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文库
首页 solarbe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基于matlab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控制与仿真_郭海霞

  • 资源大小:609.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3金币 【人民币3元】
游客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根据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作为您下次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如填写的是手机,那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就是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4、下载无积分?请看这里!
积分获取规则:
1充值vip,全站共享文档免费下;直达》》
2注册即送10积分;直达》》
3上传文档通过审核获取5积分,用户下载获取积分总额;直达》》
4邀请好友访问随机获取1-3积分;直达》》
5邀请好友注册随机获取3-5积分;直达》》
6每日打卡赠送1-10积分。直达》》

基于matlab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控制与仿真_郭海霞

J . S H A N X I A G R I C . U N I V .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 , 3 3 ( 1 ) 0 0 2 9 9 0收稿日期 2 0 1 2 - 1 0 - 1 7 修回日期 2 0 1 2 - 1 1 - 0 5作者简介 郭海霞 ( 1 9 7 7 - ) , 女 ( 汉 ) , 山西平遥人 , 讲师 , 在读博士 , 研究方向 检测技术 、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基于 m a t l a b 光伏发电系统的 M P P T 控制与仿真郭海霞 1 , 石明垒 2 , 李娟 2( 1 . 山西农业大学 工学院 , 山西 太谷 0 3 0 8 0 1 ; 2 . 山东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6 1 )摘 要 结合 光 伏 电 池 常 用 的 等 效 电 路 和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数 学 模 型 , 基 于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建 立 了 光 伏 电 池 的 仿 真 模型 , 得到 光 伏 电 池 的 P - U 曲线 , 并 对 仿真 结果 进行 了 分析 。 与 传统 的 光 伏 电 池模 型 相 比 , 本 文 考 虑 了 环境 温度与电 池温度 之间 的关系 , 使 得 光 伏 电 池 的 仿真 结果 能 反 映 实 际 环境 与电 池 温度的 变 化 ; 提 出 了 改 进 扰 动观察 的 最大 功 率 点 跟踪 ( M P P T ) 控 制 方法 , 并 建 立 了 带 有 M P P T 控 制 功能 的 光 伏 发电系 统仿真模 型 , 仿真 结果表 明 , 该 系 统 能 较 好地 实 现最大 功 率 点 的 跟踪 , 提高 了 光 伏 电 池 的发电 效 率 。关键词 光 伏 发电 ; 仿真模 型 ; 最大 功 率 点 跟踪 ( M P P T )中图分类号 TM 6 1 5 ; TM 7 4 3 ; T P 3 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5 1 ( 2 0 1 3 ) 0 1 - 0 0 7 6 - 0 6C o n t r o l a n d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M P P T 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G u o H a i x i a 1 , S h i M i n g l e i 2 , L i J u a n 2( 1 . C o l l e g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g u S h a n x i 0 3 0 8 0 1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2 5 0 0 6 1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a i m o f t h e p a p e r i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a n d t od e t e r m i n e w h e t h e r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c a n e x h i b i t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 T h e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s o f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i r c u i t a n d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 P V ) w e r e s e t u p w h i c h w e r e g e n e r a l l y u s e d i n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sa n d I -U a n d P -U c u r v e o f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w i t h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s b a s e d o n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 U n l i k e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m o d e l s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 t h e s e m o d e l s t o o k i n t o t h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a m b i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b a t t e r y t e m p e r a t u r e w h i c h c o u l d r e f l e c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h a n g e s o f t h ea c t u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s w e l l a s t h a t o f t h e b a t t e r y .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 o f t h e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 M P P T ) w a s p r o p o s e d u n d e r d i s t u r b a n c e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a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o f t h e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w i t h t h e M P P T c o n t r o l f u n c t i o n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T h e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i s s y s t e m w a s a b l et o a c h i e v e t h e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a n d t o i m p r o v e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s .K e y w o r d s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c e l l ; S i m u l i n k m o d e l ;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 M P P T )随着 2 1 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 世界的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 , 能源短缺 、 环境污染 、 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 [ 1 ] 。 因此 , 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 , 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无疑是有很大希望 的 一 个 领 域 [ 2 , 3 ] 。 太 阳 能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可再生新能源 , 与其他新能源相比 , 它以其绿色 、 安全 、 环保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 , 成为当今发展位居第二的能源 [ 4 ] , 光伏发电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 。光伏发电无噪声 、 无污染 、 安全可靠 , 且没有枯竭的危险 。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 因此 , 光伏电池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 究 的 重 要 环 节 。 本 文 基 于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仿真环境 , 建立了更加贴近实际的光伏电池仿真模型 , 且采用改进的扰动观察法实现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的跟踪控制方法 , 通过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建立的合理有效性 。1 光 伏 电 池 的 模 型 与 输 出 特 性 分析光伏电池组件是将太阳能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后形成的 , 在太阳光照射下 , 光 伏电池组件 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出 , 向负荷直接提供直流电 , 或者通过电力电子 D C - A C 逆 变器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负载所需的交流电 。1 . 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与数学模型光伏电池的常用等效电路如图 1 所示 。图 1 光伏电池实际等效电路F i g . 1 A c t u a l e q u i v a l e n t c i r c u i t f o r P V图 1 中 , I p h 为光生电流 , 其值正比于光伏电池的面积和入射 光 的 光 照 强 度 ; I D 为 流 经 二 极 管 的电流 ; I 为光伏电池输出的负载电流 ; U D 为等效二极管的端电压 , 无光照情况 下 , 光 伏电池的基 本行为特性类似 于 一 个 普 通 二 极 管 ; U 为 负 载 两 端 电压 ; R L 为电 池 的 负 载 电 阻 ; R S 为 等 效 串 联 电 阻 ,R s h 为等效并 联 电 阻 。 一 般 来 说 , 质 量 好 的 硅 晶 片的 R S 约 为 7 . 7 ~ 1 5 . 3 m Ω 之 间 , R s h 在 2 0 0 ~ 3 0 0m Ω 之间 。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是指图 1 中 I - U 关系曲线 。 由图 1 可见 I = I p h - I D - I s hU = U D - R S I ( 式 1 )通过各变量之 间的 关系得光伏电池 的 I - U 曲线方程 I = I p h - I D - U DRs h= I p h - I 0 e x p q( U + I R s )[ ]A k T -{ }1- U + I R sRs hI s c = I p h - I D - U DRs h- U DRs( 式 2 )其中 U o c = A k Tq l n I s cI0 +〔 〕1式中 I s c 为光伏电池的短 路 电 流 ; I 0 为 光 伏 电池内部等效二极管 P N 结反向饱和 电 流 ; U O C 为 光伏电池的开路 电 压 ; q 为 电 荷 量 , 值 为 1 . 61 0 - 1 9C ; k 为波尔兹曼常数 , 值为 1 . 3 8 1 0 - 2 3 J K - 1 ; T为绝对温度 , 单位为 K ; A 为 P N 结的曲线常数 , 其值一般在 1 ~ 2 之间变化 。由于光伏电池的性能指标会受工作环境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 而且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经常同时存在 , 所以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光伏电池在标准工作状态下的以下 参 数 U O C 、 I S C 、 U m 、 I m , 其 中 , U m 为 最 大功率点电压 , I m 为 最 大 功 率 点 电 流 。 这 样 就 可 以简化构造一个近似的工程使用模型如式 3 I = I S C - 1 - C 1 e x p 〔 UC2 U 〕O C -[ ]{ }1( 式 3 )其中 C 1 、 C 2 为系数 , 分别为 C 1 = 1 - I mI〔 〕S Ce x p - UC2 U〔 〕O CC 2 = U mUO C-〔 〕1 / l n 1 - I mI〔 〕[ ]S C与传统数学模型相比 , 本文考虑了环境温度与光伏电池温度之间 的 关 系 。 根据大 量实验 数 据 拟合后 [ 9 ] , 电池温度 T 和 环 境 温 度 T a i r 、 光 照 强 度 G的关系为 T = T a i r + K G , 其 中 K 为 比 例 常 数 , 值为 K = 0 . 0 3 C m 2 W - 1在任意实际光照强度 G 和电池温度 T 下四个参数 值 U ′ O C 、 I ′ S C 、 U ′ m 、 I ′ m 可 由 式 ( 4 ) ~ ( 7 ) 求得 [ 1 0 ] T ′ = T - T r e fG ′ = G / G r e fU ′ O C = U O C ( 1 - c T ′ ) l n ( e + b G ) ( 式 4 )773 3 ( 1 ) 郭海霞等 基于 m a t l a b 光伏发电系统的 M P P T 控制与仿真I ′ S C = I S C G / G r e f ( 1 + a T ′ ) ( 式 5 )U ′ m = U m ( 1 - c T ′ ) l n ( e + b G ) ( 式 6 )I ′ m = I m G / G r e f ( 1 + a T ′ ) ( 式 7 )其中 , a 、 b 、 c 是 常 数 , a =0 . 0 0 2 5 , b =0 . 5 , c =0 . 0 0 2 8 。 本文中 T r e f = 2 5 ℃ , G r e f = 1 0 0 0 W m - 2 。1 . 2 光伏电池的仿真分析根据 上 述 光 伏 电 池 的 工 程 数 学 模 型 , 利 用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的工 具 模 块 搭 建 光 伏 电 池 仿 真模型 , 如图 2 所示 。 对仿真模型中各个相关模块进行参数设置 , 得光伏电池在任意给定的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 P - U 输出特性 。图 2 光伏电池仿真模型F i g . 2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f o r P V图 2 中 , T 为环境温度 , G 为光照强度 , U 为光伏电池输 出 电 压 , I 为 输 出 电 流 , P 为 输 出 功 率 。为了便于参数的修改和仿真实验的研究 , 将图 2 中U ′ O C 、 I ′ S C 、 U ′ m 、 I ′ m 、 C 1 、 C 2 模 块 进 行 封 装 , 得 图 3 ,最后将这 6 个参数的封装模块再封装 , 得图 4 所示的光伏电池封装图 。图 3 创建参数封装图F i g . 3 P a c k a g e d i a g r a m f o r c r e a t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本文所建模型取多晶硅光伏电池 , 其输出功率为 2 6 0 W , 特征 参 数 U O C 、 I S C 、 U m 、 I m 分 别 为 4 3 . 6V 、 8 . 3 5A 、 3 4 . 8 V 、 7 . 4 7 A 。 其 理 想 的 P - U 输 出特性曲线如图 5 所示 。图 4 光伏电池封装图F i g . 4 P a c k a g e d i a g r a m f o r P V图 5 理想的 P - U 特性曲线F i g . 5 I d e a l P - U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利用上 述 仿 真 模 型 仿 真 , 得 仿 真 P - U 输 出 特性曲线如图 6 所示 。 仿真短路电流比理想短路电流偏大 , 仿真开路电压比理想开路电压偏小 , 而 输87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出最大功率基本相同 , 满足工程所要求的精度 。图 6 P - U 特性曲线F i g . 6 P - U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由仿真模型得光伏电池的光照特性和温度特性 , 如图 7 、 图 8 所示 。图 7 不同光照下的 P - U 特性曲线F i g . 7 P - U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l i g h t s图 8 不同温度下的 P - U 特性曲线F i g . 8 P - U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 a t d i f f e r 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s由图 7 可见 , 当温度不变 、 光照强度发生 变化时 , 最大功率 ( P m = U m I m ) 与光照强度大致成正比 。由图 8 可见 , 当光照强度不变 , 温度上升时 , 最大输出功率也随之下降 。为了与下文 中 光 伏 发 电 系 统 的 MT T 跟 踪 仿真结果相对照 , 利用此模型得出 在 ( T = 2 5 ℃ , G =1 0 0 0 W m - 2 ) 、 ( T = 5 0 ℃ , G = 8 0 0 W m - 2 ) 、 ( T= 7 5 ℃ , G = 6 0 0 W m - 2 ) 3 种情况下的 P - U 特性曲线 , 如图 9 所示 。图 9 温度和光照同时突变的 P - U 特性曲线F i g . 9 P - U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u r v e u n d e r c o n c u r r e n t m u t a -t i o n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l i g h t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 依据供应商所提供的光伏电池的 4 个标准性能参数 ( U O C 、 I S C 、 U m 、 I m ) , 本 文所建的光伏电池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光伏电池特性 , 与光伏电池理论分析的曲线比较吻合 , 由 此 模型可以模拟出任意实际环境温度和实际光照条件下光伏电池的特性曲线 , 因此该模型可以作为光伏发电系统分析的有效使用模型 。2 最大 功 率 点 跟踪 ( M P P T ) 的 控 制 方法依据上面的仿真结果和分析可知 , 光伏电池是一种很不稳定的非线性直流电源 , 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受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 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 在一定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 , 光伏电池输出的 电 压 、 电 流 变 化 时 , 输 出 功 率 P 也 随 之 变化 , 但总 有 唯 一 的 最 大 功 率 点 ( M a x i m u m P o w e rP o i n t , M P P ) , 在此点工作时 , 光伏电池能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 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寻找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点的过程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 ( M a x i -m u m P o w e r P o i n t T r a c k i n g , M P P T ) 。如何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 使光伏电池达到最大转换效率 , 保证输出功率最大 , 对提 高 光 伏973 3 ( 1 ) 郭海霞等 基于 m a t l a b 光伏发电系统的 M P P T 控制与仿真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及光伏 并 网 起 着 至 关 重 要的作用 。 最大功率点位置随着光 照 强 度 和 环 境 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值也相应发生变化 , 因此 , 需要对光伏电池进行 M P P T 控制研究 。 目前 M P P T 控 制 的 实 现 方 法 主 要 有 恒 定电压跟踪法 、 电 导 增 量 法 、 “ 上 山 法 ” 、 定 电 压 跟 踪法 、 电导增 量 法 和 扰 动 观 察 法 等 [ 1 1 ] 。 这 些 方 法 的控制都要通过控制电力电子 D C - D C 变换器的占空比来调节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 , 达到跟踪最大功率点 , 但每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 1 2 , 1 3 ] 。传统的扰动观察法是通过不断的外加扰动电压来观察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的变化 , 从而寻找最大功率点 。 本文利用改进的扰动观察法 , 通过改变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 , 观察 其 输 出 功 率 的 变 化 , 若扰动后的输出功率大于原输出功率 , 则表明此刻的扰动方向是正确的 , 应继续向该方 向扰动 ; 若 扰动后的输出功率小于原输出功率 , 则表明当前扰动方向错误 , 应往反方向进行扰动 。 图 1 0 为其算法实现的流程图 。图 1 0 扰动观察的流程图F i g . 1 0 F l o w c h a r t u n d e r d i s t u r b a n c e o b s e r v a t i o n依据图 1 0 所 示 扰 动 观 察 流 程 图 , 用 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建立其仿真模块 , 如图 1 1 所示 。图 1 1 扰动观察法仿真模块F i g . 1 1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u n d e r d i s t u r b a n c e o b s e r v a t i o n3 光 伏 发电系 统 的 M P P T 仿真 分析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模块 、 D C - D C模块和带有 M P P T 控制的最大功率输出模块 。 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的电能是很不稳定的直流电 , 且它的输出功率会受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的影响 , 因此不能供给负载直接使用 , 通过 D C - D C 模块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变换为稳定可调的直流电 , 使之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图 1 2 为利用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仿真软件建立的光伏发电 系 统 仿 真 模 型 ,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带 有M P P T 控制功能的仿真分析 。图 1 2 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F i g . 1 2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f o r p h o t o v o l t a i c p o w e r s y s t e m08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为了与前 文 光 伏 电 池 仿 真 结 果 相 对 照 , 在 图1 2 的仿真模 型 中 , 光 伏 电 池 所 采 用 的 特 征 参 数 与前文相同 , 仿真结果如图 1 3 。图 1 3 T= 2 5 ℃ , G= 1 0 0 W m - 2 时 M P P 跟随图F i g . 1 3 M p p t r a c k i n g d i a g r a m u n d e r T= 2 5 ℃ a n d G=1 0 0 0 W m - 2由图 1 3 可见 , 系统在不到 0 . 0 5s 已经达到最大功率点 , 所建立的系统模型能较快较好地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实现跟踪 。 由此模型 , 得以下 3 种条件下最大功率点跟踪图 , 如图 1 4 ~ 图 1 6 所示 。图 1 4 温度和光照同时变化时的 M P P 跟随图F i g . 1 4 M P P t r a c k i n g d i a g r a m u n d e r c o n c u r r e n t m u t a -t i o n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l i g h t由图 1 4 可见 , 系 统 在 0 . 1s 时 温 度 和 光 照 强度由 ( T =2 5 ℃ , G =1 0 0 0 W m - 2 ) 突 降 为 ( T =5 0 ℃ , G = 8 0 0 W m - 2 ) , 然 后 在 0 . 3s 降 为 ( T =7 5 ℃ , G = 6 0 0 W m - 2 ) , 温度和光照同时突变 , 与图 9 对照可见 , 系统在温度和光照同时突变时能较快对光伏电池输出的最大功率实现跟踪 。由图 1 5 可 见 , 温 度 T =2 5 ℃ , 光 照 强 度 G 在0 . 1s 时从 1 0 0 0 W m - 2 突降到 8 0 0 W m - 2 , 然后在 0 . 3 s 降到 6 0 0 W m - 2 , 与图 7 对照 , 两次突降过后 , 系统均能很快地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随 。图 1 5 T= 2 5 ℃ 时光照强度变化的 M P P 跟随图F i g . 1 5 M P P t r a c k i n g d i a g r a m a s l i g h t s c h a n g i n g a t T=2 5 ℃图 1 6 G= 1 0 0 0 W m - 2 时温度变化的 M P P 跟随图F i g . 1 6 M P P t r a c k i n g d i a g r a m a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c h a n g i n ga t G= 1 0 0 0 W m - 2由图 1 4 可见 , 光照强度 G = 1 0 0 0 W m - 2 , 温度 在 0 . 1s 从 7 5 ℃ 突 降 到 5 0 ℃ , 在 0 . 3s 降 到2 5 ℃ , 与图 8 对照可见 , 系统在温度突变后可以很快地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4 结 论文中考虑了环境温度与光伏电池温度之间的关系 , ( 下 转第 9 2 页 )183 3 ( 1 ) 郭海霞等 基于 m a t l a b 光伏发电系统的 M P P T 控制与仿真( 6 ) 9 4 7 - 9 5 3 .[ 1 8 ] 杨久仙 , 张荣飞 , 马秋刚 , 等 . 葡萄糖氧化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J ] .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 0 1 1 ( 2 ) 5 6 - 5 7 .[ 1 9 ] 赵晓芳 , 张宏福 . 葡萄糖氧化酶的功能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J ] . 广东饲料 , 2 0 0 7 , 1 6 ( 1 ) 3 4 - 3 5 .[ 2 0 ] 张广栋 , 罗仓学 .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J ]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 0 0 5 , 2 6 ( 1 ) 1 3 3 - 1 3 4 .[ 2 1 ] W u B , Z h a n g G , S h u a n g S .A b i o s e n s o r w i t h m y r o s i n a s e a n d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b i e n z y m e s y s t e m f o r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g l u c o s i n o l a t e s i ns e e d s o f c o m m o n l y c o n s u m e d v e g t a b l e s [ J ] . S e n s A c t u a t C h e m , 2 0 0 5 , 1 0 6 ( 2 ) 7 0 0 - 7 0 7 .[ 2 2 ] 于洋 , 赵林 , 闫博 , 等 . 基于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和铂电极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研究 [ J ] . 传感技术学报 , 2 0 0 7 , 2 0 ( 2 ) 2 5 8 - 2 6 1 .[ 2 3 ] 汤琳 , 曾光明 , 沈国励 , 等 . 基于抑制作用的新型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测 定 环 境 污 染 物 汞 离 子 的 研 究 [ J ] . 分 析 科 学 学 报 , 2 0 0 5 , 2 1 ( 2 )1 2 3 - 1 2 6 .[ 2 4 ] C h a n g s h e n g S h a n , H u a f e n g Y a n g , J i a n g f e n g S o n g , e t a l . D i r e c t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a n d B i o s e n s i n g f o r G l u c o s e B a s e do n G r a p h e n e [ J ] . A 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 , 2 0 0 9 , 8 1 ( 6 ) 2 3 7 8 - 2 3 8 2 .[ 2 5 ] W u B , Z h a n g G , S h u a n g S , e t a 1 . B i o s e n s o r s f o r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g l u c o s e w i t h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i m m o b i l i z e d o n a n e g g s h e l l m e m b r a n e[ J ] . T a l a n t a , 2 0 0 4 , 6 4 ( 2 ) 5 4 6 - 5 5 3 .[ 2 6 ] S t r a s s e r A , D i e t r i c h R , U s l e b e r E , e t a 1 . I m m u n o c h e m i c a l r a p i d t e s t f o r m u l t i r e s i d u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d r u g s i n m i l k u s i n g m o n o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i e s a n d h a p t e n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c o n j u g a t e s [ J ] . A n a l C h i m A c t a , 2 0 0 3 , 4 9 5 ( 1 ) 1 1 - 1 9 .[ 2 7 ] P i n g W u , Q i a n S h a o , Y a o j u a n H u , e t a l . D i r e c t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a s s e m b l e d o n g r a p h e n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g l u c o s e d e -t e c t i o n [ J ] . E l e c t r o c h i m i c a A c t a , 2 0 1 0 , 5 5 ( 2 8 ) 8 6 0 6 - 8 6 1 4 .( 上 接 第 8 1 页 )建立了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验证了此模 型 的 合 理 有 效 性 。 采 用 改 进 的 扰 动 观察法 , 基于 D C - D C 变换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 并利用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 建 立 带 有 最 大 功 率 点 跟 踪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 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光照强度下 , 系统模型能较好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 且验证了该模型在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对最大功率点实现较好的跟踪 , 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在温度或光照强度突变的瞬间 , 输出功率会发生短时的剧烈震荡 , 如何消除震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 B o s e B K. E n e r g y , 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n d A d v a n c e s i n P o w e r [ J ] . I E E E T r a n s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 2 0 0 0 , 1 5 ( 4 ) 6 8 8 - 7 0 1 .[ 2 ] 赵争鸣 , 刘建政 , 孙晓瑛 , 等 .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 [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0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matlab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控制与仿真_郭海霞)为本站会员(索比杜金泽)主动上传,solarbe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solarbe文库(发送邮件至79424667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2008-2013 solarbe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0028102号-1

1
收起
展开