3.2.1 一般要求当带电零部件和可接触导电零部件出现错误连接时, 相应的保护连接应能承受因此引起的最大热应力和动应力。 保护连接在可接触导电零部件出现故障情况下也要一直保持有效, 除非前级的保护装置切断该部分电源。 产品提供保护连接,并且确保导体可触及部件与外部接地保护的电气连接。图 7-1给出了产品及其相关保护连接的示例。CQC 11 图 7-1 保护连接示例图中1 产品部件的保护接地导线(根据每个部件要求)。2 保护连接(可能是连接导体,紧固件,或其他方式)。3 产品保护接地导体(根据产品要求)。4 接地母线。7.2.3.2.2 连接方式电气的接地保护连接应当选择以下方式a 通过直接的金属连接;b 通过产品使用时不会被卸掉的其它零部件;c 通过专用的保护连接;d 通过产品其它金属元器件。直接金属连接的两部件,接触处有涂层或油漆,应刮去涂层或油漆确保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当电气产品安装在盖、门或罩上面时,可采用例如专门的连接导体、紧固件、铰链的方式以确保保护连接的连续性,其阻抗需要满足 7.2.3.2.3要求。金属软管或硬管以及金属套一般不能用作保护导体, 除非这些装置或材料经过研究证明适用于保护连接用途。7.2.3.2.3 保护连接要求保护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a 对于电路中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值≤ 16A的设备,保护连接的阻值不超过 0.1Ω 。b 对于电路中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值> 16A的设备,保护连接上的压降不超过 2.5V 。保护连接测量检查见 8.2.3.2 条款。7.2.3.3 接地外部连接要求7.2.3.3.1 一般要求储能逆变器通电后外部保护接地导体应始终保持连接。 除非当地的配线设计规则有不同要求, 否则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需符合表 7-1的要求,或者根据 GB 16895.3 -2004 进行计算。表 7-1 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CQC 12 PCE 相导体的横截面积 S mm2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横截面积 Sp mm2S ≤ 16 S 16 S ≤ 35 16 35 S S/2 注只有当外部保护接地导体使用与相导体采用相同的金属时,本表的取值有效。否则,外部保护接地导体横截面积应使其电导率与本表规定等效。7.2.3.3.2 连接方式每个预定需通过保护连接与地相连的储能逆变器, 都需在靠近相应带电导体连接的地方提供一个连接端子。 这个连接端子需防腐蚀, 并且适合 7.2.3.3.1所规定线缆和安装配线所规定线缆的连接。 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连接方式不能用作其他连接的机械组件。 每个外部保护接地导体应使用单独的连接方式。连接和连接点的电流容量不能因机械、 化学或电化学影响而降低。 若外壳和导体采用铝或铝合金, 需特别注意电解液腐蚀的问题。 接地回路中不应安装熔断器等短路保护开关装置。7.2.3.3.3 接触电流满足本条款的要求是为了在保护接地导体受损或被断开的情况下保持安全。对于插头连接的单相储能逆变器, 使用 GB/T 12113-2003 试验图 4所规定的试验电路, 测得的接触电流不应超过 3.5 mA a.c. 或 10 mA d.c. 。注 1 GB/T 12113 -2003 试验图 4见附录 B。注 2 注意外部试验源和地之间的电容对接触电流测量的影响。对于其他储能逆变器或根据以上要求测量接触电流见 8.2.2.3 ,或采用以下一个或多个保护措施a 固定连接保护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至少为 10mm2(铜)或 16 mm 2(铝);在保护接地导体中断情况下自动断开电源;为与第一个保护接地导体具有相同横截面积的第二个保护接地导体提供连接端子, 且在安装说明书中要求第二个保护接地导体也必须安装。b 用 IEC 60309 规定的工业连接器进行连接, 而且多导体电缆中得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横截面积为 2.5 mm 2。7.2.4 绝缘配合7.2.4.1 一般要求绝缘配合是根据设备的使用及其周围的环境来选择设备的电气特性。只有基于在其期望寿命中所承受的应力(如电压)时才能实现绝缘配合。7.2.4.2 污染等级储能逆变器的绝缘在使用期间会受到污染的影响, 尤其是通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供的绝缘。 储能逆变器需满足的最低污染等级应该是根据 6.1.1. 3.2的要求进行确定。7.2.4.3 过电压7.2.4.3.1 概述过电压类别按 GB/T

注意事项

本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用储能逆变器技术条件》(申请备案稿))为本站会员(索比杜金泽)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7942466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